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天天給寶寶喝粥?忽視這幾點,吃到肚子撐都不長肉

2020-08-10 兒科醫生魚小南


前兩天小南出去溜娃,娃們玩成一團,大人們自然就順著各自的娃聊起了天,一個外婆大吐苦水,說退休工資一半都貼到夥食裡了,小外孫還是精幹巴瘦不長肉肉,女兒還好沒說什麼,女婿有意見了。

一看,她家娃的個頭確實要比同齡寶寶小一圈,再一問,15個月大了還在天天喝粥,早上燒一鍋吃白米粥「每天早上都吃兩大碗呢,不少呀」,中午把粥熱一熱拌點海鮮泥,晚上小麵條。

奶呢?雞蛋呢?外婆說早就斷奶了,奶粉不肯喝,一天就一兩包兒童酸奶,雞蛋也不愛吃偶爾吃點。

張醫生的「早上不許吃粥」,還真的是有道理啊,他並不是對粥有偏見,只是反對寶寶早餐裡只有粥,建議要搭配一些高營養高蛋白的食物。


白粥營養好?真相來了


「早飯吃粥老祖宗留下的,怎麼會沒營養?」

「白粥是最好的東西呀,好消化,對腸胃好」


很多帶娃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會想不通,怎麼白粥一夜間成為眾矢之的了呢?


別說寶寶了,很多家庭的早餐中必有白粥。那麼,習以為常的白粥,到底有多少營養?

白粥大部分是水,剩下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等其他營養成分少得可憐,如果長期當早飯,很容易營養結構失衡——肚子裡都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蔬菜數過少。

所以,寶寶就算每天早上都喝了2大碗白粥,看似吃飽飽了,其實營養並不全面、豐富。


好消化嗎?小盆友的消化系統不完善,粥類確實好消化,但是,如果長期喝粥,反而會影響到寶寶胃功能的發育。


為啥?當腸胃功能是擺設麼?每天喝不用嚼吧嚼吧的粥,它得不到鍛鍊啊,被懈怠後,消化功能就會逐漸退化。

對了,咀嚼、吞咽功能也會退化,長久下去,不利於寶寶健康成長。


寶寶營養早餐的標準:


當兩大碗白粥譁啦啦下肚後,寶寶那點兒容量有限的胃,就吃不下別的東西了。這些別的東西,說不定正是寶寶需要的其他營養物質,這些,才能撐起寶寶營養早餐的標準。


那麼,寶寶營養早餐的標準是什麼呢?或者說,寶寶胃口小,吃什麼最重要?

首先要排除在外的就是光吃白粥,也就是美國膳食指南中的「營養密度低」的食物——寶寶「一時白粥一時爽,一直白粥營養少」,當寶寶被白粥撐飽了,缺乏其他營養素的支撐,長期下去,就會影響到身體和大腦的發育。

那吃什麼?營養密度高的食品,也就是在同等營養的前提下,熱量和鈉含量越低的食物,就算量少,也能提供大量的營養,以質取勝,「好吃,不佔地方」。


都有哪些食物呢?燕麥、藍莓、牛油果、酸奶/奶酪、西蘭花、西紅柿、菠菜、雞蛋、紅薯、豆類/豆腐、亞麻籽仁、扁豆、鷹嘴豆等。

如果你家的飲食習慣一時很難改變,那就白粥減一減量,再和這些食物搭配起來吃吧。

寶寶的早餐除了確保有必要的營養,還可以適當吃點能促進大腦發育的食物。


寶寶為啥光吃不長肉?


回到開頭那個外婆說的「吃很多呀,還是不長肉」,這是為啥?是爸媽(以及長輩)忽略了這幾點,你們也可以對照一下看看哦。

除了營養搭配不合理,像白粥看似很稠,也把小肚子撐得圓鼓鼓,其實是假稠,一小把米就能熬出很多粥,但是煮成飯就一小坨,你說能有多少營養。


還有就是忽略了主食和蔬菜水果肉類之間的配比。什麼意思?最合理的搭配方式,就是一半一半,也就是主食(米飯、麵條、饅頭等)的佔比佔到寶寶這餐總量的一半,剩下的一半就要留給蔬菜水果肉類。

嗯,小南就知道很多爸媽做不到,不是主食或肉類吃多了,覺得蔬菜寶寶不肯吃也就隨他,或者是一聽說不要喝粥,就把米飯白粥饅頭之類的一棍子打死,覺得沒營養,就不讓寶寶吃。


前者容易讓寶寶營養結構不合理,後者會讓寶寶長期沒法攝入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吃不飽的能長肉嗎?

