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全省58個貧困縣脫貧攻堅成就巡禮】

2020-09-03 靖遠發布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全省58個貧困縣脫貧攻堅成就巡禮】

逐夢小康共奮進

——宕昌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宕昌縣城新貌。 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劉國慶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

  宕昌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縣,是我省深度貧困縣。近年來,宕昌縣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聚焦深度貧困鄉村、特殊困難群體和建檔立卡貧困戶,卯足勁攻堅,憋足氣衝刺,保重點、攻難點、補弱點、通堵點,勠力同心向深度貧困堡壘發起總攻,推動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2019年,全縣計劃退出貧困村121個、減貧3萬人,實際退出貧困村144個、減貧3.12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2.54%,奮力衝刺高質量脫貧目標,向全面小康邁出了更加堅實的一步。

  富民產業遍地開花

  在宕昌縣木耳鄉奤治村一家扶貧車間裡,工人們忙著修剪黃芪根須,打包黃芪、當歸等藥材切片,這些品質上乘的藥材產品將遠銷北京、上海、福州等地。

  在官亭鎮仇家山村,一簇簇顆粒飽滿的花椒綴滿枝頭,村民們笑盈盈地摘下新鮮花椒裝筐,喜迎豐收,盼望能賣個好價錢。

  在阿塢鎮西迭村羌寨雲耳產業扶貧園的一座座溫室大棚裡,今年第一茬木耳紛紛從菌棒中萌髮長大,當地群眾在產業扶貧園裡採摘、晾曬,錢袋子越來越鼓。

  產業扶貧是貧困地區群眾實現長久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宕昌縣緊緊抓住特色產業「牛鼻子」,不斷壯大中藥材、花椒等傳統特色優勢產業,積極發展食用菌、辣椒、金雞、中蜂等「短平快」種植養殖產業,富民產業遍地開花,人人有了致富門路。

  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宕昌縣通過由村辦合作社抱團成立聯合社控股富民公司,構建「以貧困戶為基礎、村辦合作社為單元、鄉鎮聯合社為紐帶、縣聯合社為主體、股份公司為龍頭的產業扶貧『宕昌模式』」。「宕昌模式」使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推動了特色優勢產業發展。

  目前,宕昌縣初步建立了中藥材、食用菌、養蜂、養雞「四大產業」體系,目前菌棒加工廠已生產菌棒400萬棒,建成了168座大棚的食用菌產業扶貧基地;全縣中華蜂養殖達到7.6萬箱;中藥材倉儲企業琦昆公司與村辦合作社籤訂訂單1萬畝,帶動宕昌縣北部5個鄉鎮建成11.3萬畝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金雞產業園共養殖蛋雞60萬隻、青年雞30萬隻,今年9月底達到120萬隻的滿產規模。

  穩定就業保障收入

  宕昌縣是勞務大縣,勞務產業已成為全縣群眾擺脫貧困、奔向小康的支柱產業。

  今年,宕昌縣克服疫情帶來的就業壓力,提前謀劃,主動作為,精準打好就業增收「組合拳」,努力減少疫情對貧困群眾增收的影響。

  宕昌縣組建富昌勞務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建立了省際間「點對點」勞務對接合作機制,採取勞務大巴、火車專廂、統一送機等方式向山東青島、浙江嘉興、江蘇南通及省內金昌等市進行集中輸轉,促進縣內農民工有序返崗復工轉移就業。

  對暫時不能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通過扶貧項目以工代賑吸納一批、扶貧車間就地就近僱用一批、設置公益性崗位安置一批的辦法,推進龍頭企業、村辦合作社,分時段、分散靈活地復工復產,安置勞動力就地就近務工;新增鄉村公益性崗位,吸納貧困群眾參與生態保護、全域無垃圾治理,給無法外出的貧困勞動力添置了穩定「飯碗」。

  「在扶貧車間上班,每天至少能有100元左右的收入。」正在宕昌縣騰達實業扶貧車間縫製衣服的城關鎮紅光村村民包來菊手下一刻不停,她說,「不用外出打工,能按時上下班,給家裡人做飯不耽誤,心裡頭踏實多了。」

  目前,全縣共輸轉勞動力8.73萬人,其中輸轉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4.6萬人;新開發並選聘農村公益性崗位人員2905名,總數達到10247名。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1169人。加強外出務工返鄉回流人員動態監管,目前對返鄉回流的288人,已全部動員就近務工。

  改善人居衛生環境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宕昌縣努力實現農業興,農民富,農村美。

  乾淨整潔的村巷道、黛瓦白牆的農家院、漂亮寬敞的小廣場,走進宕昌縣的一個個村落,隨處有花、有綠、有景……近年來,宕昌縣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圍繞消除「視覺貧困」,全面拆除危舊房屋和殘垣斷壁,集中整治村莊巷道和農戶庭院各類亂象,著力提升村容村貌,全縣各鄉村呈現出「綠、美、淨」的生態宜居畫面。

