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酒色很容易毀人一生呢?究其根本,你沒有悟到精髓所在

2020-12-17 文化與歷史

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傳承和文化沉澱,民間俗語就是其中的一種,俗語作為老祖宗智慧的結晶,不僅包羅萬象囊括及廣,而且具有很強的口語性、通俗性和傳播特性,這些俗語開篇基本都是以俗話說得好、老話說得好、常言道,然後慢慢切入正題,讓被聽者從中受益。

俗話說的好「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自從酒這個東西被發明出來後,可以說就佔據了人類生活中極其重要的地位,無論是飲食起居還是人情往來,可以說任何場合都繞不過「酒」這個話題;開場白幾乎都一樣,小酌怡情,大酌傷身,但酒這個東西,只要喝開了,喝盡興了,喝飄了,基本都會醉的一塌糊塗,輕則嘔吐不止,重則酒精中毒,這也就有了酒是穿腸毒藥一說,這實在是讓人又愛又恨!

其實說到底,酒的主要成分就酒精,學名乙醇,是黴菌發酵代謝的產物,能夠殺滅和抑制周圍細菌,少喝是對人有好處的,比如酒能迅速拉近距離,融洽彼此之間的氣氛,但凡事有度,就算酒能讓你產生欣快感,但它對人體也是有害的,只不過每個人的劑量不一樣(也就是每個人的酒量不一樣),最初酒是五穀純糧釀造,是純糧固態發酵白酒,具有不朽的文化韻味,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為了節約糧食,降低成本,開始用甘蔗、玉米、地瓜等物製造酒精,這些東西看著不錯,實則口感差,內含更多毒素,到了酒精勾兌的時代,這種過量飲酒行為更是對人弊大利小,這也就是為何說「酒是穿腸毒藥」。

而「色」呢,這是人的本能,是人之常情,在古代,人們普遍認為「色」是一種很隱晦的事情不能拿出來說,這也就從某種程度壓抑了人性,很多自制力差的人就會過度沉迷,導致身體虛浮,精神萎靡不振,甚至會耗盡人身體的元氣,所以從古至今,一直有「色字頭上一把刀」,這把刀就是刮骨鋼刀,會不斷的消耗你,直到衰竭。

從上述來看,酒色害人不淺,應當戒掉,其實這想法很好,但根本沒領悟到精髓所在,「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其實後半句才是精髓——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

你們發現沒,中國人講話特別有趣,他巴拉巴拉給你講一大堆,然後忽然話鋒一轉一句「但是」,讓你暈頭轉向,這也不難得出結論,中國人講話愛把最重要的事情留在最後,不信你去看看那些大領導,無一不是聽到最後才知道重磅內容和中心思想。

穿腸毒藥也好,刮骨鋼刀也罷,這些東西都是建立在財和氣上,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利往,喝酒和縱慾的前提是你得有錢才行,如果沒錢的話,喝酒?縱慾?跟你一毛錢關係都沒有,至於這個氣就更有意思了,氣是指的脾氣,世間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果一個人脾氣大,自己首當其衝,什麼事都看著不順眼,其次父母親朋好友無一不受到影響,很多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甚至會釀成大禍,實在是不應該,一個,人只有控制得住自己的脾氣,才能氣順,氣順則事事順,才能活得更久。

北宋佛印和尚酒色財氣歌:酒色財氣四道牆,人人都在裡邊藏,若是誰能跳過去,不是神仙也壽長。古人很聰明,亂如麻的世間百態,僅僅用兩句俗語(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就囊括其中,實在是高明。

