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倘若不是親眼所見,我們或許很難相信,一家主營風機的製造類企業,已經「玩轉」網際網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使其作為整個產業機體的「神經元」,廣泛應用於主業及客戶鏈條的多個方面;我們或許更難相信,在風電這樣一個「追兵頗多」、競爭日趨白熱化的高投入產業內,一家企業竟能夠憑藉系統性的響應能力,如此巧妙而持久地與市場競跑,在實現公司產品和服務不斷迭代的同時,還帶動著整個上下遊產業鏈的成本管控、協同發展與轉型升級。
這家公司就是金風科技——一家風機產品的市佔率高達29%,連續7年國內排名居首的風電企業;一匹橫穿行業的波谷與波峰,總資產從百億元級別逐步發展漲超720億,今年迎來18周歲成人禮的成長型「白馬」;一家實現歸母淨利潤連續5年穩步增長,從億元水平線「跨越式」突破30億元整數關口的製造業龍頭。
日前,證券時報「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在行動」報導組走進金風科技,對話公司董事長武鋼。
問題目錄:
問題1:2017年,金風科技的風機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連續7年國內排名第一。您認為,公司成立近20年來之所以能夠抵抗住各種衝擊和挑戰、最終發展成為風電龍頭,有哪些成功經驗可以分享?
問題2:有判斷認為,風機新增裝機將呈現下滑趨勢,同時風電行業未來向大功率機型發展是大勢所趨。在這種趨勢下,公司近年來的收入結構在逐漸發生變化。行業趨勢對公司發展戰略帶來哪些影響?公司在產品結構、員工隊伍等諸多方面,是如何規劃部署的?
問題3:2017年公司在手外部訂單合計15.86GW,又創歷史新高,其中海外在手訂單704.5MW。公司市佔率不斷提高的核心原因包括哪些方面?在訂單轉換為業績過程中,有哪些主導因素?
問題4:受到紅色預警機制、環保力度加大以及部分地區開發受限等因素影響,2017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出現下滑,為近三年最低水平,行業競爭也進一步加劇。在此背景下,公司實施的「兩海戰略」,目前進展如何?海上風電和海外市場面臨哪些挑戰?
問題5:作為全球領先的風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國家積極布局,公司布局「一帶一路」國家的風電產業,是基於哪些考慮?在滿足國際市場多元化需求方面進行了哪些部署?
問題6:2017年限電開始出現改善的原因包括哪些?您對未來限電改善情況的預判是怎樣的?在限電改善背景下,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點包括哪些方面?
問題7:公司未來在海內外風場方面的布局是怎樣的?選擇自持風場和轉讓項目的標準包括哪些?在保障高質量發展方面,金風科技的風場業務與其他風電企業有何不同?
問題8:行業數位化被公司視為未來發展趨勢,公司也在負責國內首個新能源大數據創新平臺。公司為什麼會看重行業數位化這一「藍海」市場?能源網際網路和行業數位化發展的難點主要體現在哪裡?公司在這方面都有哪些布局?
問題9:近年來,金風科技的負債水平相對略高。公司維持略高資產負債率的原因是什麼?公司此前通過配股等方式降低資產負債水平,未來在降低風險、保證平穩運營方面還有哪些考慮?
訪談主持:證券時報副總編輯 王冰洋(左)
訪談嘉賓:金風科技董事長 武鋼(右)
帶動全產業鏈共同推進質量提升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風電產業內,金風科技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在抓好產品質量和推進技術創新的過程中,公司帶動著產業鏈合作夥伴的共同前進,以期提升風力發電效率,增強成本競爭力。
王冰洋:2017年,金風科技的風機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連續7年國內排名第一。您認為,公司成立近20年來之所以能夠抵抗住各種衝擊和挑戰、最終發展成為風電龍頭,有哪些成功經驗可以分享?
武鋼:作為裝備製造類企業,抓好產品質量、推進技術創新是根本。抓好產品質量是為了降低成本,提高風機可利用率,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持續的技術創新則是為了提高發電性能和效率,從而使產品更加有競爭力。
這兩方面的推進過程中,公司不僅僅是針對自身,而是帶動產業鏈合作夥伴,共同打造以「技術領先、質量卓越、全生命周期內成本最優、市場競爭充滿活力」為標誌的全優產業鏈,提升風力發電效率,增強成本競爭力。
例如,金風利用獲得的銀行信譽,和銀行共同解決民營企業的融資難問題,還為供應商提供了技術創新和質量進步現金獎勵。供應商質量信用管理是金風供應商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我們會組織一次對供應商的質量信用評價;每年對那些通過積極開展精益管理等方式提升產品質量的供應商進行經濟獎勵,包括質量標杆、精準交付、精益投入等,鼓勵這些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和優化項目管理。
王冰洋:有判斷認為,風機新增裝機將呈現下滑趨勢,同時風電行業未來向大功率機型發展是大勢所趨。在這種趨勢下,公司近年來的收入結構在逐漸發生變化。行業趨勢對公司發展戰略帶來哪些影響?公司在產品結構、員工隊伍等諸多方面,是如何規劃部署的?
