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打女兒後道歉,女兒紙條寫下「babaduibuqi」,孩子可以打嗎

2020-09-05 幼兒園寶典

今天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個令人質疑的朋友圈,一位寶媽在朋友圈發表了這樣一段文字:滿滿犯錯第一次挨打,睡覺前媽媽坐起來輔導員,爸爸首先向滿滿道歉,承認打人是不對的行為,並且以後不在用打的教育方式。而滿滿聽到後默默的跑出去,拿了一張紙寫下這樣一段拼音:babaduibuqi。


爸爸媽媽看到後,也陷入了反思之中,爸爸淚流滿面也深陷內疚當中,發到朋友圈有人也評價到:爸爸好狠心,滿滿也好懂事,是個乖娃娃。不過看到圖片孩子傷痕確實有些嚴重了,是一根小鐵棍打的,在孩子身上留下了很深的傷痕。



其實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經常用到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們也打過我們,因為這種方式是高效的,記得在一個男孩在坐高鐵的時候,用腳踩玩前面的擋板,媽媽看到之後立刻向孩子的腳打了兩下,孩子立刻就收了收小腳不在踢了,確實在一些情況下打讓孩子有了肉體記憶,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但是打罵的方式肯定是不建議的,有的家長打孩子把孩子打進醫院,罵孩子讓孩子自卑影響與他人的相處,帶給孩子都是身心上的傷害。


在加拿大的社會學大會上,研究小組表明:孩子挨打或者接受體罰的次數越多,他們在測驗中的得分就越低。為什麼挨打和學習成績會有關聯呢?是因為孩子經常挨打與很少被父母打的孩子,認知能力會有所下降,並不是孩子因此喪失了認知能力,而是經常挨打將影響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而落後於其他的孩子。

所以專家小組更建議家長們花更多的時間與孩子講道理,因為父母與孩子之間進行語言交流能夠增加孩子的認知能力,這無疑對孩子是好的。

在2007年的一項統計資料表明,85%的青少年承認曾被父母打過耳光或者屁股,雖然很多家長都是打著「為你好」的藉口.。

為什麼大多數家長控制不住打孩子呢?

1. 傳統教育觀念和體罰代際現象

相信一些家長還信奉著:「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不打不成才」的教育理念,所以使用暴力或者冷暴力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買單,甚至還有的家長還覺得「打屁股可以幫助孩子學好」這樣的話很有道理,其實這句話並沒有科學依據。而且一些家長在是孩子的時候被父母打過,這種體罰代際現象就是認為孩子犯錯打孩子是合理的,雖然現在很多家長也對孩子非常疼愛,但是被孩子的錯誤氣的火冒三丈時,也難免控制不住自己,巴掌朝向了孩子。

2. 孩子犯錯有成本,需要意料之外的付出時而打孩子

在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前景理論》一文中提到,家長面對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使用打罵、體罰、心理攻擊等不理性的方式是符合前景預期的,也就是說孩子犯錯是有成本的,而這種成本通常是突然而來的,家長面對風險時表現的行為不能用理性行為來描述。

孩子的犯錯有成本,可能很多人都會有疑問,都有哪些成本呢?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經濟成本、時間成本、面子成本

  • 經濟成本:當孩子犯錯後,彌補一些錯誤是需要經濟成本的,比如前段時間孩子們上網課,有的孩子把父母買房子的錢都打賞給主播了,父母在心理上肯定是接受不了的,自然而然把氣撒在孩子身上。在生活中孩子摔壞手機,家長本來不需要換而因此換,這些都是意料之外的經濟成本,家長們控制不住情緒是很正常的。
  • 時間成本:很多孩子犯了錯誤,比如把家裡的牆都用畫筆畫上了,屋裡弄得亂糟糟,家長需要大量的時間處理和解決,家長工作一天已經很疲憊了,還要擠出時間來處理,這種麻煩沒有一個家長能夠理所應當,毫無脾氣的接受。
  • 面子成本:有的孩子在學校打了別人理賠醫藥費,可能還會被家長不依不饒,讓班級鄰居知道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而惹出麻煩,家長們會覺得顏面丟失而打罵孩子。


雖然孩子犯錯有成本,很多家長在面對風險的時候行為是不理性的,打罵或者體罰也在預期之內,但是這些不代表我們就可以打孩子了,因為打罵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我們都可想而知,但是打罵與體罰孩子是否應該被禁止呢?打罵與體罰是否有其必要性和積極意義呢?

