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教案:《古代中國的發明和發現》教學設計
2018-11-16 08:43:40 來源:學科網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了解中國四大發明、數學、天文學、曆法、農學和醫藥學的發展歷程,分析其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的積極作用。
②對比中國四大發明在中國和西方發揮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並從中分析中國古代科技在16世紀後逐漸滯後的原因。
③訓練學生注重考古等文物資料的運用,從而培養和訓練學生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科學價值觀、科學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①學生通過自主思考,推論中國四大發明產生的便利,在老師引導下理解中國古代發明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②學生通過綜合分析我國在數學、天文學和農學上的成就,在老師引導下探討中國古代的科技結構,並分析其原因;
③學生通過對比東西方在不同時期的科學技術成就,聯繫所學知識,探討中國古代科技長期領先而在近代迅速衰落的原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學生通過了解和認識到中華民族的在長期實踐中積累偉大智慧和對世界做出的巨大貢獻,萌發對祖國歷史與科技文化的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操;
②學生通過探討中國科技在近代迅速衰落的原因及其影響,樹立科學精神,逐步形成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樹立為祖國現代化建設、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教學重點】
(1)古代科技發展主要成就(2)培養學生學習科學技術的興趣和積極主動參與的意識
【教學難點】
(1)分析科技發展的原因 (2)對於數學、天文學和曆法基礎知識的掌握
【教學過程】
課程導入:
(課件展示本課課題)
問題情境1:說到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家最為熟悉的是什麼?
學生回答:……(主要找到關於四大發明的回答)
問題:那為什麼大家對於四大發明會最為熟悉呢?(並引導學生理解這一提問所詢問的實質內容,即「四大發明到底產生了哪些影響?」)
學生回答:……(利用課件中四大發明傳播的路線和課本學思之窗的內容,引導學生從回答對中國的影響推及到對世界的影響:
造紙術傳入歐洲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
(1)火藥傳入歐洲後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展,騎士階層衰弱,封建制度逐漸瓦解
(2)指南針的使用,促進了遠洋航行,為近代歐洲地理大發現和殖民擴張創造可能,加速了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
(3)歐洲人借鑑了中國的印刷術,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機,大大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的解放。
教師引導:概述四大發明對世界的貢獻,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第一子目了解四大發明發展的具體過程。)
推進新課:
一、四大發明的發展歷程
1、造紙術
(1)學生閱讀課文完畢後,教師讓學生概述造紙術的發明與發展過程,並進行歸納總結
(2)展示西漢時期與東漢時期出土的紙,闡明造紙術發展到不同時期紙張有不同用途
2、印刷術
(1)由老師來概述中國古代印刷術由雕版印刷術向活字印刷術的發展歷程
隋唐之際,中國出現了雕版印刷術。
宋代雕版印刷進入黃金時期,人們開始使用彩色套印技術,宋刻本被後世藏書家視為珍品。
11世紀中葉,畢升發明膠泥活字印刷術,經濟便捷,是印刷業的大革新。
(2)簡要講述畢昇活字印刷術的操作辦法,展現古人的智慧
3、火藥
(1)由老師來概述中國古代火藥的發現與應用
火藥最初萌生與中國古代的煉丹家
唐末,火藥開始用於軍事,出現了最早的火藥武器如突火槍、火箭、火炮等
宋代為了抵禦遼、西夏和金的進攻,軍事上廣泛使用火炮
(2)展示文字與圖片材料概述火藥在軍事在運用
4、指南針
簡述中國指南針技術的發展,引導學生討論不同時期指南針利弊,概述我國人民在實踐中不斷改進現有技術發揮出的卓越智慧。
(過渡:四大發明雖然是我們現在最為熟知的中國古代科技成果,但是在古代中國人心中最有價值的科技卻是我們接下來要學習的幾項科技成果)
二、《九章算術》與珠算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中國古代的數學成就,並讓學生自行總結,教師檢查補充
2、講述《九章算術》姓名來由、成書時間,並根據《九章算術》目錄闡明《九章算術》是一部注重實用的數學專著。(《九章算術》的內容十分豐富,全書採用問題集的形式,收有246個與生產、生活實踐有聯繫的應用問題,其中每道題有問(題目)、答(答案)、術(解題的步驟,但沒有證明),有的是一題一術,有的是多題一術或一題多術。)
3、重點介紹十進位制計數法與算籌的運用。關於十進位制計數法,先講述關於古人學習「一、二三」後對其後數字寫法的笑話,提出進位制的優點,其後對比十進位與美洲瑪雅人20進位和巴比倫60進位體現十進位的便利,最後用馬克思在《數學手稿》中稱十進位計數法為「最妙的發明之一」
4、講算籌時重點突出他與阿拉伯數字表示法的對比,分析其原因:①攜帶便利②表示簡單③在紙張應用還不是很發達時,算籌具有巨大的優勢
5、算籌後來演變成了珠算,隨著明代商業的繁榮,珠算最終淘汰算籌,人們已經可以用珠算法解決加減乘除和開平方、開立方運算問題,現在會計資格考核中,還保留著珠算的評級。明朝時珠算法以傳播到朝鮮、日本、東南亞以及世界其他地區。
(過渡:為什麼在中國古人心中數學會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呢?)
