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
回憶起校園時光,課間的那10分鐘是我們繁忙學習生活中不可多得的休息時間,用來放鬆一下疲憊的大腦是最好不過,那麼我國學生的課間和別國的課間,有什麼差別呢?
美國一直崇尚民主自由,在教育方面,思想也格外開放,學生們也更加活潑,喜歡和同齡人一起運動和交流,另外老師們也會要求孩子們必須出去放鬆。
因此在他們的課間,大多數時候都走會出教室,和同學們一起聊天和運動,或者一起探討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可以說,美國學生的課間休息時間大多花在運動鍛鍊身體,和人際交往上,這些真讓人羨慕。
韓國則以時尚與潮流著名,整容大國的稱號世界皆知,因此舉國上下無論男女老少都格外的追求美麗和身材,注重自身形象。學生們在課間的時候自拍,利用黑板來練習自己的籤名,或聚在一起討論妝容服飾,另甚至乾脆在學校裡唱歌跳舞拍視頻,然後上傳到網上,以博得大眾的關注。
日本學生也是十分寬鬆的學習環境,老師的管教態度可以稱得上是溫柔,除了與學習相關的事情基本極少幹預,加上很多日本孩子更加早熟,課間的時間他們甚至直接談起戀愛,聊聊天或者在校園裡面散散步之類。
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在教育上倡導解放天性,於是幾乎所有中小學的操場都有修建有各種運動設施,也能看到孩子們十分熱愛運動,各種攀爬和奔跑,盡情地揮灑汗水與青春,課間時光幾乎都是在運動和玩耍中度過。
最心酸的就是中國的孩子了,回想起來我們的課間,似乎有大半時間都在各科老師「我再講幾句」「我再講2分鐘」……的過程中被佔據了一分一秒,最後根本沒剩下什麼休息的時間,連去倒杯水都要猶豫一下能不能趕上下一節課。
根據調查發現,很多北京的小學甚至明令規定課間休息的那段時間禁止學生玩耍,只允許上廁所和在自己位置上活動,看起來格外嚴苛。
儘管我們知道老師的目的是想多給學生們灌輸一點知識,可是本身中國學生的學習任務就夠繁重了,如果難得的課間休息也被佔據,學生們的大腦沒有得到休息與放鬆,長期緊繃的狀態其實更容易影響孩子的學習質量,違背了老師的本意。
如果我們走進高三學生的教室,我們會發現在那裡,課間學生們除了奮筆疾書就是趴在桌子上補覺,上課鈴一響就立馬坐起來,打起精神準備聽講,一張張疲憊的臉讓我們可以猜想到他們的努力。
長時間學習對青少年的影響
1、近視人數大大增加
數據顯示,近幾年來,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已高達62%,佔國家人口總數的一半之多,並且居世界第一位,且不少孩子的眼睛比成年人近視程度還高。
一些家長可能會認為近視的孩子越來越多,是由於電子產品的泛濫導致,但其實過於繁重和長時間不斷地學習對孩子的影響也是無法忽視的,他們不但白天被學校安排了滿滿的課程,晚上和周末還有補習班和作業需要完成,於是每天用眼時間可能高達10多小時,這已經是超負荷用眼,近視的青少年能不大大增加嗎?
2、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體育中考與體育高考讓不少人都重視起來孩子的體質,然而體質除了天生還有環境影響,如果孩子們整天都在緊張的狀態:早上為了不遲到,選擇邊走路邊吃飯;中午吃完飯就趕緊跑回教室繼續學習……
長此以往,不規律與不當的飲食習慣會影響到腸胃的工作,不利於胃部消化,也加深消化系統的負擔,小小年紀可能就會患上一些腸胃疾病,影響到身體健康。
3、不能得到充分睡眠
減負一直是我國教育倡導的口號,然而真正落到實處的學校卻很少,一些老師為了趕教學進度,會要求孩子們自學沒講到的內容,還要布置很多作業,無意中又給學生們增加了壓力,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是天才,大多數人都只是普通人,完全沒學過的內容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弄懂,那麼睡眠時間自然就要被壓縮,以至於到現在,很少有孩子能在10點鐘上床睡覺。
然而對於還在發育當中的學生們來說,其實10點睡覺最好,因為促進人體發育的激素就是在10點後開始分泌,按時睡覺才能保證孩子們正常發育,健康成長。(z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