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微博時
你有沒有遇到過高仿帳號?
收沒收到過兼職詐騙的私信?
有沒有被未關注人
以「發紅包」的名義騙取錢財?
......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微博上就開始騙子橫行了。
近年來,微博逐漸成為當代人的常用社交軟體,微博發布貼文、組織群聊等功能在便利生活的同時,也為犯罪分子提供了操作平臺。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博發布刷單信息、以在微博群發紅包返利為由實施的案件呈高發態勢,廣大群眾要引起重視,以防上當受騙。
詐騙防不勝防
【典型案例】
1、今年7月26日,家住海門的被害人湯某在QQ上瀏覽求職信息時添加了嫌疑人微信,按照對方要求在微博中加入某社群並在社群內通過發紅包方式損失金額1430元。
2、今年6月,家住宿遷的被害人羅某瀏覽微博社群時,根據群內客服要求下載了「茂某聊」APP,隨後又添加「接待員真真」為微博好友,該好友讓被害人做任務刷單,共計刷單5筆,累計損失870元。
3、今年7月,家住淮安的被害人賈某在微博上看到刷單廣告後添加了客服,並按照對方要求墊付了刷單所需的資金,後被拉黑,損失金額1800元。
4、今年8月初,家住無錫的被害人黎某用手機微信搜索添加了一個微博好友,按照對方要求將自身支付寶綁定對方提供的微博帳號,並支付了1960元,後被拉黑髮現被騙。
案例分析
1、作案時間:全天候,不特定時間。
2、作案對象:微博活躍用戶,大部分年齡在30周歲以下,社會經驗不足,想通過微博尋找兼職刷單賺錢。
3、案件特點:以刷單為由,使用嫌疑人提供的微博帳戶,以在微博群內發紅包、群內用戶領取紅包的方式實行詐騙。
4、作案手法:不法分子通過微博發布刷單貼文,向詢問如何刷單的用戶提供客服微博或QQ等聯繫方式。被害人「上鉤」後,客服便要求被害人登錄不法分子提供的多個不同微博帳號,在指定的微博群內通過支付寶掃碼發紅包,稱發紅包後本金返還且會有返利。實際上,群內其餘用戶將紅包領取完畢後,微博群就會解散、不法分子提供的微博帳號被註銷,客服微博和QQ也無法聯繫。
【警方提示】
1
增強防範意識
廣大群眾要增強防範意識,求職須通過當地人才市場、人社部門網站等正規渠道,切勿為蠅頭小利所蒙蔽,輕信網絡虛假信息,致使財產損失。
2
嚴防信息洩露
詐騙犯罪往往伴隨公民個人信息的洩露,廣大群眾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個人信息的保護,不瀏覽非法網站,不隨意填寫個人信息,不公開發布含有家庭、職業等隱私信息的動態,從源頭上保障自身隱私的安全。
3
如被騙須及時報警
如果意識到自己已經被騙,請立即停止轉帳,更換自身帳戶密碼,並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並留存相應證據,如聊天記錄、對方銀行帳戶、不法分子社交帳號等,以便公安機關開展偵查工作。
來源:海門公安微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