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頭鯨魚自然死亡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2020-12-23 博物星球

我們看到太多鯨魚擱淺死亡的新聞,卻很少去想到——大多數的鯨魚都是深海中死去,所以它們的屍體最終會沉入幾千米的深海。這個過程被稱之為Whale Fall,中文翻譯成「鯨落」,鯨落可以供養一套以分解者為主的循環系統長達百年。

鯨落(whale fall)聽起來似乎真的挺有詩意的(對人類而言)。好像也有搖滾樂隊叫這個名字。

鯨落其實是一種生態系統。為了不影響大家的食慾,解說儘量用插畫(儘管如此,可能有些圖片會引起密集恐懼症,抱歉了)。

之前夏威夷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在北太平洋深海中發現,至少有43個種類的12490個生物體是依靠鯨落生存的。其中一些海洋生物——包括蛤蚌、蠕蟲和盲眼蝦中的稀有品種——會在屍體旁一點點吃掉殘餘物。這些群落是可以化能自養(sulphophilic stage)的,簡單來說,它們可以通過化學反應自己給自己生產食物。化能自養類似於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了不需要獲取太陽光,陽光無法穿過深厚的海水)。

鯨落創造了深海獨一無二的生態系統,科學家在鯨落中發現兩種新的蠕蟲品種—吃骨蟲弗蘭克普萊斯和吃骨蟲羅賓普魯姆斯,它們寄生於鯨的骨頭上,樣子類似於水紋形的螢光棒。 目前暫且稱為新生物種,主要是因為這類物種只出現於鯨落這一特定環境,目前科學家們還未在其它海洋生境當中發現。

對這種新奇的生態系統深入研究現,科學家發現細菌會吃掉鯨魚的骨頭,這種骨頭中含有60%的脂肪。隨後,細菌會製造硫化氫——一種有臭雞蛋味道的化學物質。成千上萬的化能自養海洋生物再將硫化氫轉為能量,供它們生養與繁殖。

鯨落生態系統可分為四個演化階段:

移動清道夫階段(mobile-scavenger stage):在鯨屍下沉至海底過程中,盲鰻、鯊魚、一些甲殼類生物等以鯨屍中的柔軟組織為食。這一過程可以持續4(至少)至24個月(取決於鯨的個體大小)。期間90%的鯨屍將被分解。

機會主義者階段(enrichment opportunist stag):機會主義者(機會種)能夠在短期內適應相應環境而快速繁殖。這裡所說的環境,就是鯨屍、鯨骨。在這個階段,一些無脊椎動物特別是多毛類和甲殼類動物,能夠以殘餘鯨屍作為棲居環境,一邊生活在此,又一邊啃食殘餘鯨屍,不斷改變它們自己的所在環境。

化能自養階段(sulphophilic stage):大量厭氧細菌進入鯨骨和其它組織,分解其中的脂類,使用溶解在海水中的硫酸鹽作為氧化劑,產生硫化氫。化能自養細菌例如硫化菌,則將這些硫化氫作為能量的來源,利用水中溶解氧將其氧化,獲得能量。而與化能自養細菌共生的生物也因此有了能量補充。

礁巖階段(Reef stage):當殘餘鯨落當中的有機物質被消耗殆盡後,鯨骨的礦物遺骸就會作為礁巖成為生物們的聚居地。

撇掉那些「鯨落是化身為孤島的鯨,鯨落是鯨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那樣的屁話,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今天的鯨類數量比過往少之又少。比如在灰鯨的遷徙路線上,估計平均每年每8000平方公裡就有至少一頭灰鯨落入海底;兩個鯨落之間平均距離只有不到10公裡。但是隨著以日本為代表的商業捕鯨的泛濫,鯨魚的種群數量已經大為減少。

全世界鯨目物種有80多個,但是只有達到30噸級別的大型鯨才能真正意義上鯨落——意味著剩下不到十種,而其中一半是瀕危的。鯨落對我們來說,除了詩意之外,似乎毫無意義,但是對深海的生態來說,假如鯨落消失,真的是一場災難。

大家好,我是老賽(id bowuxue),博物學愛好者,希望與大家一起重拾博物學的樂趣,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謝謝

