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我國撲熱息痛產業存在不少問題一直未能很好解決,影響到產業的健康發展。最近以來,這些問題更加突出,如企業盲目擴產、生產成本上升、技術水平落後、環保壓力加大、匯率波動以及低價競銷等等。特別是撲熱息痛的出口價格長期在低位徘徊,近來更是持續走低,企業利潤幾乎被擠壓殆盡的狀況一直沒能得到改善。因此,我國撲熱息痛產業亟待轉型升級。
展望今後我國撲熱息痛產業的發展,其唯一途徑就是從生產大國嬗變為生產強國。這是一項頗為宏大而又艱巨的工程,從目前的產業現狀出發,我國企業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再造。
1 提高技術水平 增強競爭能力
在市場競爭中,規模、價格優勢並不是克敵致勝的唯一法寶,技術水平的提高才是形成核心競爭力的根本所在。我國企業只有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改造和革新,達到技術最優、能耗最低、質量最好、成本最低,才能抓住長遠發展的「牛鼻子」。
目前,我國企業生產撲熱息痛的工藝路線大多採用二步法,即用醋酐醯化對氨基苯酚製得撲熱息痛,該方法製得的產品雜質多、色澤差,一般都需要經過活性炭脫色和純結晶,工藝較複雜,產品收率較低,因此其生產成本較高。近年來,我國一些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員積極研究開發撲熱息痛的新工藝、新技術,並取得了一些成果。
西北師範大學的李景峰研究提出了撲熱息痛合成的改進方法:以鋅粉作催化劑和抗氧劑,以對氨基苯酚和冰醋酸為原料,高純度、高收率地合成撲熱息痛。這是將對氨基苯酚、冰醋酸以1:4~1:8 的質量比混合,加入對氨基苯酚質量1.0%~1.4%的鋅粉作催化劑和還原劑,控制溫度在130℃~160℃,常壓、恆溫反應6~11小時;經冷卻、過濾除去未反應的鋅粉;將濾液減壓蒸餾回收冰醋酸,得到灰白色固體粗品;再用去離子水洗滌白色固體粗品,過濾,在30~60℃下真空乾燥即獲得成品撲熱息痛。該工藝與現有工藝相比具有以下優點:以對氨基苯酚為原料,以鋅粉作催化劑和還原劑,以冰醋酸為醯化試劑和反應溶劑,使對氨基苯酚在冰醋酸中醯化而直接製得,工藝簡單,反應條件溫和,能有效地抑制其它副反應的發生;由於是採用冰醋酸為醯化試劑,反應後剩餘的冰醋酸可經簡單處理後循環使用,工藝簡單而經濟,產品收率高達90%;得到的撲熱息痛產品不需要複雜的分離和提純過程,產品更純淨(純度達98%)。
此外,李景峰還提出了「一鍋法合成對乙醯氨基酚」的新工藝:以苯酚、冰乙酸和鹽酸羥氨為起始原料,以多聚磷酸為催化劑、經苯酚酯化、Fries重排,肟化和Beckmann重排等反應合成對乙醯氨基苯酚,並優化了反應條件。該工藝的優點有:一是以苯酚、冰醋酸、鹽酸羥胺為原料,以多聚磷酸為催化劑,採用一鍋法製備對乙醯氨基苯酚,工藝簡單,反應條件溫和,生產成本低。二是以亞硫酸氫鈉為第二段反應的抗氧劑,能有效地抑制副反應的發生。三是所使用的溶劑水和丙酮經簡單蒸餾和冷凝後可以完全回收,重複使用。四是在合成對乙醯氨基酚的過程中,用氨水或氫氧化鈉調節pH值,回收的磷氨鹽可用作化肥,回收的磷酸鈉鹽可用作pH=4 的緩衝溶液,整個工藝無「三廢」排出,屬綠色環保工藝。
2 繼續擴大產量 佔領國際市場
據分析,今後撲熱息痛國內外市場前景仍然十分看好。撲熱息痛是全球市場上最重要、最常用的解熱鎮痛藥物,是全球解熱鎮痛三大支柱產品的龍頭老大,其市場份額佔據了整個解熱鎮痛市場份額的55%左右,撲熱息痛副作用較小而效果較好,並不斷有新用途被研究開發出來,加上國際市場對中國撲熱息痛原料藥的依賴度較高,故在未來幾年,國內撲熱息痛原料藥的出口量會穩定在5萬噸左右的水平,並將穩中有增。預計到2015年,我國撲熱息痛出口量將達到6萬噸。
據悉,近年來,國外特別是南亞、東南亞等常年氣溫較高的國家和地區在家禽飼料中添加撲熱息痛,使這部分用量逐漸增多。在飼料中添加撲熱息痛以代替毒副作用大的傳統藥物,將是未來撲熱息痛市場新的增長點。
此外,撲熱息痛在國內市場的需求也會穩步增長。一是其將逐漸替代傳統的毒副作用較大的藥物;二是國家對惠及民生、普惠百姓的醫療保健事業越來越重視,今後,新醫改的推進將使我國十多億人受惠,作為常規的消炎解熱鎮痛非處方類藥物,撲熱息痛需求量將得到快速增長。預計2015年,國內市場撲熱息痛需求量將達到3.5萬~4萬噸規模,未來市場需求增長較快,值得期待。綜合國內外市場來看,預計2015年我國撲熱息痛的生產量將達到9.5萬~10萬噸。國內藥企應抓住有利時機,在大力提高技術水平的同時,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和產量,爭取佔領更多的國際市場份額。