畢淑敏曾在《孩子,我為什麼打你》一文中提到:

「你像一匹頑皮的小獸,放任無羈地奔向你嚮往中的草原,而我則要你接受人類社會公認的法則……為了讓你記住並終生遵守它們,在所有的苦口婆 心都宣告失敗,在所有的誇獎、批評、恐嚇以及獎賞都無以奏效之後,我被迫拿出最後一件武器——這就是毆打。」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這個世界給了為人父母者一項特殊的赦免——打是愛,世人將這一份特權賦予母親,當我行使它的時候臂系千鈞。」

很多時候,面對孩子不良的行為時,「打」也是一種教育方式,畢淑敏說出所有家長的心聲,打是一種保護與安撫,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一次都不打孩子的父母可能是不存在的。

其實有些時候沒有必要打孩子,該如何減少打孩子的次數呢?

1. 樹立正確的幼兒觀,教育觀

家長們應該樹立正確的幼兒觀,孩子是不斷成長發展的人,而在成長過程中,孩子犯錯是在所難免的,當孩子的行為沒有危害社會,傷害自己的時候,我們就要用耐心的方式去和孩子溝通,在溝通中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這種方式還能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

另外一些家長的教育觀也需要改正,不打不成才的觀念已經被證實是荒誕的,過分嚴厲與苛責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變得膽小,自卑,缺乏主動性。我們教育是希望孩子能夠把錯誤改正,當我們意識到錯誤在自己身上,為什麼寬容自己反而不去改正呢?

2.為孩子犯錯建立心理成本帳戶

我們剛剛提到孩子犯錯是有成本的,很多時候孩子犯了錯需要家長們善後,大多都是意料之外的,所以家長表現出不理性的行為是符合預期的。為了減少家長打罵體罰孩子的次數,我們可以為孩子犯錯建立心理成本帳戶,這樣孩子的犯錯成本有出處 ,家長的情緒會有所緩解,不理性的行為也會有所減少。

當然為孩子犯錯建立心理成本帳戶也要從經濟成本、時間成本、心理成本三個方面去操作。

  • 經濟成本:孩子犯錯比如損毀物品都需要家長金錢來解決,現在孩子都有壓歲錢在爸爸媽媽那裡保留,我們可以拿出壓歲錢的10%-30%,作為孩子犯錯誤基金,當孩子的錯誤需要經濟賠付時 ,我們可以從這個帳戶提取,家長不理性的行為就不會總是出現,而是很正常的情緒去解決,對於孩子來說壓歲錢的減少不能購買玩具,孩子會很難過,也可以接受為自己的錯誤付出,反而對減少錯誤行為有幫助。
  • 時間成本:很多時候家長們選擇打罵體罰的方式是因為這種方式更高效,給孩子講道理需要大量的耐心和時間,對於工作的家長來說是很奢侈的,但是我們仍然要知道養育孩子是需要時間的,而孩子犯錯後的時間成本不能少,觀念上要轉變。
  • 面子成本:很多孩子犯錯後讓鄰居知道,家長們覺得是很見不得人的事情而打罵孩子,這種情況下家長第一時間要轉變自己思維方式,孩子犯錯是成長中很正常的事情,另外當孩子犯錯後,我們可以懲罰孩子做家務的方式,這些都優於打罵和體罰。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動手打過孩子。作為家長努力學習,勤於更替正確的教育觀,建立了孩子犯錯心理帳戶,有了足夠的心理預期時,我們可以減少打孩子的次數。

但是孩子表現出不良行為傷害他人時 ,當我們不得不用打的方式讓孩子改正錯誤時,該如何正確的「打孩子」呢?

