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傳承和文化沉澱,民間俗語就是其中的一種,俗語作為老祖宗智慧的結晶,不僅包羅萬象囊括及廣,而且具有很強的口語性、通俗性和傳播特性,這些俗語開篇基本都是以俗話說得好、老話說得好、常言道,然後慢慢切入正題,讓被聽者從中受益。
俗話說的好「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自從酒這個東西被發明出來後,可以說就佔據了人類生活中極其重要的地位,無論是飲食起居還是人情往來,可以說任何場合都繞不過「酒」這個話題;開場白幾乎都一樣,小酌怡情,大酌傷身,但酒這個東西,只要喝開了,喝盡興了,喝飄了,基本都會醉的一塌糊塗,輕則嘔吐不止,重則酒精中毒,這也就有了酒是穿腸毒藥一說,這實在是讓人又愛又恨!
其實說到底,酒的主要成分就酒精,學名乙醇,是黴菌發酵代謝的產物,能夠殺滅和抑制周圍細菌,少喝是對人有好處的,比如酒能迅速拉近距離,融洽彼此之間的氣氛,但凡事有度,就算酒能讓你產生欣快感,但它對人體也是有害的,只不過每個人的劑量不一樣(也就是每個人的酒量不一樣),最初酒是五穀純糧釀造,是純糧固態發酵白酒,具有不朽的文化韻味,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為了節約糧食,降低成本,開始用甘蔗、玉米、地瓜等物製造酒精,這些東西看著不錯,實則口感差,內含更多毒素,到了酒精勾兌的時代,這種過量飲酒行為更是對人弊大利小,這也就是為何說「酒是穿腸毒藥」。
而「色」呢,這是人的本能,是人之常情,在古代,人們普遍認為「色」是一種很隱晦的事情不能拿出來說,這也就從某種程度壓抑了人性,很多自制力差的人就會過度沉迷,導致身體虛浮,精神萎靡不振,甚至會耗盡人身體的元氣,所以從古至今,一直有「色字頭上一把刀」,這把刀就是刮骨鋼刀,會不斷的消耗你,直到衰竭。
從上述來看,酒色害人不淺,應當戒掉,其實這想法很好,但根本沒領悟到精髓所在,「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其實後半句才是精髓——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
你們發現沒,中國人講話特別有趣,他巴拉巴拉給你講一大堆,然後忽然話鋒一轉一句「但是」,讓你暈頭轉向,這也不難得出結論,中國人講話愛把最重要的事情留在最後,不信你去看看那些大領導,無一不是聽到最後才知道重磅內容和中心思想。
穿腸毒藥也好,刮骨鋼刀也罷,這些東西都是建立在財和氣上,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利往,喝酒和縱慾的前提是你得有錢才行,如果沒錢的話,喝酒?縱慾?跟你一毛錢關係都沒有,至於這個氣就更有意思了,氣是指的脾氣,世間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果一個人脾氣大,自己首當其衝,什麼事都看著不順眼,其次父母親朋好友無一不受到影響,很多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甚至會釀成大禍,實在是不應該,一個,人只有控制得住自己的脾氣,才能氣順,氣順則事事順,才能活得更久。
北宋佛印和尚酒色財氣歌:酒色財氣四道牆,人人都在裡邊藏,若是誰能跳過去,不是神仙也壽長。古人很聰明,亂如麻的世間百態,僅僅用兩句俗語(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就囊括其中,實在是高明。
人生在世猶如白駒過隙,要想過好每一天,只有遠離酒色,才能夠健康長壽,才能夠修身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