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漫談小康生活之物質簡樸,生活不累,閒暇自在旅遊…

2020-09-03 視覺華夏sjhx

今天是2020年的7月8日,是新冠病毒疫情帶給我們的特殊日子,讓莘莘學子的高考整整推遲了一個月。雖然時間推遲了,但學子們的鴻鵠之志沒有絲毫減弱,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會更加強烈。其目的都是想通過高考來改變人生命運,過上更好的生活。

何為好生活?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已經為中華民族描繪出了宏偉藍圖——小康生活!這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活狀態。

然而,城鎮化、工業化、商業化、信息化……,讓大部分人漸漸忘卻了農耕生活、田園生活、精神生活。日趨激烈的競爭、攀比、快節奏,讓我們失眠焦慮、冷漠抑鬱,甚至不惜透支生命與健康,無休止地追求功名利祿、物質財富,鋌而走險、投機倒把、貪汙腐敗……,車奴、房奴、子女奴比比皆是。其實,最好的生活狀態,不是物質上的無限富有,而是隱藏在簡樸背後的精神貴族。

放眼世界,譬如在北歐、東南亞某些國家,走遍各地,很少有高樓大廈,人們穿著樸素,開著舊車,住著小木屋,吃著簡單的食物,生活在綠水青山環抱之中。

晚上七點以後,街上靜悄悄的,很少有燈紅酒綠,更沒有奢華的消費刺激人的神經和感官,人們都在各自家裡陪伴家人,讀書、聊天、消遣。

瑞典有句老話說:「錢可以儲存,而時間不能儲存,你怎麼花時間,就決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質量。」

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房子、車子、票子,而少有人貫注於孩子、妻子、園子。

其實,我們要學會降低對物質財富追求的欲望,回歸生活的簡樸、精神的富足,回歸安靜的心靈溫度,提高生命品質。

生活就是過日子,不是每天穿梭於各種燈紅酒綠的夜市、會所與Party,或者燈火通明的辦公室,過日子要的不是太多的物質享受,感官刺激,而是要多一點的心靈品質。

在北歐,生活的簡樸是一種習慣:飯不能不吃,但不必多吃;事兒不能不做,但不能太累;錢不能沒有,但不必過多。

當生活節奏特別快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該問問自己:到底什麼才是幸福,我們所有無休止的追求又究竟為了什麼?生命的本質是什麼?

生活其實很簡單,只是想要讓父母、伴侶、孩子過得好一點而已。

有位作家說:「物質生活一旦簡單了,身邊的一切也會清晰地水落石出。」

幸福,真的不用追求太多,而是需要很少,知足才能常樂!工作之餘,多和家人在一起,一起做飯,做遊戲,講故事,讀書學習,享受陽光、露營、騎行帶來的快樂,享受天倫之樂!

只有物質簡樸了,生活才能簡單,生命才會單純,才不會感到疲勞、焦慮,才會幸福長壽。

有了這些基礎,我們還可以配著家人一起開心出遊,為自己的生活增資添彩。為大家分享一個讓自己悠閒自在的旅行線路。

第一天:西寧~塔爾寺~拉脊山~青海湖(151基地)~黑馬河(住宿);

第2天:黑馬河看日出~茶卡鹽湖~柯魯可湖(可選)~大柴旦(住宿);

第3天:大柴旦~青海冷湖水上雅丹魔鬼城~格爾木(住宿);

第4天:可可西裡一日遊住格爾木。

第5天:格爾木到敦煌住宿。

第6天:早上去莫高窟(莫高窟的門票一定要在莫高窟門票官網預約,每年7-8月份以及國慶的提前30天內預約,官網連結莫高窟預約網址www.mgk.org.cn)~下午月牙泉~鳴沙山~敦煌(住宿);

第7天:敦煌~嘉峪關住宿。

第8天張掖七彩丹霞,冰溝丹霞(住張掖丹霞七彩鎮;);

第9天:張掖~祁連山風光~全國最美國道227國道~祁連山大草原~俄博~祁連卓爾山。(住祁連縣);

