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宓,一個簡樸而又正直的人,卻少有人知道

2020-12-12 奇點娛樂那點事

北京清華大學教授、現代著名詩人,「五四」運動時期創辦《學衡》雜誌,是學衡派代表人物,他反對白話文,曾和提倡白話文的著名學者胡適對著幹,這就是我當年學習中國現代文學史時對吳宓的初步印象。讀了張昌華先生的《是真名士自風流》之後,才對吳宓先生有了全面的了解。他是一個正直誠實的學者,在大學教了一輩子書,是一個「愛國、樂教、盡職」的大學教授,為國家培養了不少人才,著名學者錢鍾書就是他的學生。

他注重身教,從小事做起,與學生的關係十分融洽。關心學生和他人,生活簡樸、樂於助人。對學生經濟上的求助,他有求必應。他是一個十分重情講義的人。他說:「一個有道德的人應該隨時隨地想到如何給別人以便利而不給別人添麻煩」。自云:「宓就是樂於助人,並無其他目的,亦不望人報答。」20世紀30年代,曾被他很器重的一個學生考取美國留學,因遭意外,費用不足,吳宓便傾囊相助300大洋,助其成行,並再三聲明,不用償還。在西南師院的歲月,發工資那天他最忙,忙於填寫濟助親友、學生的匯單,自己所剩無幾,有時不夠,還多次向鄰居借錢。

吳宓在生活上自律儉樸,不嗜菸酒,粗茶淡飯。講課筆記及幾十年的日記本,大多是寫在撿來的煙盒上,一頂蚊帳自1938年用到「文革」後退休,幾近40年。1943年他離開昆明,一條毛毯還是早年在美國的友人送的,灰布長衫褪色泛白,磨損極重,幾個布紐襻都快掉了,是他人在車站幫助他縫合的。

可惜的是「文革」中他飽受折磨,晚景悽涼,於1978年1月17日病逝。

在馮至、朱光潛等30多位專家學者聯名給中央統戰部上書後,西南師院於1979年7月18日,重新召開吳宓平反昭雪大會,推倒了一切強加在吳宓頭上的誣衊不實之詞,為他徹底平反昭雪,恢復了名譽。對於勤勞一生、成就卓著的吳宓先生終於蓋棺定論,作出了正確的、實事求是的評價。吳先生如果地下有知,當可含笑九泉矣。

