接觸傳播是新型冠狀病毒
主要傳播方式之一
而日常生活中我們的雙手
不可避免地要接觸他人
外環境和一些公共物品
比如電梯按鈕、門把手等
而這些物品表面可能存在病毒等微生物
如果不及時正確洗手
手就可能把病毒通過眼睛、鼻子、嘴巴等
黏膜感染人體
因此
採取正確的方式勤洗手
可以有效阻斷新冠肺炎等
傳染病的接觸性傳播
降低發生感染的可能
應洗手的六種情況
外出回家、去醫院、超市集市購物、通勤上下班後;
清潔操作前,如飲食前、加工製作食品飲料前、觸摸口鼻和眼睛前、護理老年人和嬰幼兒前等;
汙染操作後,如咳嗽、打噴嚏用手捂口鼻後、大小便後、護理病患後、觸摸錢幣後、接觸動物後、接觸或處理各種垃圾和汙物後等;
手部有明顯汙染物;
傳染病流行期間,觸摸門把手、電梯按鍵等各類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後。
和別人握手、擁抱之後。
應按「七步」洗手法
正確清洗雙手
在流動水下,使雙手充分淋溼,取適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勻塗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指甲縫和指縫,按照「七步洗手法」認真揉搓雙手。
無法洗手的情況
可使用手消毒劑
預防新冠肺炎首選含醇類的速幹手消毒劑,醇類過敏者,可選用季銨鹽類等非醇類手消毒劑。取適量(按產品說明書,一般1~2mL)手消毒劑於掌心,雙手揉搓,可參照「七步洗手法」,揉搓至乾燥。
來源:大連市衛生健康委
編輯:徐琳
美編:秋菊
校對:王濤
責編: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