  「以前房前屋後雜物亂堆,垃圾亂扔。村裡搞養殖的人多,路邊的牲畜糞便也沒人收拾,髒亂差不說,一到夏天,臭氣燻天的。」宕昌縣南陽鎮瓦石坪村村民付信中說,「去年村裡大搞環境衛生,巷道硬化了,牆也粉刷了,家家修起了雜物棚,牲畜都拉到集中養殖圈捨去,環境大變樣!」

  瓦石坪村的改變只是宕昌縣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一個縮影。

  2019年,宕昌縣紮實開展拆危治亂,推進農戶庭院硬化和改廁改圈工作,拆除一座、平整一處、美化一處,充分利用房屋拆除後的廢棄建材,打造小廣場、小花園等,方便群眾休閒娛樂。對有文化價值的房屋應保盡保,通過維修翻新、建立村史館等方式,留住鄉愁。截至2019年底,累計拆除危舊房屋5.7萬多間、殘垣斷壁7.9萬餘米;完成了74個貧困村的巷道硬化、158個村的庭院硬化;改建戶用衛生廁所3800座,新建農村公廁51座。充分發揮農村公益性崗位人員的作用,全方位、無死角整治村莊環境衛生。截至目前,高標準打造人居環境整體提升示範村33個,創建清潔村莊45個。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全省58個貧困縣脫貧...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全省58個貧困縣脫貧攻堅成就巡禮】盡銳出戰打贏收官戰——鎮原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鎮原縣屯字鎮閆孟村現代有機果園。鎮原縣扶貧辦主任楊俊傑表示,「幹部要當好全縣脫貧攻堅的先鋒隊,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咬定目標不放鬆、勇往直前不停頓、苦幹實幹不懈怠,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為全面壓實脫貧攻堅工作責任,鎮原縣堅持重點工作「周調度、月督查、季解析」,嚴格按照掛牌作戰要求,把13個未脫貧村、3765戶重點戶10867人,全部納入掛牌作戰範圍。
  • 【全省58個貧困縣脫貧攻堅成就巡禮】擺脫貧困,走向物阜民豐——康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資料圖)地處秦巴山區的康縣,轄21個鄉鎮350個行政村,全縣20.1萬人中農業人口佔了近九成。「石山插在雲中間,碎田掛在林裡面。」受自然環境、經濟、文化、條件的制約,長期以來,康縣農業產業化商品化程度低,農村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扶貧難度大,群眾生活環境髒、亂、差,是第一批國列貧困縣和甘肅省58個特困片區縣之一。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全省58個貧困縣脫貧攻堅成就巡禮】
    產業在變強、群眾在變富、鄉村在變美……一幅幅脫貧攻堅的壯美畫卷在這裡徐徐展開。臨夏縣是國家六盤山片區扶貧攻堅重點縣區之一,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脫貧攻堅任務重是基本縣情。2013年底,全縣218個行政村中116個是貧困村,貧困人口11.42萬人,貧困發生率高達32.64%。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迴響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迴響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小康大街」,夢實現的地方村民賈建東一家坐在自家小院裡,享受著愜意的傍晚時光。之後的幾年裡,李引生一家人搬進了樓房,孩子們流轉了土地,在附近的產業園裡就了業,孫子們一個個長大成人,老李一家的日子過得有模有樣。「從山上的土坯房搬下來,再也不擔心颳風下雨,家裡有了洗澡間,好久都沒適應。」說起生活的變化,李引生滄桑的臉上滿是笑容。以前在山上,水質不好,喝多了肚子就發脹。老李走多了山路,渾身都是病。
  • 【 全省58個貧困縣脫貧攻堅成就巡禮】決戰決勝最後貧困堡壘——岷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一片片藥材基地託起群眾脫貧的夢想,一個個扶貧車間奏出農戶致富的樂章,美麗鄉村新畫卷在洮河之畔徐徐鋪開。岷縣是國扶貧困縣和六盤山片區重點貧困縣之一,是甘肅省深度貧困縣之一。過去5年,岷縣共有131個貧困村退出,3.85萬戶16.83萬人實現了穩定脫貧。作為全省未脫貧摘帽的8個縣之一,岷縣全縣上下眾志成城,盡銳出戰,咬定目標,一鼓作氣,向深度貧困堡壘發起最後總攻。
  • 【全省58個貧困縣脫貧攻堅成就巡禮】決勝脫貧攻堅 走向小康大道——漳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這組數據應當被載入漳縣的歷史:2013年底,全縣有貧困村68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7萬餘人,貧困發生率為36.27%;至2019年底,貧困村減少到4個,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76%,實現了整縣脫貧摘帽。秀美的武陽大地上,處處升騰著希望。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奮力書寫脫貧攻堅壯麗...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奮力書寫脫貧攻堅壯麗史詩  ?——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東鄉縣是我省58個集中連片特困片區縣和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 【全省58個貧困縣脫貧攻堅成就巡禮】書寫群眾滿意的脫貧答卷——文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冉創昌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陳 多文縣屬國家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縣、全省深度貧困縣。2019年全年組織勞務輸轉5.8萬人次,創收13億元以上,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建立的60家扶貧車間,共帶動1300多人實現脫貧。配合勞務工作,文縣始終把貧困群眾作為主體,通過系列精準培訓,強化技能訓練,為脫貧攻堅工作注入活力。在培訓中,文縣圍繞電工、焊工、中式烹調師、家政服務員等開展了入村進社的線下技能培訓,讓廣大農民工在家門口學習技能。
  • 全省25個貧困縣脫貧退出意味著什麼?官方告訴你!
    全省25個貧困縣脫貧退出的重大意義有以下幾點:具有政治意義江西是著名革命老區、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其中25個貧困縣脫貧攻堅任務尤為繁重艱巨。習近平總書記深情關切江西老區人民,2015年全國「兩會」參加江西代表團審議時、2016年春節期間視察江西時和2019年5月時隔三年再次視察江西時,寄予江西殷殷囑託,明確要求我們「決不能讓一個老區群眾在全面小康進程中掉隊」。
