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監總局通報銷往香港的「銀翹解毒片」檢出撲熱息痛的調查情況

2020-12-18 人民網江西頻道

人民網北京4月22日電 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網站消息,近日,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接到香港衛生署通報稱,香港衛生署抽樣檢驗發現,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隆順榕製藥廠(以下簡稱隆順榕製藥廠)生產的「銀翹解毒片」(批號:MH-151)含有微量撲熱息痛(檢出量為0.083mg/片),「銀翹解毒片」批准的處方中不含有撲熱息痛,不應檢出。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立即責成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對涉事產品生產企業進行全面的監督檢查。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涉事的銀翹解毒片是隆順榕製藥廠在香港註冊的藥品,註冊證號標示為HKP-00056。涉事產品於2014年6月生產,共計46箱,銷往香港地區31箱,庫存15箱,有效期至2018年6月16日。香港明華公司為其經銷代理商。涉事產品不在中國大陸地區銷售。隆順榕製藥廠在大陸地區銷售的銀翹解毒片批准文號標示為國藥準字Z12020274,且與在香港銷售的涉事產品不在一條生產線生產。

經調查,隆順榕製藥廠生產的銀翹解毒片與精製銀翹解毒片共用壓片機,精製銀翹解毒片批准的處方中含有撲熱息痛60mg/片,因清場不徹底導致產品交叉汙染。2014年11月,企業檢驗發現批號為MH-151的銀翹解毒片含有微量撲熱息痛。隆順榕製藥廠於2014年12月11日通知香港明華公司停止銷售該批產品,就地封存,並進行銷毀。隆順榕製藥廠將庫存的15箱該批次產品做了銷毀處理。據香港明華公司2016年4月20日致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函稱,明華公司在銷毀了一部分涉事產品之後,將剩餘部分產品送樣至香港標準與檢定中心有限公司檢驗,因未檢出撲熱息痛,香港明華公司在未通知隆順榕製藥廠的情況下再次銷售了涉事批次產品,導致了本次事件。

隆順榕製藥廠在藥品生產過程中因清場不徹底導致藥品交叉汙染,是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以下簡稱藥品GMP)的嚴重質量事件,反映出該企業在質量管理方面存在嚴重缺陷。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要求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責令隆順榕製藥廠停產整頓,徹底召回涉事產品,並對其違反藥品GMP等違法生產行為立案調查;擴大對該企業相關產品的抽驗批次,有關信息及時向社會公布。

對於香港明華公司擅自銷售已召回產品行為,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已通報香港衛生署。

小貼士:

撲熱息痛也稱對乙醯氨基酚,是一種解熱鎮痛藥,適用於緩解輕度至中度疼痛,如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關節痛、神經痛等等。成人常用口服量為一次300mg—600mg,一日量不宜超過2000mg。一些常用感冒藥均含撲熱息痛成分,含量約120—500mg不等。

