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簡樸生活

2020-12-22 中國文明網

  

  

  許多人認為中國人這段時期特別需要簡樸的生活,不要大手大腳。人們認為這種簡樸生活能夠挽救和贏得未來。

  簡樸是一種生活質地,是精神也是狀態。

  一個民族需要簡樸的生活理念,要活得清爽一些。

  簡樸的觀念

  談簡樸生活、表達這方面的觀念的書,已經出過不少,寫得大多好讀,有趣味。不過其中有一些,其實是講衣食無憂之後,怎樣過日子才更舒服、更雅致的。有人以為它正好和現在這種欲望的消費的社會是對立的——但作為對立的觀念推廣出來,卻多少有些不對位。歐洲出過這種書,美國也有,而且很暢銷。看來追求雅致的生活,已經超過了追求實用和簡樸。

  許多人認為中國人這段時期特別需要簡樸地生活著,不要大手大腳,需要多灌輸這種理念,需要講講它的道理。人們認為這種簡樸生活能夠挽救和贏得未來。怎樣把簡樸生活的好處講足,並盡力講得通俗易懂,講得很身邊化、市民化,也不容易。

  中國人口這麼多,不提倡簡樸生活,不建設節約型的社會,對能源的消耗會不得了,對人類生活空間的爭奪會不得了。當然倡導這種生活的理由很多,也很現實。至於精神層面的討論,要深入下去就難了。

  在一個以消費拉動生產的理論大框架下,要談簡樸生活不僅困難,而且容易變成一種奢談。現在的主要潮流是千方百計地引導消費,千方百計地讓人把手中的錢花出去,這又怎麼會簡樸下來呢?

  這樣看,好像奢華生活的對立面,就是簡樸生活。但也有人認為,過慣了奢華生活之後,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面,才有了簡樸的理念。這裡可以注意,他們的這種簡樸,其實是一種更加講究和雅致。於是,這種簡樸需要極大的經濟保障,需要有閒,需要具備比較精緻的文化修養。

  結果這樣的簡樸就有了許多的繁瑣。有了大量的準備,大量的功課,而後才能進入簡樸的境界。

  簡樸即便作為一種進步,在這裡也被大大地複雜化了、概念化了。

  不錯,簡樸談的是人和物質的關係;但簡樸就是簡樸。

  不為物質所累

  一位海外朋友說,有一次一個政客在拉選票時,不停地談今後要怎樣為當地搞來更多的錢。當地的一位老太太聽著聽著就插話說,我們不再需要這麼多錢了,我們的錢已經足夠花了,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是要我們的孩子還能夠繼續到海邊撿貝殼。

  老太太的話讓在場的人一愣,隨即一片掌聲。政客是發蒙的,一時對不上口,因為他一輩子也搞不懂這是怎麼一回事、怎麼一種邏輯。

  老太太的要求簡單至極,而且這麼具體:能夠讓孩子撿到貝殼。她的要求看起來極小,其實很大。因為海邊的貝殼沒有了,要解決這個問題看來不是個小問題。究竟是怎麼將貝殼弄沒了的,這可能是一個極複雜和極長的過程。這顯然並非是一日之過。所以老太太的要求看起來小,實際上大得不得了。

  海水汙染到怎樣的程度,又經歷了怎樣的階段,老人沒有談得太多。她只是要求撿到貝殼。類似的要求,有的地區還化為了行動。比如有的地方為了保衛自己的生存之地,民眾能夠一齊躺在海灘上,躺在隆隆前進的機器前面,寧可死了也不讓開建有害的工廠。這樣的民眾一個會等於一萬個,所以有沒有這個力量大不一樣。西方人說「牛奶不好,奶酪也不會好」,就是在說民眾的普遍素質與管理者的素質,講這二者之間的關係。

  所以我們平時也需要從討論「牛奶」開始。可是我們現在很多的時候,僅僅放在討論「奶酪」上,卻忘了奶酪是從哪裡來的了。當然,後一種討論也是必需的、緊迫的。

  小資的生活理念很暢銷,這可以理解,但不能不將其多少作一分析和區別,特別是不能將它混同於簡樸生活的理念。在大資們看來,小資們已經很簡樸了,這種生活簡單而又不失體面,故可以謂之「簡樸」。其實呢,簡樸與否,這不僅是個物質保有的程度問題,還有精神質地的問題。小資的簡樸理念與真正的簡樸生活理念,這之間的區別當然很大。

