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分鐘「內外夾弓大力腕」七步洗手法

2021-01-09 騰訊網

半分鐘「內外夾弓」七步洗手法

浙江省疾控專家教你搞定手部衛生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專家王淑穎主任醫師同時提醒: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王淑穎主任醫師說,「六步洗手法」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也是國家衛健委規範裡規定的。「七步洗手法」增加了「洗手腕、手臂」環節。主要根據手部汙染情況及科室清潔要求來決定。在冬天穿長袖工作服時,腕部受到汙染機率較低,通常不洗腕部;夏季穿短袖工作服,腕部暴露出來,受到汙染的機率較高,增加腕部的清洗;對外科醫生而言,手腕手臂的清洗很重要。所以「六步洗手法」「七步洗手法」都是正確的。

7步洗手法演示圖 市一醫院供圖

第一步(內):洗手掌。流水溼潤雙手,塗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對,手指併攏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洗背側指縫。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三步(夾):洗掌側指縫。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彎曲各手指關節,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彎曲各手指關節,把指尖合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雙手交換進行。

相關焦點

  • 七步洗手法——內外夾弓大立腕
    規範洗手是阻斷疾病傳播的最有效、簡單的方法之一。尤其是『新型冠狀病毒』成為大家關注焦點的現在,對於洗手,大家一定要認真起來。如何正確洗手?我們需要勤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動的清水洗手,打完肥皂或洗手液後要雙手揉搓20s以上,揉出豐富的泡沫。
  • 半分鐘「內外夾弓」七步洗手法:浙江省疾控專家教你搞定手部衛生
    「戴口罩、勤洗手、少去人群聚集處」預防冬春季傳染病,手衛生是其中的重要環節。浙江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所所長助理陸燁通過視頻,給天目新聞的網友介紹了內、外、夾、弓、大、立、腕的七步洗手法,完成這些步驟基本在15~30秒內,就可以完成手部衛生。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專家王淑穎主任醫師同時提醒: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 七步洗手法(內 外 夾 弓 大 立 腕)
    專家提倡:百姓要像醫務人員一樣,用七步洗手法清潔自己的手,以減少傳染病的傳播。  因此我們今天來學習7步洗手法~>勞動後去醫院後與人握手後揉眼前打噴嚏後與小動物接觸後  注意鑑別強迫症的強迫思維與洗手的強迫行為即:一旦洗手便反反覆覆洗手
  • 防疫小知識|內外夾弓大立腕,你get了嗎?
    七字口訣,您get了嗎?內——掌心相對,然後揉搓;外——揉搓手背;夾——把手指打開,揉搓指縫;弓——把指關節彎起來,揉搓指關節;大——用掌心包裹大拇指,揉搓大拇指德賢雅劉靖老師來教你《七步洗手法》手指謠!保證小朋友們能夠快速的學會如何正確洗手。小手準備!!!
  • 七步洗手法步驟 七步洗手法是什麼
    七步洗手法步驟 七步洗手法是什麼時間:2020-12-20 22: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七步洗手法步驟 七步洗手法是什麼 1、(內):洗手掌,流水溼潤雙手,塗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對,手指併攏相互揉搓。
  • 您真的會洗手嗎?科普一下「七步洗手法 」
    科普一下「七步洗手法 」 2020-01-31 0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七步洗手法科普貼
    洗手法分為「六步洗手法」和「七步洗手法」,六步洗手法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七步洗手法增加了洗手碗的步驟,其他核心步驟是相同的,通常我們選擇七步洗手法,七步洗手法有一個口訣叫做「內,外,夾,弓,大,力,腕」,下面我們逐字解釋一下,為了方便大家學習,我選了一雙勞動人民的雙手給大家做示範,親切又樸實,哈哈,感謝我媽貢獻出雙手。
  • 醫生教你「內外夾攻拇立腕」七步洗手法
    醫生教你「內外夾攻拇立腕」七步洗手法 最近,戴口罩的人越來越多了 在各種科普信息的正確引導下 「口罩觀念」深入人心 但與此同時 很多人卻忽視 另一個同樣重要的防護措施——勤洗手
  • 七步洗手法,您做對了嗎?