  • 【全省58個貧困縣脫貧攻堅成就巡禮】盡銳出戰打贏收官戰——鎮原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對我們而言,當務之急就是釐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必須做到情況明、底數清、數字準。」鎮原縣扶貧辦主任楊俊傑表示,「幹部要當好全縣脫貧攻堅的先鋒隊,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咬定目標不放鬆、勇往直前不停頓、苦幹實幹不懈怠,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 凝心聚力戰貧困——臨夏廣河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全省58個貧困縣脫貧攻堅成就巡禮】凝心聚力戰貧困——廣河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廣河縣城全景。2014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2545戶、5.78萬人,貧困村51個,其中深度貧困村28個,貧困發生率為27.03%。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河縣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按照「突出重點、全面推進、連片攻堅、到戶到人、精準施策」的工作思路,緊盯「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切實提高扶貧開發質量水平。2019年底,全縣51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06%。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無一人住危房、零就業家庭清零!這個深度貧困縣率先摘帽
    東川區位於昆明最北端,轄6鎮2街道1鄉,169個村(居)委會,總人口32萬,曾是全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也是昆明市唯一的深度貧困縣,是集老工業基地、生態脆弱區、地質災害隱患區、革命老區為一體的貧困綜合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迴響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紅色...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迴響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紅色土地綻新姿走在南梁、走過華池,你總能看到鮮明的紅色印跡;走在南梁、走過華池,你總能感受到流淌在血脈中的南梁精神。
  • 大山深處戰貧困——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全省58個貧困縣脫貧攻堅成就巡禮】大山深處戰貧困——東鄉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作為國家「三區三州」和六盤山片區深度貧困縣的東鄉族自治縣,是甘肅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2013年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東鄉視察調研,極大地鼓舞了各族幹部群眾戰勝貧困的信心決心。東鄉廣大幹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滾石上山、背水一戰,敢死拼命、攻堅克難,打響了脫貧攻堅殲滅戰、收官戰。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群眾下山上樓...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群眾下山上樓 開啟「城市」新生活 2020-12-07 2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致敬脫貧攻堅最美奮鬥者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堅持做著不平凡的事……踏著泥濘的道路,他們心中有光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他們創造奇蹟時間詮釋了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奔忙的身影、曬黑的面龐、沙啞的聲音……見證了他們不眠且辛勞的日日夜夜更見證了道路暢通、村莊整潔、產業發展……鄉親們一張張燦爛的笑臉這是你我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道路上最好的禮物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發展產業增...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發展產業增活力 華麗蛻變展新貌 2020-12-24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酒泉專場實錄...
    歡迎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全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酒泉專場。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大家知道在11月21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我省宣布最後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全省75個貧困縣已全部摘帽退出。全省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
  • 涇川縣財政局組織幹部職工參觀「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涇川縣脫貧攻堅主題成就展
    為全面了解全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市、縣委有關決策部署要求及取得的重大成效,進一步激勵和動員全縣財政系統幹部職工進一步提高政治責任擔當,嚴格落實財政扶貧項目資金,履行財政保障服務脫貧攻堅職責。9月8日下午,涇川縣財政局組織局機關全體幹部職工參觀了「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涇川縣脫貧攻堅主題成就展。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電商直播帶貨 助力脫貧攻堅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電商直播帶貨 助力脫貧攻堅 2020-07-23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