從全球的角度來看,現在我國撲熱息痛生產企業的數量太多,生產規模不算大,往後應在發展中不斷進行優化調整,淘汰一部分生產規模較小、技術無優勢的企業,讓生產企業的數量保持在10家以下,每家企業的生產規模達到8000~10000噸,使產業更加集中,規模進一步擴大,充分利用規模效應降低成本,在全球市場競爭中發揮自己的優勢。
3 開拓新興市場 提高產品檔次
多年來,我國撲熱息痛原料藥主要的出口目的地是歐洲、北美等發達國家。近年來,受經濟危機的影響,這些地區的市場呈現出疲軟的態勢。應該看到,對於撲熱息痛這一剛性需求十分強烈的大宗普藥,在人口眾多、經濟穩步發展的新興市場以及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眾多發展中國家蘊含著十分巨大的市場需求,我國企業應加大對這些地區市場的開發,打破長期以來對歐美市場的過分依賴。
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2012年上半年,我國撲熱息痛對亞洲的出口金額為5989.22萬美元,同比增長6.31%。對非洲出口金額為1799.50萬美元,同比增長27.53%;對歐洲出口金額為2036.32萬美元,同比下降9.11%,其中:對歐盟15國出口金額為1783..18萬美元,同比下降9.57%,對歐盟東擴12國出口82.52萬美元,同比增長27.08%;對北美洲出口金額為368.56萬美元,同比下降28.57%;對大洋洲出口金額則達120.81萬美元,同比增加110.6%。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我國撲熱息痛出口仍能保持低位增長,其關鍵因素是新興市場及人口眾多的亞非拉美地區已經成為出口的主要增長點。
同時,我國企業還應努力完善自身條件,使更多企業獲得美國FDA、歐洲藥品管理檔案(DMF)、COS認證,讓撲熱息痛產品從「化工原料」回歸到「原料藥」打入國際市場。現在我國撲熱息痛原料藥的出口價每公斤不到4美元,而可直接壓片的撲熱息痛原料藥每公斤的價格要比其高出1倍以上,可見這裡面大有潛力可挖。此外,我國企業更應加大力度,開發撲熱息痛的藥物製劑,創出自己的品牌產品,打入國際高端醫藥市場,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4 建立銷售網絡 創造品牌產品
由於我國大部分撲熱息痛生產企業是向國外中間商供貨,與國際市場終端客戶沒有直接的接觸,因此通常得不到第一手信息。當市場發生變化時,藥企就無法快速地作出反應和調整,在價格和利潤上更是受到制約。往後,企業應考慮逐步在全球建立自己的銷售網絡和機構。儘管這對於我國企業而言,實力還有所欠缺,但從長遠利益來看,這是企業走向世界的一條必經的途徑。
此外,在國際市場上,品牌對產品的銷售和價格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客戶在購買產品時非常注重品牌。我國撲熱息痛要在國際市場上真正做大做強,就要創造各自的名牌產品。以往,我國原料藥企業對此重視不夠,但現在來看,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品牌的重要性,並開始在這方面下功夫。
5 加強環保工作 節能減耗降本
環境保護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家、人民和社會對該項工作越發重視,要求也日益提高。
從長遠利益來看,在往後若干年裡,我國將遏制以犧牲環境去盲目擴大生產和出口。諸多原因造成我國撲熱息痛等化學原料藥生產企業對環境保護投入欠帳較多,今後企業一定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要捨得投入資金和力量,實施清潔生產工藝,加強汙染治理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還要積極爭取通過環境管理(IS014001)認證,以利於產品順暢地打入歐美市場。
此外,還要高度重視資源節約問題,我國能源等不可再生資源較少,但我國資源消耗觀念較發達國家落後許多。可以預見,今後我國能源供需矛盾將越來越突出,能源產品價格也會一路走高,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努力提高生產水平,做好節能降耗減低成本工作對企業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醫藥經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