  粗粗一看,小資們似乎涉及到簡樸生活,大談小城或郊外風光,還有旅遊遠足之類。這就是簡樸嗎?那麼怎樣的奢華才算是不簡樸?如果僅僅是走向了這種所謂的「簡樸」,離更大的奢華大概也就不遠了。

  自然環境回到原來的、好的生態時期,對自然環境來說就是一種簡樸。人文環境回到誠實和有信,對人文環境來說就是一種簡樸。簡樸就是真實無欺,就是極為符合人性的一種簡單。簡樸當然不會是簡陋,不會是窮棒子精神。

  現在這個時期,我們向西方學習,許多人很嚮往資產階級特別是小資產階級的生活。因為大資產階級學不了,臺階更高,所以先學學小資。將來有了條件,就肯定會學大資。欲望是沒有止境的。現在不學小資,不是覺悟,而是財力所限。所以這時候圍繞著小資話題,從這個角度,談了那麼多的簡樸和簡單,實際上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

  簡樸生活不是在對比中被確定的,小資生活也並不能因為大資的對比而變成了簡樸生活。簡樸是一種生活質地,是精神也是狀態,這與第三世界初來乍到的小資生活毫無關係。

  有人在商品經濟中發了財,然後就賣力地推銷一種生活方式,怎樣抽雪茄,怎樣吃巧克力、喝紅酒,這方面的知識印成的圖書一排排的。小資的欲望調動起來是很容易的,調動者完全不負責任。據說這可以讓人變得高貴。他們閉口不談這樣也可以讓人變得輕浮。要知道雪茄、巧克力之類不是土生的國貨,把洋化生活等同於高貴的生活,這是什麼心態和邏輯?

  有人引進歐美,特別是美國簡樸生活的概念。我們覺得不是那麼回事。討論一下什麼是簡樸,簡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簡樸的理念,在這個時期十分必要。因為不同的理念會引導不同的生活。這些都得想透,不能人云亦云。關於整個欲望社會、消費社會,從能源消耗到伊拉克戰爭,不妨什麼都想一想。因為這是一個立體的問題。有人不斷地舉例,說一些歐美頭面人物所謂的日常「簡樸」,我卻深深懷疑。通常是,巨大的奢華和資本的擁有者才會去滅亡別人的國家。

  談簡樸不是反對人類強烈的求知慾,不是反對科學,不是推廣愚昧,不是清教徒,不是反對俗世。簡樸正是回到真實的俗世,是不為物質所累。簡樸會讓人類社會生氣勃勃,會保持和推進人類的文明成果,會讓人類長存。不妨回頭看看自己的歷史,如春秋戰國,如秦滅六國,最後滅亡了齊國。

  齊國的科技和物質在當時是最進步、最豐饒的,出土的車馬文物何等華麗精巧。轎車上都鋪著地毯,漂亮得不得了,到現在看也是極為舒適的,上面還有酒櫃,有精美的酒具。在藝術上,像韶樂,令孔子聽後三月不知肉味。但這樣一個大富大貴的齊國,最終卻被秦國滅亡。而同時期的秦國粗陋多了,他們只舉著冷兵器從西部打過來了。

  齊國為物質所累,上層人士一味追求奢華,哪裡還談得上簡樸生活。齊的鼎盛時期是威王宣王階段,那時的國都臨淄如何了得。齊的昌盛與佔領東萊古國有關,這個古國在膠東,可能以今天的蓬黃掖為核心。齊國從此大得漁鹽之利,還據有了天下最大的鐵礦、最先進的煉鐵技術。它的邊界最遠的時候到了萊蕪。從此齊國的紡織、大米天下無雙,還有無數的戰馬和鐵器。這就有了後來臨淄國都的「舉袂成雲,揮汗成雨」。

