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遊記:野柳的女王頭

2020-12-18 旅途中的小鹹魚

臺灣四面環海,優美的海岸景觀隨著地理位置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景色。野柳地質公園位於新北市萬裡區。

女王頭

野柳地質公園經千百萬年的侵蝕、風化的交互作用,逐漸形成蕈狀石、燭臺石、姜石、壺穴、棋盤石、海蝕洞等地質奇觀。其最出名的是女王頭,俏皮的公主等自然形成的景觀。

林添貞捨己救人雕塑

九份位於臺灣新北市瑞芳區,在臺北附近,距離不遠,抽一天去玩時間很寬鬆!這裡早期因為盛產金礦而興盛,礦藏挖掘殆盡後從而沒落。九份旅行周期短,物價不貴,性價比高,比較適合學生!

九份,可能是因為從侯孝賢的《悲情城市》,也可能是宮崎駿的《千與千尋》的靈感來源取自於此或者陳綺貞的歌,實際只有來到這裡才能體會意境。

到了九份一定要去嘗嘗芋圓哦,很不錯吃的!除了芋圓還有好多好吃的小吃,你可以從老街的街頭吃到街尾!

還有許多的小玩意兒,手信可以帶回家呢!

相關焦點

  • 夜訪「女王頭」:臺灣野柳推出十佳觀賞點
    夜訪「女王頭」:臺灣野柳推出十佳觀賞點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從去年開始,開放夜間參觀,結合燈光秀,讓民眾可以欣賞"女王頭"和"俏皮公主"等巖石在夜晚的風貌。而今年更規劃新的儷影湖燈區,推薦10個最佳體驗點,讓民眾可以享受浪漫的野柳"石"光。  來到臺灣野柳,必不可少的是參觀當地著名的蕈狀石-女王頭。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 海選「接班人」
    野柳最出名的是「女王頭」,「她」甚至是臺灣旅遊業的名片。  野柳這個名字,源自西班牙語「魔鬼岬角」發音,它位處新北市萬裡區,乃大屯火山餘脈伸出於東海中的岬角,長約1700米,寬約250米。這裡的層狀沉積巖,歷經海浪侵蝕、巖石風化、地殼運動等大自然的洗禮,造就了鬼斧神工的各式景觀,比如蕈狀巖、單面山,比如燭臺石、豆腐巖。也就是說,這裡的山是半屏山,造型奇特,一邊極為陡峭,一邊極為平緩。
  • 考前每日練 | 野柳公園「女王頭」
    黑龍江實驗中學2017三模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東北部臺北縣萬裡鄉。在2000多萬年前,臺灣仍在海裡,由福建一帶衝刷下來的泥沙,一層層地堆積出砂巖層,600萬年前的造山運動把巖層推擠出海面,造成臺灣島,野柳是其中的一部分。造山運動擠壓時,在野柳的兩側推出兩道斷層,斷層帶破碎易受侵蝕,所以兩側凹入成灣,中間突出形成海岬(深入海中的尖形陸地)。
  • 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斷頸? 專家怎麼說
    野柳「女王頭」。(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許多島內外觀光客到北海岸的野柳,除欣賞必海藍天,大啖美味海鮮外,也不忘了來野柳地質公園欣賞難得一見的「女王頭」。日前有關女王頭斷頸疑慮之相關新聞,北觀處僅澄清與說明如下:
  • 臺灣野柳的「女王頭」在海浪的侵蝕下會斷嗎?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野柳」在我腦海中的大名鼎鼎,源於十數年前在諸多雜誌刊物中所見到的「女王頭」,去年5月在中國臺灣省環島自駕之旅的規劃中,野柳地質公園早已納入了遊覽計劃。我始終認為「野柳」的名字是極其浪漫的,恰如「清清河邊柳,月上柳梢頭,楊柳春風」一般的意境,可是當我了解到「野柳」名字的由來,卻多了一份心酸……關於野柳地名的由來最被認可的說法應該是:歷史上野柳當地居民靠海為生,因耕地有限,缺乏稻米,需依靠大陸沿海米商供應。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保護前景堪憂
    新華社臺北7月19日電(記者王小鵬 劉剛)近年來,臺灣野柳地質公園女主角「女王頭」脖頸正變得越來越細弱,因缺乏有效保護措施,其命運變得難以預測。據負責管理該地質公園的新空間國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湯錦惠介紹,受風化及侵蝕作用影響,目前周長只有126釐米的「女王頭」脖頸年均縮短約兩釐米。
  • 《野柳:造物愛人亦弄人》:石頭唱歌的美麗傳說,公園裡的女王頭
    我知道野柳是從中學地理課本中看到的「女王頭」圖片開始,因此,在我十多年前對臺灣還一知半解的時侯,野柳就排在我最想去的臺灣景點第三名,僅次於阿里山和日月源。後來終於踏上臺灣的土地,十年間去了好幾次,都是為了去看女王頭。女王頭是野柳的標誌。它是一塊狀巖,在地売抬升的過程中,因受到海水侵蝕和風化,於20世紀60年代形成今日的面貌,從某一角度看,與英國伊莉莎白女王頭像惟妙惟肖,因此得名。
  • 臺灣將採用納米技術為「野柳女王頭」護頸
    東南網8月28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大學團隊趁天氣持續放晴,將在今天就「野柳女王頭護頸計劃」展開試驗。團隊將先在「女王頭」附近4顆較小且比較不顯眼的石頭上試驗,最少觀察半年後,再決定「女王頭」最佳的補強方式。「野柳女王頭」是臺灣野柳地質公園裡的天然奇景,是一種蕈狀巖,因常年受風吹日曬雨淋而形成奇特形狀,遠觀如「凝視遠方的女王」,故得「女王頭」美名。
