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次「桌球外交」經歷

2020-12-25 新民晚報數字報

     西哈努克親王在表演賽前與作者握手

     作者在駐模里西斯臨時使館的留影

  為歌頌偉大祖國七十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傳播國球桌球的正能量,即日起至8月31日,上海市桌球協會與東方體育日報聯合舉辦「我與國球桌球的情懷」——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東方體育日報杯」上海桌球人徵文活動。

  本期見報的是吳新民的《我的三次「桌球外交」經歷》和陳志龍的《為了我熱愛的國球》。

  文/吳新民

  原上海市桌球隊隊長

  我曾經是新中國培養的一名桌球運動員。在十多載桌球生涯中,祖國教會了我要刻苦訓練,掌握技藝,為國爭光。同時祖國也教會了我,運用桌球這座橋梁,和世界各國人民和運動員交往,增進了解和友誼,為祖國外交服務。

  在歡慶新中國七十華誕的喜慶時刻,回想起親身經歷的三次「桌球外交」活動,至今令我感慨萬千。我為自己曾經作為一名「桌球外交」的友好使者而深感驕傲,更為國球桌球對祖國的全方位貢獻而倍添自豪。

  一

  我經歷的第一次「桌球外交」活動,是和1970年柬埔寨政局突變有關。這年初秋,正在東南亞參加桌球比賽的柬埔寨國手科武和金勇,經過慎重選擇和精心準備,趁比賽之際投奔當時正在上海參觀訪問的西哈努克親王,在國際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了表達對這一正義之舉的支持,上海專門成立了接待小組,陪同這兩位運動員,參加親王在上海的活動,我也有幸成為接待小組的一名成員。在短短十多天中,我們陪著科武和金勇,參加了西哈努克親王在上海的多項活動。當然,每天下午,我們都要和柬埔寨兩位運動員前往上海桌球隊駐地進行共同訓練。看到柬埔寨運動員的進步,親王非常高興,在離開上海之際,他特地贈送了我由其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懷念中國》黑膠和塑膠唱片各一張,並附上他的相片和籤名。寶貴的禮物我一直珍藏至今。

  二

  我經歷的另一次「桌球外交」活動便是著名的1971年美國桌球隊訪華。經毛主席批准,當時正在日本參加世乒賽的美國桌球運動隊應邀訪華,打開了封閉了22年的中美交往的大門,被譽為「小球轉動大球」的「桌球外交」創舉。我作為上海桌球隊的一員,全程參加了美國桌球隊在上海的活動。其中我與美國運動員科恩在機場握手的照片,甚至成為中美友誼的經典鏡頭,刊登在中美主要報刊上。當然,其中最重要的活動,便是4月13日晚,在江灣體育館舉行的中美桌球友誼賽。

  美國桌球隊在滬期間還發生了這樣一件趣事。作為美國隊中唯一的黑人運動員布萊恩特,所到之處都受到了上海人民特別熱烈的歡迎。在比賽中,他獲得的掌聲也最多。一開始,美國隊許多成員還都不理解。後來當得知他受歡迎的原因是因他的膚色而起。中國人民在此要表達的是對種族主義的反對時,不由深為感動。不過,個別隊員們私下也不無醋意地透露,其實布萊恩特是在聯合國機構中工作,在隊中數他地位最高,收入也最多。

