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陶藝名家風採錄

2021-01-15 吉州窯陶藝小鎮

個展

1996 「立意燻新」陶藝個展 美國文化中心

1998 燻燒陶藝個展 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1999 黃玉英燻陶展 三義當代陶藝館

1999 黃玉英燻陶展 鶯歌陶藝家的店

2003 黃玉英陶藝創作展 臺北市陶藝後援會 國家文藝基金會贊助

2004 黃玉英燻陶展 鶯歌陶華灼藝廊

2007 是東西、也不是東西雙個展 臺北市陶藝後援會

2008 當東方遇見西方 黃玉英、Rimas ViaGirda

雙個展 上海市陶藝後援會

2010 Rimas 黃玉英陶瓷雙個展 美國加州Armstrong’s gallery

2013 黃玉英陶藝創作個展 苗慄縣三義當代陶藝館

2013 黃玉英陶藝創作個展 臺北市嶢陽茶行旗艦店

2013 黃玉英陶藝創作個展 嘉義市傑克生活藝術中心

2014 黃玉英珠寶琉璃/陶藝個展 新北市三峽區紅琉璃藝廊

2014 黃玉英」薰衣草盛放的一刻」創作個展 臺北市ArtSpace563

2016 "四季迴旋」黃玉英創作個展 竹北市大地原創藝廊


主要聯展

1996 美國加州Tustin Renaissance Gallery 聯展 美國加州

1996 全國陶藝聯展 中正藝廊

1998 陶之採衣—陶藝協會陶藝聯展 高雄、臺南文化中心

1998 生活陶聯展 高雄福華沙龍

1999 臺灣陶藝家聯展 桃園中正機場

1999 中華民國陶藝協會北京交流展 中國北京歷史博物館

1999 日本常滑陶藝祭國外陶藝家聯展 日本愛知縣

1999 日本常滑Cera 藝廊陶藝聯展 日本愛知縣

1997 臺北縣美術家聯展 鶯歌陶瓷博物館

2000 臺灣陶瓷藝術研討會」心像與詩意」聯展 鶯歌陶瓷博物館

2001 陶藝聯展 鶯歌無有私藏空間

2002 水裡蛇窯陶藝聯展 南投縣水裡蛇窯

2003 陶藝聯展 新光三越A9館

2004 中華民國陶藝協會會員聯展 臺北車站

2005 五壺臨門陶藝聯展 臺北市陶藝後援會

2006 陶藝三人聯展 臺北市陶藝後援會

2006 全國陶藝聯展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7 陶藝四人聯展 臺北市福華沙龍

2009 臺北縣美術家大展 鶯歌陶瓷博物館

2009 景德鎮。臺北。高雄海峽兩岸陶瓷精品展 臺北新光三越

2010 臺北縣美術家大展 鶯歌陶瓷博物館

2010 亞洲陶瓷展 臺北中正藝廊

2011 新北市美術家大展 鶯歌陶瓷博物館

2012 「陶、來我家做客」邀請展 鶯歌陶瓷博物館

2012 柴燒七人聯展 臺北市華山藝文中心

2013 新北市美術家大展 鶯歌陶瓷博物館

2013 兩岸陶藝創作交流展 江蘇523藝術園區

2013 國際茶碗展 高雄市夢時代

2013 柴燒藝術生活美學展 臺北市梅門藝術中心

2014 陶藝三人聯展 誠品」淡然有味」茶文化會館

2014 臺灣藝術家書畫陶藝聯展 澳門萬豪軒畫廊

2015 濰坊海峽兩岸陶藝名家邀請展 山東濰坊保利拍賣公司展覽場

2015 國際茶碗節聯展 比利時

2015 「慧海慈航」兩岸陶藝家聯展 上海崇明島壽安寺

2015 「壺說八道」陶藝聯展 大陸景德鎮樂天陶社

2016 「以慈化瓷」兩岸陶藝家聯展 高雄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

2016 「釉跡」臺灣陶瓷學會邀請展 北科大藝文中心

2016 國際茶碗節聯展 苗慄苗北藝文中心

2017 第一屆建陽建盞文化博覽會   大陸福建省建陽區

2017 第四屆」以慈化瓷」兩岸陶藝交流展 上海寶山寺

2017 2017中國青瓷藝術大展     寧波華茂美術館

 