人生在世猶如白駒過隙,要想過好每一天,只有遠離酒色,才能夠健康長壽,才能夠修身養性。

相關焦點

  • 《道德經》五千文,精髓盡在9個字,悟到的人,自然懂老子
    《道德經》的精髓盡在9個字:致虛極、守靜篤、順自然,悟到的人,自然懂老子。致虛極:放下自我心智,把自己的頻率匹配到虛無,才能悟。《道德經》的經典,在於道,像一面鏡子,不同的人讀,就映射出不同的樣子。在人格上,人人平等。而在意識層面,有三六九等。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 《道德經》說了什麼?其精髓就這6個字,悟透者受益匪淺
    《道德經》之所以晦澀,並不是其中的道理難懂,而是文章皆是古文,通過白話文翻譯後,所表達的意思、語境很難精準表述出來,所以使人不知所云。其實,整部《道德經》的精髓提煉出來只有六個字:順勢、微著、自然。一個人若能悟透這六個字,可以說就讀懂了《道德經》,其受用也是無窮的。
  • 為何有的人富貴,而有的人卻貧窮?讀懂《易經》精髓,你就明白了
    許多人想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富有而有些人貧窮?為什麼有的人生來就很窮,卻能白手起家,而有的人雖然有錢,但到頭來卻一夜之間就毀了?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些命運的秘密,我們依然可以從《易經》這本書裡窺見一二。
  • 「釣魚窮三代,玩鳥毀一生」,下一句才是精髓,千人只有一人知
    「釣魚窮三代,玩鳥毀一生」,下一句才是精髓,千人只有一人知文/文亞說歷史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聽說過很多俗語,但是有的俗語卻很少有人聽說過。比如這句俗語:「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不過下句才是精髓,千人只有一人知,那就是:一朝學會狗攆兔,從此踏上不歸路。若是戀上鷹,兩眼含淚望天空。如果學了賭博更是踏上了不歸路,如果喜歡玩鷹,只能邊看著老鷹在天上飛邊落淚。古代的娛樂消遣比較少,無非就是捉雞逗狗,但是很多人還是能夠把這些東西玩出傾家蕩產的架勢。所以人們警告大家不要這樣,但是狗追兔為什麼是賭博呢?
  • 為什麼有人說「單反毀一生,攝影窮三代」?
    大量的發燒友對自己喜愛的電子產品有著非常執著的熱愛之情,有人喜歡搗鼓電腦外設,有人喜歡瘋狂購買各種高端耳機,也有人願意把一生的時間都奉獻在攝影和拍照上,攝影圈子裡市場流傳這樣一句話「單反毀一生,攝影窮三代」,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到底是攝影愛好者的心聲還是自嘲呢?
  • 世間有多少人終其一生,都未發現其天賦所在;又有多少人,明知自己...
    那應試教育伴隨著我們每一個人成長至今,我想已經不必再多做解釋。而關於素質教育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西方常用解放天性的說法來形容他們的教育價值觀。那解放天性這樣的教育方式背後的本質又是什麼呢?在一心網看來,是發掘天賦,並鼓勵受教育者最大程度發揮和運用天賦的能力培養。一心網小的時候,語文能力和成績一直很好,所以不管到了哪一年級,都很受語文老師的喜歡。
  • 悟透《金剛經》裡這3句話,你就能掌握它的精髓,一生受用無窮
    但他仍然覺得自己,沒有掌握當中的精髓,想讓我為他指點迷津。我猛然想起多年前,聽過一位高僧談起過《金剛經》。他說:只要悟透裡面的三句話,你便掌握了《金剛經》的精髓,同時也會讓你一生受用無窮。這些年我反覆研究參透這幾句話,果真覺得頗為受用。
  • 「釣魚窮三代,玩鳥毀一生」,後幾句才是精髓,不說你未必知道
    從我們上學的那一刻起,我們就在不停的學習唐詩和宋詞,在稍微長大一點之後,我們又接觸到了元曲和明清時期的散文。以及現在在春節時期經常能夠看到的工整對仗的對聯,中華民族的文化歷經了5000年的沉澱,早已是非常的有底蘊,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大家信口拈來的俗語,俗語一般都是人們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道理,它短小精悍,結構簡單,民間就算沒有文化的人,也可以很輕易的記住它,並且一直流傳至今。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就是一句俗語。
  • 《金剛經》的精髓就這4句,越早悟透,越早受益
    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可能窮盡一生也沒有辦法完全領悟,畢竟《金剛經》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的思想合集,是佛教的至高無上的智慧。回首佛陀的一生,他四處傳教,留下的語錄最後由後人整理,編成了《金剛經》,這裡面的智慧無窮無盡。總結起來,《金剛經》的精髓就是四句話,這也是這本經書的精華所在,越早悟透,越早受益。
  • 為什麼說:「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還有下半句,那才是經典
    如今我們已經是一個科技時代了,人們的休閒方式也變得多種多樣,但是在古代的時候,沒有這些電子產品,他們就會自己尋找一些娛樂方式,尤其是一些富家子弟,他們不務正業,整天就研究了這些玩樂了。而今天要給大家說的就是為什麼說:「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還有下半句,那才是經典!
  • 真正把馬克思主義學精悟透用好
