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期間,美國為研製原子彈做了大量測試,沒想到曾在一次海底試爆中引來禍端,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雖然當初德國是世界上率先開始研製原子彈的國家,但在戰爭與高濃鈾的生產技術的影響下,進度緩慢。美國與英國為抵禦德國帶來的壓力,將大量精力投入到原子彈的研製項目中。在二戰即將結束前,美國順利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並將其投放在日本廣島與長崎兩處,進一步推動戰爭勝利的到來。戰後,美蘇為爭奪世界霸主之位在各領域展開競爭,尤其是核武器領域,美國為此做了大量試驗,沒想到,在一次海底試爆中引來禍端。
01.鐵幕下的瘋狂核競賽
美國後來居上,先德國一步研製出原子彈,並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將原子彈應用於戰場的國家,令世界開始正視原子彈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由此產生出「核萬能論」,但美國此時並沒有出臺相應的核戰略,直到蘇聯在1949年引爆了第一顆原子彈後,這才將自我陶醉的美國人驚醒,於是,美國再次將重心放在核武器的數量上,試圖以此為憑藉打敗蘇聯。
這時的蘇聯在核武器數量上依舊與美國有著不小的差距,但隨著洲際飛彈的部署,美國本土也暴露在蘇聯的核打擊範圍內,威脅巨大。之後美國又深陷越戰,蘇聯在此期間成功反超,在數量上完勝美國。有數據顯示,直到解體時,蘇聯手中掌握的核武器高達2.7萬枚,美國次之,保有1.1萬枚,現如今,繼承蘇聯大部分核武器的俄羅斯與美國加起來,核武器的數量仍佔據世界80%以上。
02.海底試爆,本想享受成果,轉頭卻變一場災難
冷戰期間,美國與蘇聯展開一場核比拼,美國為應對未來有可能發生的核戰爭,對本國軍艦進行了核打擊生存能力的試驗,於是,美國將原子彈置於海底,海面上部署了大量退役軍艦以及部分作為二戰勝利品的軍艦,隨著一聲巨響,這枚原子彈被引爆,200萬噸的海水瞬間被衝擊波帶到空中,即刻又散落回海面。用於實驗的70多艘軍艦一半以上成功存活下來,擊沉的僅有20艘,這一數據令專家們感到興奮。
然而,就在美國以為試驗成功的幾天後,出現的現象令其大吃一驚。原來,核武器在引爆後會釋放出大量放射性物質,被衝擊波帶到空中的海水沾染了核輻射,瞬間回落後不僅落到了海面停放的軍艦上,周圍地區以及現場不少士兵身上也被濺到了海水,這就導致生態環境與海域遭受嚴重破壞,實驗人員也受到輻射傷害。無奈之下,美軍只能試圖以海水衝刷來帶走放射性物質,但並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03.重啟核武,新一輪競賽箭在弦上?
冷戰期間美蘇展開一系列軍備競賽,核武器領域最為如火如荼,直至現在,美俄之間的比拼仍然在繼續著,近日,大批美軍前往歐洲地區預備舉行一場大規模軍事演習,參與士兵近6000人。據美國駐波蘭大使透露,美國在歐洲部署的核武器數量約150件,主要分布在比利時、德國、義大利等國,此前在德國部署核武器的計劃遭到對方強烈反對,現如今也會移至最東端的波蘭地區,這也就意味著,一旦爆發戰爭,搭載核武器的戰機會更快抵達俄羅斯本土。
針對美軍核武器的強大威脅,俄羅斯立即做出回應,總統普京更是直接下達重磅命令,表示在緊急情況下不排除使用核武器反擊。我國軍事專家杜文龍做出以下分析:美國退出核試驗條約公然重啟核武器,並將核門檻降低的行為,無疑會引起俄羅斯怒火,其採取的「四打」作為有力回擊,為美軍界定了多條紅線。按目前情況看來,美俄之間可能正在進入新一輪的軍備競賽,一旦《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作廢,這場關於核武器的比拼會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