  它物質上這麼發達,在當時是最不願過簡樸生活的一個國度,所謂的最繁榮、科技最進步、生產力最先進,但就是被最不發達、最粗蠻的秦國給滅亡了。物質和文明是偉大的創造物,但是它也能使一個民族很累很累。

  看來一個民族真是需要簡樸的生活理念,要活得清爽一些。

  時間和生命

  文明走向繁瑣,物質走向奢靡,結果會是極可怕的。如今天,有的城市上班路上需要花掉四五個小時,這種情況已不罕見。私家車特別多,中國的交通狀況不行,道路永遠要車滿為患。看來這部分擠車煩得要命的人,要忍受一輩子了。省會以上的城市,才剛剛開始這種厭煩的生活,他們厭煩這種無邊的繁瑣和無處不在的物質主義。

  大概有智慧的人,以後要設法躲開省會以上的城市了。為什麼?就因為耗不起,就因為時間是生命。生命不是無限的,它有長度。在城市長期煎熬,這太可怕了,而且每天如此、年復一年。

  怎樣搞物質,怎樣搞小資這一套,有人可以到處做報告,推銷他們的理念,還說是過簡樸生活。其實這全是騙人的胡說。跟上他們跑,單是時間上就花不起。

  在海外有位佛學大師,感動了很多人。她的錢很多,發展了很大的醫院和大學,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都做了一些慈善事業,影響極大。但大師並沒有丟掉本色,每天還要體力勞作,起早誦經,種地制茶,做蠟燭賣,還開了個有名的蠟燭作坊。吃飯也非常簡單。大師是弘法的,但她從簡樸生活開始做起。

  大師事業搞得很大,也就有了一些很漂亮的場所,有星級賓館。但無論物質搞得多麼好,多麼豐足,都儘可能不為它所累,而是用來回報社會,比如說辦教育、辦醫療,還有一個很大的出版作坊,自己印刷,自己發行,把向善的精神傳遍四方。世界各地,像非洲,都有大師援建的項目。

  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儘可能多的事業,將一切的耗費時間的無聊之事都盡力地壓縮掉,這不是最大的簡樸嗎?其實人間最大的浪費和奢華就是把時間糊裡糊塗地打發掉,把時間貢獻給不值得的東西。前一段有個口號,叫作時間就是金錢,說得太小作了。時間哪裡是什麼金錢,時間是更要命的東西,是生命。不要時間,就是不要命。

  清清爽爽的人生,就是只看重時間的人生。這種樸實的認識與簡樸生活的理念當然是一體的。(摘自《談簡樸生活——張煒散文》,張煒著,作家出版社2013年5月第1版)