  三

  我經歷的第三次「桌球外交」是作為中國桌球代表團的成員,訪問非洲五國。非洲一直是中國外交的重點,在多年的友好交往中,中國人民和非洲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71年10月25日,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為感謝非洲人民對中國的支持和幫助,進一步增進中非友誼,當時的國家體委決定派遣中國體育最拿得出手的國球桌球組成代表團,首次出訪非洲。對於這次出訪,各方給予了高度重視。新華社專門派出記者,隨團出訪,並寫下了《東非萬裡行》的美文在全國刊載。在出訪的第一個國家肯亞時,中國駐肯使館不僅邀請代表團吃住在使館,還派出時任使館三秘的李肇星、秦曉梅夫婦全程陪同。朝夕相處間我們也結下了友情。以至多年以後,時任中國外交部長的李肇星接見了我,還稱我為「我在非洲的朋友」。在模里西斯時,我們共參加的58場友誼比賽和表演賽幾乎每一場都滿座。在衣索比亞訪問時,我們在阿迪斯阿貝巴機場一下飛機,就受到了破格的歡迎。在有七千多名學生的孟尼利克二世中學訪問時,師生們特地在學校掛出了「願埃中兩國人民永遠像兄弟姐妹一樣友好」的中文標語。為了師生都能看到中國運動員的表演,學校還把球桌搬到了室外大操場。人群一層層地圍滿了操場,連操場旁教室大樓的每一個窗口,也都擠滿了觀眾……中國桌球隊的影響力甚至擴展到了印度洋其他國家。在模里西斯訪問期間,鄰近的另一地區——法屬留尼旺島專程派代表赴毛與我隊接洽,希望我們在訪問結束後能順訪他們的地區。

  「銀球飛四海,朋友遍五洲」。在舉國歡慶新中國七十歲生日的時刻,回憶起「桌球外交」那激情燃燒的歲月,我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正是因為國球桌球的長盛不衰,在全世界產生的巨大影響力,才能夠使她在國際舞臺上擔當起「民間外交」的重任。而更為重要的是,祖國的日益強大和繁榮昌盛,才為「桌球外交」搭建出縱橫捭闔的舞臺,從而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外交奇蹟,不斷為國人帶來驚喜。

