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小佩
親愛的,還記得小時候那些美麗的木質亮窗嗎?還有哪些亮窗上美輪美奐的畫嗎?現在想起來,是那麼親切,那麼讓人著迷。不僅散發著木頭特有的香氣,更散發著「年」快樂和幸福的味道。今天,小編就帶大家體味一回主要流行於渭源縣的木板窗花年畫吧。
渭源縣,是渭河的發源地,黃河上遊古文化發祥地之一。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絢麗多彩的民間手工藝,其中木版窗花年畫就是一絕。渭河文化底蘊深厚,縣境內寺廟眾多,宗教活動頻繁,以神咒、冥幣板子等民間美術題材為年畫的發展提供了藝術借鑑。
「年」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年畫,顧名思義,就是過年時張貼的畫。以往新的一年即將到來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把房院打掃得乾乾淨淨,在堂房風室、窗旁、門上以及灶前、神龕上都貼上煥然一新的年畫,各個角落都被貼得紅紅火火,花花綠綠,用以創造喜氣洋洋的新年氣氛,又藉以祈求上天賜給幸福,消除災禍與不幸,寄託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年畫作為渭河流域地道的農民畫,植根於民間,土生土長,集中了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和勤勞智慧,凝結了廣大勞動人民淳樸的思想感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渭源木版窗花年畫線條流暢自然、木味濃厚,畫風粗獷,色彩對比強烈,生活氣息濃厚。其題材也極為廣泛,形式更是多種多樣。主要有祈福迎祥、消災除禍;美女娃娃、吉祥歡樂;人情世事、男耕女織;小說、戲曲、神話傳說;山水花卉、飛禽走獸;時事新聞、諷刺幽默;還有些是以實用和服務於人們的現實生活為目的。
會川鎮木版灶王年畫形象質樸、自然簡練單純,比較直白地表達了農民樸實的主觀願望。很多畫面都有情節性、裝飾性和趣味性,色彩鮮豔強烈。這樣的表現方法既適合廣大農民、市民的欣賞習慣和審美趣味,也便於木板印刷製作。
木版年畫通常是用傳統的木版水印方法印製的年畫。渭源木版窗花年畫製作通常有五個步驟:畫師繪製畫稿;刻工將畫稿反貼在木板上,刻成墨線印版;將墨線印版印製出版樣;印刷,先印墨線版,後印套色版;開臉,即畫眼、描眉、點唇、塗粉等。以灶君類木版年畫為主,灶君則有獨座(工商業者供奉)、雙頭灶、三頭灶等,其上端都印有二十四節氣表。
木版年畫製作的材料主要是果木等質地比較堅硬木料。工具有刨子、刮刀、鋼尺、刻刀、扁鏟、規矩、砂紙。目前,隨著工業印刷水平的突飛猛進,批量生產的機印彩色年畫迅速佔領了市場,純手工的木版年畫由於成本太高,費工費時,大多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越來越重視,木版年畫再次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民間木版年畫的題材較多,也很講究。年畫窗花的張貼時間、地點及張貼的具體部位和內容都有嚴格的規定。例如,門神是貼在院門上的,根據門神的種類,又細分為貼在大門、二門、後門或閨房門上的。神像有灶王神、天地神、倉房財神、甚至有貼在牛棚馬圈上的車馬神。「中堂」貼在客廳,「月光」貼於窗旁,鬥方則貼在箱櫃或升、鬥上,真是各有規矩。
嘿嘿,親愛的,看完木板窗花年畫,是不是感覺馬上要過年了?是不是有時光倒流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