相關焦點

  • 美國前財政部長布魯門切爾和陶淵明有一樣的志趣:喜歡簡樸生活
    像布魯門切爾一樣生活簡樸的實業家,還有很多,他們都是非常簡樸的,比如紐約時代公司的老闆查魯茨,百貨業翹楚古德曼和秀拉爾斯,以及美術商古根哈姆,還有幾年前去世的電影製片人福克斯和哥爾德威等,他們都把自己的大部分時間用在了工作上,生活都是非常的簡樸。
  • 郭晶晶生活低調,霍啟剛本是豪門卻生活簡樸,這4個做法讓人敬佩
    郭晶晶生活低調,霍啟剛本是豪門卻生活簡樸,這4個做法讓人敬佩。霍啟剛的爺爺是霍英東,在很早之前就是香港有名的大豪門。霍啟剛的父親叫霍震霆,子承父業發揚光大,早就是幾千億富翁。到霍啟剛這輩財產多到無法統計。可是令人想像不到霍啟剛究竟有多低調,多接地氣,生活簡樸到跟普通百姓一模一樣,甚至比普通百姓還低調,真是令人讚不絕口。
  • 畢業季~漫談小康生活之物質簡樸,生活不累,閒暇自在旅遊…
    其目的都是想通過高考來改變人生命運,過上更好的生活。何為好生活?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已經為中華民族描繪出了宏偉藍圖——小康生活!這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活狀態。然而,城鎮化、工業化、商業化、信息化……,讓大部分人漸漸忘卻了農耕生活、田園生活、精神生活。
  • 「雙語彙」Voluntary Simplicity/主動簡樸
    疫情之下,商店關門、餐館停業、邊境關閉、活動取消,人類不得不減少外出和消費,滿足於一種相對簡單的生活。但這種因為外部環境改變帶來的新現實也提供一個契機,促使大家審視自己的舍與得,探究生存與快樂之道,「主動簡樸」(voluntary simplicity)由此成為一個話題。
  • 極致簡樸|自然融洽
    極致簡樸 | 自然融洽匯川雅閣 ·EDM設計_設計團隊 / EDM·設計Design team來自極致簡樸,自然融洽的一種生活,我想它是一種氛圍,一種體驗,一種能讓人慢下來細細感受的生活。吹著微風,聽著音樂,喝著咖啡,點上自己最喜愛的香薰,與家人共度恰意時光。時間悄悄在走,案例滿滿在做,讓我們未來可期!
  • 三國時期,曹操雖是一方霸主,但他的生活十分簡樸
    實際上卻不是這樣,歷史上的曹操可是非常簡樸,甚至用兩袖清風來形容都不為過。帶領屯田,不收百姓糧食曹操起兵的過程非常艱苦,因為陳留是個四戰之地,周邊都是比他還強悍的對手,為此曹操特意驅虎吞狼,經常教唆、煽動周邊的諸侯火拼,自己安心發展。等諸侯火拼兩敗俱傷後出兵奪取戰果。就這樣一輪接著一輪,終於拿下中原地區。
  • 河南汝州陳向敏《簡樸生活,親近自然》
    人,究竟應該怎樣生活?也許你能從《瓦爾登湖》中找到答案。《瓦爾登湖》是美國19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家、哲學家亨利·戴維·梭羅在麻薩諸塞州康科德鎮的瓦爾登湖濱的森林裡離群索居時寫成的一本散文集。梭羅出生於1817年,20歲畢業於哈佛大學。1945年7月開始,他做了一個為期兩年零兩個月的實驗——離開所在城市,獨居瓦爾登湖畔,詳細記下自己的生活狀態和所思所想,寫成散文集《瓦爾登湖》。
  • 生活簡樸的周恩來總理對刮鬍子的刀片有什麼特殊的講究?
    作為無產階級的老一輩革命家、新中國的開國元勳,周恩來總理直到去世都一直保持著簡樸的生活作風,所用的生活物品也是非常簡單,很多外國友人對此也是非常的佩服。不過在刮鬍刀片的問題上,周恩來總理卻有特殊的講究。
  • 簡樸自助遊歐洲花費一覽
    這篇經驗談的前提是:旅遊旺季前往歐洲自助旅行,吃、住簡樸,選擇公共運輸工具,以參觀遊覽為主。這裡說的歐洲是西歐,不包括東歐。所需花銷總數應該在人民幣15000元左右。這些錢大致由以下幾部分組成:飛機票、住宿費、餐飲費用、在當地的交通費(火車、長途車等、城市內交通等)、景區景點門票。
  • 龍山博物館:簡樸的石磨盤和石磨棒
    (原標題:龍山博物館:簡樸的石磨盤和石磨棒)
  • 簡樸反倒遭排斥,號稱「富宋」到底有多奢靡,看看官民生活就知道