相關焦點

  • 中國桌球名將再訪密西根大學梁戈亮丁寧重現「桌球外交」
    中國桌球名將再訪密西根大學梁戈亮丁寧重現「桌球外交」 ​20世紀70年代初,一場被稱為「小球撬動大球
  • 日本名古屋市設立「桌球外交」紀念碑
    原標題:日本名古屋市設立「桌球外交」紀念碑  日本愛知縣19日在名古屋市體育館舉行紀念碑揭幕儀式,紀念44年前打開中美關係正常化進程、並對日後中日邦交正常化帶來積極影響的「桌球外交」。   這座陶質紀念碑寬7米、高3米,其中鑲嵌了依據中國、美國、日本國旗形象製成的三個小球,三個球描繪了桌球的運動軌跡,以此來表現對話。紀念碑上用漢字和英文刻有「和平」「友好」等詞。   約100人出席了紀念碑揭幕式。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在揭幕式上致辭。   1971年,第31屆世界桌球錦標賽在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舉行。
  • 中美「桌球外交」背後的秘密推手
    後藤表示日方在比賽期間將遵守「日中關係政治三原則」,包括不執行敵視中國大陸的政策、不參加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不阻撓日中兩國正常關係的恢復。面對如此重大的決定,周說:「只有下這個決心了,我現在就寫報告請示主席。」周立即鋪紙落筆,給毛寫報告。周在報告中強調此次出國比賽的重要性,並提出「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而且,我球隊如去,當做好各種警戒準備。周恩來寫完報告,立即要求秘書將報告送往中南海毛澤東的住處。這次,毛澤東的回覆極快,在當天上午,離中國隊起程赴日只有2天時,毛在周的報告上批示:「照辦。」
  • 比「桌球外交」更早的「圍棋外交」,陳毅的貢獻,成果怎麼樣?
    比「桌球外交「更早的「圍棋外交」,陳毅的貢獻,成果怎麼樣? 文/無計讀史 外交,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我們熟知的外交就有「桌球外交」這樣的外交舉措。
  • 第31屆世乒賽「桌球外交」插曲
    「桌球外交」通常是指:1971年4月,毛澤東指示正在日本參加第31屆世界桌球錦標賽的中國代表團邀請美國桌球隊訪華,向美國傳遞出中方希望彼此交流、實現正常化關係的願望。還應看到,「桌球外交」對推動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其要義與推進中美關係幾乎平行。實際上,周恩來還巧妙地運用「桌球外交」,與朝鮮改善了關係,修補了由「文革」而產生的裂痕,使之重新緊密起來。這是從廣義的「桌球外交」引出的一段傳奇式變奏曲。郗恩庭,第32屆世界桌球錦標賽男單冠軍,是這次赴朝訪問的主角之一。30年前他在接受我採訪的時候,就敘述過這段故事。
  • 中國外交史傳奇故事:「桌球外交」以「小球轉動大球」
    桌球外交簡介「桌球外交」指1971年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兩國桌球隊互訪的一系列事件。中美兩國桌球隊的友好往來,不僅推動了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進程,也加速了新中國走向世界的步伐。桌球外交的背景1960年代末,美國經過十多年的越戰,耗費了至少二千五百億美元軍費,與蘇聯比較起來,美國的國際地位相對下降,客觀上美國需要尋求抗衡蘇聯的力量。而中國兩彈一星的成功,使得其國際地位大幅度提高,成為美國爭取結盟的對象。
  • 斯諾克,能否成為下一個「桌球外交」的小球之王?
    體育無國界,體育是運動,更是一種精神,甚或上升到政治,比如新中國史上知名的「桌球外交」。「桌球外交」指1971年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兩國桌球隊互訪的一系列事件。印度等大英國協國家,目前在中國發展很快,可以說,丁俊暉功不可沒,是他一個人的優秀表現和勵志經歷
  • 桌球外交撬動冰封多年中美關係 成一段佳話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美建交40年,「桌球外交」48周年之時,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一段歷史。1960年代末,美國經歷了十多年的越戰之後損失慘重,國際地位也有所下滑,而中國也在希望恢復對美外交,以求提高國際政治形象及爭取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然而,兩個大國之間卻缺乏一個契機,或許在那個時候誰都很難想到,一個小小的桌球可以撬動這兩個大國之間的關係。
  • 中美桌球外交三十五周年 北京大學桌球隊訪美