三、天文學成就
1、通過提問導入數學對於天文曆法和農學成就的重要作用,進入對天文學成就的講述
2、講述天文學成就:
(1)天文觀測記錄(世界公認最悠久最系統):
A.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陽黑子及哈雷彗星的記錄
B.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現存做古老的星圖)
C中國首創赤道坐標的科學性及價值為現代天文學所承認:赤道坐標
(2)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儀器:渾儀、簡儀等
四、曆法與農學成就
1、簡述曆法脫胎於天文,簡述《夏小正》「殷歷」,講述歷代皇帝重視曆法,改朝換代後第一件事就是頒布新曆。
2、簡述《授時曆》姓名的來由、地位與成就,重點講述《授時曆》中回歸年的記述離現代科學測定的回歸年長度僅相差26秒。另外為了編訂《授時曆》,元代歷官在東西6000餘裡,南北長11000裡的廣闊地帶,建立了27個測驗所,進行實測完成。合起來涵蓋面積達到1650萬平方公裡,比現在中國領土的1.5倍還要多。
3、簡述幹支紀年法
4、簡述四大農書,主要注重,四部農書的區別,重點介紹《齊民要術》的名字內涵和內容
西漢:氾勝之《氾勝之書》 現存最早的農學專著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 「起自耕農,終於醋酸」
元朝:王禎《農書》 全國範圍的農業經驗總結
明朝:徐光啟《農政全書》 農業政策與農業技術
(過渡:中國人民在與農業相關科技方面的成就表現了其農業文明的特徵,但同時中國人民在醫藥學方面的成就也十分顯著,並創立了與西方醫藥學相區別的獨立的中醫學系統)
五、醫藥學
1、醫學:簡述《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的成就
2、藥學:簡述《本草綱目》的重大成就
3、簡述中國獨特的經絡學說和針灸療法
由於這些特點導致了我國後來的科技發展出現了這樣的狀況,課件顯示表格材料
提問:通過表格我們能得出什麼結論?
回答:……
於是英國著名的研究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院士曾經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在上古和中古時代,中國科學技術一直保持一個讓西方望塵莫及的發展水平,中國科學發現和發明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已被證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國古代文明卻沒有能夠在亞洲產生出與此相應的現代科學,其阻礙因素又是什麼?」
長期領先的原因:
(1)政治:最早確立封建制度,是當時社會制度最先進的國家。統一是歷史主流,社會相對穩定。
(2)經濟:中國農業、手工業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推動了科技發展。
(3)民族交流、對外關係:國內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各民族互相學習,共同創造了古代文化.也在不斷吸取外來先進的文化來提高自己。
(4)教育事業發達,為科技發展提供人才。
(5)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衰落的原因:
(1)政治:當時中國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礙了中國現代科技的產生。
A 中國封建統治者實行重農抑商政策,不利於科技成果的產生、推廣和應用。
B 明清統治者加強文化專制和以儒學為主的教育內容,禁錮了思想,不利於自然科學的發展。
C 「閉關」政策.阻礙了東西方文化的正常交流。
(2)經濟:明清時期,封建的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限制了生產力的發展,不能對科技的發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動力。
(3)科技結構自身的缺陷制約著中國科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