    簡樸向來是中國人崇尚的美德之一,畢竟,從古至今,我們聽過最多的就是無論國家或個人,崇尚奢靡即為衰敗之相,可偏偏歷史上卻有這樣一個反其道而行之的朝代——大宋。後人常常稱之為「富宋」,可大宋曾經的奢靡程度卻真的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樣簡單,哪怕是現代人在很多生活方面都會對大宋很是嚮往。
  • 日本幼兒園的教室為何要這麼簡樸
    在日本幼兒園,不論是公立的由政府辦的,教師可以享受公務員的待遇,還是私立的由教會寺廟辦的,他們的課室都極為簡樸。   日本幼兒園教室找不到現代化的設備和琳琅滿目的高檔玩具,這與日本先進發達的科技社會似乎形成強烈的反差。
  • 澳門佛光協會松山分會綠色環保講座「簡樸生活,讓心靈富有」圓滿舉辦
    講座的第一部分,首先播出一段影片,講述香港自然環境教育導師野人的日常簡樸生活,他一家三口三餐均是素食,平時亦很少在社會上消費,利用大自然的物品自給自足,把環保的理念實行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袁先生藉著野人的故事作引子,與大家分享快樂的方法,以及與家人的相處之道;野人一家不注重物質的生活,卻活得很快樂;其實快樂並不是與物質掛鈎的,簡約的生活、 與家人和朋友在一起,同樣可以過得很快樂。
  • 吳宓,一個簡樸而又正直的人,卻少有人知道
    關心學生和他人,生活簡樸、樂於助人。對學生經濟上的求助,他有求必應。他是一個十分重情講義的人。他說:「一個有道德的人應該隨時隨地想到如何給別人以便利而不給別人添麻煩」。自云:「宓就是樂於助人,並無其他目的,亦不望人報答。」20世紀30年代,曾被他很器重的一個學生考取美國留學,因遭意外,費用不足,吳宓便傾囊相助300大洋,助其成行,並再三聲明,不用償還。
  • 英國TNT劇團話劇《霧都孤兒》簡樸下的流光溢彩
    一個簡樸的木質絞架便是他們全部的道具,五位演員交替演繹著劇中的十幾個角色。同一個演員既是潑辣骯髒的接生婆的扮演者又是心地善良的妓女的扮演者;而由女演員扮演的男孩角色更是全劇的亮點。無論是奧利弗的孤苦無依還是少年扒手道奇的玩世不恭,無不浸透著男孩子青春的活潑與迷惘;劇場內的觀眾們一度忘記了男孩子們的扮演者是女演員,直到演員謝幕時大家才發出嘖嘖驚嘆。
  • 武漢市政府大樓起火 曾被央視樹為簡樸典型(圖)
    簡樸大樓是節約典型  武漢媒體2007年的報導顯示,在全國嚴查公款違規修建豪華樓堂館所之際,武漢市委辦公大樓和市政府辦公大樓因多年一貫的簡樸風格而被央視《新聞調查》節目樹為正面典型。  武漢市政府大樓建成於1985年,是一座9層建築,市長、副市長及多個政府部門均在此辦公,辦公條件十分擁擠、簡樸。
  • 王安憶讀《戰爭與和平》:生活最好的境界,是簡樸卻不受罪
    同樣的喝酒、縱慾、談女人,糜爛和腐化在這裡照樣上演,他寄予戰爭拯救的希望開始崩塌。 他在一場戰役中負傷,突然發現世界上有一種感覺是疼痛,比什麼樣的佔領和光榮更強大,更有覆蓋性。 在安德烈的世界裡,一切都井然有序,邏輯嚴密,都是可以推論的。
  • 鄉下人的簡樸生活!
    外面靜悄悄的,只能聽見青蛙的叫聲鄉村生活是多麼恬靜,多麼富有詩意!這就是我們農村的生活,
  • 在大學,談一場戀愛到底有多燒錢?
    我們把大家可能的戀愛花銷分成以下兩類共六個小點方便大家參考對號不入座同校戀愛的分級簡樸型好在一些微小的幸福可能不需要花太多錢就能獲得比如一起享受昏暗燈光下的夜宵時刻所以簡樸型的戀愛依舊甜蜜蜜所以說戀愛的儀式感能夠帶來甜蜜但生活同時也需要精打細算呀!
  • 52歲蕭薔近照太驚豔,精修與生圖零差別,手鍊暴露生活挺簡樸
    從整體看,當日蕭薔的造型十分樸素接地氣,渾身上下只戴了一件首飾,就是兩隻手腕上系的紅繩手鍊,看著十分普通,證明生活挺簡樸。蕭薔穿著厚底高跟鞋,裙子下擺正好蓋住腳面,顯得腿很長,身材好又會穿,想不美都難啊!這張全身照挺驚豔,感覺蕭薔有1米9既視感,而且非常有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