得獎

1993 嘉義市美展工藝類入選

1994 第三屆金陶獎學生組傳統創新組佳作

1994 第三屆金陶獎學生組造形創新組佳作

1994 八十三年嘉義市美展工藝類入選

1995 第二十二屆臺北市美展陶藝類特優

1995 第六屆陶藝雙年展入選

1995 第四回日本美濃國際陶磁展入選

1995 第四屆金陶獎社會組傳統創新組佳作

1995 第四屆金陶獎社會組造型創新組佳作

1996 第一屆全省陶藝展入選

1996 第五屆金陶獎社會組傳統創新組入選

1996 第五屆金陶獎社會組造型創新組佳作

1997 臺灣陶藝展入選

1998 第三屆金鶯獎第三名

1999 第十五屆全國美展工藝類入選

2000 第六屆陶藝金陶獎入選

2003 第三屆臺北陶藝獎入選

2004 第一屆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入選

2007 第五屆臺北陶藝獎入選

2009 花蓮縣觀光紀念品創意賽紀念品經典類佳作

2009 第二屆金壺獎入選

2010 第三屆金壺獎入選

2011 第四屆金壺獎入選

2012 第五屆金壺獎入選

2014 第六屆金壺獎入選

 

公共典藏

1995 燻陶作品「回」 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1998 燻陶作品「綽約」 聯合報典藏

1999 燻陶作品「回--2」「約瑟芬」 日本常滑陶藝協會國際展覽室典藏二件

2002 柴燒作品 中國廣州石灣美陶廠典藏

2004 柴燒作品「禪」「旋轉」 愛沙尼亞KOHILA官邸雕塑公園典藏

2006 釉燒作品 「Tea pot to heaven」「Embrace」「In the beginning」「Don’t try to stop the water」「Time to stay or time to leave」 立陶宛Panevezys 文化中心典藏

