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祭祀恩親你做對了嗎?別哄鬼了!

2020-12-18 書畫九宮格

中元節有很多祭祀習俗,其中一項就是「燒紙」。在民間習俗行為中,最為突出的是燒紙。據傳說,陽間的紙就是陰間的錢,人們燒紙就是給亡故的先輩親人送錢。通常上墳燒紙時要留下幾張,到十字路口焚燒,目的是給無家可歸的野鬼一些施捨,它們就不會再去搶劫送給其祖先的錢了。

點擊

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人,說燒紙就是一個形式而已,就是「哄鬼」,當你說出這話的時候,顯得多麼的沒有誠意,古人講聽其言觀其行,通過外在的形,觀到自己的內心,誠了嗎沒有誠,既是在哄鬼也是在哄自己,不如不燒。

通過祭祀行為,做對了,天地自有感應,怎麼才叫做對呢?

在心上是「誠」:《中庸》講:「誠則明矣,明則誠矣。」「誠」發之於心,行之孝彰顯於天地間。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掩,如此夫!」意思就是:「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看它也看不見,聽它也聽不到,但它生養萬物,沒有一事一物遭到遺棄。讓天下的人都齋戒沐浴,穿上莊重整齊的服裝去敬奉祭祀它。浩浩蕩蕩,鬼神好像漂浮在人們的頭上,又仿佛流動在人們的身旁。《詩經》說:『鬼神的降臨啊,不可揣測啊,怎麼能夠怠慢不敬呢?』鬼神既看不見又聽不到,十分隱微,而善於賜福降禍,又非常明顯,真實的東西是不可掩蓋的,就像鬼神一樣啊!」

在行上是「孝:「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

在「禮」上要莊重: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貴賤也。序事,所以辨賢也。旅酬下為上,所以逮賤也。燕毛,所以序齒也。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禮上必須做到:「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由此可見,重視禮儀之重要,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利天下」表現,就開始參天地化育。所以哪裡是簡簡單單的事兒呢?

知「」重「因」:在《中庸》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著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所以最後才有「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故中元節,不可以隨隨便便,不過可以不誠!不可以「哄鬼」!【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你是怎麼做的,你心中至誠了嗎?年紀做到事死如事生了嗎?歡迎討論!說說你們那裡的風俗!

