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水族文化博物館開館一年接待遊客11萬人

2020-12-20 多彩貴州網

  貴州水族文化博物館是以展示中國水族歷史與文化為主題的民族類專題博物館,是水族文化發展的象徵和文化建設的重要標誌。博物館開館一年多來,免費向遊客開放,已接待11萬人次遊客,成為展示推介水族民族文化的有力平臺。

  水族文化博物館主要分為主展區和零展區,以及辦公區和戶外景觀。主展區分為水族概況、美麗家園、民族歷史與社會發展、水族文化、習俗和節日、欣欣向榮的水家新貌六個部分。展區內收藏有水書、水族馬尾繡工藝品、水族服飾、紡車、農耕用具、水族特色米酒等與水族文化相關的珍品。自開館以來,濃鬱的水族文化吸引了大量的遊客慕名而來,水族博物館已成為三都打造「生態民族文化旅遊經濟區」推介水族民族文化的有力平臺。

  據貴州水族文化博物館副館長張長壽介紹,「自從去年開館以來到現在,已經接待了將近11萬人次的遊客,這些遊客包括三都縣的在校學生及外縣的高校學生,以及專家學者和普通遊客。通過這樣的展示,有效的提高了三都的宣傳力度,提升了神秘水鄉,秀秀三都的『旅遊品牌』。」(來源:黔南熱線)