第10天:祁連出發~阿柔大寺祁連大草原~門源油菜花(7-8月有油菜花,其餘時間沒有,必須路過)~大坂山~黑泉水庫~西寧

相關焦點

  • 談簡樸生活
    小資的生活理念很暢銷,這可以理解,但不能不將其多少作一分析和區別,特別是不能將它混同於簡樸生活的理念。在大資們看來,小資們已經很簡樸了,這種生活簡單而又不失體面,故可以謂之「簡樸」。其實呢,簡樸與否,這不僅是個物質保有的程度問題,還有精神質地的問題。小資的簡樸理念與真正的簡樸生活理念,這之間的區別當然很大。
  • 美國前財政部長布魯門切爾和陶淵明有一樣的志趣:喜歡簡樸生活
    從古至今,簡樸一直是一種傳統的美德,現今社會物質極大地豐富,貌似談節儉已經不合時宜,實際上卻還是非常有好處的,節儉有利於培養一個人的情操,一個人無論貧富貴賤,都應該節儉生活,如此,才會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去。
  • 河南汝州陳向敏《簡樸生活,親近自然》
    梭羅出生於1817年,20歲畢業於哈佛大學。1945年7月開始,他做了一個為期兩年零兩個月的實驗——離開所在城市,獨居瓦爾登湖畔,詳細記下自己的生活狀態和所思所想,寫成散文集《瓦爾登湖》。簡樸生活,勇於捨棄。梭羅居住的小木屋自己搭建。他在小木屋旁開荒種地,春種秋收,自給自足。他認為物質多餘了就是累贅,要勇於捨棄。
  • 最好的生活狀態:物質至簡,精神至盈
    人也應如此,這個世界的物質無窮無盡,但我們所需的,也不過是飽腹之食與一方安身之榻而已。人活在世,錢無需太多,夠用就好;車子不用太貴,能代步就好;房子也不必太大,有家人在就好。只有物質生活簡單了,身邊的一切才會變得清晰起來。反之,如果我們被物質所控制,生活則變得沉重而焦灼。
  • 生活感悟:旅遊購物漫談
    旅遊購物漫談 現在的朋友圈到處是旅遊發布,今天去這裡,明天在哪裡,到處都是曬幸福的身影。可是一提到旅遊購物,就有點「莫名驚詫」了。其實。旅遊不購物,你又能做點什麼呢?導遊介紹沒有聽到,回來什麼也不知道。 數年前網曝:一張蓋有浙江新世界國際旅遊有限公司公章的導遊《佣金分配表》在網絡上被曝光,引導遊客購物導遊最高抽成可達50%。 【核心網事】導遊《佣金分配表》曝光 導「購」獲利驚人。
  • 是為了出人頭地,還是為了享受生活,你活得累麼?
    是為了出人頭地,還是為了享受生活,你活得累麼?人生轉瞬即逝,如白煦過隙,你是想要如曇花一現的美麗人生,還是過自在有為的慢生活?離2020年還有兩年的時間就全面小康了,我們早已經解決溫飽問題,若是想要過的舒服自在,生活可以如陶淵明寫的《歸園田居.其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興康社區:小康生活連著千家萬戶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興康社區:小康生活連著千家萬戶 2020-11-05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個人最好的生活狀態,物質至簡,精神至盈
    放下那些不必要的累贅,以簡單之心看世間紛擾,便可怡然自得。今天叔想把林語堂的這本《生活的藝術》分享給書友們,願看完文章的你,能夠輕裝上路,一路高歌。人也應如此,這個世界的物質無窮無盡,但我們所需的,也不過是飽腹之食與一方安身之榻而已。人活在世,錢無需太多,夠用就好;車子不用太貴,能代步就好;房子也不必太大,有家人在就好。只有物質生活簡單了,身邊的一切才會變得清晰起來。反之,如果我們被物質所控制,生活則變得沉重而焦灼。
  • 閒暇,是享受生活
    閒暇,是享受生活。 蘇軾在《臨皋閒題》中寫道:「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 這大好的江山風月,有幾人能真正欣賞,大多都是匆匆一瞥的過客。
  • 生活,越簡單,越快樂;欲望越少,越自由
    過簡樸的生活,不被物質所累,就能保持精神的自由。往往過度追求物質生活的人,精神上都是貧瘠的。他們在追求物質的同時,會不斷地迷失自我,然後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我們知道現在很多的貪官,他們在工作的之初,目的都是本著為百姓、為社會做好事的。
  • 小康生活人人嚮往,大家都在勤勞努力,那月收入多少算小康?
    近些年來,國家一直致力於小康社會建設,想讓老百姓都都過上小康生活。那麼叫小康?什麼樣的生活才算小康?小康一詞最早出自我國的詩歌總集《詩經·大雅·民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原意是指生活比較安定的意思。現代社會的小康是指小康水平,是指在溫飽的基礎上,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達到豐衣足食。自從改革開放到現在,已有四十年了。這四十個年頭裡,有哪些人真正富裕了?
  • 物質是一切生活情感、關係的基礎
    育鄰夢物質是一切生活情感、關係的基礎。無論多麼美好的生活夢想,最終都必定落實到一餐飯、一間房、一張床......物質是幸福生活的基礎物質是生活情感的基礎俗話說:「酒足飯飽思淫慾,饑寒窘迫起盜心。」也就是當人們生存上的溫飽問題得到解決之後就會產生情慾上的需求,而處於饑寒窘迫狀態下的人為了生存就會起偷盜之心。