武鋼:目前在能源轉型、綠色發展問題上,世界各國已經基本達成共識——未來將逐步減少化石能源使用,提高可再生能源併網發電量佔比,而風電作為技術最成熟、最具規模化開發條件和商業發展前景的非水可再生能源,已進入商業化、規模化發展階段。
金風科技通過全產業鏈技術創新和合作,推進以信息化、數位化為依託的產業鏈升級,提升產品質量和智能化水平,降低成本,提升產業生態的競爭力。
在產品部署方面,金風科技基於直驅永磁技術開發的1.5MW、2.XMW、2.5MW、3.0MW(S)和6.XMW系列化機組技術儲備成熟,可適用於高低溫、高海拔、低風速、沿海等不同運行環境,產品線覆蓋完善,能夠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自主開發滿足國內18000km海岸線市場需求的GW6.X產品平臺,是目前亞洲最大單機容量的海上機組產品。該機型樣機分別在福建、江蘇成功吊裝。
金風科技江蘇響水近海項目
整體來看,公司並沒有感到電價下調帶來的衝擊,這些挑戰給金風業務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促進公司數位化、多元化發展、產品服務化與智能化的戰略轉型,以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推動行業進步,降低度電成本。
王冰洋:2017年公司在手外部訂單合計15.86GW,又創歷史新高,其中海外在手訂單704.5MW。公司市佔率不斷提高的核心原因包括哪些方面?在訂單轉換為業績過程中,有哪些主導因素?
武鋼:公司憑藉新增裝機容量連續七年排名國內第一,在全球風電市場連續三年名列前三。企業學習能力要跟上市場變化。在新技術、新機型開發方面,金風科技投入了很大力量,銷售、開發、儲備「三位一體」,不斷細化產品線,持續深入挖掘產業鏈價值,進行產業鏈垂直整合,提升客戶體驗,優化整體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風電是一個系統工程,每一個環節都具有給客戶創造更多價值的空間。金風科技在創新過程中引入了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使得全球範圍內接入系統的風電場形成一個完整的物聯網體系,通過對數據的運營分析,發現改進點進行優化,客戶便可以從金風平臺上獲得價值點和增值點。全方位的系統創新,是公司高效從訂單轉換為價值的根本。
「兩海戰略」穩步推進
2018年金風科技的「兩海戰略」又迎來新進展。今年初,公司自主研發的海上大兆瓦產品GW6.X機型樣機分別在福建、江蘇成功吊裝,為進一步深耕海上風電市場奠定基礎;截至去年底,公司海外市場新增開發及儲備項目容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2GW。金風科技憑藉什麼具有了這種超前的戰略眼光呢?
王冰洋:受到紅色預警機制、環保力度加大以及部分地區開發受限等因素影響,2017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出現下滑,為近三年最低水平,行業競爭也進一步加劇。在此背景下,公司實施的「兩海戰略」,目前進展如何?海上風電和海外市場面臨哪些挑戰?
武鋼:此前,國內風電產業在某些區域出現階段性不平衡,後來電網公司加大力度進行電網改造,除了加速超高壓、特高壓輸電線路建設以外,區域電網建設也在不斷加強。因此,公司對國內市場依然充滿信心。
未來金風科技的主要發展目標,一方面是要推進數位化轉型,另一方面是要成長為一個國際化企業。而要想實現國際化目標,必須要讓產品和技術走出去。
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公司需要不斷熟悉不同國家的政策法規、人文環境,同時建立屬地化的零部件供應鏈系統,最重要的是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例如,公司此前在國內推行「打造綠色供應鏈」,鼓勵供應商在節能的前提下使用綠色電力,這大大減少了生產單位千瓦風電裝備的電能消耗,獲得了國際客戶的認可。
我國海上風能資源豐富,海岸線長度超過1.8萬公裡,海上可開發和利用的風能儲量為7.5億千瓦,是陸上風能資源量的3倍,開發前景廣闊。「十三五」 期間我國海上風電迎來加速發展期,國家規劃目標是到2020年確保併網5GW,力爭開工10GW。金風科技目前在中國的江蘇鹽城建立了中國最大的海上風電機組研發中心和實驗平臺,在福建建立了零部件聯合製造基地和出口基地,未來還將在山東等地建立此類基地。
王冰洋:作為全球領先的風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國家積極布局,公司布局「一帶一路」國家的風電產業,是基於哪些考慮?在滿足國際市場多元化需求方面進行了哪些部署?