1. 打孩子的最佳年齡

美國密西根州大學心理學教授Marjorie Gunnoe女士在由「兒童發展研究協會」主辦的一次國際會議上發表研究成果表示:「和出名一樣,打孩子也要趁早,而打孩子的最佳時段是2歲到6歲之間。」

Marjorie Gunnoe教授研究發現,那些直到6歲還挨打的孩子無論是學習成績還是性格特徵的表現都優於那些從未挨打的孩子。

如果孩子犯錯誤了,我們要儘早給孩子糾正,即使用「打」方式也要趁早。

2. 充滿愛心的 「打」

即便使用「打」 的方式,也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當我們用暴力的方式發洩心中的惱火時,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即使打也需要藝術 ,我們要充滿愛心,擁有健康的心態,這種方式是可取的,有的家長只是象徵的打兩下,把手高高的舉在空中而捨不得下手,這種充滿愛意的「打」,有的時候比真打更有效。

3. 及時體罰,不要秋後算帳

有些家長在孩子犯錯時,可能因為場合不適宜而沒有及時體罰,還有的家長會對孩子的錯誤進行積累,當到了一個爆發點,家長忍無可忍時使勁打一頓,這些都是不適宜的,孩子都不知道錯在何處,反而以後犯錯後會變的小心翼翼,仍不知如何更改,對家長產生埋怨的心理狀態。

