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人挖出的磚頭,是宋代的墓葬香糕磚,專家據此發現將軍墓

2020-12-23 代麗的小屋

在古代,人們最敬仰的人死去之後,都會將其風光大葬,不僅僅是要祭奠他,讓後人記住他曾經為這個朝代所立下的萬世功勳,而且也是為了尊重他。如果沒有這個人的話,在古代,人們的生活會有很大的變化。比如我們所記住的嶽飛就是這樣。在當年,宋孝宗平反嶽飛之後,為嶽飛舉行了很隆重的葬禮。

但今天說的並不是嶽飛,而是另一個將軍,這個將軍也生活在南宋,和嶽飛是同時代的人。在現在杭州市半山鎮皋亭山的北部。山嶺上坐落著一處始建於五代時期的顯寧寺。這座寺廟雖然現在已經荒廢了,門前冷落,野草滿地。但在1000多年前,這裡可是一座當地非常著名的寺院,僧人很多,而且香火旺盛,是一出遠近聞名的古剎。

古時佛教一直說南有靈隱北有顯寧。可想而知這座顯寧寺在當年曾經和著名的靈隱寺一樣,有多著名。但千年的歷史過去,現在卻只剩下了山門、甬道、大殿等,這裡已經破敗荒涼,沒有了當年眾多善男信女廣來上香的場景。這座寺廟始建於唐末五代時期,在當時曾經被用於宋朝的宰相劉正夫的公德院,收取孤兒遺老。

在1223年,當時的宋徽宗親自為該寺廟書寫「顯寧永保禪寺」這六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題好後,被當時的人們用金光閃閃的材料製作成匾額,掛在顯寧寺的顯眼之處,不過說起這座寺廟的故事,還得從南宋說起,當時宋高宗曾經為了躲避戰火到達這裡,並以此為行宮住了一段時間。所以說這裡有不少南宋時期的遺蹟。而當時宋高宗經過一番逃難之後。把臨時行宮定在了臨安,也就是現在的杭州。所以這座在都城內的寺廟也自然會得到宋朝皇帝們的青睞。

在新中國建立以來,在當時有一段時間被用來杭州鋼鐵廠的療養院之用外。其他時間都被列為了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不過因為缺少資金的原因,在療養院撤掉之後,因為無人管理維護,慢慢變得破敗不堪,荒涼至極。後來市政府決定撥款進行全面重修。

不過,在維修的時候,建築工人從寺廟旁邊意外挖出一處塊造型奇特的青磚。長28公分,寬6.4公分,高3.8公分,比現在流行的標準磚更細更長,但重量更沉,硬度更大。榔頭輕輕一敲,能發出清脆的聲音。巧合的是,當時正有一支考古隊在附近野外勘探,工人邊把這塊從來沒見過的青磚拿給考古隊看,想知道他到底是屬於哪個朝代的建築物。不過第一次接待工人的考古隊員是一名新人,比較缺乏經驗。他看見這塊青磚比較像現在的磚頭,沒說什麼,就說讓工人們扔掉算了。

正在工人們準備扔的時候,考古隊負責人從外面趕了回來。這才知道那個新人做錯了什麼,便讓工人們叫停了工程。接過了這一塊磚頭,細細查看。在詢問完工人從何處發現青磚之後,就讓考古隊員停下工作,跟隨工人一起挖掘古墓。隊長解釋說這是一塊宋代特有的建築用磚。普遍使用在墓葬與城牆的建築當中,因為酷似香糕,所以說被當時人們稱為香糕磚。是五代到兩宋時期的建築磚。

而在當時,專制城牆還沒有進行過大量普及。而當時附近也沒有什麼宋代古城牆的遺蹟,因此負責人肯定這塊青磚一定是從一個宋代墓葬的幕牆上砸下來的。在考古隊進行一些挖掘後果然發現了一座佔地面積很大的宋代磚室大墓,分為東西兩部分。初步判斷是南宋時期的夫妻合葬墓,不過這座墓在早年就已經被盜過,文物所剩無幾,除了一件銅鏡和一個粉盒蓋外,只發現了大量的青瓷碎片,碎片上描繪的很漂亮的荷花紋飾。而憑藉這個紋飾,考古隊員確定了他的身份一定是當時的一個高貴人士。

