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一臺家用車每年開2萬公裡已經算是很多的了,算下來,平均每天50-60公裡左右,即便是這樣,還是有很多車閒置在那裡,開不了一萬公裡。但是在美國,一個大媽5年的時間開了160萬公裡。你能現象這是一件什麼樣讓人難以置信的事情嗎?
事情是這樣的,美國大媽2013年購置了一臺現代伊蘭特作為送貨之用,截至目前為止,這位美國大媽用5年的時間開了100萬英裡(折合160萬公裡),這件事聽起來確實不可思議,但是,這確實是一件真實存在的事件。
看到這個新聞,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計算她著5年平均每天開了多少公裡?而計算的結果也讓人頗為震驚,這位大媽居然每天要開800多公裡,而且中間一直沒有間斷過,估計這個數字讓國內那些天天跑長途的大貨車司機聽了都不會相信。
開始的時候,本人也跟大家一樣不相信這是一件真事,但是仔細一想,這不是在國內,這是在美國,用車環境不一樣,美國號稱「車輪上的國家」,美國人的生活跟汽車息息相關,同時,美國人口少地又廣,出門隨便都是幾十公裡以上,什麼事情都需要依靠汽車。據了解普通美國家庭一年開個幾十萬公裡是沒有問題的,這樣來想,這位開著車拉貨的美國大媽確實有可能跑出這麼遠的距離。
隨後出現的問題就是,這臺伊蘭特的裡程表已經顯示不出它現在到底開了多少公裡,因為,它的儀錶盤永久的停在了它的數字最大值「999999公裡」的地方,於是,現代汽車還專門為其定製了一塊標有「1M」標識的儀錶盤,1M是英文「1 Million」的縮寫,意思是1百萬。同時,授予這臺車一百萬公裡俱樂部的特殊榮耀。
對於這件事我不禁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一臺車如果不強制報廢的話,其真實壽命到底有多長?
我國從2013年5月1日起,開始實施新的《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其中裡面明確指出,私家車報廢年限取消,但是,行駛裡程60萬公裡之後將引導其報廢,也就是說,60萬公裡是在國內你能開到的最遠的裡程距離。
國內的話,計程車是用車大戶,這是他們的工作,在國內一臺計程車一年跑個15萬公裡的也大有存在,如果按照上面的報廢標緻,也就是說4-5年之後,基本上這臺計程車就要面臨報廢的處理。所以,在國內,像美國大媽這樣5年開160萬公裡的事情基本上是沒有的。
但是國外的老爺車非常長的多,私家車開到一百萬公裡的也很多。一名美國的保險推銷員Peter Gilbert於1989年購買了一輛全新的薩博900,17年後這輛車開了100萬英裡(約160萬公裡)的裡程,這臺車跟上面美國大媽開了相同的公裡數,只不過兩者花的時間不一樣而已。不過,這臺車先後也更換了3次汽缸墊、1個變速箱和88條輪胎等零部件,最後這臺車被薩博收走了,並獎勵了它一臺新車。
其實,在國外,把一臺車開個一百多萬公裡的車大有存在,這是因為沒有什麼限制性的整車,在國內,各種年檢、維修保養成本,很多人自己都不願意把一臺車開這麼長的時間,而且,目前國產品牌從技術層面來說,達到這樣的壽命的車估計都沒有設計過。
所以,一臺車壽命的極限是多少?在國外可以開到你自己不想開,這臺車開不動,但是,國內的話,開到60萬公裡還是乖乖的報廢吧!不過好在沒有年限限制,所以,一年開2萬公裡,在國內一臺新車也能開30年,我想這個壽命也是足夠了吧!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原創文章,經過第三方平臺原創認證,抄襲必究責任。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