吳宓的一生是簡樸的一生,雖在文革中受到折磨。但是,最後仍然恢復了其名譽。好了,這就是小編我對吳宓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我所知道的吳宓先生
    我所知道的吳宓先生李永暉   2015-03-09  國學大師、教育家吳宓(1894-1978)早年留學哈佛,精研英國文學,回國後在清華等多所高校任教,學術研究成果斐然,桃李遍天下。上門向恩師請教  到了西師後,我打探到吳宓先生有一個幾成定式的生活習慣,即每天晚飯後都要從居所文化村出來,沿著大操場到三教樓這條路散步,於是便邀約同班同學唐永齊與我一道到大操場邊「候駕」,一睹這位泰鬥級學者的風採。到了大操場邊約摸等候了半個多小時,吳宓先生果然現身了。
  • 「我是吳宓教授」(圖)
    本報記者 張偉  吳宓(1894~1978),字雨僧,陝西涇陽人。詩人、文學批評家、副刊編輯,《學衡》主編。曾任教東南大學、西南聯大,參與創辦清華大學國學院。  每天早上七點半,《歐洲文學史》教授吳宓準時來到教室,開始在黑板上書寫。
  • 談簡樸生活
    這樣看,好像奢華生活的對立面,就是簡樸生活。但也有人認為,過慣了奢華生活之後,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面,才有了簡樸的理念。這裡可以注意,他們的這種簡樸,其實是一種更加講究和雅致。於是,這種簡樸需要極大的經濟保障,需要有閒,需要具備比較精緻的文化修養。  結果這樣的簡樸就有了許多的繁瑣。有了大量的準備,大量的功課,而後才能進入簡樸的境界。
  • 吳宓:中國比較文學之父
    吳宓:中國比較文學之父吳宓(1894-1978),陝西涇陽人。現代著名西洋文學家、國學大師、詩人。與陳寅恪、湯用彤並稱「哈佛三傑」。抗戰前夕,清華大學因敲鐘全校聽不到,即改放汽笛,為此吳宓上書校長,長達數千言,內稱:「其音復復,其聲慘慘。吳宓和湯用彤在雲南蒙自同住一室,兩人常下圍棋。由學生畫一個棋盤,買了200個白鈕子和200個黑鈕子,就在床鋪上展開大戰。吳宓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時愛上了一位非常漂亮的女生。
  • 民國聞人在四川23丨國學大師吳宓 ②:秋色如錦 只當「宅男」
    吳宓在成都燕京大學寓所雷文景 文/圖1945年8月15日,有兩件事情應該寫入吳宓的成都檔案。「閔記小餐館」幾乎成為他每日早餐的食堂,南大街的「菜羹香」則是他午餐經常光顧的地方,其它如悅來場的「四五六」酒樓、祠堂街的「邱鬍子」餐館、西御街的「大眾餐廳」以及「稻香村」、「宴賓樓」和當年成都有名的「忱江樓」、「竟成園」等大館子他也沒少光顧過。但吳宓更偏重於精神生活,在他留下的事無巨細的日記中,後人看不出他對美味的偏好,或許,他並不喜愛成都的味道?
  • 民國人物——吳宓
    吳宓吳宓(1894一1978)字雨僧,陝西涇陽縣人。民國時著名的國學大師,西洋文學家,清華大學國學院創辦人,中國比較學之父。吳宓出生陝西巨富之家,幼年時和於佑任等人同在宏道書院讀書,後其考入清華大學,1917年又考取留美名額到美國哈佛大學學習比較文學,哲學。
  • 吳宓:「博雅」教育倡導者
    吳宓(1894-1978),字雨僧,筆名餘生,陝西省涇陽縣人,清華大學國學院創辦人之一,被尊稱為中國比較文學之父;著作有《吳宓詩集》《文學與人生》《吳宓日記》等。一年後,清華大學成立,吳宓擔任清華大學研究院主任,他聘請了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等4位學者為研究院導師。這個研究院後來被人稱為「國學研究院」,為國內培養出許多優秀的國學人才。1930年,吳宓遊歷西歐,回國後在清華大學開設了外文系。在他的努力下,清華大學外文系迅速發展,成為國內一流的系科。
  • 【人物】民國大師 「哈佛三傑」之吳宓
    有人說,他是一個地道的「好色之徒」,話雖偏激,卻折射出了他在婚戀上不安分的一面。為此,陳寅恪看得頗為透徹,說他本性浪漫,不過為舊禮教道德所「拘系」,感情不得舒發,積久而瀕於破裂,因此「猶壺水受熱而沸騰,揭蓋以出汽,比之任壺炸裂,殊為勝過」。
  • 生而為人,力爭讓自己成為一個正直和有骨氣的人!
    1生而為人,要力爭讓自己成為一個正直和有骨氣的人。不管家庭條件如何,都要立足自身。不做歪門邪道的事,不背後做手腳,一定要讓自己有正氣,有正義感。不貪小便宜,不弄虛作假。2人最重要的是活得坦蕩,活得有底氣,有骨氣。《論語》裡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這段話告訴我們,貧窮不能諂媚,富有不能驕傲自大。雖貧窮卻樂於道,雖富裕而又好禮。
  • 到雪野湖去 赴一場簡樸而又奢侈的文學盛筵
    進入大眾傳媒大廈後,通過工作人員的導引,來到三樓活動室,從籤到表上看到,參加這次年度盛會的青未了文學網的代表不多,共七人。通過曹竹青老師介紹,我認識了文學網的傅星橋老師、臺應新老師、馬連成老師、劉麗老師。中午,在新聞大自助餐廳用完午餐後,曹竹青老師率團乘大巴趕赴雪野湖航空俱樂部,開啟壹點號大咖年度盛典「看見春天」之旅。
  • 楊絳:錢鍾書曾苛評吳宓詩集惹誤會 兩人一度隔閡