還有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就是寶寶零食吃太多了,一天到晚嘴巴都沒停過,肚子也沒餓的時候,到了正餐的點了,自然沒啥胃口了。


而且零食比正餐要有「味道」得多,吃多了還會讓寶寶養成挑食、偏食的壞習慣。


所以,爸媽千萬別把零食當成哄娃利器,就算吃,也要在兩餐中間適當吃一點,最好是選擇水果、牛奶等健康零食。


「我們家吃得也挺營養的呀,還是不長肉哎」。


這也是有可能的,有的寶寶確實是消化吸收功能差,怎麼看?大便裡有很多食物殘渣,也就是原始的食物顆粒。


一方面是寶寶腸胃消化功能還不完善,還不能完全消化這些食物,另一方面就是輔食做得太粗太大塊了,那就要求爸媽再把輔食做得不那麼粗獷,讓寶寶好消化一點。


怎麼吃才能營養均衡?


確實說到這裡,聰明的爸媽能猜出來,就是什麼都吃一點,食材多樣化。

像不愛吃蔬菜水果的寶寶,爸媽除了以身作則,當著寶寶的面津津有味地吃,引起寶寶的興趣,還要把蔬菜切得小一點細一點,讓寶寶更好地咀嚼和吞咽,不然一吃兩吃的發現吃起來費勁,寶寶也會抗拒吃的。

還要多一些「花頭精」,在蔬菜水果的品種、顏色和口味方面經常換一換,給寶寶新鮮感。


魚、禽、蛋、瘦肉這些優質蛋白質呢,要適當吃一點,吃的時候也要注意符合寶寶的咀嚼功能發育,比如小月齡的寶寶可以打成泥,大一點的寶寶吃小塊的。

學齡前的寶寶還要確保每天有12毫克的鋅的攝入。也是靠吃吧,貝類食物比如牡蠣、扇貝就是最好的來源,動物內臟(尤其是肝)、蘑菇、堅果類和豆類(3歲之前不建議直接吃完整的堅硬的堅果及豆類)、肉類(以紅肉為多)和蛋類中也有一定的鋅。


