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孩子學習,掌握這4個心理學規律:輕鬆教出愛學習的孩子

2020-09-05 學習方法寶典

曾有心理學家說:「如果父母能讓孩子把所有的感情——積極的和消極的,都表達出來,就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一個好的教師,是一個懂得心理學和教育學的人。——(前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因此,如果我們的家庭教育,不能夠注意到孩子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的共同成長,那麼我們的教育也就是失敗的。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學習磨蹭、厭惡學習的時候感到束手無策。但其實,如果家長能夠利用好以下這幾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心理學規律,誘導孩子的行為方式,其實教育一個愛學習的孩子,就能夠變得十分輕鬆。


01 皮格馬利翁效應

美國著名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曾說:「世界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抱著希望而做成的」。

正是因為所有期待,人們基於對環境的認識,從而產生了價值感和目標,產生需要和動機。因此,孩子愛學習的動機往往首先要通過外部環境的激發,比如:父母老師的期待。最後,從外驅實現為轉化為內驅。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發現,那些被家長、老師寄予積極期望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後測試,他們的學習成績明顯比「不被寄予好的期望」的孩子的成績要高。

而此效應,與希臘神話中皮格馬利翁的故事相似,故命名


02 登門檻效應

但是,很明顯,這樣的期待值並不是越高就越好。

如果家長一上來就給孩子一個巨大的期望,常常還容易帶來的後果是要麼使孩子感到「壓力過大」,要麼直接把孩子「嚇跑」;所以,對孩子提要求和期望的時候,我們的家長還要注意期望的合理。

那麼我們對孩子本身的確有著比較高的期望怎麼辦?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是:如果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這就是登門檻效應,也稱「得寸進尺」效應。

在鼓勵孩子前進的過程中,當孩子取得小的進步,我們要表揚,然後再對孩子提出更進一步的要求,採取循序漸進的教育和引導的方式,往往就能取得很大的效果。

03 艾賓浩斯遺忘規律

著名育兒專家黃靜潔曾表示,在當今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很多的學習其實都是基礎性的學習,這樣的學習甚至一直維持到大學。因此,一個人的記憶能力,往往是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關鍵。

而心理學早已研究出了人的記憶遺忘規律,它就是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它告訴人們,人類在識記過程中的記憶,遺忘是存在著先快後慢的遺忘規律的,而知識想要快速記住,則一定要遵循「及時複習」的記憶原則,就好比在大廈剛開始傾斜的時候就要及時加固。很多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記住的知識老是忘記,多半是缺乏及時複習的習慣。


04 韋納的歸因理論

最後,雖然很多的時候,孩子明明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結果有的時候依然是差強人意。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對孩子行動過程、結果進行分析,找到問題所在的根源。

美國心理學家伯納德·韋納通過研究認為,人們的成功和失敗主要取決於努力、能力、任務難度、運氣、身心狀況,這5項因素;當然,來自他人的幫助或者評價是否公正,也是會影響到最後結果的第六因。

這些因素,既有來自外部的因素、也有來自內部的因素,既有自我可控性因素、也有許多不可控的因素。作為家長,當孩子不管面對成功或者失敗,都要積極指導孩子對內部、可控因素進行歸因。