相關焦點

  • 三都水族博物館 遊客體驗「水」文化魅力
    三都是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擁有著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民族文化,國慶中秋「雙節」期間,獨具特色的水族民族文化和歷史吸引了各地遊客來到水族博物館,體驗「水文化」的獨特魅力。走進水族博物館,映入眼帘的水族大銅鼓,浮雕中刻畫的圖案,都生動反映了水族群眾長久以來的生產方式和生活信仰。
  • 青島一戰歷史博物館開館一年接待遊客11萬
    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開館一年來,累計接待市民遊客11萬人次,接待學校春秋遊團隊、研學團隊等各類團體7萬人次,傳播紅色基因文化。 12月20日,記者從青島市文旅局獲悉,青島一戰遺址博物館開館一年來,累計接待市民遊客11萬人次。
  • 中國沉香博物館漸成東莞文化名片 一年接待遊客近100萬人次
    東莞陽光網訊 12月18日,中國沉香文化博物館迎來開館一周年的紀念日,今天,香博館交易中心全國首家體驗館在東莞橫瀝正式對外開放
  • 三都這對夫妻自建「家庭博物館」 只為保護民族文化
    走進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和鎮雪花湖社區「水族家庭博物館」,猶如打開時光的大門,一件件老物件,一本本舊書,讓人感受到水族文化的魅力,水書、牛角雕、農用工具、生活用品、服裝、鞋......各式各樣與水族文化相關的物件吸引著遊客們的目光,「館主」潘小艾興致勃勃地為遊客介紹著每一件寶貝。
  • 三都「水族家庭博物館」捐獻水書古籍
    (通訊員 徐歡)近日,三都自治縣中和鎮三洞社區板告村民韋家貴的「水族家庭博物館」,向該縣檔案局捐贈一批水書古籍。這些文物包含音樂、婚假、起造等方面的書籍共計226件,具有研究和收藏價值。水書是古代水族先民用類似甲骨文和金文記錄下來的一種古老文字,保存了大量的水族古代天文、曆法、氣象、民俗、宗教等知識,保留了遠古文明信息,成為一種獨特的珍貴文化遺產,被專家、學者譽為世界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是水族古老的文化典籍。「水書習俗」在2006年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 月接待遊客27萬人次!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成新的「文旅打卡地」
    備受矚目的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和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自10月19日開館、開園以來,人氣爆棚。整整一個月,博物館接待遊客27萬人次,考古遺址公園的遊客也絡繹不絕。這裡,已成為古都洛陽新的「文旅打卡地」。一個月接待遊客27萬人次剛剛過去的雙休日,氣溫驟降,但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和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依然「熱度」不減,僅周六一天就有近萬人前來「打卡」。
  • 水族文化博物館八月初免費開放 位於三都堯人山生態旅遊度假區
    多彩貴州網訊   7月21日,記者從三都水族自治縣了解到,貴州水族文化博物館目前各項工作都已進入掃尾階段,所有工作將在8月初全部完工,預計8月8日黔南州建州60年慶典前免費向遊客開放。
  • 臨海市博物館開館「滿月」 參觀者逾11.78萬人次
    記者獲悉,新落成的市博物館自去年12月29日正式開放以來已滿月,1個月來,共接待市民及遊客11.78萬人次。開館後的第一個周日(2017年12月31日)和今年1月1日這兩天,日接待量均破萬。臨海市博物館是集收藏、研究、展覽、公共教育和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常設陳列為歷史廳、翼龍廳以及民俗廳。開館以來,逛一逛家門口高大上的博物館成為市民出遊的「熱門首選」。
  • (文化)大洋洲商代青銅博物館及遺址展示館開館
    新華社南昌8月20日電(記者袁慧晶)歷經2年多時間改造提升,位於江西新幹縣的大洋洲商代青銅博物館20日上午重新面向公眾開放,同時開館的還有新建成的大洋洲商代大墓遺址展示館。
  • 陝西博物館達325座 年均接待觀眾超4900萬人次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趙爭耀)12月2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2020年上半年,在陝西省文物局登記備案的博物館共325座,平均每11.7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遠超全國26萬人的平均水平,全省博物館年均接待觀眾超4900萬人次。
  • 國家民委考核驗收組和互觀互檢組走進我州三都水族自治縣、都勻市
    國家民委考核驗收組和互觀互檢組走進我州三都水族自治縣、都勻市 發布時間:2018-10-20 15:51:03      來源:黔南日報 10
  • 2019國慶假期上海共接待遊客1037萬人次 實現旅遊收入115億元,同比...
    東方網記者曹磊10月7日報導:市文旅局消息,國慶假日7天,上海市共接待遊客103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15億元,同比增長11.8%,出入境總數為79.73萬人次。此外,全市160多家主要旅遊景區點累計接待遊客729萬人次。
  • 四川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恢復開館 實名登記日接待遊客不超600人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3月13日,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恢復開館。開放時間為8:30—16:30,開放範圍為中國井鹽科技史陳列(輸滷展廳、製鹽展廳除外)、自貢地質陳列和臨時展廳,輸滷展廳、製鹽展廳和自貢鹽稅史陳列暫停開放。
  • 齊家文化數字博物館中英文語音切換新版上線
    原標題:齊家文化數字博物館中英文語音切換新版上線  中國甘肅網11月8日訊據民族日報報導(記者幸福)近日,廣河縣齊家文化數字博物館中英文語音切換新版上線,將全視角生動呈現4000多年華夏文化歷史陳跡。
  • 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 開館兩周迎客六萬
    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 開館兩周迎客六萬   位於都江堰市的華希昆蟲博物館是西南地區唯一的昆蟲博物館,也是亞洲最大的昆蟲博物館,自6月1日正式開館以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截至昨日上午,已累計接待遊客6萬餘人次。
  • 博物館迎來遊客
    新疆日報訊(記者張海峰報導)3月17日12時,恢復開放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迎來了第一批遊客。聞訊而來的遊客在新疆博物館門前排起了「長龍」,秩序井然,彼此間保持著1.5米以上的間距,人人都佩戴著口罩。
  • 端午假期湖北接待遊客1769.24萬人次 旅遊總收入69.8億元
    2019年端午假日全省天氣晴好,雖正逢高考,但全省各地文化旅遊市場持續火爆,各種惠民文化活動精彩紛呈,全省文化旅遊市場穩中有升,平穩有序。據統計,端午節三天,全省共接待遊客1769.24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69.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13.5%和14.43%;全省納入假日旅遊監測的25個重點景區共接待遊客179.9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4億元。
  • 2019年端午節三天假日湖南共接待遊客1580.72萬人次
    假期三天時間,全省共接待遊客1580.72萬人次,同比增長5.18%;其中,過夜旅遊者336.08萬人次,同比增長11.68%;一日遊遊客1244.64萬人次,同比增長3.55%。湖南全省實現旅遊總收入109.15億元,同比增長12.21%。
  • 人權篇】三都水族特色菜:魚包韭菜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國際在線報導(記者尹曉通、盧昭成、羅歡):對於聚居在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縣為中心及其鄰近地區的水族人民,魚包韭菜是其最重要的祭祖菜餚。
  • 中國消防博物館開館儀式舉行 孟建柱出席揭牌
    11月8日,中國消防博物館開館儀式在京隆重舉行。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孟建柱為中國消防博物館揭牌。劉金國副部長和國家文物局單霽翔局長分別代表公安部、國家文物局致辭。開館儀式由公安部消防局陳偉明局長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