    中新社華盛頓十一月二十二日電 (記者 邱江波)三十五年前,世界冠軍梁戈亮參與的著名中美桌球外交破冰訪問,微妙地改變了兩個大國的關係,被稱為「小球轉動了大球」。當地時間二十二日晚,作為北大兵乓球隊教練,梁戈亮再次踏上熟悉的地方,和北大桌球代表團展開了另一次桌球外交之旅。
  • 英媒:桌球外交讓位足球外交 小貝投石首相問路
    據參考消息12月4日報導,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2日報導稱英國首相卡梅倫率大型工商代表團訪華第一天,英超聯賽和中超聯賽就籤約正式進行合作,英國媒體稱,桌球外交已經讓位於足球外交。中國足球職業化從誕生到改革經歷了近20年時間,中超的歷史剛有10年之久。  英超與中超的合作也包括,英超公司在聯賽管理、俱樂部經營、電視轉播權、球迷服務等多方面向中超介紹經驗並提供培訓。中超方面在單數年比賽間歇期間,會前往英國學習交流;雙數年英超比賽間歇期間,會派人到中國來提供幫助和培訓。
  • 【慶斌晨語】小球如何推動大球,桌球外交始末
    【慶斌晨語】小球如何推動大球,桌球外交始末 2020-07-16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張燮林(中):「桌球外交」的非常記憶
    原創 張燮林 口述 上海通志館下文選自 上海通志館、中國桌球學院合作項目《國球之「搖籃」:上海桌球名將訪談錄》(復旦大學出版社)。張燮林(中):「桌球外交」的非常記憶「文革」中,體委裡面也分成了兩派,一邊是毛澤東思想兵團,一邊是造反大隊。我是屬於造反大隊的,反正大家都沒有什麼事可幹了,訓練停止了,食堂也停掉了運動員的夥食。可能桌球隊太有名了,一會兒《體育報》的造反派過來聊聊,一會兒體院的造反派過來談談。體院的那個頭頭叫劉長信,大談自己的革命造反精神。
  • 日本愛知縣體育館中美「桌球外交」紀念碑揭幕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馬麗】在1971年世界桌球錦標賽上美中選手開始展開交流,隨後「桌球外交」為兩國建交創造了契機。據日本共同社5月19日報導,為了使這段佳話流傳後世,日本愛知縣政府日前在當年為賽場的名古屋市中區縣體育館設置了紀念碑。據報導,約100名相關人士參加了19日的揭幕儀式。
  • 「桌球外交」親歷者莊則棟:小球轉動大球 打開中美兩國大門
    「桌球外交」親歷者莊則棟曾感慨地說:「我打球只能從臺子這邊打到那邊,還不時地下網、出界,但用小球推動大球,則打開了世界的大門,這是桌球對人類的偉大貢獻。」由於這段歷史,讓桌球不僅僅是一項體育運動,而且成了中國對外開放與交往的一張名片。
  • 乒球歷史回顧:小球推動大球 桌球外交轟動世界
    莊則棟走上領獎臺捧杯的時候發自肺腑地說:我是代表我們的集體領獎!  小球推動大球  「桌球外交」轟動世界  1971年4月,中國桌球隊參加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第三十一屆世乒賽。當時中美關係已經有了緩和的跡象,但究竟以什麼作為最好的媒介,來改善兩國的關係呢?中國領導人認為世乒賽是很好的契機。
  • 那年今日—「小球推動大球」的桌球外交 緣自一次中美高手的偶遇
    這次中美桌球隊的互訪轟動了世界輿論,媒體稱其為「桌球外交」,又稱這是「小球推動大球轉」的外交佳話。桌球外交這一段人們津津樂道的外交佳話,自然少不了一個奇妙的開頭。一切的開始都源於中美運動員的一次神奇的偶遇。
  • 「桌球外交」和烤全羊的美味
    「桌球外交」與中國名廚1954年北京市「新僑飯店」正式開業,它主要是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朋友。該店烹飪能手薈萃,潘雲程師傅那年只有29歲,但是已經能夠擔當起許多重要的接待任務了。「世界青年理事會」300多人的龐大代表團,吃住都在「新僑飯店」。
  • 是桌球冠軍亦是外交功臣,娶日本妻子,範曾為其題聯:小球推大球
    莊則棟是中國第一個球類項目世界冠軍獲得者,連續三次獲男子單打,雙打,團體冠軍,桌球,由此被定為國球。經人介紹和著名音樂演奏家鮑蕙喬結為夫妻。當時,鮑蕙喬獲國際鋼琴演奏第五名,全國第一名。莊則棟代表中國邀請科恩,帶領美國桌球隊訪問中國,莊則棟帶中國桌球隊回訪美國,並得到美國總統尼克森的接見。之後,尼克森應中國邀請訪問中國。莊則棟桌球外交,小球轉大球被傳為佳話。莊則棟說:中美關係已經成熟,我只是關鍵的時候走對了一步,否則,我再有能力,也不能把球打到地球另一面。
  • 高軍的桌球世界
    高軍的桌球世界     曾代表美國隊出戰雪梨、雅典和北京奧運會,使美國桌球運動雄霸北美地區,前中國桌球國手高軍的名字,在美國乒協寫下了厚重的一筆。圖為高軍在她的球館教授球技。
  • 菊花展我就喜歡桌球菊,來欣賞各種桌球菊花,小夥伴們有福了
    大家好,我是你們可愛的城市綠化養花匠,愛綠化愛養花,最近貴陽阿哈湖溼地公園在舉行菊花展,展出了很多品種的菊花品種,讓市民感受到了菊花的魅力,我喜歡菊花,菊花展我就喜歡桌球菊,來欣賞各種桌球菊花,小夥伴們有福了,希望大家喜歡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