讓孩子相信自己的努力,是家長培養孩子形成學習積極性的重要目標。

孩子學習成績差?家長,不應只告訴孩子好好學習,還要指導孩子學習方法

點擊視頻,免費了解一下10萬學生都在學習的來川學習方法課,學習數學、語文、英語等單科學習方法,掌握如何背單詞、如何考試不粗心、如何復盤、如何做總結的訣竅。

而更多學習方法秘籍,請點擊「了解更多」查看


相關焦點

  • 超前學習不是靈丹妙藥,掌握這3個教育策略,輕鬆教孩子學好數學
    01 小學生學數學的4個規律兵法云: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如果我們不對小學生學數學的成長規律和特點等有一個基本的了解,那麼,我們就很難對孩子如何學好數學起到一個正確引導。因此,孩子的數學學習內容要符合孩子的數學水平,一旦超出孩子的理解水平,他們就會出現難以理解和掌握的學習障礙,如果家長和老師不加以引導,孩子很容易掉到「學困生」的行列。此外,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是,小學生學數學會受到推理能力發展水平的影響,推理能力強的孩子,學數學很容易做到舉一反三和觸類旁通,這有利於孩子學好數學。
  • 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家長只批評沒用,6步教育出愛學習的好孩子
    那為什麼生活中,還有不愛學習的孩子呢?這一定是我們的教育手法出現了問題。,就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出:我是在為父母學習的錯覺。所以,家長要掌握好輔導孩子學習的度,既不能不聞不問,也不能投入太多。教育專家張敏馬上提出來:「這在我們教育當中,就不是無條件的愛。」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我自己有時也會不自覺就冒出一句類似的話。
  • 家長要懂心理學,遵循規律教養孩子,不然孩子會被你弄「病」的
    我不是讓你系統學習和掌握心理學理論和方法,而是說作為家長,你最起碼要了解自家孩子的性格特徵、氣質類型、興趣愛好、情緒表達特點、自我優勢與不足吧?馬丁·塞利格曼強調心理學讓人們身心更加健康,心理學讓人們事業更加成功,心理學讓人們婚姻家庭更加美滿,心理學讓人們的人際關係更加和諧,心理學讓人們的親子關係更加順暢。具體到家庭教育,心理學讓父母懂得,教育不但能教給孩子知識、專業,教育還能讓孩子更加快樂幸福。
  • 【教育】有效提高學習成績的7個秘訣,讓孩子考試更輕鬆
    掌握應用以下7個有科學根據的學習秘訣,讀書考試會更輕鬆。自制力比智商更能準確預測學業成績。心理學中經典的「棉花糖實驗」,告訴孩子若能等待研究人員回來,先不吃桌上的棉花糖,就可以獲得額外的酬賞。十年後追蹤這群受試孩子的SAT(美國大學入學學力測驗)成績發現,在幼時能忍耐、等待較久的孩子,SAT成績較高。自制力是可以鍛鍊的,且到成人都還有可塑性。
  • 讓孩子愛上學習只需這兩步
    天下父母都非常關心孩子的學習。經常有家長問:孩子什麼時候才能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省得我天天跟在後面催!很多家長甚至陪著孩子使出渾身解數,但成績仍然難見起色,心中自然少不了疑問:l 明明孩子很聰明,學習為什麼這麼吃力?l 不管怎麼威逼利誘,孩子為什麼就是不願意努力學習?
  • 關於孩子的記憶力和數字的學習,這些基本規律需要家長明白
    隨著小孩子的不斷成長,他們會發展出多種類型的記憶,這些記憶類型對於孩子今後的學習生活都很重要。只要孩子有著規律的日常生活,對這些模式的記憶就可以一直持續下去。可見規律的日常活動對於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更快地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孩子對固定模式的記憶,可以使這個世界對孩子來說變得安全和相對可預測。而且在遇到與固定模式不一致的非常規事件時,孩子也能快速地識別出來,能記憶得更好。
  • 行為心理學:學習輕鬆的助推式教育
    很多人學了一大堆心理學,依然沒辦法教好孩子,甚至連自己的心理都出問題了。對傳統心理學的改進,是行為心理學,即把人的行為和心理統一起來,更符合現實。簡單來說,行為心理學是讓人改善行為的心理學,而不是分析行為的心理學。我舉幾個例子,需要你配合一下,誠實地做選擇。場景一:假設你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每個月給你1萬,給一年;一種是一年後給你13萬。
  • 理解力:掌握學習的規律,事半功倍
    比如同一個班的孩子,學的都是一個東西,但總有些孩子理解得更好,而有些可能落後於平均水平。我們大人也是一樣,大家對教育的理解千差萬別。有人理解的教育,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有人理解,英語應該從小學習,從娃娃抓起。比如我同學的老婆是英國留學的英語老師,從一開始就和孩子講英語。
  • 如何教孩子認字?家長掌握這3個方法,讓孩子成為漢字「小達人」
    大多數家長都是抱著這種想法,從孩子出生之後就開始的規劃,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早教班、書法班等等,有的會自己在家教孩子識字,但這種做法是盲目的,對孩子的教育起不了太大的效果,甚至還會導致孩子厭煩學習,如果家長想要教孩子識字的話,我們要用科學的啟蒙方法。孩子一般什麼時候開始識字?
  • 「魔法學習」開啟孩子高效學習之旅
