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訪進考核,難道讓老師去學生家溜圈打卡不丟分嗎
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情況納入教師考核。將「教師家訪」納入了「教師考核」體系,一石激起千層浪。教育不僅是「校園裡的事情」,還必須延伸到家庭裡。這種政策的初衷是美好的。以前老師上好課就行了,現在各類評比檢查、各種考核表格、各級會議文件,數不勝數。所以,現在倡導家訪,並且納入考核,兩頭為難不討好。家長能接受嗎?
-
家訪成老師考核要求 你覺得家訪有必要嗎?
近日,上面出了關於家訪的一些要求,比如說對於中小學的老師來說,要有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納入了老師的考核當中。而這個規定也可為一石激起千層浪,家訪都要考核,不只是家長感覺心累,連老師也是瑟瑟發抖:最怕家訪的不是學生,是老師!
-
「家訪納入教師考核」,你覺得怎麼樣?
但近年來,老師主動去學生家進行家訪的情況越來越少了。一方面,現在通訊手段發達,電話、簡訊、QQ、微信等大大方便了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聯繫,以前很多需要去學生家裡才能搞明白說清楚的事情,現在打個電話發個微信就解決了。另一方面,現在人們工作節奏更快,居住更加分散,家校間的關係也更加微妙,家訪的難度和複雜性也變得更大。
-
國務院:中小學老師家訪將納入考核!
不得下達升學指標或以中高考升學率考核下一級黨委和政府、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不得下達升學指標或以中高考升學率考核下一級黨委和政府、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不得將升學率與學校工程項目、經費分配、評優評先等掛鈎。不得通過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績為標準獎勵教師和學生,嚴禁公布、宣傳、炒作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方案提出,強化一線學生工作。
-
家校聯繫納入教師考核,家訪成強制要求?中小學老師吐槽:並不現實
其中,有一條格外受到了廣大中小學生家長的老師的關注,那便是關於家訪工作的。內容中提到要「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情況納入教師考核」。 可以說,這條措施的初衷是好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對於解決當下普遍存在的家校隔閡與衝突問題,以及督促老師更好的投入到一線教育工作中,都非常有益處。
-
教師家訪納入考核,不是只讓「老師到學生家打卡」
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情況納入教師考核。相信不少人看到這則新聞,會疑惑「原來現在還有家訪」。其實,作為家校聯繫的一種必要手段,家訪一直存在。特別是在一些邊遠農村,家訪的老傳統保持得很好。多年前我在礦區任教的時候,也會經常到一些有代表性的學生家裡去坐坐,與家長聊聊學生的學習、生活和行為習慣等。而被家訪過的學生,也會拉近與老師的距離。
-
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不應該只是形式
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情況納入教師考核。高校領導班子成員年度述職要把上思政課、聯繫學生情況作為重要內容。中央要求對中小學教師實行家訪制度《新時期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印發,方案中提到三個要素值得我們注意。
-
孩子老師來家訪 家長都期待解決啥問題?
家訪時不接受學生及家長的宴請饋贈 南昌市教育局要求,各縣區各學校在組織教師家訪時應從解決家長關注的問題入手,確保廣覆蓋、見成效。杜絕家訪工作進程一陣緊一陣松、家訪活動表面化形式化、家訪效果數位化虛假化,要幫助家訪教師了解國家教育政策和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發展計劃,熟悉學生的在校表現、增強必要的溝通技能和為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能力。 教師在家訪活動中要自覺增強廉潔從業的意識,不接受學生及家長的宴請、饋贈。
-
學校讓對考核制度提建議,我這建議合理嗎?