相關焦點

  • 一頭擱淺死亡後被炸上天的抹香鯨,50年後仍在提醒著人們……
    Thornton經理略吃一驚,在片刻思考後,接話到:「呃,或許吧,如果還有什麼大塊頭沒被炸掉的話....」提起爆破,人們一般會想到山體或建築這樣沒有生命的巨大物體,但這一次,爆破的對象卻是一頭抹香鯨....
  • 如果被鯨魚吞掉會發生什麼?了解整個過程後,令人毛骨悚然!
    今天帶來的話題是:如果你被鯨魚吞掉,你會經歷什麼呢?如果你突然被鯨魚吞掉,在被吞掉的瞬間,你首選需要面對的是它那兩排鋒利的牙齒,這可以輕鬆將你的身體完全撕碎。在被鯨魚吞掉1分鐘後,如果能幸運躲過最外部牙齒的咀嚼,你會開始進入極其黏稠的喉嚨區域,這裡不僅一片黑暗,而且還散發著一股刺鼻的臭味。
  • 一頭「紅色」鯨魚擱淺,湊近才發現,上萬隻生物竟在蠶食鯨魚!
    一頭「紅色」鯨魚擱淺,湊近才發現,上千萬隻生物竟在蠶食鯨魚屍體!由於海浪的衝刷,難免會造成一些動物發生擱淺的行為,尤其是體型比較龐大的海洋生物,當它們擱淺的時候,如果自己不掙脫的話,人們是很難將它們放歸大海了。
  • 一鯨落萬物生,鯨魚死亡究竟有多大意義?那鯊魚死亡又叫做什麼呢?
    一鯨落萬物生,鯨魚死亡究竟有多大意義?那鯊魚死亡又叫做什麼呢? 最近我國在南海又有了一個重大發現,那就是發現了一頭死亡的鯨魚,一鯨落,萬物生是鯨魚死亡後對大海最偉大的饋贈。那麼鯨魚的死亡意義究竟有多大呢?
  • 汕尾馬宮南湖海一鯨魚擱淺死亡
    網友爆料,2018年2月22日上午,在汕尾市馬宮街道南湖海發現一頭鯨魚擱淺在沙灘上,引起眾多到海邊遊玩的市民駐足圍觀,經在場人員檢查確認,鯨魚已經沒有生命體徵。   從網友提供的現場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這頭鯨魚身長兩三米,橫躺在沙灘上,已經死亡。
  • 浦東發現死亡鯨魚 將就地解剖製成骨骼標本
    據《勞動報》報導,一頭缺失了魚鰭的死亡鯨魚引起了全城關注。記者從市農委了解到,昨日上午,經過海洋專家現場鑑定,這頭體長約22米的巨鯨為鬚鯨,死亡時間超過10天。據悉,鯨魚遺體將就地解剖,以防止過度腐爛。
  • 鯨落是什麼意思 抖音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故事完整版
    鯨落是什麼意思  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屍體會緩慢沉入海底。這個緩慢的過程有一個飽含詩意的名字--鯨落(Whale Fall)。  當一條鯨魚在海洋中死去,  預示著無數生命的開始。  鯨魚龐大的屍體會慢慢地沉入幾千米深的海底。
  • 近百頭鯨擱淺紐西蘭海灘後死亡 鯨魚為什麼會擱淺海灘?
    近百頭鯨擱淺紐西蘭海灘後死亡 鯨魚為什麼會擱淺海灘?】【鯨魚為什麼會擱淺】紐西蘭環保局25日說,近百頭領航鯨日前集體擱淺在該國一處人跡罕至的離島海灘,工作人員發現時,大部分鯨已經死亡,只有26頭奄奄一息。
  • 死一條鯨魚養活12490個生物體,鯨落到底是給海洋多大的回饋
    一鯨落萬物生一頭鯨魚的死亡往往意味著其他生物的誕生。當一頭鯨魚在大海中死亡之後,它的屍體將會從海底落下,它所留下的地方都會給予其他生物足夠的回饋。可以說鯨落是溫暖的,是唯美的,用它的生命來回饋大自然,在黑暗冰冷刺骨的海洋中,它就是深海生命的「綠洲」。那什麼是鯨落?鯨落又有什麼重要的價值?
  • 他畫了一頭會飛的鯨魚,體型巨大、色澤灰暗,網友:巨物恐懼症?
    另外,畫中的天空,居然有一頭巨大的鯨魚在飛。這個設計確實非常夢幻,但也十分詭異。因為畫中的鯨魚,體型非常巨大,佔據了一大塊空間。另外,鯨魚張開的嘴巴也非常嚇人。最奇怪的是,鯨魚的眼睛,居然會發光。這頭會飛的鯨魚,給人造成強烈的壓抑感。Dawid Planeta的這些畫中,都有一頭體型巨大的「怪物」。許多網友看了這些作品,紛紛坦言:「難怪他會害怕!」、「這就是巨物恐懼症?」
  • 一鯨落萬物生,鯨魚死亡究竟有何意義?影響長達上百年!
    一鯨落萬物生,鯨魚死亡究竟有何意義?影響長達上百年!生活如此多嬌,只因你最閃耀,歡迎收看本期視頻,鯨魚是目前已知體型最大的生物,它們擁有龐大的身軀,每天都要吃下上噸重的食物,任何海洋生物對鯨魚來說,都像小巫見大巫,正因如此鯨魚也維持了海洋生態環境最重要的一環,俗話說一鯨落萬物生,這句話究竟有何意義呢?鯨魚的死亡又代表了什麼?