    原標題:真正把馬克思主義學精悟透用好 在當今世界,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最好的方式,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在總結我國改革開放40年經驗的基礎上,把為什麼要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究竟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如何真正科學地對待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尤其是如何進一步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並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等帶有根本性的重大問題
  • 你的悟性高嗎?《道德經》感悟,教你如何從悟「到」到悟「道」
    甚至很有可能讓你瞬間「悟道」出關於自己的新理解和新的人生感悟。說到這裡,我想說說,關於「悟」的話題。我認為悟有兩層含義,一個是悟「道」,一個是悟「到」。這裡,我們就以家庭教育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悟「到」】:在中國很多家長皆是如此,報了很多教育孩子、做智慧父母的班……線上線下也都在學習,但是真正一到孩子出現問題時,又什麼都不會,不能做到變通了(學以致用),最終還得把自己著急得團團轉,然後呢,又繼續請教老師……以此反覆循環。這類家長在學習的過程呢,僅存在於學習的過程中悟「到」。
  • 什麼是悟了?《宗鏡錄》有話說
    但不論是認識你自己,還是明心見性,人類始終對這個神秘的自己和這個神秘的世界充滿了好奇。明心見性一詞簡約總括地解釋起來,就是:從究明人們的「心」(本心)的形相與作用,而徹見、領悟、神會生命的根源——「性」(本性)之妙體與真理,以覺醒迷夢,而了生脫死,證大涅槃。它的意義詳細分析起來,至為深廣,因為它是這一代時教的精髓所在,可以說三藏十二部都是它的註腳。
  • 農村常說:「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背後是啥道理?
    時至今日,俗語依舊指導著我們的生活,就比如這句俗語「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其描述的不僅僅是生活中的一種現象,更暗含著古人的忠告。那麼釣魚怎麼就窮了呢?玩鳥就能毀掉一個人?且聽我一一道來。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釣魚在有些人眼中定然是一份樂趣!很多人都樂在其中,特別是上魚的一瞬間!別說多高興了!再加上釣魚過程中與魚的角力過程,容易讓人沉浸其中,如果最終釣上來了大魚,成就自豪感也會應運而生!
  • 學姐忠告:這3樣不能碰,不然容易毀一生
    學姐忠告:這3樣不能碰,不然容易毀一生!如今大學都已經開學快一個月了,不知道各位大一新生是否軍訓了?大學生活是否適應呢?而說到大學生活,大家也知道大學裡面有著很多誘惑,期間學生很容易因為沒人管制也陷進去不可自拔,所以對於這個問題,大學生有哪些東西不能碰呢?一位學姐就忠告各位這3樣東西不能碰,不然容易毀一生。
  • 為什麼會有人說,「雞湯窮三代,勵志毀一生」?
    但是為什麼有些人總說毒雞湯,說雞湯害人。錯就錯在信他們的人,覺得有了信念就能成功,但是從來不付出行動。但實際上,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雞湯勵志文宣揚的這種「盲目樂觀」的心態對成功並沒有太大幫助,反而阻礙了夢想的實現,有時候甚至阻礙我們邁向成功。也難怪有人會調侃「雞湯窮三代,勵志毀一生」了。
  • 「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
    現在幾乎找不到熱愛釣魚和玩鳥的年輕人,但是在過去娛樂活動匱乏的年代,釣魚和玩鳥是一項陶冶情操的愛好,上到古稀、下至稚童,都有不少人喜歡去池塘邊釣魚,並且把玩著鳥類,然而對於這樣的興趣愛好,老人們總結了一句俗語「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 佛陀如何印證,自己證悟內容,就是真理的大道呢?
    我們知道,佛陀是佛教之中第一個證悟成佛的人,因此,他也被人們尊稱為佛祖。那麼,佛陀本人,如何印證,他自己證悟的內容,就是他苦苦追尋的真理大道呢?也就是說,在他證悟之前,並沒有人曾經有過跟他一樣的證悟,況且自己證悟的內容,根本不可能用言語和文字的表達,因此,外人又是如何印證呢?
  • 為什麼會做事的鬥不過會搞關係的,悟明白了才是聰明人!
    為什麼會做事的鬥不過會搞關係的,《鬼谷子》中道出5個原因,悟明白了才是聰明人!第一關係和謀略的關係很多人搞混了,其實是先有的關係在有的謀略。於是,我很不解的和他說,我是專業研究遊說的,我沒有說服你,是因為我的話說得不夠明白嗎?還是說我闡述的觀點你不認同呢?他說了一句話,讓我茅塞頓開,也讓我十分開心收穫滿滿。他說:「因為我跟教短視頻創業的人比較熟,但是我跟你不熟。」如果前面有個陷阱,陌生人的提升是有一定的說服力的,但是和我親近的人的忠告才更有說服力。陌生人的真誠根本比不過親密者的謊言。
  • 毀人一生的待遇,降低個退休待遇?
    至此冒名頂替上學已經全部完成,但是犯罪還沒有結束。第五步參加工作。學渣就是學渣,飯桶就是飯桶,當年只考303分的廢物點心,念完大學找工作還是要造假。此環節的關鍵人物是冠縣人事局人事爭議仲裁辦公室副主任馮桂秋,「把關不嚴,未發現陳豔萍相關信息不一致」而使其順利進入了當地事業單位,拿到了一個廢物最好的鐵飯碗,學渣的人生至此圓滿,國家編制養她到死,老爸可以向祖上交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