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學校位於蘇州古城中心三元坊,大家可知道這「三元坊」的名稱從何而來?它的得名與我們蘇州府學的一位學生錢棨有關。
錢棨,字振威,號湘齡,1734年出生於蘇州。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連中「六元」的狀元,也是蘇州唯一一位連中三元之人。
錢棨出身於書香門第,家境富裕,他自小習文,天資聰穎。28歲時,錢棨參加了縣試、府試、院試,連奪三個第一名,成為秀才,人稱「小三元」。
但接下來的11年內,錢棨參加了五場鄉試,結果皆名落孫山。但他毫不氣餒,堅持不懈地一次次應考。乾隆四十四年,錢棨在他45歲時第六次步入了江寧貢院參加鄉試。考完後,主考官謝墉閱卷至深夜,不覺伏在案頭睡著了。
他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神仙授給他一支巨筆,筆的頂端裝飾著孔雀毛,光彩奪目,美麗之至;筆桿上面寫著「經天緯地」四個大字。謝墉驚醒後,見案上放著一份試卷,拿過一讀,文筆甚佳。他暗中思忖:此卷莫非夢中的神筆寫成的?
於是,他把此卷列為第一名,錢棨幸運得中「解元」。兩年後,錢棨進京會試,得中第一名會元;緊接著在同年殿試中,又摘得狀元桂冠,他從而成為清代第一位連中三元的狀元,也成為了中國科舉史上唯一奪得六個第一的狀元。
錢棨奪魁以後,滿朝官員紛紛寫詩作文以紀此事,一時轟動朝野,舉國歡慶。乾隆皇帝也認為是太平盛世的大喜事,親筆揮毫作《三元詩》:「龍虎傳臚唱,太和曉日墩。國朝經百載,春榜得三元。文運風雲壯,清時禮樂著。載諮申四義,敷奏近千言。詎止求端楷,所期進讜論。王曾如何繼,違弼我心存。」
當時的蘇州府及長、元、吳三縣的地方官,在蘇州府學東面專門為錢棨建造了一座高大的牌樓「三元坊」,這就是三元坊地名的由來。當時地方政府將乾隆的這首御詩刻碑樹立於府學中,詩碑上還有乾隆皇帝的跋。「御詩」碑拓片至今還保存在蘇州中學校史館內。此詩碑刻拓片還保存在蘇州文廟。
錢棨為清代第一個「三元及第」狀元,
乾隆帝賦詩一首贈與錢棨:
龍虎傳臚唱,太和曉日敦。
國朝經百載,春榜得三元。
文運風雲壯,清時禮樂蕃。
載諮申四義,敷奏近千言。
詎求止端楷,所期進讜論。
王曾如何繼,違弼我心存。
乾隆五十一年,錢棨任順天鄉試同考官。乾隆五十二年,上書房行走,侍教皇子。當時和珅權傾朝野,欲將錢棨網羅入其門下,被錢棨斷然拒絕,後因受和珅暗算,被革職留任。和珅倒臺後,錢棨被嘉慶帝任為歷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嘉慶四年(1799年)錢棨卒於雲南任上,葬於蘇州府吳縣(今蘇州市)胥口鎮香山。
如今,「三元坊」的牌坊早不見了蹤跡,那些過去的輝煌,流進了歷史的長河。但是,在蘇中東北方向,市圖書館南側,已經矗立起錢棨雕塑。他那手捧書卷、沉思的神情,仿佛在告訴每個路過的人:千年府學,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史文脈,雋永如斯。
如今,蘇州中學,蘇州圖書館,蘇州大學醫學院,蘇州衛生職業學院,匯成了貫通古今、振興文化教育的新三元坊。蘇州中學因為我們煥發著時代朝氣。身處三元坊,身處蘇中,我們每一位同學,要繼承蘇中傳統,弘揚蘇中精神,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做卓越的蘇中人!
憶湘舲
<蘇中高一(10)班唐家淳同學創作>
物華天寶射鬥牛,人傑地靈在蘇州。
貢院審卷夢經緯,金殿傳臚賜牌樓。
三元坊下乘教優,蘇中已逝幾度秋。
學子盛夏高考日,不忘先人自風流。
更多精彩文章,
關注蘇州情調,
微信號:szs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