  • 陸客不來臺灣野柳女王頭也悽涼,業者憶當年盛況
    新北市萬裡野柳地質公園因造山運動、風化、海蝕等作用,巖層推擠出褶皺,形成獨特地質奇觀,其中「女王頭」曾是陸客最愛拍照留念的地方,如今陸客不來,疫情又不斷擴散,外籍人士不能入臺,公園人潮不再,讓脖子變細的「女王頭」也倍感悽涼。
  • 奈米實驗未成功 臺灣野柳「女王頭」凍齡添變
    左圖:奈米塗料提升蕈狀巖硬度,目前還在克服白化現象。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5月2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觀處為補強享譽國際的野柳女王頭,委託技術團隊盼以奈米補強,但9個月來經在其他巖石實驗,卻出現片狀剝落、巖表白化的現象,技術瓶頸讓女王頭「凍齡」增不確定因素。
  • 江西遊客臺北遇「女王」 野柳地質公園迎贛首發團
    位於臺北縣的野柳地質公園,找找女王頭像在哪? 「女王頭」       大江網臺北訊 特派記者吳躍軍報導:說「野柳」美麗是因為那裡有個「女王」,她常年側著臉,聆聽大海的私語。4月23日下午,因美麗「女王」而聞名的臺北縣萬裡鄉的野柳地質公園迎來了江西赴臺遊首發團。
  • 人在旅途:臺灣野柳景區完全手冊-野柳的石
    野柳位置此地原名龜吼,有人說形似一對巨龜,一對我是沒看出來,一隻是挺像的還是一隻尖嘴的鱷龜。幽靜小路小路通向一塊小空地,空地上有兩顆石頭,這兩顆是人工的仿造的女王頭和俏皮公主,所以命名「女王頭Ⅱ」和「俏皮公主Ⅱ」
  • 臺北野柳風景區/野柳地質公園門票及旅遊攻略
    野柳位於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村,是大屯山系延伸至海中的一個岬角,這一帶地層由砂巖堆積而成,因受海浪長期的侵蝕和風化,在海邊形成陡直的海蝕崖及寬平的巖床。  由於大部分遊客都是衝著「女王頭」來的,所以如果真想和女王合影,就要一早前來,直接進入位於公園第二區的女王頭景點,聽從導覽人員的安排,依次排隊拍照。
  • 遊記:野柳地質公園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 臺灣 新北 市萬裡區,由於海蝕風化和地殼運動等作用,造就了海蝕洞溝、蜂窩石、豆腐石、燭狀石、溶蝕盤等綿延羅列的奇特景觀。野柳是候鳥南遷到達 臺灣 的第一站,是北返時最後的一個歇腳點之一。
  • 夜訪野柳女王頭超夯
    夜訪野柳女王頭。夜訪女王夜間燈光秀女王頭(圖/記者季相儒攝)圖片來源:臺灣「ETtoday新聞雲」    去年首次推出「野柳石光‧夜訪女王」立刻秒殺,超過300萬以上遊客入園觀賞,今年門票特別加碼至每日700張、2場音樂會,從4月19日開始至4月28日,只要1000元(新臺幣,下同)即可觀看音樂會,還送價值200元的觀光護照;夜訪女王門票則為200元,則是送50元的觀光護照,裡面有各式住宿泡湯折價券。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鬼斧神工 令人心醉
    (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許多島內外觀光客到北海岸的野柳,除欣賞必海藍天,大啖美味海鮮外,也不忘了來野柳地質公園欣賞難得一見的「女王頭」。日前有關女王頭斷頸疑慮之相關新聞,北觀處僅澄清與說明如下:
  • 臺灣野柳地貌風光
    【摘要】 去臺灣旅遊歸來,臺灣野柳地貌風光,讓我深深體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力量。野柳沿海一段突出海面的岬角,約有1700公尺。這一帶地層是   去臺灣旅遊歸來,臺灣野柳地貌風光,讓我深深體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力量。  野柳沿海一段突出海面的岬角,約有1700公尺。
  • 美景無限 臺北野柳
    野柳在臺北縣海邊,離臺北市有半個小時的車程。當朋友告訴我們要去野柳的時候,心中閃過一絲激動。  野柳,多麼浪漫的名字。古語有云:清清河邊柳,月上柳梢頭,楊柳春風等等。柳是一種意境,柳是一種寄託,柳是一種嚮往,柳是一種思念。柳和情是孿生的姐妹。
  • 臺北風景「女王頭」25年後可能斷頭(組圖)
    她的頸部瘦到直徑不到40釐米臺北縣1986年出版的宣傳照片上女王頭像頸部仍豐腴  大洋網訊 廣州日報報導,國際知名的臺北縣野柳風景區蕈狀巖「女王頭」,受自然風化影響,地質學家推估可能再過25年有斷頸危機,臺北縣「政府」為了延長女王頭壽命,去年委託學界進行「蕈狀巖風化問題處理」試驗報告,確認用藥劑可減緩風化速度
  • 野柳沒有野柳,有的是海天一色和嶙峋怪石
    野柳又稱「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島」,位於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村,野柳地質公園為大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長約1700 公尺,野柳奇巖是這裡的主要看點,它是世界奇觀之一。野柳的石頭很怪,怪到了充滿藝術氣質,令人嘆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