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識」中國古代科技常識之曆法和農書常識

2020-09-07 西客站中公教育

常識類的題目就是重在積累,有很多小夥伴都跟我說常識的題錯的太多,該怎麼辦?小編只能說這類的題目只能靠積累,多練多做題,那麼小編這次主要是分析中國古代科技常識之數學常識,快一起來看看吧:


考點一:中國古代科技常識——曆法和農書常識

此文主要是介紹我國古代科技常識中的曆法常識和農書常識。那麼為什麼要把曆法和農書放在一起介紹呢?因為我國古代農業發達,與農業密切聯繫的曆法制定和農學研究,歷來備受重視,曆法和農學不可分割。

一、曆法常識

(一)下面簡單介紹古代曆法發展歷程。

1.夏朝時,我國就有了曆法《夏小正》;

2.商朝時,改進了「殷歷」。殷歷採用的幹支紀日發,是世界上沿用至今、歷史最長的紀日方法。

3.秦漢以後,我國曆法越來越精確

4.元朝時,郭守敬編訂的《授時曆》,集前代各家曆法之大成,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曆法。

知識連結:《授時曆》簡介

《授時曆》定回歸年長度為365.2425日,這與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相差無幾,與今天世界通用的公曆即格里高利曆基本相同。

1281年,《授時曆》頒布推行,這比現行公曆的頒行早了三百年。

《授時曆》取「敬授民時」之意,對農業指導生產大有幫助。

(二)我國古代農書

本文簡單介紹我國古代成就卓越的四大農書。

分別是西漢氾勝之的《氾勝之書》、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元朝王禎的《農書》、明朝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其中《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古代農業科學著作。

知識連結:《齊民要術》

《齊民要術》一書共92篇,主要記錄了東漢以後五百年多年間,特別是北朝時期黃河中下遊的農業生產經驗,內容極為廣泛,涉及林業、園藝、畜牧、農產品加工和其他手工業等。賈思勰在書中信息介紹了季節、氣候和不同土壤與不同農作物的關係,強調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他提倡精耕細作,防旱保墒,主張輪作、多施綠肥,創果樹栽培可通過培育實生苗、扦插、嫁接等方法,培育優良品種。

(多選)例題:歷史課上,四位同學在討論中國古代農學和曆法成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同學:我國古代農業發達,與農業相關的曆法制定和農學研究,成果豐碩。

B、乙同學:《授時曆》頒布推行,比現行公曆的頒行早了兩百年

C、丙同學: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的古代農業科學著作

D、丁同學:夏朝時我國已經有了曆法了

【答案】ACD。解析:B選項說法錯誤,元朝時,郭守敬編訂《授時曆》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曆法。《授時曆》定回歸年長度為365.2425日,這與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相差無幾,與今天世界通用的公曆即格里高利曆基本相同。1281年,《授時曆》頒布推行,這比現行公曆的頒行早了三百年。故本題答案為ACD。

對於重要歷史事件的複習,最好可以系統性的掌握每一個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這樣可以有力的避免遺漏知識點。