在回去之後考古隊長翻閱了史書,最終確定了這座墓主人的真名叫劉光世。這個人在南宋被稱為中興四將之一。而嶽飛和韓世忠也在這四將之內,也就是說這個將軍的名號和嶽飛齊名。在金兵南侵的時候,他也盡到了自己的一份力,抵擋住了金軍繼續南下的勢頭。不過後來在宋高宗和秦檜兒整治將軍的時候。劉光世早早急流勇退。既沒有像嶽飛那樣被冤殺,也沒有向韓世忠那樣被逼辭職,晚年荒涼。更沒有像張俊那樣投靠政敵去迫害嶽飛等人。落得一個安然回鄉結局。後來死於家中,再下葬的時候被宋朝皇帝賜封太師,諡號武禧,後來又被追封為鄜王。而這座墓也對人們研究南宋初期的將軍的生活歷史有很大的幫助。

相關焦點

  • 山西農民打井挖出許多磚頭,考古隊發掘墓葬發現中國人的血統變遷
    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山西大同不斷傳出發現許多北魏遺址、窖藏和墓葬的消息,並出土了大量北魏時期文物,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司馬金龍墓。1965年初冬,大同市南郊區石家寨村幾位農民在村西南打井,刨了幾鎬gǎo沒多久,突然碰上了堅硬的東西,大家一起使勁挖出後發現它們都是許多磚頭,上面居然還有字,每個磚頭都寫著陽文「瑯琊王司馬金龍墓壽磚」十字。
  • 古代南方是蠻夷之地,為何廣州挖出一帝王墓?專家:歷史是真的!
    古代南方是蠻夷之地,為何廣州挖出一帝王墓?專家:歷史是真的!文|溯說歷史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這一說法,北方在宋代以前一直都是我們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一群農民工人正在,準備開坑打地基。他們配合機械工具挖了十來米之後,就越來越不對勁了,因為,他們挖出的不是土。而是挖出了很多破碎的陶瓷,還有一些鐵器一樣的東西。越往下挖,就越覺得不對勁,因此,施工方停止施工,並將這件事情告知了,廣州市當地的政府機構。市政府的人員過來檢查之後,又通知了考古局來這個地方,原來這個地方可能是一個古墓。
  • 河北臨漳發現宋代女性「纏足」墓葬
    新華網石家莊4月14日電(記者齊雷傑)記者13日從河北臨漳縣文物旅遊局獲悉,這個縣一項考古勘探發現了五座古代墓葬和一口古井,其中一座宋墓女性墓主的腳骨因「纏足」嚴重畸形。這些發現,為研究宋代埋葬制度和古代「纏足」習慣提供了參考資料。
  • 成都發掘宋代古墓 墓中驚現「陰間房產證」(圖)
    昨天下午,成都建設南街一工地上發現了宋朝古墓,除4尊活靈活現的陶俑重見天日外,最引人注目的還有一塊刻著漢字的石碑,專家說,這是「買地券」,相當於陰間的房產證。成都市區再現古墓。昨日,成都建設南街一工地上,一座古墓出土。考古工作人員從墓葬內清理出4尊完整的陶俑,一塊石碑,銅鏡、陶瓷胭脂盒等物品。專家確認這是一座宋朝時的墓葬。
  • 福州一工地發現古墓 考古專家已經開始發掘
    初步估計為南朝至唐朝年間的,考古專家今天發掘  昨日上午,位於倉山煙臺山的福州高級中學試驗樓工地發現一座古墓。施工人員在挖掘一個化糞池時,挖出大量帶有花紋的梯形青磚,同時顯露出一個弧形墓穴。據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考古專家現場初步考證,古墓可能是南朝至唐朝年間的。考古專家今天將對古墓進行發掘。
  • 福州出土宋代墓葬,墓主人為妙齡女子,下葬前身穿「透視裝」