4. 有的地方不能打

  • 腦袋

孩子的腦部處於發育期,如果用力不當,打一巴掌對孩子造成的後果不堪設想。

  • 太陽穴

在太陽穴底下有一根非常重要的血管,如果我們傷害到孩子這根血管,可能會引起大出血,造成生命危險。

  • 耳朵

孩子的耳朵神經還在發育中,揪耳朵可能會傷害孩的耳部神經。

  • 屁股

孩子的屁股上可以感受到的痛覺,這種痛覺會傳遞到大腦,讓大腦受到刺激。

養育孩子也是修行的過程,孩子會犯錯家長也會,我們一起遇見,一起面對解決,一定會遇見更好的我們。


相關焦點

  • 女兒被媽媽打後找爸爸求助,爸爸的回答,讓女兒哭得更傷心了
    女兒被媽媽打後找爸爸求助,爸爸的回答,讓女兒哭得更傷心了網上有這麼一則視頻,鏡頭中有一位年紀不算大的小姑娘,她被媽媽教訓了一頓,委屈巴巴地揉著眼睛,臉上的眼淚非常明顯。小姑娘邊哭邊走到寶爸的房間,抽泣著找爸爸哭訴。
  • 女兒被媽媽打後去找爸爸告狀,爸爸的一句話,讓女兒哭得更大聲了
    ,爸爸的一句話,讓孩子哭得更大聲了大家常說現在的爸爸們都是「女兒奴」,看不得女兒受一點委屈,而現在的孩子們也十分會利用爸爸的這個心理。一位寶爸就用視頻記錄下了女兒被媽媽打哭,受委屈之後可憐巴巴來找他求助的樣子。從視頻中可以看到,穿著粉色小睡衣的女兒一邊哭一邊走進房間問爸爸:「如果有人打你女兒怎麼辦?」
  • 女兒等校車不閒著,一套拳法打得虎虎生風,爸爸:潛藏的高手
    導讀:女兒等校車不閒著,一套拳法打得虎虎生風,爸爸:潛藏的高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女兒等校車不閒著,一套拳法打得虎虎生風,爸爸:潛藏的高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7歲女兒拼音寫下「爸爸,你明天回家嗎」
    警察爸爸忙於工作沒時間陪家人  7歲女兒拼音寫下「爸爸,你明天回家嗎」  本報訊(記者萬勤通訊員謝威)「親愛的爸爸,你好幾天沒回家了
  • 爸爸媽媽常吵架,女兒給爸爸留紙條「調解」,網友:換個老公得了
    今天要說的這位爸爸就有這樣的問題,所以他與老婆之間的關係很緊張,兩人經常吵架。而女兒對於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裡是非常無助的,所以女兒希望能緩和一下爸爸媽媽的關係,於是女兒就想了一個辦法。在爸爸下班之前,女兒給爸爸留了紙條,女兒希望這樣可以調解他與媽媽之間的關係,紙條的最上方是很醒目的一句話「不要再和媽媽吵了
  • 爸爸打一歲三個月女兒怎麼看?
    自從女兒出生後,家裡充滿了歡聲笑語,但也多了一份爭吵。我和老公常常會因為孩子的事情而吵架,就算是微乎其微的事情,在他眼裡都是件大事一般,非得和我吵上一架才肯罷休。要麼就罵我,要麼就大聲地吼女兒,甚至還會把我們趕出去隔壁房間睡,那時候我真的好氣憤,但又不想嚇到女兒,就忍住不和他爭吵,到了第二天,我會罵他,最後就是不理他,除非他主動來承認錯誤向我道歉,我才會和他說上幾句。就算是這樣,我也不會徹底原諒他,表現不好,和他依然還是無話可說。女兒生病了,有點小咳嗽,流鼻涕,發燒。
  • 媽媽一巴掌8歲女兒沒了!孩子的這些部位不能打
    原標題:媽媽一巴掌,8歲女兒沒了!孩子的這個部位千萬不能打!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爸媽們都是小心謹慎的,生怕有什麼意外斷送了孩子的前程或者性命。前不久,家住陝西的一個8歲小女孩就在夜裡突然死亡,只因媽媽一個習慣性的動作……!
  • 父母做錯事該不該道歉?我糾結了很長時間,給10歲女兒說了對不起
    女兒已經大了,都10歲了,也很明白事理,我應不應該為剛才我做的錯事,向她道個歉?我糾結著。想起了我女兒剛上小學二年級的情景,有一天晚上,她們同桌同學的媽媽加我,我通過後這個媽媽就給我說,她兒子被我女兒打了一巴掌。
  • 初中生的女兒夜不歸宿,爸爸當街暴打女兒扯頭髮扇耳光,讓人無奈
    尤其對於有女兒的父母來說,養育的過程中更操心,女孩的生理結構導致了她們更容易受到傷害,一旦一步走錯,這一輩子可能就是陰影。前幾天看到一個視頻,廣東河源某縣街頭一男子暴打女孩,男子拽著女孩的頭髮對其怒扇耳光,據了解,這兩人系父女關係。而爸爸之所以當街暴打女兒,是因為上初中的女兒夜不歸宿,爸爸一時氣急攻心大打出手。
  • 大女兒連續幾天回家晚被爸爸打 12歲小女兒報警