相關焦點

  • 高考文化常識專項訓練:天文曆法
    B.古代男子冠禮取字,女子及笄取字,名與字含義相同或相近,如屈原名平,字原:名與字的含義相反或相對,如韓愈字退之,晏殊字同叔,關羽字雲長。C.古代天文曆法中,「望」即指「望日」,指陰曆每月十五,「即望」就是陰曆十六日。「朔」為陰曆每月初一,「晦」為陰曆月末最後一天。
  • 江蘇省考常見的41條科技常識!
    江蘇省考很快就要考試了,今天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小編和大家一起來速記一波科技常識,分為古代科技和高新科技兩大類哦!   曆法   1、西漢:《太初曆》中國第一部較完整的曆書;世界上關於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   2、唐朝:僧一行《大衍曆》標識我國古代曆法體系的成熟。
  • 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點:中國古代天文曆法常識(2)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17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考點:中國古代天文曆法常識(2),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8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9.社日:古代農民祭祀土地神的節日,在春分前後。 10.幹支:天幹地支的合稱。
  • 香港科技大學在讀博士張洪銘:基於事態的常識理解知識圖譜ASER...
    為了有效地表達常識知識,香港科技大學張洪銘博士等人提出了一個基於事態的大規模常識理解知識圖譜ASER。不同於傳統的知識圖譜,ASER是一個通過不同邊的權重變化表達人類常識知識的概率圖,其概率圖中的每一個節點代表一個事件或者事態。經實驗證明,ASER中包含的常識知識能被有效地轉化為其他形式(例如ConceptNet)並被應用在下遊任務中。
  •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傳承文明,學習古代文化的一本好書
    非常感謝能收到這本好書《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插圖修訂第四版),該書是王力教授主持並召集眾多專家共同編寫的關於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簡明讀本,出版50餘年來前後歷經4次重要修訂,到今天仍然是大眾認識中國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礎參考書,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後浪出版公司出版。
  • 中國古代曆法,並不是陰曆
    我們記憶中隱約會有一些古代曆法的常識,比如按舊曆計算生日,過的新年、元宵等節日在現在通行的曆法來算並不是固定的節日。你是否對此產生過許多疑問?1、日、月、年的設置古人經常觀察到的天象是太陽的出沒和月亮的盈虧,所以以晝夜交替為一「日」,以月相變化的周期為一月。 古代中國的曆法實際上也是以地球繞行太陽一周紀年,與古埃及大體類似,稱為太陽曆。以朔望月為單位,這才是陰曆。我們一直以來對古代的曆法有所誤解,認為舊曆是陰曆,實際上這是不全面的。
  • 高考古代文化常識專練100題附答案
    古代文化常識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曆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於冷僻的內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5.B【詳解】本題考查了解並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此類試題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曆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於冷僻的內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B項,根據《荊軻刺秦王》中的「為變微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和「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可知,「變徵」的聲調悲涼,「羽」的聲調激憤。
  • 常識積累 | 了解中國古代的十大典籍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對中國古典文化進行了一次最系統、最全面的總結,呈現出了中國古典文化的知識體系,文、史、哲、理、工、農、醫,幾乎所有的學科都能夠從中找到源頭和血脈。《四庫全書》完成至今的兩百年間,飽經滄桑,多份抄本在戰火中被毀。
  • 中國古代文學常識:常用借代詞語和中國文學之最
    人可以沒知識,但不可以沒常識。17、提攜,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華蓋:運氣 21、函、簡、箋、鴻雁、札:書信 22、廟堂:朝廷二、中國文學之最1.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 2.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 3.最早的也是最傑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 古代最傑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 古代最傑出的女詞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辛棄疾; 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
  • 2019年高考語文備考:巧記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讓複習事半功倍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國文化博 大精深,中國古代文化知識浩如煙海。 自從2015年全國卷中開始出現古代文化常識題之後,這種題型便連續考了五年,成為高考語文試題中的必考 知識點之一。《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 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關於文化常識的規定是「了解並掌握常見的古代 文化知識」。古代文化常識這個考點大致可以分為官職、稱謂、飲食、服 飾、刑罰、天文曆法、地理、科舉制度、 風俗禮儀、音樂文娛十大類。內容繁 雜、信息量大,學生記憶起來費時費 力,效果不佳。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總 結了有關古代文化常識的九種記憶方法,希望對學生學習有所幫助。具體方法如下。
  • AAAI 2020學術會議提前看:常識知識與常識推理
    常識問題是人工智慧領域最難的問題之一。在 NLP 領域,BERT 模型雖然已經表現出色,但是在常識知識問答數據集上的性能仍舊遠低於人類。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結合視覺場景的常識知識問答問題仍然具有較大難度。促進人工智慧發展,使得機器具有「常識思維」,對於常識知識、常識推理的研究是值得關注的未來發展方向。
  • 北大學霸熬夜整理,高中語文史上最全「文化常識」,掌握=得分
    ❤《考試大綱》明確規定:了解並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特別是到高中之後,我們要形成一個系統的知識框架。面對高考,基礎知識要打牢固,平時要隨時積累一些易錯的字詞、修辭、文言常識等,這也是高考的一大考點,基礎考點。
  • 2019高考高中語文知識考點整理:古代文學常識之古代官職
    2019高考高中語文知識考點整理:古代文學常識之古代官職 2018-12-12 10:03:58 來源:學科網
  • 古代文化常識匯總:官職常識
    古代文化常識匯總:官職常識   1.官職   (1)中央官職:秦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成中樞機構。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管監察和秘書作。漢朝大體上沿襲秦制稱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世又演變為三省六部制。
  • 常識知識確能被捕獲,西湖大學博士探究BERT如何做常識問答
    儘管先前的研究工作展示了 BERT 中的句法、語義和詞義知識,但在研究 BERT 如何解決常識問答(CommonsenseQA)任務方面做的工作還很少。尤其是,BERT 是依靠淺層句法模式還是較深層常識知識來消除歧義是一個有趣的研究課題。
  • 高二歷史教案:《古代中國的發明和發現》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了解中國四大發明、數學、天文學、曆法、農學和醫藥學的發展歷程,分析其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的積極作用。  ②對比中國四大發明在中國和西方發揮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並從中分析中國古代科技在16世紀後逐漸滯後的原因。  ③訓練學生注重考古等文物資料的運用,從而培養和訓練學生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科學價值觀、科學的方法。
  • 高考文化常識專練與解析:科舉
    D.天幹和地支循環相配得60組,古代既可用來紀年,也可用來紀日。8.(2018·莆田第六中學高一月考)下列有關文化常識描述有誤的一項是( )A.中國古代的學校有「庠」「序」之稱。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國立大學,太學之名始於西周。B.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進士是通過最初一級朝廷考試者,意為可進授爵位之人。
  • 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之30條國學常識,轉發漲知識
    1.著名的中國古代兩大商業文化是徽商和晉商 2中國古代有很多與「六」有關的說法.16.我國古代地理知識巨著《水經注》的作者是:_北魏 _酈道元__。19.中國古代山水畫的第一名作是元代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目前分別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與臺北故宮博物院。20.中國古代三大殿是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曲阜孔廟的大成殿、泰安岱廟的天貺殿。
  • 問答遊戲「Fight List」沒常識先輸一半
    前陣子流行的『知識王 live』當時我可是相當沉迷呢><最近綿綿也發現了新歡要和獺友們分享唷!『Fight List-Categories Game』是一款結合基本常識+英文單字+聯想能力的問答遊戲,綿綿認為難度頗高,最近和朋友們正如火如荼地比拚中!
  • 【漲知識】必須了解的國學常識匯總大全
    【漲知識】必須了解的國學常識匯總大全 2019-08-02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