    1975年10月份,福州市新店浮倉山北坡發現了一座南宋時期古墓。這座古墓並沒有太多的珍貴陪葬品,卻有10箱女性衣物。考古專家結合墓志銘以及福州當地縣誌給出合理判斷,該墓墓主人應該是一位妙齡女子,應該是南宋沿海一帶上流貴族。
  • 陝西發現西漢貴族大墓,墓主人曾權傾朝野,依舊逃不過被盜的命運
    古墓發掘現場通過對墓葬結構的分析,專家推斷,中間的核心大墓應是西漢中晚期,而且墓主人至少是列侯級別。隨後在陶俑的周邊,考古隊又清理出很多青銅器,有戰爭兵器有軍需用品等,專家據此推斷:這些陶俑小人,應該是墓主人帶到冥界的一支地下軍團。這個發現可以說出乎意料,因為就在秦皇兵馬俑的西安,還埋藏這另一支地下軍陣,你說秦始皇能不糾結麼?
  • 濟南歷城龍骨山「張榮墓」並非「濟南公」墓,而是一座金代墓葬
    「剛開始考古發掘時,我們以為是元代名將、濟南公張榮的墓葬。但是發掘後發現,這座墓葬是金代的,年代早於張榮的生卒年份,所以這座墓並不是張榮墓。雖然有點遺憾,但是這座金代墓葬的價值也非常高,對於研究濟南地區金代墓葬提供了新的資料。」
  • 讓專家「顏面掃地」的一次發掘:唐朝大墓中居然挖出一盤英語磁帶
    讓專家「顏面掃地」的一次發掘:唐朝大墓中居然挖出一盤英語磁帶作為我國最為興盛的朝代之一,唐朝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唐朝影響力很大,如今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就是最好的證明,當然,在我們的國家,唐朝的影響力更大,每一次唐朝古墓的發掘,都會非常的受重視
  • 雙流挖出奢侈西漢夫妻墓 墓內釘子都鍍金
    為配合雙流國際機場新航站區建設,考古人員在考古勘探時,在山丘發現了一個規模龐大的漢代家族墓葬,並命名為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新航站區一號墓地。記者昨日獲悉,考古人員在這裡已經發現了20多座東漢磚室墓和數座用巨木堆砌而成的西漢木槨墓,目前發掘工作正在進行中。
  • 李鴻章家族三座墓葬搬遷 墓主或都是夭摺子弟(圖)
    負責此次搬遷項目的省考古所專家姚政權告訴記者,這3座墓葬裡埋葬的應該是李氏家族的3位未成年夭摺子弟。  水泥棺每個重達十幾噸  姚政權告訴記者,今年8月24日開始,在肥東縣文物管理所和相關人員協助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位於肥東南院村的清末民初時期李鴻章家族墓進行了保護性整體搬遷。
  • 朝歌遺址挖出5座明清墓葬,上面趴著一隻烏龜,墓室底部卻有小洞
    當年商朝的首都朝歌,就是今天的河南鶴壁市,鶴壁市出土的大量商代青銅器也確實證明了這裡和歷史記載中的朝歌以及衛國都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不過就在考古專家清理鶴壁出土的商周時期文物的時候,卻意外地發現了5座明清墓葬,這位考古人員們的考古發掘增添了別樣的色彩。
  • 菏澤挖出「黃腸題湊」大墓,木材超過3000立方米,墓主是西漢太后
    ,國內發現的最大規模、保存最完好的黃腸題湊大墓是哪一座嗎?估計大部分人表示不清楚,本文中咱就帶領大家來簡單的看看這座漢朝時期的黃腸題湊大墓,但是這座墓葬的黃腸題湊雖然保存的完好,但是卻在歷史上被狠狠地盜竊過,嚴格來說是被瘋狂破壞過,其兇手還是當時的官方,為此當時在考古隊進入主墓室之後真的是被氣得咬牙切齒,因為實在是無法相信的那個不堪的場景啊!
  • 西安長安區發現北宋孟氏家族墓 墓主人均未過三十而亡