碘呢?確保每天有50微克的攝入量,可以吃一些海產品,比如海帶、紫菜、海魚、海蝦、海貝等。

還要確保每天300-699毫升牛奶的攝入,還可以適當吃點大豆和豆製品。


對了,飲食還要清淡少鹽少油,還要多喝水,最好是喝白開水,而不是亂七八糟的飲料。

最好還能讓寶寶養成少食多餐的習慣,避免暴飲暴食。

說了這麼多,知道早餐該給寶寶吃什麼了嗎?你們家寶寶吃得還科學嗎?歡迎給小南留言。


相關焦點

  • 忽視這幾點,吃再多也難長肉
    孩子不愛吃飯,或者明明吃得不少,但就是不長肉,這應該是很多家長都頭疼的問題了。02 孩子吃得多但不長肉,這幾點原因被你忽視了儘管我們說,生長曲線處在3%到97%之間都是正常的,但還是會有家長會問:「我家孩子吃得不少,怎麼總是不長肉呢?」這就需要大家看看,以下這些原因是不是被你們忽視了。
  • 總餵寶寶喝粥、吃麵條,怪不得孩子瘦小不長個
    粥、麵條,不僅是成年人的主食之一,也是寶寶經常吃的食物。可是,時間長了家長們就會發現,寶寶吃得也不少,可為啥總是不長肉也不長個呢?說出來寶媽奶爸可能不信,湯、粥、麵條可能是導致寶寶瘦小不長個的「罪魁禍首」!
  • 輔食吃不對,寶寶怎麼長肉長高?
    事情是這樣的,鈞媽聽人說,家裡的婆婆要給三個月的寶寶喝粥,還非說粥最有營養,別的東西都沒有粥有營養。 這......實在讓鈞媽有點汗顏,粥怎麼就最有營養了,難道在煮粥的時候添加了什麼秘方不成? 一問,就是白粥,非要給三個月的寶寶和白粥,這鈞媽就忍不住要念叨念叨了。
  • 孕期是只胖肚子還是全身都長肉?這幾點真的很重要
    高興之餘她又有些擔憂,自己懷第一胎的時候體重噌噌噌的往上長,整個孕期足足胖了四十斤,孩子生出來的時候也才7斤,這好不容易才瘦下來些,這下好了又懷孕了,到時再變回大胖子,想想都怕啊……為什麼有的孕媽孕期只胖肚子,其他地方都不會胖,而有的孕媽全身每個部位都長肉,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個疑惑。
  • 寶寶吃撐了怎麼辦 多揉肚子多活動 減少飯量促消化 快速消食解決
    做爸媽的總是擔心寶寶吃不好、吃不飽,平時有事沒事就給寶寶塞點東西吃,而寶寶還太小,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吃飽了,一些不自覺的動作也很容易讓爸爸媽媽們誤會是寶寶身體不舒服導致的,折騰來折騰去,很容易影響寶寶的健康。
  • 早餐別總喝豆漿,試試這4種粥,好喝又營養,我家天天不重樣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不僅要吃,而且要吃好,要保證早餐營養搭配均衡。小編認為早餐不能只吃餅、包子之類的,不搭配早餐粥,這樣的主食吃到肚子裡不好消化,而且也不舒服。小編今天就跟大家分享4種既好喝又有營養的早餐粥。早餐別總喝豆漿,試試這4種粥,好喝又營養,我家天天不重樣。早餐喝豆漿也是一個好習慣,但天天喝豆漿,難免會有些食欲不振。
  • 為什麼寶寶總是不長肉?這5個原因,家長反省過了嗎
    朋友說孩子也不少吃,該補的營養一點沒落下,但感覺就像不長肉,「腿還沒我的胳膊粗呢~」那麼為什麼有的寶寶就是不長肉呢?今天我們就針對這一問題,一起來討論了解下吧!1、餵養不當餵養不合理是寶寶不長肉的常見因素,比如,有的寶寶主食吃的少,不愛吃米飯、麵條,導致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不足,這咋能長肉呢。有的寶寶忽視了營養密度,比如,米飯是吃了,但是是以粥的形式進食的。完整食物的營養密度是大於分解食物的。
  • 吃火鍋不長肉的小技巧,掌握了這幾點,就算天天吃也不怕胖
    在古代,火鍋被稱為「古董羹」,因為食材投入到沸水裡面發出「咕咚」聲而得名。火鍋是中國特有的美食,發展到現在,尤以重慶火鍋較為出名。  大家都喜歡吃火鍋,尤其是一些女孩子,冬季對火鍋有著狂熱的喜愛。而女孩子愛美,吃火鍋又怕長肉,那麼怎麼吃火鍋才不會長胖呢?今天就來捋一捋。  火鍋大家都熟悉,分為湯底、湯菜和蘸料。
  • 我有秘密武器,每天煮鍋它,清爽開胃,吃撐也不長肉
    夏天來了,一日三餐,什麼才是你最愛吃的?最近高溫,熱得我,真是恨不得天天喝粥。不喜歡喝白粥,在廣東生活了十多年,喝白粥喝出了我的陰影了。最近嘗試了各種的菜粥、雜糧粥、蔬果粥,每天換著花樣喝粥,嗯,這大夏天裡,比米飯開胃多了。
  • 1歲寶寶一日三餐怎麼吃?少喝粥、吃大魚大肉,多添加這3類食物
