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積累 | 中國古代有哪些必須知道的思想家?

2021-02-13 江蘇公務員考試網

常識,考試範圍之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象螞蟻無一不考。但是,積跬步方能至千裡,每天一點小常識,助力上岸路!今天,給大家帶來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一起來看看吧~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聖先師」。


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後、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聖」。


孟子的言論著作收錄於《孟子》一書。其中《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於國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和《富貴不能淫》等篇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諡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出生於春秋時期陳國,籍貫也多有爭議。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後被道教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曾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老子曾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學而聞名,孔子曾入周向他問禮。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欲棄官歸隱,遂騎青牛西行。到靈寶函谷關時,受關令尹喜之請著《道德經》。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


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莊子,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人。戰國中期道家學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莊學的創立者,與老子並稱「老莊」。


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僅擔任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最早提出的「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陰陽」,其「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像豐富奇特,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其作品收錄於《莊子》一書,代表作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等。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宋國貴族目夷的後裔,曾擔任宋國大夫。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學說的創立者。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華夏族(漢族),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世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令。


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論'比較。

【例1】關於古代思想家,下列對應錯誤的是( )

A.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荀子

B. 雖千萬人,吾往矣--孟子

C. 知其不可而為之--孔子

D. 摩頂放踵利天下--墨子

正確答案:A

解析:A項錯誤,「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出自《莊子·天下第三十三》,並不是荀子的觀點。

B項正確,「雖千萬人吾往矣」出自《孟子·公孫丑上》,意為:縱然面對千萬人(阻止),我也勇往直前。孟子認為這是一種勇氣和氣魄,代表一種勇往直前的精神。

C項正確,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此對話出自《論語·憲問》。《論語》並非孔子所作,但以孔子思想為內容。「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點鍥而不捨的追求精神,許多事情都是經過艱苦努力和奮鬥而得來的。

D項正確,「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出自《孟子·盡心上》。意為:墨子主張兼愛,磨禿頭頂,磨破腳跟,只要是對天下有利,一切都願意做。此句雖出自《孟子》,但反映的思想對應的是墨子。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A。