  • 現今一個家庭擁有多少財產,才算是「小康生活」?看看你達標了沒
    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現在都說我過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都達到了「小康生活水平」,但真的是普遍達到了嗎?你現在有沒有過上真正的小康生活呢?讓我們來看一看怎麼樣生活,擁有多少財產,才能真的算是「小康生活」,看你有沒有達到!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八則故事講述幸福小康生活
    關於小康,總有諸多過往:你的第一部手機、第一輛汽車、第一份工作、第一套房子……無數個第「一」的片斷,折射出我們普通的生活場景,或是自己的,或是他人的,雖時代不同,但對小康的憧憬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未間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羊下村——物質精神雙脫貧,幸福生活有奔頭
    改善人居環境,讓村民生活更舒心地處榆中縣南部二陰山區馬銜山腳下的羊下村,位於興隆山大景區境內。交通條件便利,101 省道穿村而過,往西行 40 公裡可至蘭州市中心,往東行 8 公裡可至興隆山旅遊景區。所以我們的幫扶主要還是在基礎設施援建和消除『兩不愁三保障』工作存在的短板和硬傷方面,另外就是精神幫扶,要讓鄉親們的物質生活富起來的同時,精神生活也要充實起來。" 市委直屬機關工委駐羊下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趙斌說。(整治後的河道)橫貫全村的乾淨河道就是村民們感受到的最深刻的變化。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貧困戶老周的幸福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這幾年,搬出大山的貧困戶周明則,靠發展鄉村旅遊,逐步走上了致富路,好的日子如芝麻開花節節高。請聽錄音報導:《貧困戶老周的幸福生活》。見到周明則時,他正坐在自家的炕頭上,用手機直播,演唱歌曲《宋家溝》。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大草原上的小康生活
    攝影/胡曉生奔小康故事一:幸福生活樂呵呵我叫劉曉華,1968年3月在黑龍江省龍江縣出生,我是俄羅斯族,我老公好畢斯哈拉圖是鄂溫克族。2019年,我們的生活好了以後,在海拉爾購買了200平米的新樓房,家裡買了兩部小轎車。我目前感受的幸福小康生活,就是城裡有啥我們也有啥,每年我們也出去旅遊,大半個中國都走遍了。大兒子結婚了,我也抱孫女了,小兒子也快結婚了,一家人現在整天樂呵呵的。牧民劉曉華講述自家的小康故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讓氤氳書香浸潤小康
    這座開館只有一年的圖書館,已經成為老區人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數據顯示,一年來,六安市圖書館累計圖書流通量160餘萬冊次、累計到館客流110萬餘人次,每月客流量、活動場次位居全省16個地市級圖書館第一。圖書館是什麼?有人說是丈量社會文明的尺度,也有人說是人們的「第二起居室」,還有人說是「社會第三空間」。種種說法不一,但都肯定了圖書館在群眾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性。
  • 世界上最懶的國家,當地居民累了就不工作,你知道是哪裡嗎?
    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很多家庭都開始步入了小康家庭,生活水平也隨著提高。但是,在如今高壓、高強度的工作和生活之下,很多人都會出現了緊張、焦慮、不安等情緒,這時候,就會想要到外面去走一走,看一看,放鬆一下自己的心情,這也就是我國旅遊業為何發展得越來越快得原因。很多國人在走過了我國的各大景點、景區之外,也想要到國外去旅遊,去看看國外的異國風光和當地風俗,而這個時候,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就成為了國人國際路線遊的首選之地,而今天小編想要介紹的,正是這麼一個東南亞的國家。
  • 小康家庭的標準是什麼,你邁入小康生活了嗎?
    如果按照某磚家在會議上發布的數據,那麼我國的小康標準家庭年收入要達到60萬元-80萬元/之間,而一個家庭擁有這個數額收入,那麼家庭存款沒有個幾百萬元根本說不過去,但是我國的家庭平均存款有多少呢?至於說有多少存款算小康,這個沒有定論,因為有太多的因素要考慮,一個沒有房子但是有20萬元存款的人,跟一個有房子但是只有2萬元存款的人,誰是小康?如果單看存款,肯定第一個人是小康,但是我們要考慮的不可能只是存款這一個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