    他意中人的小名並不雅訓,她本人一定是不願意別人知道的。吳先生說了出來,立即惶恐地伸伸舌頭。我代吳先生不安,也代同班同學感到慚愧。作弄一個痴情的老實人是不應該的,尤其他是一位可敬的老師。吳宓先生成了眾口談笑的話柄———他早已是眾口談笑的話柄。他老是受利用,被剝削,上當受騙。吳先生又不是糊塗人,當然能看到世道人心和他的理想並不一致。可是他只感慨而已,他還是堅持自己一貫的為人。
  • 做一個正直的人,有多難?
    每個人都曾想過要做一個正直的人,也希望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但後來我們會慢慢發現,想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到底有多難!首先你要堅守自己的原則,有明確的態度,更重要的是你的內心要承受住所有壓力。這幾點聽起來也許會感覺很輕鬆,好像我們都能夠做到,但當你真正去面對事情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遠遠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
  • 吳宓和他的《世界文學史大綱》
    此外輔以兩篇不同時期友生對吳宓授課的感受。雖不能充分表現吳宓研究和講授世界文學史的觀點和心得,也算是對他四十多年教學生涯的一個紀念。祈願如今散失各地的父親遺稿,終有一日得刊行面世。  感謝美國芝加哥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史丹福大學東亞系副教授周軼群女士受編者之請,於百忙中在細讀深研吳宓日記、作文、書信,及其他許多有關著作的基礎上寫出《吳宓與世界文學》的長篇導讀,為本書增色不少。
  • 你願意做一個正直的人嗎?
    我的父親是一個很正直的人,他教導我們為人處世也必須正直,雖然,他的正直總是吃虧,受苦,受人排擠,甚至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但是他說話,做事從未泯滅自己的良心。一個正直的人,在社會上普遍遭到人的推崇和喜愛,但是讓推崇的人做一個正直的人都不情願。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私的一面,正直的人也自私,但是他們能夠拿捏好分寸,公是公,私是私,公私從來都分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自私的人就不一樣了,他們可以以權謀私,利用公權力為自己謀利益。
  • 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國內首部類型的電影應該是由郭敬明的書改編成的悲傷逆流成河,記不清是在初中還是高中這本小說就已經暢銷,還記得看這本書時不知道賺取了我們多少眼淚。當聽說要翻拍成電影時還擔心演員無法演出那種悲傷壓抑的氣氛,結果沒讓書迷們失望。我覺得易遙的眼神絕了,看著她的眼睛我就覺得整個世界都是灰色的。這兩部電影都在告訴我們不要搞校園霸凌校園暴力,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做一個友愛的同學!!
  • 軍婚文:正直根正苗紅的年輕權少,卻寵愛一個不學無術的不良少女
    軍婚文:正直根正苗紅的年輕權少,卻寵愛一個不學無術的不良少女大家好呀!今天小編跟大家推薦的是軍婚文:正直根正苗紅的年輕權少,卻寵愛一個不學無術的不良少女他們怎麼突破重重困難,歷經艱辛在一起呢?有什麼什麼樣的甜甜的故事呢?歡迎大家前來點擊觀看!
  • 吳宓為了毛彥文和妻子離婚,為何毛彥文答應他求婚時,他卻退縮了
    吳宓是我國著名的國學大師,他不僅一手創辦了清華大學國學院,還在教育方面很有成就,比如錢鍾書就是他的得意門生。然而這個學識淵博,才華出眾的人卻在感情上一直飽受詬病。特別是他和第一海歸女博士毛彥文的一段糾葛,更是被後世津津樂道,那麼這究竟是一段怎樣的愛恨情仇呢?
  • 羅永浩:一個為「正直」奮鬥的普通人
    中國的商業化出現來太多投機取巧的商人,眾多嚮往正直的的人要麼被騙,被誤導,要麼自己也忍不住出賣自己的人格,投機取巧一番。所以不用投機取巧,單用「正直"就能在商業中成功成了一大批人的期望。而羅永浩恰恰就是踐行正直的人。他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也為利益心動,也會世俗。但他始終堅守正直的底線,且做到了。
  • 李瓊玖:正直的人不一定是藝術家,藝術家首先應該是正直的人
    一個正直的人,不一定是藝術家;但一個藝術家,一定是一個正直的人。——李瓊久四川樂山人。1932年畢業於成都四川美術專科學校。李瓊玖先生1907年12月21日出生於樂山蔡金場,剛出生的他奇異地長出了12個指頭。李瓊玖8歲時,父親就請來當地羅秀才教其《四書五經》,學習文化。加之李母擅長刺繡,舅舅又是剪紙藝人,李瓊玖從小對藝術耳濡目染。
  • 吳宓作品精選,《文學與人生》評分高達9.1
    吳宓(1894-1978),陝西省涇陽縣人。字雨僧、玉衡,筆名餘生。中國現代著名西洋文學家、國學大師、詩人。清華大學國學院創辦人之一,被稱為中國比較文學之父。吳宓與陳寅恪、湯用彤並稱「哈佛三傑」。著作有《吳宓詩集》《文學與人生》《吳宓日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