就要考核了,學校要求對考核制度提出最終的建議。我這建議合理嗎?民主評議是必然程序,本身是沒什麼問題的,問題是這「打分按照評議教師人數3:4:3的比例分記7、6、5分」是什麼意思?是誰打分?學校組織的活動老師們是應該參加,但有些臨時性活動,根本就沒有通知到人,老師們不知道,怎麼參加?平陰縣玫瑰學校初中部就經常出現這樣的事。一些活動舉行了,卻不通知相關老師,考核時又給人家減分,自然相關老師不願意。希望不要和平陰縣玫瑰學校初中部那樣,習慣於做事偷偷摸摸,不敢放到桌面上。
-
成長丨「心」家訪 零距離
近日《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出臺引起了廣泛關注,其中方案明確規定「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情況納入教師考核」。 節目簡介: 提及「家訪」二字,想必每一個經歷過學生時代的人都不陌生。
-
國務院最新要求,事關全體中小學教師,將直接影響教師的個人考核
落實中小學教師家訪制度,將家校聯繫情況納入教師考核。 如此一來,家訪工作又將再上一個新高度,將家訪工作納入中小學教師考核體系,長遠來看,這對中小學教育肯定是有促進作用。
-
兩頭落空,用英語怎麼表達
今天又帶來一個跟這個類似的習語 fall between two stools,字面意思是「掉在兩個凳子中間」,那就是任何一個凳子都沒坐到,可以意為「兩頭落空,兩邊不討好」等,寓意:come between two alternatives, and so fail to fulfill either of them
-
河南省澠池縣人武部:家訪活動提升應徵青年質量
8月18日以來,澠池縣人民武裝部在對政治考核工作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做到熟政策、懂業務、明職責的基礎上,嚴格開展我縣159名體檢合格的應徵青年的政治考核工作。黃振華到應徵青年家中開展家訪近日來,澠池縣委常委、縣人武部政委黃振華一行,到轄區各鄉鎮對部分應徵入伍青年進行了家訪,進一步了解應徵青年的個人思想狀況,全力確保徵兵工作質量。
-
暑期將至 教師家訪要講些啥?
文/全媒體記者廖濟堂 中國江西網訊 21日,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今年我省將推進「萬師訪萬家」活動常態化制度化,擴大家訪的社會效應,家訪要100%覆蓋留守兒童家庭等7類人群。 該負責人介紹,家訪對落實教育精準扶貧,促進家校教育的融合和樹立我省教師良好形象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我省將推進「萬師訪萬家」活動常態化制度化,擴大家訪活動的社會效應。
-
細化家訪要求提高育人成效
家訪教師應注意哪些問題?家訪頻率應為多少?日前,山東省教育廳印發《山東省中小學家訪八條要求》的通知,要求全省落實好家訪工作,實現每名學生兩年內至少接受一次入戶家訪。同時,通知要求家訪教師不得收受或索要財物,並應注重保護學生家庭隱私。
-
該如何「家訪」?新班主任須知
但學生們總是很害怕老師們家訪,擔心老師會將他們在學校的各種不良舉動一一告訴自己的父母,從而又免不了父母的一頓打罵和說教。其實老師們一般只是去了了解經濟實力以及生活狀況,從而更好地去照顧到每個學生,而並不是去家裡給家長告狀的。
-
家長為什麼不喜歡家訪?教師應該怎麼家訪好?
2016年7月暑假開始,不少學校會安排家訪。可是班主任和家長聯繫,發覺願意接受家訪的人很少,那麼為什麼家長不喜歡老師來家訪呢?
-
家訪八條!山東省中小學家訪八條要求看這裡
家訪方式應根據實際,尊重家長意願靈活確定,注重集中家訪與日常家訪、全面家訪與重點家訪、個體家訪與分組家訪、線上家訪與線下家訪相結合。每學期班主任要採用電話或網絡的方式主動溝通每位學生的家長至少1次,班主任和其他教師都要每年入戶家訪一定數量學生。四、科學設計內容。
-
不討好別人,根本不可能
小時候,我就知道討好,能得到好處。在幼兒園大班,爸爸經常送我的同時,給老師拿雞蛋、西瓜等。要知道計劃經濟時期,物資緊缺,所有的食品自己家都啥不吃,我是多饞啊。拿出家裡嘴下留「情」送出的表示,老師對我不錯,午睡可以不睡,偷偷的玩,不出聲為原則。父母有時下班來接我晚了,老師不會冷眉相對,不會抱怨。
-
村口家訪、「雲端」溝通…… 老師開始不一樣的家訪了
付家臺中心小學的老師帶著禮物去村口看望居家學習的學生,為家長送去教育「錦囊」。家長卻滔滔不絕地「數落」起來——「孩子沒耐心」「怎麼就不知道上進」「也不是笨,就是不努力……」安迪聽了一會兒,一直默默觀察著孩子的小動作。「他會不時委屈地看看媽媽,還小心翼翼地瞟我兩眼。不過家長顯然沒有注意到這些小細節。」安迪說,解決辦法其實挺簡單的,分開談一談,告訴對方「注意事項」。而這些小貼士,也被安迪總結起來,準備今年暑假家訪的時候送給有需要的家長當「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