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從小就帶著孩子玩拼圖拼圖遊戲,上早教班,其實也為孩子的學業成績打下了基礎。因此,您必須特別考慮從孩子平日的表現來判斷他是否是學習的對象。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對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有其獨到的見解,她的家庭教育講課常能見微知著,指出兒童教養問題的根源。
於是,李玫瑾在一次演講中說,這不是孩子們學習的材料,實際上在幼兒園可以看到。不用等著長大
1、孩子的眼神遊離還是專注
孩子的目光游離還是專注李玫瑾老師所說的:老師說話時,孩子的注意力不在老師講話的內容上,而在老師身上,看老師的表情,看老師的衣著,看老師在看誰。
這種孩子肯定注意力不夠,成績也不高。
注意是孩子學習的基礎,連注意力都不夠集中,孩子的智力有多高,作業也是三分鐘熱,學習就一定不行。
而且,從智力的定義來看,智力包括五個要素:觀察力,注意力,記憶,思考力,想像力。而專注力更是基礎能力,學習能力的入口,沒有專注力,其他四個要素都不能得到發展。
2、是否有很強的邏輯思維
是否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孩子邏輯能力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成績。
「最強大腦」節目中,從十幾歲的孩子到三十多歲的老師,沒有一個不是學霸級別的人物,清華北大無處不在,就連那些沒上過學的孩子,也都拿過無數的獎牌。
他們惟一的共同點就是都具有超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對於我們難度無比的魔方,數獨遊戲,對於他們只是初級的題目,分分鐘就能完成。
而且美國國家天才兒童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ifted Children)的官網上有關於天才孩子特徵的詳細描述:
很明顯的一點就是突出的邏輯推理能力以及擅長抽象邏輯思維。而根據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發布的研究結論,2-8歲這個年齡段正是引導和訓練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期。
因此說,孩子是否具有超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這個階段就能看出,換句話說,這個階段也是最好的培養階段。
3、數學思維的強弱
有的孩子上學後數學成績一落千丈,有的孩子數學成績總是第一,有的孩子覺得學數學很有趣。
2-8歲就是孩子思維發展的「黃金期」,是孩子一生中不可錯過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開始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僅可以事半功倍的領先同齡人,也將讓孩子受益終生。但思維訓練對孩子的影響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而需要逐漸積累。
給大家推薦這套可以幫助孩子在成長關鍵期,練出聰明腦的思維訓練遊戲書——《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幼小銜接全腦開發400題》。
這10本書對應著10個孩子喜歡的、貼近生活的主題場景,豐富而有趣,一點也不枯燥乏味,孩子們很快就能融入到書本裡,在書中玩耍的同時也能很好地提升思維能力。
十場主題表演+30題。
《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本書對應10個孩子喜歡又貼近生活的主題場景,讓孩子在模擬遊戲中與世界互動,獲得發展。
此外,這些思維訓練遊戲裡融入的知識,涉及到生活、機械、世界知名建築、動植物等很多常識,特別有趣,可以媲美兒童科普書了。
主要是進行思維訓練+能力訓練。
書中題目設計不是直接灌輸知識點,而是以思維訓練、能力訓練為主,一套做下來,鍛鍊專注力、觀察力、邏輯力、空間感、數學力、想像力等12大能力,鍛鍊左右腦。
難度遞增,題目豐富多樣。
這套書在編排上,每道題的難度都通過星級區分——所以對於4歲以前年齡偏小的孩子,可以選擇星級低的入手,慢慢來,別著急,樂趣就是最大的意義和動力。
雖然推薦年齡是3-7歲,但是10歲左右大齡的孩子也能玩,很多考察基礎知識、計算、文學等內容,跟小學知識銜接很緊密,豐富多樣的題目,非常考驗孩子們的能力。
這些練習和遊戲以「培養孩子各個方面邏輯性」為核心理念,注重孩子綜合思維能力的訓練,覆蓋面廣,豐富又有趣。小朋友每天花30分鐘左右的時間練習,幼小銜接輕輕鬆鬆。
參照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認知發展理論開創者,當代認知建構主義鼻祖讓·皮亞傑的理論體系編寫而成,並由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白雪審定,遵循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命題。
小學數學學習中,類似的應用題就非常多,而掌握了靈活運用舉一反三的方法,娃再學習就輕鬆多了。
原售價200元,現售價99元,共10本,每本折9.9元,用幾杯奶茶的錢就可以給娃入一套含金量高,又好玩,又能學到的專業幼教書籍,果斷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