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 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規劃能力已成為教師未來必要的職業技能之一。教師需要具備必要的生涯教育理論和指導能力,從而幫助學生科學的認識自我、指導學生合理選課、志願填報以及做好人生發展與規劃。
為切實提高學校生涯規劃教育的內涵和水平,培養一批專業的生涯教育骨幹教師,濟南一中與北京仁能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於2019年7月5日在濟南一中舉辦為期三天的ACDF青少年生涯發展輔導師認證培訓。濟南一中78名班主任老師、年級主任、團委書記、心理教師參與到本次課程當中。
開課儀式由趙娟副校長主持,逄坤敬校長致辭。逄校長首先對遠道而來傳經送寶的專家團隊表示歡迎和感謝,接著介紹了濟南一中開展學生生涯教育以來的工作情況和取得的成果,最後表達了對此次認證培訓順利開展的美好祝願以及對各位老師學有所成的深切期盼。
此次培訓仁能達派出了具有豐富實戰經驗和雄厚理論基礎的謝偉和郭建民老師來濟南一中授課。謝偉老師帶領班主任老師們學習了中學階段的生涯教育框架ACDF(Adolescence 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tator,青少年生涯發展輔導師)——Awareness-Cognition-Decision-Future:
A:首先激發相關參與者的生涯意識,建立對規劃內涵的正確把握;
C:進行充分的信息定位與拓展探索。又分為C1與C2,前者是對自己的發現與發展,後者是對環境的分析與體驗;
D:基於當前階段的生涯關鍵角色,進行角色能力的訓練;
F:明確指向未來的選擇,對於高中生就是志願定位。
謝偉老師生動形象的講解,樂趣叢生的實踐和積極熱情的交流,再加上ACDF課堂引入分組競爭的機制,引發大家各抒己見,爭著搶著分享自己的經歷、觀點,十分熱烈。通過體驗活動、案例和測評工具,老師們思路更開闊,不斷迸發出新的想法和感悟。
郭建民老師做了主題為「新時代教育背景下生涯視角——班主任的專業成長」的報告。郭老師通過一個個生動形象的班級管理案例,和大家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將生涯規劃理念滲透到班主任的工作實踐中,從而因材施教,激發學生潛能,引領學生飛得更高,更遠。
班主任們白天學習爭分奪秒,晚上也及時線上打卡完成作業。每位老師要在一天的課程結束後盤點核心要點,總結學習收穫,記錄所思所想。大家互相鼓勵,互相監督,共同提高。
三天的生涯教育饕餮盛宴圓滿結束,老師們大呼過癮,意猶未盡。在新一輪的教育教學改革大潮中,生涯規劃教育猶如一場及時雨,可以讓教師更好地幫助學生挖掘自身智能優勢,以學生的最佳才能、最優性格、最大興趣為依據做出生涯規劃。但是要想完成這幅美麗的願景,卻任重而道遠,需要全校老師共同的參與,為學生的發展保駕護航。
濟南一中自2010年開始,就率先開展了學生發展指導與生涯規劃教育方面的研究與實踐,並取得了良好效果。濟南一中《開展生涯規劃教育 引領學生成長發展》德育項目榮獲濟南市第二屆「中小學德育品牌」榮譽稱號;《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課題,順利通過2019年度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的審核與立項。此次將生涯教育領域的專家聘請上門,對濟南一中班主任老師進行系統的生涯教育培訓,培養了一批生涯教育骨幹力量,是生涯教育工作在學校全面展開的裡程碑。我們堅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全員育人指日可待,生涯教育的落地就在眼前,未來可期。
班主任反饋
三天學習,收穫多多,認識人性,有利教學。
說說ACDF,娓娓道來,涓涓細流,孜孜細潤。
有因變量,要自變量,掌握自我,掌握世界。
稀缺餘閒,掙得資源,給點空閒,解脫大家。
成長團隊,窗口期建,關鍵期看,大小圈子。
圍貓遊戲,戰略戰術,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高爾頓板,成長正態,要想成才,KIPP關鍵。
生命時空,連續進行,初始是因,必然有果。
生涯內含,打怪升級,補課必須,做到BOSS。
生涯行動,角色其中,交替交錯,關係始終。
V1的世界,分析性格,認識別人,認清自我。
心智模式,摒棄固定,首推成長,我要成長。
努力過程,yet?more,yet?more,重要重要。
興趣PTID,職業取向,偏人重物,觀念數據。
性格定位,時間匆匆,四個維度,不甚明了。
三天美食,三天遊戲,三天時間,字數不夠。
——曹志東
回想自己從2006年以來,每帶一級學生時都注意用目標引領激發動力,用「三步走」的方式做較為長遠的規劃,但是因為缺乏相關專業理論知識的支撐,所以雖然這些年也曾小有成就,但既沒有引起學校重視,也沒有形成科學的操作體系,遠沒有郭老師的高度和深度。但是這直接堅定了我努力學習,繼續提高的信心。
—— 郭峰
讓我感感觸比較深刻的是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的框架,就像人應該對整個生涯有一個認知和全局的一個把握一樣,人生往往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當我們知道了這種戰略觀以後,就可以把自己抽離出來,站在更高的高度上去審視問題這樣就知道什麼才是應該做的事情。
——葛悅
「高爾斯頓板」的模型讓我更明白了一個學生的成長和成功主要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也明白自己能做的在哪裡。在學生努力、家長配合、老師付出、班主任宏觀調控等各方面努力下,一個學生成為英才的概率就會比較大。因此,老師要引領學生生涯規劃,制定合適的目標,指導學習過程。關於班主任工作,從「因變量」到「自變量」,這是我自己需要改變的地方,自己主動地適時地做出合適的教育行為,不能讓學生「牽著鼻子走」,不能讓學生猜到你會怎樣,這樣就失去了教育的主動權。
——程曉旭
感謝郭老師對於班主任經驗的精彩分享,這對於還沒入職的我有非常大的幫助,開學兩個月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一個班級的紀律、學習習慣和氛圍等方面很多都在這個時期形成,這也為以後班級的管理奠定了很好的基礎。知己、知彼,才能更好的決策並及行動,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最佳區間發展以及共同發展。
——董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