相關焦點

  • 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
    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時間:2020-09-02 13:46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 說到中元節,不少地區都稱之為鬼節,因為帶有鬼字,所以有著一些讓人覺得恐怖的色彩,傳統的中元節習俗主要是祭祀,祭奠已故的親人,所以有些禁忌是不能做的,那麼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每年的農曆七   原標題: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 中元節可以看見鬼嗎 鬼節禁忌晚上幾點不能出門?
    人們重視中元節是希望地官能夠對人們犯下的罪過進行寬恕和赦免,讓亡靈能夠早日超度,重新生活。七月十五是我國的一大傳統節日「中元節」,又稱「鬼節」,這個節日到底是怎麼來的?老祖宗又留下了哪些禁忌呢?「七月半,鬼亂串」,中元節將至,老祖宗留下的5大禁忌你知道嗎1、祭祀:「鬼節」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七月半是古時祭祀的節日。
  • 中元節禁忌有哪些 中元節晚上可以出門嗎,做這些可以看見鬼
    距離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沒幾天了,今年的中元節是在8月15日,也就是這周的星期四。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日,中元節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是很受重視的。在農夫的老家衡陽這邊,中元節是和清明節一樣受重視的。近些年很多人外出打工,有些是常年在外面打工,過年了也不回來,可是在中元節前夕會趕回來,就是為了祭祀去世的親人們。
  • 七月十五祭拜什麼 中元節祭祀需哪些物品
    中元節祭祀需哪些物品農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華南,是七月十四日,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在漢字文化圈不少地區都有相關的節日活動,「先數日,市井賣冥器靴鞋、幞頭帽子、金犀假帶、五彩衣服。以紙糊架子盤遊出賣。」。
  • 中元節說鬼 | 「鬼」是活人,「魂魄」其實很科學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民間也稱之為鬼節。中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密切的關係,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對應農曆正月十五上元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和十月十五下元節。上元節祭拜天神,中元節祭祀祖先,下元節紀念賢人。
  • 中元節祭祀燒紙錢和燒香有什麼禁忌?中元節如何燒紙錢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我國民間的中元節,中元節的一個重要習俗就是祭祀先祖,如今全民注重環保,不少人會選用清潔的鮮花來祭拜先人,但傳統上中元節祭祀,尤其是農村地區中元節的上墳祭祀,往往還是要燒紙錢和燒香的,那麼就讓老黃曆為你介紹,中元節祭祀燒紙錢和燒香的講究。
  • 「中元節」,祭祀不要忘了文明
    一年一度的中元節即將來臨,在我國的一些地方,有上墳掃墓,焚燒冥紙,祭祀先人的傳統習俗。中元節,為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全國性的傳統節日。人們在這一天,通過虔誠的祭祀活動,表達慎終追遠的情懷。
  • 中元節到了,你見過鬼嗎?
    中元節到了,你見過鬼嗎?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也稱為「盂蘭盆節」、「盂蘭盆會」(一定意義上講,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又稱亡人節、七月半。 「鬼節」,俗稱「七月半」(有些地區為十三或十四,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
  • 夢幻西遊三維版:中元節抓鬼會發生什麼?有少俠直接變成了鬼?
    七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元節,民間流傳中元節地府開門放鬼魂的傳說,於是中元節漸漸有了 「鬼節」 的意味。在佛教傳入我國之後,鬼的居所變成了我們熟悉的 「地獄」, 而城,正是人離世後的聚集地。古人眼中,鬼是生命的回歸,回歸併不是結束,所以人們在鬼節會舉辦一些儀式以超度亡靈,比如通過放河燈普渡與祈禱、祭祀土地、放焰口為鬼魂施食,跳天燈驅逐疫鬼,還有很多地方會選擇在七月半吃鴨子,因鴨在水中遊,取其河燈普渡祈禱之涵意。也有說法是「鴨」就是「壓」,是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魂靈」。
  • 傳說中元節之日鬼門關大開,你知道中元節的歷史嗎?
    傳說中元節這一天鬼門關大開,地府的亡靈來陽間走親戚~~;那麼你知道中元節是怎麼來的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中元節的歷史。鬼這個字,在中國的文化當中一直是帶有很強的封建迷信色彩的,但是我們如果把他當作一種文化來理解的話,其實他是與中華文化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並且有很多的內涵的。
  • 萬聖節、中元節 大家見的都是什麼鬼?
    而在中國,最被人們熟知的「鬼節」之一就是中元節了。雖然都是以鬼為主題的節日,但由於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鬼節」也有各自的不同。資料圖:8月27日是中元節的前一天,在廣西也稱為「鬼節」。當晚,廣西柳州市濱江路、北站路及屏山大道等多條道路兩旁煙燻火燎,不少市民沿街點蠟焚香燒紙錢,以祭祀先人或鬼神。
  • 中元節燒紙有什麼講究 中元節祭祀需哪些物品中元節祭品盤點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元節,而在海外漢字文化圈內的國家或地區,農曆七月半這天也是人們祭祀先祖、鬼魂,或慶祝豐收的節日。而說到中元節祭祀,豐盛的祭品自然是少不了的,而關於中元節祭品可是很有講究的,那麼今天就為你介紹,中元節祭祀需哪些物品,中元節祭品常識你知道多少。
  • 放河燈、祭祖,看看中元節這些古老的祭祀活動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與清明節、重陽節並稱中國三大傳統祭祀節日。中元節這天有哪些祭祀活動呢?因各地各省各民族不同,祭祀活動也不同。先整理幾個比較常見的祭祀活動,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個重要的傳統節日的寓意和內涵。
  • 中元節臨近,成都提倡文明、環保、安全祭祀
    中元節,中國傳統節日,俗稱「鬼節」、又叫「七月半」,佛教稱其為「盂蘭盆節」。傳說在中元節這天,「鬼門大開」,大小鬼都在這個時候來到人間吸食煙火,接受供奉。所以這個節日主要的習俗就是焚燒「香蠟紙錢」祭祖,表達對已逝親人、祖先的哀思。
  • 聽過上元節和中元節,你聽過下元節嗎?這是什麼鬼?
    前不久,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剛過。所謂中元節,俗稱鬼節,是農曆七月十五日。在這一天,人們會祭祀自己的先人。與中元節並列的,還有上元節,也就是俗稱的元宵節。元宵節大家太熟悉了,小生也不必介紹。那麼,既然有上和中了,怎麼會沒有下呢?
  • 劍網32017中元節祭祀面具什麼樣 限時一周銷售
    劍網3中元節祭祀面具什麼樣?那麼一起跟著蠶豆網小編來看看吧。【中元節祭祀面具上架】  為迎接中元節到來,《劍網3》全新推出三款中元節主題祭祀面具,9月4日維護後上架遊戲商城限時搶購專區,9月11日維護後下架,限時一周不限量銷售。
  • 中元節!你知道中元節的來歷、風俗與禁忌嗎?
    七月小秋,是一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用新米等祭供,請老祖宗嘗新,講究孝道的中國人按例要祭祀祖先。這天,家家戶戶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祭祀亡人,祭祀祖先。清乾隆《普寧縣誌》言:「俗謂祖考魂歸,鹹具神衣、酒饌以薦,雖貧無敢缺。」
  • 七月半為什麼是鬼節 中元節最大的傳統便是祭祀
    中元節在民間俗稱「鬼節」,又稱「七月節」、「七月半」,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除、清、九)等三節,並稱為我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   中元節不僅在民間享有盛名,更為佛、道兩家所重。在佛教中,中元節又稱為「盂蘭盆會」。傳說人死後,有的升為天神,有的下地為鬼,而其主要依據則是當事人是否有功德。
  • 中元節VS萬聖節:東西方分別搞的是什麼鬼?
    而七月原本是小秋,這時已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按照慣例,人們也要用新米祭祀祖先,報告收成。所以,中元節是道教與中國傳統民俗相結合的產物。在香港,每逢農曆七月,不少市民,特別是比較年老的一輩的潮汕移民,都會在大街小巷中燒金銀元寶和供奉不同的祭品予遊魂野鬼;同時,在不少社區的廣場、廟宇以及其他共公場所,更會有不同祖籍的人士以及宗教團體所組織的盂蘭法會,以祭祀鬼神。而同樣是關於鬼的節日,來自西方的萬聖節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氣氛和節日方式。
  • 潮汕傳統節日——中元節,今天一起來拜拜!
    你知道嗎中國古代以一月十五日稱上元七月十五日稱中元十月十五日稱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傳統習俗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是不是聽起來有點邪乎這些神神鬼鬼的東西對於潮汕人來說別具一番地域特色啊這些節日少不了的應該是來一場特別的祭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