相關焦點

  • 天津產「銀翹解毒片」被檢出撲熱息痛 企業被停產
    近日,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接到香港衛生署通報稱,香港衛生署抽樣檢驗發現,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隆順榕製藥廠(以下簡稱隆順榕製藥廠)生產的「銀翹解毒片」(批號:MH-151)含有微量撲熱息痛(檢出量為0.083mg/片),「銀翹解毒片」批准的處方中不含有撲熱息痛,不應檢出。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立即責成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對涉事產品生產企業進行全面的監督檢查。
  • 中新藥業中成藥摻雜在香港捲土重來?停牌核查「銀翹解毒片」事件
    停牌核查「銀翹解毒片」事件】昨日晚間,中新藥業發布公告表示,4月21日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上發布了「總局通報銷往香港的銀翹解毒片檢出撲熱息痛的調查情況」,公告涉及公司所屬分公司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隆順榕製藥廠的產品「長城牌」銀翹解毒片(出口),為避免因此事造成公司股價異常波動,公司已申請2016年4月22日臨時停牌一天。
  • 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 陝美力源一羊奶粉菌落總數超標
    6月14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通報兩批次不合格的嬰幼兒配方乳粉。  其中,陝西美力源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金裝經典嬰兒配方羊奶粉(900克/罐)被發現菌落總數超標(消費者食用菌落總數超標嚴重的食品,易患腸道疾病,引發嘔吐、腹瀉等食物中毒症狀,危害人體健康),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存在食品安全風險。
  • 山東藥企勝訴反傾銷案成南非唯一撲熱息痛供應商
    中廣網濟南6月15日消息(記者柴安東 安丘臺韓淑珍 周樂樂)近日,山東省安丘市魯安藥業公司從南非國際貿易管理委員會得到消息,該公司在反傾銷新出口商覆審立案調查中勝訴,成為全球唯一一家南非市場撲熱息痛供應商。
  • 食藥監總局通報問題乳企:有員工不洗手進車間
    新京報快訊(記者李丹丹 實習生李曉婷)今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對外公布6家不合格乳品企業的食品安全審計問題。記者發現,一些企業未按規定方法、頻次監測清潔區內沙門氏菌、阪崎腸桿菌和其他腸桿菌的汙染情況  此前,位於黑龍江、河南、陝西省的6家嬰幼兒乳企被檢出不合格產品。記者發現,6家企業被審計的問題多涉及清潔管理不合格、偽造記錄、產品召回制度不完善等。
  • 食藥監總局:重慶一藥企生產的補鐵製劑枸櫞酸鐵銨含高含量鉻存安全...
    食藥監總局:重慶一藥企生產的補鐵製劑枸櫞酸鐵銨含高含量鉻存安全風險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2-30 21:44 來源: 新華社
  • 撲熱息痛或增兒童哮喘風險
    西班牙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兒童服用退燒止痛藥撲熱息痛,日後患哮喘的風險可能顯著增加。西班牙拉科魯尼亞大學研究人員調查兩萬餘名兒童服用撲熱息痛的情況及其病例資料,其中年齡為6至7歲和年齡為13至14歲的兒童各佔一半。
  • 食藥監總局通告35批次中藥飲片杜仲不合格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布通告,標示為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生產的35批次中藥飲片杜仲不合格。
  • 撲熱息痛風險被低估
    撲熱息痛(對乙醯氨基酚)是目前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它不僅是常用的退燒藥,還是眾多複方感冒藥的主要成分。它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的一線止痛藥,以往認為比布洛芬等更為安全。但最新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的一項回顧性研究發現,較大劑量和長期用撲熱息痛會增加健康風險,常被低估和忽視。
  • 服用撲熱息痛過量當心中毒
    在正常情況下,絕大多數撲熱息痛與葡萄糖醛酸及硫酸結合,少部分在細胞色素作用下,轉化為毒性產物N-乙醯-對-苯醌胺(NAPQI)。在服用治療劑量時所產生的NAPQI在肝細胞內由穀胱甘肽結合解毒,如服用過量,穀胱甘肽耗竭,NAPQI便與肝細胞的高分子共價結合導致肝細胞壞死。對撲熱息痛的中毒劑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患者有無飲酒史、營養狀況、合併用藥情況等。
  • 食藥監總局通報湖南展輝金裝嬰兒配方奶粉不合格
    食藥監總局通報湖南展輝金裝嬰兒配方奶粉不合格 發布時間:2017-05-24 14:59:09.0中青網財經       中國青年網5月24日電(記者 慄鵬菲)日前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獲悉,2017年4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嬰幼兒配方乳粉214批次,
  • 世界最大撲熱息痛生產基地,來自濰坊安丘這家公司!
    「世界的的撲熱息痛在中國,中國的撲熱息痛在魯安」。多年來,安丘市魯安藥業公司緊緊圍繞「做優做強撲熱息痛產業」這一總體思路,全力打造最具競爭力的撲熱息痛產業基地。公司不斷推進技術改造,購入先進設備,積極與世界高科技製藥公司開展技術合作,逐步實現國際化經營。
  • 食藥監總局:添加劑超標為進口液態乳突出問題
    昨天,第八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在京召開,2016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也同時啟動,國家食藥監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和農業部再度聯合發布今年1-5月國內在售食品、進口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的安全抽檢「帳單」。
  • 食藥監總局通報50批不合格面膜:內含激素或致皮膚萎縮變薄
    11月4日,國家食藥監局總部發布通報,稱在全國化妝品監督抽查中,發現50批次面膜類化妝品存在非法添加禁用物質問題。通報稱,不合格面膜均檢出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倍他米松等糖皮質激素物質,可能導致面部皮膚產生黑斑、萎縮變薄等問題,還可能出現激素依賴性皮炎等後果。
  • 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20家違法售藥網站
    以絕對化語言虛誇所售藥品功效  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20家違法售藥網站並移送有關部門查處  8月22日,記者從省食藥監局了解到,國家食藥監總局日前通報20家違法售藥網站信息。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稱,該局已依法將違法網站移送有關部門進行查處。此次通報的20家違法售藥網站為:  5家網站銷售國內未批准進口的印度仿製藥:印度直郵腫瘤藥房(涉及印度特羅凱)、印度natco直郵藥房(涉及印度易瑞沙)、中國間質瘤(涉及印度格列衛)、印度仁康大藥房(涉及印度替諾福韋)、抗癌知識交流公益網(涉及印度多吉美)。
  • 海南日報數字報-撲熱息痛增大哮喘風險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報導,西班牙的一項研究發現,常用撲熱息痛(對乙醯氨基酚)可能使兒童和青少年患哮喘的風險增加
  • 食藥監總局最新抽檢通報:2批次食品不合格 均來自淘寶店鋪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5日,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最新一期食品抽檢信息,精製小麥澱粉、掌心脆2批次食品檢出不合格,均來自淘寶店鋪。   根據通報信息顯示,不合格精製小麥澱粉由上海綠苑澱粉有限公司(經銷)委託常熟市宏新澱粉有限公司加工生產、淘寶壹豪食品(經營者為上海市浦東新區三林鎮陳巧林食品店)銷售,檢出黴菌190CFU/g,比國家標準規定高出90%。
  • 越南生蠔在臺灣檢出致病菌 食藥監總局解析生蠔汙染風險 水產品...
    越南生蠔在臺灣檢出致病菌 食藥監總局解析生蠔汙染風險 水產品儘量別生吃2017-01-06 11:2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大河報        瀏覽量: 1603 次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消息,近日,我國臺灣地區食藥署發布消息,通報越南生蠔產品檢出腸炎弧菌及沙門氏菌
  • 撲熱息痛的故事是否否定了現代研發模式?
    今天C&EN News發表一篇文章討論撲熱息痛的機理問題,正好我們剛討論完機理和先導物功能在新藥研發中的作用(連結),撲熱息痛的問題值得深入解析一下。撲熱息痛是最常見的藥物之一,僅2009年就賣出270億片(地球上平均每人4片)。雖然撲熱息痛歷史悠久,但其作用機理卻一直沒有定論。一個早期的說法是和阿司匹林一樣撲熱息痛抑制COX,所以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導致抗炎、退燒。後來COX研究的先驅,諾貝爾獎得主John Vane認為撲熱息痛通過抑制中樞COX起效。但後來發現狗可能是這個情況,但並不適用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