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生活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更重視健康的概念。有些人相信夏天洗冷水澡是對健康有所裨益的,但是,如何科學地洗冷水澡才能給身體帶來好處確實很多人都不了解的事情。哪些情況下不能洗冷水澡,甚至澡都不能洗呢?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夏天洗澡有講究
如何科學洗冷水澡
想從冷水澡中獲益,長期的堅持很關鍵,從夏天開始,一直堅持下去。
每次洗冷水澡前先做做「熱身」運動:用手揉搓皮膚數分鐘,感覺發紅、發熱為止。
洗澡時,先往四肢部位「澆」水,數分鐘後再衝胸、背部,讓身體有個逐漸適應的過程;水溫不要過低,以5℃—25℃為宜,時間也不宜過久,10—15分鐘左右即可,最長別超過半小時。
劇烈運動後不要洗冷水澡,因為這時體表的毛細血管擴張,如果突然「遭遇」冷水,會增加心臟負擔,引發心慌、氣短、頭暈等不適;在洗澡過程中,如果出現皮膚持續變白、頭昏等症狀,要立即停止,以免發生意外。
4種情況不能洗澡:
1、血壓過低時不宜洗澡
因為洗澡時水溫較高,溫度過高的水能使人的血管擴張,低血壓的人容易出現腦供血不足,會發生虛脫。
2、酒後不宜洗澡
酒精會抑制肝臟功能活動,阻礙糖原的釋放。而洗澡時,人體內的葡萄糖消耗會增多。酒後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
3、飽餐後不宜洗澡
飽餐後洗澡,全身皮表血管被熱水刺激而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4、勞動後不宜立即洗澡
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後,均應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昏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