    西安市長安區郭杜街道杜回村南部發現北宋家族墓,出土一批精美的耀州窯青釉瓷器,部分器型極為罕見,為研究北宋耀州窯器物類型、燒造工藝以及瓷業發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繼呂氏家族墓發現以來,宋代考古又一重要新發現11月17日上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長安杜回北宋孟氏家族墓地的考古發掘情況。
  • 重慶十大考古發現:5000多年前墓葬裡 墓主身體是蜷曲的
    今(23)日下午,重慶市文物局召開新聞通氣會,公布了重慶市「十二五」期間十大考古發現,巫山縣大水田遺址、永川區漢東城遺址、合川區釣魚城範家堰遺址、渝中區太平門遺址、九龍坡慈雲寺遺址群考古調查等項目入選。值得一提的是,華龍網記者曾率先深入報導十大考古發現中的5項。相信你也好奇,過去的幾年,考古專家們在重慶發現了什麼?
  • 專家挖掘戰國墓,竟發現穿越者留下的寶物,科學無法解釋
    水晶1990年10月,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工農磚瓦廠的一名工人在無意中發現了一個直徑約1米的洞口,當地的文物管理局得知消息,於是立刻派人前往清理挖掘。經過專家的考察,已經初步確定洞口下的這個墓葬是戰國晚期時的墓葬。之後,考古人員斷定,附近一定有一座戰國的大墓。
  • 河北發現唐代第一大墓,挖出一盤英語磁帶,讓考古專家顏面掃地
    墓穴所在地是個風水寶地,氣勢非凡,該墓南北長66米,最深距地面6米,墓室共有12個,全用青磚修築,每個墓室都是圓形穹隆頂,地宮總面積達670平方米。考古學家們說,這是迄今為止,在河北地區發現的最大、結構最複雜的唐代第一大墓。墓中並沒有出土記載墓主人的文字,專家通過墓穴建築風格和出土文物,結合當地縣誌,推測墓主是唐朝安史之亂的發起者安祿山的墓穴。
  • 陝西一高校出土唐代公主墓,墓中頭冠讓專家好奇,修復後震驚專家
    2001年11月,某建築隊的工人正在為一棟大學宿舍挖地基。突然,一個工人挖出了一些木頭。地下那麼深怎麼會有木頭?這名工人認為,這些木頭只能來自棺材,因為在西安,路面上一塊不起眼的石頭都可能是古代留下的寶貝。他繼續挖,沒想到下面真的有古墓。
  • 成都發掘宋代墓葬 首次出土堪輿羅經圖有助研究五星八卦二十八星宿
    近日,隨著成都沙西線彭州支線考古發掘工作落下帷幕,青石村遺址的宋代墓葬讓考古人員眼前一亮,其中的道教遺物與宋代創立的風水流派理氣派有關,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還首次發掘出土了華蓋宮文鎮墓券。據成都考古研究院發掘現場負責人楊洋介紹,其中的宋代遺存中有三座墓葬,年代為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  其中M1墓室填土中發現有武士俑殘片、腰坑內出土雙系罐、五個捏制的小雙耳杯、一枚大號的崇寧通寶。根據墓葬形制和隨葬品,銅錢年號等判斷,墓葬時代為南宋早期。  M2為豎穴磚室墓,單室墓,平面呈長方形,底部中間位置發現有腰坑。
  • 專家發現宋朝機關墓,走進墓穴後,看到一對蓋被睡覺的男女
    墓葬文化已經由來已久,這是古人為了安置去世之人的庇護所,雖說在不同時代墓葬形式也略有差異,但大體上來說,並沒有什麼不同。據悉,廣東英德青塘遺址出土的墓葬乃是迄今為止年代最久遠的一個,迄今為止已經13500年了,由此可見,古人對墓葬的重視程度,遠比現代人要深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