2008 燻陶作品「回--3」 臺北縣鶯歌陶瓷博物館典藏

2012 陶藝作品「海的呼吸」 美國當代陶藝博物館典藏

2014 作品「連連有魚燻燒瓶」 愛爾蘭都柏林切斯特•比蒂圖書館

2015 作品」薰衣草花田花瓶」 上海崇明島壽安寺

2016 燻燒作品」蟬翼、禪意瓶」 臺灣高雄佛光山

2017 雙木葉天目瓶 上海寶山寺

個人活動

2012 受邀參加大陸江蘇海安」523第一屆國際陶藝創作營」

2013 受邀至鶯歌陶瓷博物館陶瓷學院授課演示

2013 受邀參加大陸江蘇海安」523第二屆國際陶藝創作營」

2013 受邀至上海復旦大學演講

2013 受邀至上海理工大學演講

2013 作品獲北京」陶瓷畫刊」2013年第一期專文報導

2013 作品獲上海」工藝美術」季刊第117期專文報導

2014 作品」海闊憑魚躍」受邀於法國羅浮宮卡洛斯廳展出

2014 作品」連連有魚燻燒瓶」受邀於愛爾蘭都柏林切斯特•比蒂圖書館展出

2016 榮獲105學年度臺北市特殊優良教師

2016 榮獲105學年度教育部師鐸獎

2018 作品於總統府藝廊展出


相關焦點

  • 臺灣藝術名家於湧「石不能言」藝術研討會昆明開幕
    臺灣藝術名家於湧「石不能言」藝術研討會昆明開幕 2016年09月21日 10:0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展出臺灣藝術名家,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雲南根藝美術學會常務副主席於湧;中國陶藝藝術大師、中國陶藝工業協會藝術委員會副會長吳維潮;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潮州市泥陶屋陶瓷藝術研究所吳淑雲的50件裝置、瓷塑、國畫作品。
  • 通訊:兩岸陶藝大師共鑄「同心陶」
    >   中新社鄭州11月29日電 題:兩岸陶藝大師共鑄「同心陶」  中新社記者 李貴剛  「共鑄『同心陶』,兩岸齊騰飛。」  注漿、拉坯、脫模、修粘……但見,臺灣苗慄柴燒陶瓷工藝大師詹博程、臺灣青年陶藝名家林靜華、「中國怪陶王」李福林、中國「神龍陶」傳人湯麗四位陶藝大師,一邊挽起衣袖、手沾泥漿,一邊一絲不苟地拉坯制胎。
  • 江西省長鹿心社臺灣鶯歌學陶藝
    江西省長鹿心社臺灣鶯歌學陶藝   中新網臺北8月20日電 題:鹿心社臺灣鶯歌學陶藝  中新社記者 郭軍  江西省長鹿心社訪臺首日行程滿檔。
  • 逛海峽兩岸博覽會 發現臺灣陶藝之美——臺灣鶯歌制陶世家林松本將...
    逛海峽兩岸博覽會 發現臺灣陶藝之美——臺灣鶯歌制陶世家林松本將參展 2019年08月20日 13:0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林松本作品(圖片來源:魯臺會服務中心)  中國臺灣網8月20日訊
  • 林新春學陶藝系列視頻入門
    林新春-Hsin chuen Lin 學歷: 1991      美國愛荷華大學陶藝與金屬工藝碩士
  • 把中華傳統陶藝發揚光大——訪臺灣陶藝師何志隆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雋,陶大黨委書記江偉輝、校長寧鋼,市臺辦副主任鄭芳,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華陶瓷大師聯盟執行主席孟樹鋒,中華文物收藏協會理事長李壯源,中國臺灣陶藝大師、翡翠青瓷藝術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志隆等出席。    吳雋在致辭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展覽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對各位嘉賓和朋友們的到來表示誠摯歡迎。
  • 瓷都德化泥巴人李美周與柴燒陶藝的復興夢
    其中,被譽為"海絲名家"的李美周與陳詩強夫婦,懷著傳承與弘揚古法柴燒的"復興夢",自創"泥巴人"品牌,用堅定的信念與精湛的技藝,把心中的夢想變成了碩果纍纍的現實。在泉州廣播電視臺刺桐之聲大型高端人物訪談欄目《海絲名家》演播現場,李美周與陳詩強夫婦向聽眾鄭重許下承諾:"柴燒是人類最古老的陶瓷燒制技藝,是人與窯的對話,是火與土的共舞,是運用原始古樸的方式創造自然美麗的藝術。復興柴燒技藝,讓每一件作品都值得人們期待和珍藏,讓每一件作品都能為世界陶瓷之都德化增添光彩。"
  • 創新成臺灣陶瓷茶具發展主動力
    在今春舉行的深圳文博會、廣州茶博會上,一批來自臺灣的茶器作品引發 內地陶瓷愛好者現場駐足驚嘆。其中,「新柴燒」技術革新運動的領軍人、臺灣著名陶藝家吳金維的柴燒作品尤為令人驚豔。   最近五六年,臺灣陶瓷茶器作為新的區域品種在國內掀起一股玩賞和收藏的熱潮。
  • 陶藝工作室駐場藝術家「楊宗嘉」