  • 若人被鯨魚吞下,身上恰好帶著一把刀,可以劃開鯨魚身體逃出嗎?
    人們普遍對龐然大物帶有一種心理上的恐懼,既然如此我們假如被鯨魚吞下,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如果我們被吞進了鯨魚的肚子裡,在那樣一個龐然大物的身體裡面,身上恰好帶著一把刀,可以劃開鯨魚身體逃出嗎?這篇報導最終以圓滿結局收尾,並在倫敦的街頭廣為流傳,但實際上這篇報導是完全虛構的,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增添發售量,這是因為鯨魚的食道決定了它無法吞下大體積的物品,自然也就沒辦法吃人。鯨魚的生物習性絕大多數鯨魚都沒有牙齒,它們吃東西的時候更喜歡生吞。
  • 為什麼死亡的鯨魚不能靠近?聽完老漁民的解釋茅塞頓開!
    鯨魚會不會淹死?既然鯨魚是通過肺部來呼吸的,那有沒有可能像其它哺乳動物一樣淹死呢?答案是否定的,鯨魚對呼吸的控制非常精細,它們從不在水下進行呼吸,而鯨魚每次呼吸的時間間隔長達一個小時!就算是在睡覺的時候,鯨魚的大腦也會有一側處於清醒狀態,以控制自己何時進行呼吸。
  • 塔斯馬尼亞為何成了鯨魚的「自殺天堂」
    這是因為,幾乎每年,這裡都會發生大批鯨魚在各處海灘擱淺死亡的事情。沒人知道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些生靈選擇了這塊寶地作為生命的最後歸宿。據統計,過去80年間,此地共發生過300餘起鯨魚「集體自殺」事件。最近的一次是大約一年前在塔州西南一處偏僻的海灘上發生的兩起擱淺事件,導致9頭抹香鯨、110頭座頭鯨和20隻海豚死亡。用澳洲媒體的話說,「塔斯馬尼亞就像是鯨魚群公認的墓地」。
  • 為什麼鯨魚會集體擱淺?是集體自殺還是鯨魚的「交通事故」?
    規模大、時間短 集體擱淺不尋常而這次的鯨魚集體擱淺事件,也引發了各界關注,紛紛想找出事件背後的原因。紐西蘭獸醫病理學家杭特(Stuart Hunter)說:「我們想要了解為何會有這麼大量的鯨魚,在這麼短的時間集體擱淺和死亡。」
  • 無價的「便便」:我們為什麼要保護鯨魚
    圖片版權@ Tony Wu就應對氣候變化和維護海洋健康來說,拯救鯨魚可能比植樹造林更加重要。鯨魚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動物,它能為浮遊植物提供肥料,而這些浮遊植物可以吸收全球40%的二氧化碳。從這一點來看,鯨魚發揮的作用不可小覷。此外,鯨魚體內還固存了大量的碳,死亡後,這些碳會隨之沉入海底,有時能在那裡封存數百年。
  • 後疫情時代——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
    忘了我們的根,仍扎在土地上,忘了人本源於自然,並在自然之中。後疫情時代,我們開始反思新冠,反思非典,反思對蝙蝠、果子狸等野生動物的非法捕殺。那我們什麼時候才能不貪慕象牙虎皮以彰顯身價,不迷信熊掌鹿茸以滋補身體?什麼時候才能真正以尊重的態度,看待不幹擾人類社會的自然生靈?
  • 抹香鯨體內發現兩米長鯨魚寶寶
    深圳晚報訊 (記者 顏鵬) 儘管在營救時就有專家設想過受困抹香鯨有可能已經懷孕,但在鯨魚體內發現一個巨大的胎盤時,還是給全部參加解剖的工作人員帶來很大的震撼。 3月16日,前一天死亡的抹香鯨在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接受解剖,一頭已經成型的小抹香鯨被發現。
  • 粉色鯨魚遊戲是什麼?對抗俄羅斯「死亡藍鯨」自殺遊戲
    誕生於俄羅斯的「死亡藍鯨」自殺遊戲如今正在通過網際網路在全球傳播,遊戲的組織者試圖通過50個特殊任務來激起玩家內心的陰暗面,從而一步步陷入絕望並最終選擇結束生命。  目前已經有不少青少年深受其害,並已經引起多國政府和教育機構的關注。
  • 俄羅斯藍鯨遊戲死亡玩法曝光 參與者從自殘到自殺須經歷什麼?
    藍鯨遊戲是什麼?它發源於俄羅斯最大的社交網站VK,號稱死亡遊戲。根據網上曝光的玩法,參與者必須提前上傳包括裸照在內的各種私密信息,以此徵得組織者同意。成功之後,參與者須完成既定的所有指令,起先是自殘,最後是自殺。那麼參與者從自殘到自殺還須經歷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