武鋼:為適應海內外市場的快速發展及滿足客戶多元化需求,公司在產品和技術、市場、人力資源、管理、資本運營五方面進行積極部署。
金風科技北京智能微網項目
未來在海外戰略實施的發力點將著眼於以國際客戶需求為導向,進一步提升產品和技術性能、增強本地服務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在業務模式上,金風科技採用「縱向發展」戰略,將風電場投資、風機製造、售後服務等方面縱向打通,進一步提升公司競爭能力。同時嘗試海外智能微網等新業務模式,創新投資融資業務模式,形成銷售、投資、服務三大業務板塊科學均衡發展的局面。整體來看,我們不希望僅僅在一個地區輸出設備,而是希望融入當地發展。
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金風科技對未來的再一次的前瞻性布局,瞄準了數位化和智能化。出於對客戶需求痛點的精準把控,如今的金風科技,正沿著這條路徑實現在行業內的再度「搶跑」。
王冰洋:2017年限電開始出現改善的原因包括哪些?您對未來限電改善情況的預判是怎樣的?在限電改善背景下,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點包括哪些方面?
武鋼:對於當前國內「三北」部分地區所面臨的棄風限電問題,國家能源局和國家電網正在通過大力建設長距離輸電線路,提升地區電力外送能力,堅決貫徹可再生能源優先上網政策,以及實施可再生能源最低保障小數政策等措施逐步解決,2017年的限電率顯示,上述政策的實施已經取得成效。
解決棄風限電問題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解決。其中,風電裝備企業需要使產品更加適應電網需求,開發電網友好型風力發電裝備,通過創新驅動進一步降低成本,風電電價生態系統就會自然形成,即使國家補貼逐步減少,風電行業也可以持續發展。
我們也希望能出臺更多的緩解棄風限電問題的政策,增加可再生能源併網發電量。在今年政協會議中,我也建議實施可再生能源強制性配額制,逐步由目標引導過渡到強制性的配額制,並參照節能減排目標,將可再生能源發展和應用目標作為約束性考核指標,明確相關主體應承擔的義務。
證券時報副總編輯 王冰洋
王冰洋:公司未來在海內外風場方面的布局是怎樣的?選擇自持風場和轉讓項目的標準包括哪些?在保障高質量發展方面,金風科技的風場業務與其他風電企業有何不同?
武鋼:優質風資源的開發與風電場的運營經驗的積累,為公司產品技術迭代、可持續經營提供了動力。但是金風科技不是無節制的開展風電場建設。風電資產的運作是以確保公司持續健康發展、保障公司研發樣機的掛機試驗、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為基本原則,參考標準主要包括中短期回報率、戰略性儲備價值及延伸性合作等因素。
公司目前國內風電場以穩定持有為主,開發的國內項目資本金收益率保持在15%以上;海外風電場則以轉讓為主,其中成熟市場的項目收益率水平因地域差異而有所不同,而新興市場的項目收益率水平相對較高,以減少投資風險。從國際視野來看,公司打造優質風電資產,通過評估、收購接手,也幫助大型央企「走出去」節約時間成本,降低風險。
王冰洋:行業數位化被公司視為未來發展趨勢,公司也在負責國內首個新能源大數據創新平臺。公司為什麼會看重行業數位化這一「藍海」市場?能源網際網路和行業數位化發展的難點主要體現在哪裡?公司在這方面都有哪些布局?
武鋼:公司的發展理念是追求規模化、高效協同和智慧經營。其中規模化不僅指體量,而且要擁有一定的數字資產,公司目標是,到2020年,初步實現金風科技的數位化和信息化。
通過數位化創新驅動,能把原本一些支離破碎的板塊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系統,通過系統模型把連續事物發生、發展、變化過程得以掌控,這已經開始給公司技術創新、業務發展和管理提升帶來很大幫助,尤其在響應客戶需求方面效率更高。比如,在智能風機產品方面,金風科技已經初步實現了智能化和優化處理,有些風向標經過若干年運行後,通過大數據分析就可以找到偏差角度,並通過軟體參數進行自動補償,從而實現發電量最優的目標。
王冰洋:近年來,金風科技的負債水平相對略高。公司維持略高資產負債率的原因是什麼?公司此前通過配股等方式降低資產負債水平,未來在降低風險、保證平穩運營方面還有哪些考慮?
武鋼: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就會逐步進入到資本運營、資產經營和生產科研經營「多條腿」走路的模式。金風科技不僅注重研發投入,也同樣重視產融結合。其中的關鍵點不在於資產負債率的高低,而在於運營的效率。只要運營效率不斷提高,資產負債率高就能帶來投資回報率的提高。畢竟,規模偏小的企業通常會有經不起風雨的弊端。因此,金風科技的側重點,一直是強調均衡發展。
金風科技董事長 武鋼
金風科技很早就確立了風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的戰略定位,在業務布局上向產業鏈縱向延伸,為客戶提供技術前期開發諮詢、融資服務、EPC工程服務、風電項目全生命周期資產管理等服務,因此積累了豐富的優質風資源開發和風電場運營管理經驗,同時結合金風近20年的機組運行數據、專業技術能力和資源,形成了企業核心優勢和競爭力。
同時,在資本運營的過程中,金風科技持續推進精益管理、價值管理,精挑細選優質投資項目,並且確保風險可控,運行穩健。公司每年都會進行對低效資產的處置,提高資產產生價值的水平,並不斷通過技術創新(比如,在水務項目、風電場方面對存量資產進行技術改造和升級),讓存量資產運營效率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