    爸爸很生氣  大女兒連著幾天晚回家  擔心她學壞我就動手了  「快來快來,你們快勸勸孩子她爸,讓他不要再打孩子了。」看到民警出現在家門口,兩個女人眼睛一亮,一個勁地說。  民警很快摸清了這一家人的情況。  這個中年男人姓胡,是兩個女孩的父親。拉著他的,是女孩們的外婆和母親。
  • 「我不是矯情,妹妹打我真疼!」做「女兒奴」爸爸的兒子,真是苦
    還記得之前秦昊模仿汪小菲區別對待女兒和兒子的態度嗎?這些品質沒有錯,但也不是只限於男孩子,更不是說打擊孩子就能讓孩子擁有這些品質,更何況還是在區別對待男孩和女孩的情況下。當一個家庭,有男孩也有女孩的時候,「女兒奴」爸爸就不再是讓人覺得暖的存在了。因為這是偏心。只不過在「女兒奴」爸爸這裡是「重女輕男」。將會對男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
  • 農民工打3份工救白血病女兒:有爸爸在,一定可以治好你的病
    爸爸表達愛的方式很木訥而又深沉的,當你生病的時候,最擔心的就是父母,他們會一直在床前照顧,不在孩子眼前留下一滴眼淚。據某媒體報導,一位農民工父親每天打三份工作,在工地幹活16個小時,只因趕緊賺錢救患有白血病的女兒,他對女兒說:有爸爸在,一定可以治好你的病。
  • 寶爸感冒打吊瓶,女兒陪護大哭,爸爸哭笑不得:我還能搶救一下
    寶爸感冒打吊瓶,女兒陪護大哭,爸爸哭笑不得:我還能搶救一下網上一則視頻被不少的&34;轉發了,視頻中一位哭得撕心裂肺的小女孩坐在病床前。看到小女孩哭得如此傷心,還以為病床上的人得了什麼絕症,但其實這位病人是小女孩的爸爸。
  • 3歲女兒超市打人,梅婷「逼」孩子道歉的做法,讓人不太信服
    ,父母的一言一行,可以說為孩子起到了導向性的作用。,馬上叫女兒跟小妹妹道歉,但快快沒做出任何反應。於是,他說:「你這麼不善良的話,爸爸再也不喜歡你了。」當聽到這句話後,快快馬上給小妹妹道歉。,但氣球打到其他人,孩子就應該道歉。
  • 看到女兒跳手舞,爸爸終於忍不住哭了
    其中,有個爸爸看著女兒跳舞,悄悄低頭,用手抹著眼淚!為了讓爸爸在工作中少受委屈,10歲的女孩寫下了爆紅全網的暖心小紙條!這位爸爸回家後,會和自己的愛人聊聊這些"遭遇",沒想到這些話讓一旁的女兒聽了進去。於是才有了這張暖心小紙條。
  • 爸爸感冒打吊瓶,女兒痛哭流涕:誰來搶救一下我爸爸,親生的
    這時女兒來到醫院探望,進屋一看見爸爸這幅「慘樣」就抑制不住心疼,直接撲到了爸爸的懷裡。爸爸對女兒的疼愛也溢於言表,這種情況下還不忘吃力地用剩餘的一隻手抱住孩子。陪同孩子到醫院來的奶奶,怕孩子被染上感冒,急忙想把她拽起來,卻不知小女生的力氣這麼大,怎麼拉都拉不起來。女兒一邊掙扎,嘴中一邊說道:「我不怕被爸爸傳染,我不要離開爸爸!」稚嫩的聲音在傳遍了病房,同房間的病人都投來了羨慕的眼光。
  • 「爸爸晚上總是打媽媽,都疼哭了」,女兒的話,讓姥姥忍俊不禁
    有了孩子之後夫妻倆再想過「二人世界」簡直是太難了,一般妻子都要照顧孩子、做飯、洗衣非常勞累,到了晚上只想好好睡一覺,丈夫忙了一天回家後想要放鬆放鬆,但看著疲憊的妻子實在是不忍心啊,而且好多夫妻自從有了孩子之後就分房睡,對「夫妻生活」也早就喪失了興趣。
  • 「撒嬌女人最命好」,爸爸假裝生氣要打女兒,被女兒一招制服
    視頻中的爸爸一手扶著小女兒的腰,另一手高高舉起,用兇巴巴的語氣質問女兒是不是今天沒聽媽媽的話,作為爸爸的他要懲罰她,舉起來的手也作勢要打到女兒的身上。,不少網友也表示自己像吃了一嘴蜜糖,紛紛表示到「撒嬌女人最好命」,並且希望爸爸以後還可以多多陪陪女兒。
  • 秦昊談女兒被欺負瞬間崩潰: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
    起因是,有一次小男孩不小心撞到了女兒。女兒很聰明,立刻報告老師。老師隨即要求男孩道歉,事情很快解決了。卻沒想到,此事成了女兒被針對的導火索。從那以後,男孩每天都會有意無意撞米粒一下。一節舞蹈課上,那個小男孩故意侵佔了女兒的位置,還把女兒緊緊逼到牆壁角落裡去。最令人心疼的是,女兒竟然也沒有任何反抗,就弱弱地縮著身體,緊貼著牆壁,對著媽媽笑著揮手。
  • 第一天上輔導班老師打孩子臉做得對不對
    孩子一直沒有上過輔導班,因為最近成績下滑,我上班12小時,顧不上他,爺爺奶奶也沒文化,更不能輔導他寫作業了,爸爸在外地工作,也是愛莫能助,即便在家,對於上五年級的兒子他也是文化水平有限。於是我把他送到了輔導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