    「魔法學習」是親子共修課程,是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共同感悟、覺察、提升,倡導全人教育、全程教育、自我教育的支持體系,將為更多青少年朋友開啟成功快樂的人生模式
  • 如何陪孩子寫作業?掌握學習的方法才能輕鬆實現彎道超車
    家長要如何陪孩子寫作業?家長陪孩子寫作業需要掌握什麼方法才能輕鬆實現彎道超車,我們這些大人,做了十幾年、幾十年的學生,如果問你:你會學習嗎?估計很多人都會一頭霧水:學習誰不會?還用學嗎?當然了!老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習離不開大腦,如果掌握了大腦處理信息的原理,學會了怎樣學習,就相當於發現了學習的捷徑。
  • 家長英語不好怎麼辦?這本書教你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
    英語學霸Gary正是《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這本書的作者蓋兆泉的兒子。感謝作者無私分享了她的學霸養成秘訣。這本書乾貨滿滿,結合了作者培養兒子的實戰經驗,非常接地氣。如果爸爸媽媽的英語不太好,但還是希望幫孩子變成一個「雙語寶寶」。那麼這本書太適合你了,從理論到實操全都有。按照作者規劃的學習路線圖就能幫孩子輕鬆做好英語啟蒙,告別啞巴英語。
  • 孩子學習不會靈活變通?掌握「臨界知識」,讓孩子也能舉一反三
    很多的孩子總是對於學習不能夠集中自己的專注力,即使可以集中自己的專注力所持續的時候也不長,總是會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分心,導致孩子的學習效率非常的低的;當然一些孩子雖然是很努力的在學習可是他的學習成績卻看不見進步甚至是退步,這也是因為孩子的學習效率低。造成孩子學習效率低的原因就是因為孩子他沒有找到"臨界知識",不能夠去從這麼多的知識中發現一些規律。
  • 孩子會不愛學習?東莞家長這幾種方法教你
    導讀:孩子會不愛學習?東莞家長這幾種方法教你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會不愛學習?東莞家長這幾種方法教你!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如今,大多數孩子都沉迷於手機遊戲。
  • 孩子學習不紮實?了解桑代克的「學習三規律」,父母做好這3步
    其實父母的影響很多家長注意孩子學習能力的作用,孩子對學習的過度教育的孩子從一開始就不是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然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後續情況,這些在外的原因一對於內心的原因是孩子自己,這就是以下的幾點:一些孩子不好好學習,上課完全明白老師說出了單口相聲,而且,放學後也沒有被提拔一些問題被解決了每天
  • 老師向家長反映孩子學習問題,家長如何回復,這3個套路你要學會
    也有一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學習期待值過高,不能接受孩子有缺點,對於小學生老師,有學習問題都是很正常的現象,正因為如此,才需要我們家長和老師幫助孩子去解決。作為老師,想從老師的角度來說一說,當老師向家長反映孩子的學習態度問題時,家長怎樣的回覆,才能讓老師體會到家校溝通的真誠,以及不會引起反感,這其中是有套路的。
  • 孩子識字太慢怎麼辦?掌握4個識字方法,孩子愛學還記得牢
    作為家長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後,尤其是漢字。很多家長從孩子2歲起就教孩子識字。但是普遍孩子在沒上學之前識字量很少能超過1000。今天小編給各位家長整理3個識字方法,輕鬆讓孩子掌握漢字。
  • 如何引導缺乏學習動力與上進心的孩子愛上學習
    有些學生儘管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希望能夠考出好成績來報答自己的老師和父母,但由於沒掌握優秀的學習方法,沒有總結出一套循序漸進的學習思想,結果還是事倍功半,並且在考試中屢次遭受失敗,因而產生了自卑心理,覺得自己天生就比別人笨形成習得性無助,認為自己的命運註定要比別人差,無臉見同學、見老師、見父母,怕同學嘲笑,怕老師批評,怕父母責備。
  • 有效提高學習成績的7個秘訣,讓孩子考試更輕鬆
    圝圝不吃棉花糖和學習有什麼關係?為什麼開夜車臨時抱佛腳沒效?考試前太緊張,只要兩分鐘就能消除緊張的魔法是什麼?掌握應用以下7個有科學根據的學習秘訣,讀書考試會更輕鬆。心理學中經典的「棉花糖實驗」,告訴孩子若能等待研究人員回來,先不吃桌上的棉花糖,就可以獲得額外的酬賞。十年後追蹤這群受試孩子的SAT(美國大學入學學力測驗)成績發現,在幼時能忍耐、等待較久的孩子,SAT成績較高。自制力是可以鍛鍊的,且到成人都還有可塑性。
  • 教你如何激發孩子學習動力,幫助孩子愛上學習
    各位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大家好!上周的家長V課堂中,「番茄育心」創始人番茄媽媽,為大家帶來了精彩的一堂課——《兒童學習動力培養》,教你如何激發孩子學習動力,幫助孩子愛上學習。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回顧上周的精彩內容吧。   學習動力是「要求」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