    上海工藝美院陶藝工作室,這周邀請了來自臺灣的藝術家「楊宗嘉」以雙生為作為創作主題的講座。闡述自己的生命經驗與弟弟之間的情感。
  • 大渡口區實驗小學樂淘陶藝工作坊
    在美國、德國、加拿大、日本及至我國的臺灣,「陶藝」早就走進了大、中、小學課堂,而且開展得有聲有色。我國《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美術新課程標準》已經正式把陶藝作為教學內容列入其中。陶藝已作為對兒童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實踐證明,陶藝教育的價值很高,它為發展學生個性,開發潛能,提高審美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開闢了無限的空間。
  • 生活陶藝 陶藝生活
    ,親手做陶藝成為人們工作學習之餘放鬆精神釋放自我的又一休閒方式。2013年8月原工作室遷至廣州番禺大夫山森林公園腳下南雙玉村,他以「生活陶藝-陶藝生活」的理念,創辦「禺山窯」陶藝工房。  隨著陶藝事業的深入,曾凡翼老師對陶藝的理解越來越透徹,逐漸形成自己的創作理念——「生活陶藝-陶藝生活」。曾凡翼老師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生活陶藝,如餐飲器具、燈具、花器以及觀賞類陳設用陶藝作品。
  • 「慈釉菩提」王俊文陶藝科學與佛學講座預告
    為五十年來第一位華人得此殊榮。 西方近代陶藝史尊稱為——液液分相釉之父。 美國泥之藝術聯盟尊稱為——釉中之王。 美國陶瓷博物舘尊稱為——陶藝天才,其創意、革新、努力、證明為世界一流的陶藝家,其作品是當代的藝術資產,並流傳後世以見證其傑出成就。
  • 臺灣京劇名家魏海敏
    9月14日,魏海敏將特邀崑劇名家蔡正仁先生和京劇馬派名家朱強分別合演《奇雙會·寫狀》和《武家坡》。15日,她將時隔20餘年再次在北京演出《宇宙鋒·修本》,並邀請京劇名家趙葆秀合演《穆桂英掛帥·捧印》。
  • 紫金陶花·巾幗有範—致敬女陶藝家專題
    百年陶都宜興丁蜀鎮,紫砂陶藝人才輩出,一代又一代人傳承、創新、創意、創作,今天的收穫,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奮鬥。細數紫砂名匠大家,星光璀璨,看那些「紫砂巾幗」不染「鬚眉」,紫藝芳華,在紫砂史上留下了一個又一個不朽的藝術篇章。恰逢今日「三八婦女節」,精選優秀紫砂女陶藝家圖文資料,共同分享一個偉大的時代,那些用自己的辛勤努力,實踐著「大國工匠」「工匠精神」最可愛的人!向女陶藝家致敬!
  • 【惠州政法人風採錄】陳慧芬:刑偵民警中的鏗鏘玫瑰
    【惠州政法人風採錄】陳慧芬:刑偵民警中的鏗鏘玫瑰 2020-08-28 21: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原服飾文化傳承教育基地河南工程學院服裝學院風採錄
    時尚文化之根--服裝藝術院校風採錄——中原服飾文化傳承教育基地河南工程學院服裝學院篇 河南工程學院是河南省轉型發展試點院校、河南省示範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教育部「高校數字媒體產教融合創新應用示範基地」、全國應用技術大學聯盟成員單位以及全國新建本科院校聯盟成員單位。
  • 臺南市陶藝學會年度特展方圓美術館登場
    華夏經緯網8月4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由陶藝家吳燧木號召同好成立的陶藝團隊「南陶會」,迄今已經有30多年歷史,是臺南地區第一個陶藝團隊,持續推廣陶藝並對外交流發展,目前已有140位成員,這次特別精選64位創作者作品在方圓美術館展出。
  • 兩岸陶瓷交流展閉幕 臺灣鶯歌陶瓷博物館將常年展出大陸作品
    新華網北京7月13日電(記者白瀛)由臺灣發展研究院、臺灣工藝發展協會主辦的「唐宋名瓷現代傳人與臺灣陶藝名家兩岸交流展」12日在京閉幕。
  • 臺灣工藝發展協會攜20位臺灣茶器大師亮相2019景德鎮茶器展
    2017得獎作品:廈門文博祡燒公道杯銀獎 / 廈門文博祡燒精油項鍊銅獎  2008 誰與爭鋒 創作作品(新竹市文化局收藏)2009 櫻花鉤吻鮭之永續國寶(新竹市文化局收藏)2010 新竹市玻璃藝術家聯展2016 新竹市國際玻璃藝術_名家聯展2017 文化博覽會_作品 八駿雄風之群雄天下
  • 臺灣小鎮美術館舉辦2019兩岸書畫名家巡迴展
    華夏經緯網7月30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臺中企業家曾國華在江蘇省所創立的「臺灣小鎮美術館」,因經營有成,今年獲準加入江蘇美術館館際聯盟,正式與江蘇57家美術館合作。首次登場的大展《2019兩岸書畫名家巡迴展》,力邀臺灣24名重量級藝術家參展,蔚為兩岸藝壇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