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簡樸一直是一種傳統的美德,現今社會物質極大地豐富,貌似談節儉已經不合時宜,實際上卻還是非常有好處的,節儉有利於培養一個人的情操,一個人無論貧富貴賤,都應該節儉生活,如此,才會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去。
簡樸的生活,會讓我們更有心情去培養更有情趣的事情,去追求更有價值的目標,如果一個人的意識裡,對鋪張浪費過於執念,意志就容易衰退,氣質就容易柔弱,精神也容易空虛,短暫的物質滿足後,就會有人生虛幻,過眼雲煙的失落之感。
前美國財政部長,布魯門切爾,他就是一個非常節儉的人,這位卡特總統的經濟參謀,其實是從民間選拔上來的。
布魯門切爾,從歐洲來到美國,那時的他,身無分文,窮困潦倒,但是他十分努力,在加州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攻讀經濟學,畢業後,他當上了一家企業的副總經理,那時的他不過才三十一歲。
十年以後,他成為美國企業本迪克斯的總經理,也是國務經濟顧問,他之所以會那麼快速的成功,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很簡樸,對於奢華的東西不感興趣,就節省了很多的時間,讓他可以更加專心的學習和工作。
像布魯門切爾一樣生活簡樸的實業家,還有很多,他們都是非常簡樸的,比如紐約時代公司的老闆查魯茨,百貨業翹楚古德曼和秀拉爾斯,以及美術商古根哈姆,還有幾年前去世的電影製片人福克斯和哥爾德威等,他們都把自己的大部分時間用在了工作上,生活都是非常的簡樸。
想要讓自己活得更幸福,那麼就要學會簡樸,簡樸的生活態度,才能發現更多的生活中的美好,生活中的美好填滿了心靈,才會在每一個日子裡,得到內心真正的快樂和滿足。
想要讓自己的生活感到輕鬆和愉悅,又可以充滿活力,那就一定要從簡樸開始,簡樸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在喧囂的塵世裡,讓人們的生活空間更自然,更純淨,更節儉,更清新,並且無比的寧靜。
簡樸是一種較高層次的生活品質,他和吝嗇敷衍等對生活的種種不滿,以及自我不足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要想成為幸福快樂的人,就要記住簡樸的生活是美麗的,簡樸的人,才會體驗到生活真正的樂趣和意義。
我國古代著名的詩人,陶淵明也是一位崇尚簡樸生活的人,他歸隱田園,被世人稱之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自幼修習儒家經典,愛閒靜,念善事,抱孤念,愛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等詞句,都證明著陶淵明有一顆喜歡自由,嚮往簡樸生活的心靈。
簡樸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做人素養,簡樸不是簡單也不同於沒有追求,簡樸是精神思想上的一種刪繁就簡,是對目標與理想的專注。
簡樸的生活是美麗的,簡樸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更能得到最多的幸福。
做簡樸的人,活的會更為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