相關焦點

  • 從現在開始積累,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一)
    鑑於此,家長通新高考平臺開設了新專題——高中語文文學常識分享,主要將一些常考的文學常識歸納總結,供大家參考。(當然,想靠這些提升文學素養還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大家平時要多積累)這一專題主要包含三大部分,分別是: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中國作家及作品簡介,外國作家及作品簡介。
  • 2020寧夏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中國古代「十聖」
    不管是公務員還是事業單位對常識都有一定的考察,這部分知識範圍廣泛包羅萬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考生不僅平時要多觀察多積累,更要注意總結才能便於記憶。今天寧夏華圖小編幫你們整理了中國古代「十聖」常識,希望對你們的考試有所幫助。
  • 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中國古代書籍、詩人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中國古代書籍、詩人,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行測涉及的知識點包羅萬象,只有通過不斷的積累,才能更好的應對2020國考,今天寧夏華圖小編幫你們整理了中國古代書籍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中國古代工程建設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範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夥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中國古代工程建設。  (1)黃河流域以營建灌溉渠係為主,著名工程有六輔渠、白渠、龍首渠等。  (2)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築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兒井。
  • 2021國考行測常識積累:行測常識40000問(九十六)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網絡發布:2021國考行測常識積累:行測常識40000問(九十六),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整理了2021國考行測常識積累:行測常識40000問(九十六)。
  • 常識積累 | 古代提水取水灌溉用具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範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夥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小政給大家帶來的是關於「古代的提水和取水灌溉用具」相關考點。公考常識備考,多積累肯定沒錯!
  • 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中國古代小說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中國古代小說,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1.中國古代小說概說 小說這個概念從古到今都在發生變化。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中國古代詩人別稱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中國古代詩人別稱,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行測中常識判斷要求公務員必須具備相對較廣的知識範圍,在這類試題中,所選素材從古到今,從無機物到人類,從自然界到社會
  • 常識積累:你必須知道的成語辨析
    常識積累:你必須知道的成語辨析繩鋸木斷 水滴石穿【詞義】繩鋸木斷: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水滴石穿:水經常滴在石頭上,能使石頭穿孔。【辨析】「失之交臂」和「坐失良機」都有「失去好機會」的意思。「坐失良機」的原因大多是指人不採取主動;「失之交臂」的原因則不一定是主觀方面。【例句】①世界上有很多偉人也差點兒跟成功失之交臂。
  • 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中國古代詩人的別稱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範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夥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展鴻君給大家帶來整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中國古代詩人別稱」。中國古代出現過很多優秀的詩人,他們在自己的時代裡揮毫潑墨,暢意抒懷,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篇章,他們的成就也影響著中國文化的發展。
  • 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中國古代別稱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中國古代別稱,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不管是公務員還是國考對常識都有一定的考察,這部分知識範圍廣泛包羅萬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考生不僅平時要多觀察多積累
  • 「長知識」中國古代科技常識之曆法和農書常識
    常識類的題目就是重在積累,有很多小夥伴都跟我說常識的題錯的太多,該怎麼辦?小編只能說這類的題目只能靠積累,多練多做題,那麼小編這次主要是分析中國古代科技常識之數學常識,快一起來看看吧:>考點一:中國古代科技常識——曆法和農書常識此文主要是介紹我國古代科技常識中的曆法常識和農書常識。
  • 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77條中國文化常識(一)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77條中國文化常識(一),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不管是公務員還是事業單位對常識都有一定的考察,這部分知識範圍廣泛包羅萬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考生不僅平時要多觀察多積累
  • 快來積累自己的常識——古代醫學常識
    我國古代醫學常識12.試題演練(1)(2017年 )以下不是醫學著作的是()A、解析:A選項《傷寒雜病論》的作者是張仲景,是我國第一部臨床治療學方面的著作,而華佗的主要成就在於發明了麻沸散以及「五禽戲」,但華佗並未有太出名的著作,故A選項作者與著作對應關係錯誤,本題選擇BCD選項。(3)關於以下醫學常識說法正確是( )A.華佗西漢末年人,首創「麻沸散」,稱為「外科鼻祖」。
  • 常識積累:中國四大古琴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範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夥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中國四大古琴」。中國四大古琴古琴,又稱琴、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的撥弦樂器,有3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居「四藝」之首,是古代文士必修之器。也是孔子辦學「六藝」之一。在《詩經·小雅·鹿鳴》中就有這樣的詩句:「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 【備考乾貨】中國古代常識積累
    中國古代政治歷史1.分封制又稱封邦建國,同姓親族是分封的主體,通過分封周王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2.通過層層分封,西周形成了貴族統治階級內部的森嚴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3.宗法制的突出特點有嫡長子繼承制;大宗與小宗是相對的;政治制度方面體現為分封制。4.宗法制有利於保障各級貴族享受「世卿世祿」特權,把「國」和「家」密切結合起來。
  • 行測常識積累之國慶閱兵
    行測除了會考各位考生特別重視的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資料分析等題型,還會考容易被很多考生不重視甚至忽略的一種題型——常識判斷。常識判斷主要測查應試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新時期治國理政思想與實踐、法律、經濟、歷史、文化、國情、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
  • 高考語文:劃重點,多積累一些古代文化常識
    高考語文:劃重點,多積累一些古代文化常識16.下列各項有關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B )A.東宮是古代漢族宮殿建築之一,因位於皇宮東部,又稱東宮,後多為太子住處。「猥以微賤,當侍東宮」中的「東宮」就是太子,而「除臣冼馬」中的「冼馬」則是指太子冼馬,是太子的侍從官。
  • 2021寧夏選調生考試常識積累:古代選官用人的制度
    【導讀】華圖選調生考試網同步網絡發布:2021寧夏選調生考試常識積累:古代選官用人的制度,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寧夏選調生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寧夏選調生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2021寧夏選調生筆試公告還未發布,考生利用這段時間抓緊時間複習,下面寧夏選調生考試網整理了常識積累:古代選官用人的制度
  •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傳承文明,學習古代文化的一本好書
    非常感謝能收到這本好書《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插圖修訂第四版),該書是王力教授主持並召集眾多專家共同編寫的關於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簡明讀本,出版50餘年來前後歷經4次重要修訂,到今天仍然是大眾認識中國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礎參考書,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