    《全民衛生防控意識中國健康洗手科普指南》顯示,我國每10人中僅1人使用正確洗手方式,76%的群眾已放棄疫情期間養成的洗手習慣。正值流感高發季,鍾南山院士呼籲學習正確洗手習慣。
  • 「內外夾攻大力丸」 護士獨創七步洗手法
    同時,全球平均每天約有5000名5歲以下兒童死於與腹瀉相關的疾病,經常用肥皂洗手是降低腹瀉死亡率以及霍亂和肺炎患病風險的最有效和最廉價方法。近日,越城區陶堰鎮衛生院的醫生、護士把枯燥的洗手流程幻化了為「萬花筒」,「內、外、夾、弓、大、立、腕」,你get到了高大上的七步洗手法了嗎?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正確洗手很重要:醫護人員專用七步洗手法
    國家衛健委已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正確地洗手有利於清除手部汙物和病原體,預防接觸感染,減少傳染病的傳播。 其中,七步洗手法是醫務人員進行操作前的專用洗手方法。
  • 【愛國衛生運動】「七步洗手法」——科學洗手你必須知道!
    日前,富民縣城投公司組織全體員工在黎陽大廈2213會議室開展「7步洗手法」培訓會。 會上,由公司綜合部組織全體員工認真學習了「7步洗手法」的步驟,對洗手有了更深層的了解與認識,「內、外、夾、弓、大、立、腕」。
  • 正確洗手:內外夾弓大立
    □朱志安    其實,正確的洗手並不難,只需要記住六個字:「內外夾弓大立」。每一個字都對應著洗手的部位。「內」是指雙手掌心互相搓揉;「外」是指用手掌搓揉手背,把手背洗乾淨;「夾」是指在雙手搓洗時,將十指交叉搓揉指縫間的夾縫;「弓」是指手心與手指背之間,相互搓揉;「大」則是指把大拇指進行搓洗,並且洗淨虎口;「立」是為了避免有細菌藏在指甲的縫隙裡,要把手指立起來,對著掌心搓揉。  據了解,衛生部推廣的洗手步驟如下:1.取下手上的飾物及手錶,打開水龍頭,弄溼雙手。2.接取抗菌洗手液或肥皂。
  • 如何正確洗手:內外夾攻大力玩,你會嗎?
    如何正確洗手:內外夾攻大力玩,你會嗎?我家小朋友上幼兒園,老師經常教他們勤洗手,還有兒歌呢:小朋友,勤洗手;防細菌,我拿手。我們在餐前便後、外出回家、接觸垃圾、撫摸動物後,要記得洗手。洗手時,要注意用流動的水和使用肥皂(皂液)洗手,揉搓的時間不少於15秒。
  • 【愛衛知識專欄】七步洗手法,手洗白白,病菌拜拜
    【愛衛知識專欄】七步洗手法,手洗白白,病菌拜拜 2020-12-29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防流感七字訣 |內外夾弓大立腕
    1、避免與表現出身體不適、出現發燒和咳嗽症狀的人密切接觸;2、勤洗手;3、保持睡眠充足、吃有營養的食物、多鍛鍊身體,如多吃水果(口訣 ——「內外夾弓大立腕」)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雙手交換進行;第三步(夾):洗掌側指縫。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第四步(弓):洗指背。
  • 「內外夾弓大立腕」,醫生帶你這樣了解手衛生
    「『內外夾弓大立腕』,防控疫情勤洗手。」
  • 面對疫情,需要謹記七步洗手法口訣
    除了戴口罩之外,回家勤洗手是我們預防新冠病毒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但是正確的手洗方法,卻是很多人不懂得。現在,我們現在開給大家說一下幼兒園小朋友都懂的七步洗手法。一般來講,用流動的水和香皂洗手 15 秒,可帶走手上 90% 的細菌,持續洗 30 秒可將手上 99.9% 的細菌全部帶走。建議大家使用肥皂和流動的清水,搓手不少於 20 秒。
  • 福州這首「洗手神曲」火了!原來我們這麼多年都洗錯了?
    說到關於健康話題的歌曲20幾年前的一首《健康歌》至今都能讓男女老少哼上幾句昨天是「全球洗手日」福州協和醫院的醫務工作者推出了自創自導自演的嘻哈說唱神曲《洗手衛健康》5分鐘內讓你「哦哈伊呀」耗時一個月方才製作完成在科室裡隨機抓演員的拍攝手法讓每一個畫面片段都更加接地氣視頻中通過醫護人員演繹洗手舞、情景再現等各種畫面生動活潑地展現了手衛生對於維護健康的重要性這首曲子不僅節奏歡快而且歌詞生動還有一大段的說唱一起看看充滿魔性的歌詞兒「七步洗手內外夾弓還有大立腕
  • 孩子不愛洗手?現在學口訣還來得及
    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期間,為了避免經手傳播,應注意洗手。正確洗手是關鍵。正確洗手是指使用流動水,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每次洗手應揉搓20秒以上,應確保手心、手指、手背、指縫、指甲縫、手腕等處均被清洗乾淨。一、強調一下七步洗手法「內外夾弓大力腕」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溼潤雙手,塗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對,手指併攏相互揉搓;(內)第二步:洗背側指縫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雙手交換進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