    準備好餐椅的家庭,應讓寶寶和大人一起用餐。但很多寶媽們反映:不知道1歲多的寶寶一日三餐應該吃什麼?有的寶媽還會按照大人的思想模式安排寶寶三餐:「媽,每周給寶寶吃點魚肉、畜肉、禽肉吧,換著樣來肉的營養高;媽,晚上給寶寶做點粥吃,粥好消化娃睡得好……」1歲多的寶寶,應不應該給他吃大魚大肉?
  • 1歲寶寶一日三餐怎麼吃?少喝粥、吃大魚大肉,多添加這3類食物
    有的寶媽還會按照大人的思想模式安排寶寶三餐:「媽,每周給寶寶吃點魚肉、畜肉、禽肉吧,換著樣來肉的營養高;媽,晚上給寶寶做點粥吃,粥好消化娃睡得好……」1歲多的寶寶,應不應該給他吃大魚大肉根據美國兒科學會、中國營養學會、香港衛生署等權威機構建議寶寶從6月齡後開始添加輔食,隨著寶寶成長到逐漸嘗試新的食物,再到1歲多已經過渡到幼兒膳食。
  • 寶寶一歲後還天天喝粥?這樣安排一天膳食營養又健康,值得收藏
    ,比如在奶奶的印象中,米粥可是養人的好食物,所以奶奶天天為多多準備粥食,期望多多能夠更好的發育成長。聽到多多媽媽這樣說,奶奶也是表示理解,自己確實是疏忽了,沒有考慮到攝入量問題,只是單純覺得粥是非常好的食物,就覺得寶寶也能多吃粥,卻把營養含量這一塊給忽視了。
  • 這3種食物可能是導致寶寶瘦小不長個的「罪魁禍首」
    粥、麵條,不僅是成年人的主食之一,也是寶寶經常吃的食物。可是,時間長了家長們就會發現,寶寶吃得也不少,可為啥總是不長肉也不長個呢?說出來寶媽奶爸可能不信,湯、粥、麵條可能是導致寶寶瘦小不長個的「罪魁禍首」!寶寶越吃越瘦的3種飲食!
  • 這4種輔食別再餵娃了,難怪寶寶光吃不長肉
    添加輔食是寶寶成長發育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寶寶滿6個月後,逐步地添加固體食物,可以讓嬰兒慢慢適應不同的食物。然而關於如何給寶寶添加輔食卻眾說紛紜。想要孩子長肉,長個子,只是吃的多,吃的營養足,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看孩子是否能吸收,營養是否是均衡的。
  • 寶寶吃得多卻不長肉?營養專家教你花式搭配,讓娃吃得好長得棒
    不過,不少寶媽就納悶了,每天換著花樣準備飯菜,小神獸也吃得挺多,怎麼就是不長肉,究竟是哪一步出了錯?講真,寶寶吃得多,並不等於營養好,今天咱們特別邀請到了國家註冊營養師何婉儀,為大家科普「寶寶營養」的那些事兒,讓寶寶們真正吃得好,長得棒!
  • 「一胖毀所有」,懷孕必胖的你,孕期如何只長肚子不長肉?
    可是,也有一些孕媽反應,為什麼有的人懷孕體型沒怎麼改變,只是肚子看著大了呢?其實,這些孕媽除了身體體質不同以外,還與孕期的保養和保健有很大的關聯,懷孕身體胖的孕媽們別著急,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5個妙招,只要都做到那麼孕媽媽就會只長肚子不長肉。
  • 孩子不愛吃飯,吃了不長肉,家長做到幾點,孩子脾胃一天比一天好
    作為家長,看到家裡的孩子一天天長高長大,心裡別提有多開心了,所以恨不得家裡最好吃的都留給孩子吃,總是希望孩子吃得飽飽的。但是,生活中有些孩子就是不愛吃飯,就算你追著喂,他也會拒絕,還有些孩子每餐都吃,而且每一餐的胃口都不錯,可他就是不見長個,一直都比較瘦弱。
  • 寶寶生病了,飲食清淡只喝粥?多數寶媽做錯了,吃這兩種好得更快
    編輯:邱寫寫如今元旦將至,整個華夏大地都蒙上了一層冬日的氣息,到處肆虐著凜冽寒風,不少孩子都被感冒侵襲了。尤其是趕在這個防護的特殊關口,如何給孩子吃得健康營養、提高免疫力,才是飲食搭配中的重頭戲。寶寶生病了,飲食清淡只喝粥?
  • 5類「易長肉」的早餐,稀飯饅頭不算啥,最後1個很多人天天吃
    5類「易長肉」的早餐,稀飯饅頭不算啥,最後1個很多人愛吃!關於早餐的重要性,我想這個應該不需要多說,估計很多的朋友都知道。不過,越是天冷的時候,就越不想早起。對於「早起困難戶」來說,尤其還是上班族,早餐多半是在地鐵或者是公交車上吃的。又或者是到了公司,再點個外賣,匆匆對付了事。其實,這樣的做法並不正確。
  • 熬夜加班的深夜裡,這款好喝不長肉的營養粥最懂你!
    儘管一直盼著開工的上班族嘴上說著無所謂,但加班到很晚,吃飯不規律成了讓人頭痛的問題,也厭倦了油膩的外賣,不僅吃多了容易發胖,也影響身體健康。相信深有同感的你此時特別需要一些好吃還不長肉的營養美味,陪你度過一個又一個加班的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