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好」的孩子,小時候多有這3種表現,家長應及時培養

2020-09-05 育兒小導師

文 | 育兒小導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數學可以算得上是公認的難學的學科了,從我上學時到我家孩子上學,我見過太多被數學難倒的孩子,也見過很多「不怎麼用功」但就是數學好的孩子。我發現,數學好的孩子,從小就會有幾種表現,基本不會出錯。



1、數學思維強

數學家陳省身說:

「我們每個人一生都花了很多時間學數學,但我們其實只是學會了計算,而不是數學。」


我對這句話是很認同的,因為我發現大部分數學成績中等或者偏下的孩子,再怎麼努力都只能在計算和一些淺顯的數學題目上下功夫,而真正數學學得好的孩子,可能計算是很慢的,但卻能一針見血的指出一道複雜的數學題背後要考察什麼

這樣的孩子才是真正擁有數學思維的,能能夠透過一些現象看到事情的本質。快速從題目中讀取信息,進行判斷、思考並進行解題過程。

2、解題時足夠專注

蔡元培先生曾說:「惟有專心致志,把心力集中在學問上,才能事半功倍。」

所有能將數學學好的孩子,在解題、學習的時候都能特別的專注,尤其是一些「天賦型」的孩子,平常看起來淘氣、愛玩,可每次下決心要做題的時候又能特別用心、專注,效率反倒要比不專注的孩子高很多。


3、有數感

數學家基斯.德夫林認為,數感由兩個重要的能力組成:

  • 同時比較兩組物體多少的能力;
  • 記住連續呈現的物體數量的能力。

像關於數字的比較、推理、找規律類的問題,考驗的都是孩子的數感,從小數感好的孩子對數字的敏感性會更高,做題時對數字、計算結果的判斷經常會有類似「第六感」的正確率。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

我有很多同學都是數學學渣,小學數學成績還可以勉強混個中等,但從初中開始,就越學越難,大學準備考研時更是只能找一些不考數學的專業,甚至必須放棄一些自己喜歡的或者是就業前景好的專業。

正是因為看到了數學在今後升學甚至就業時的重要性,所以我從孩子出生後就一直在為他做數學啟蒙方面的準備和實踐,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的。



1、數學閱讀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蘇步青先生認為:

學習數學的第一步是弄清基本概念及每個基本概念是如何引出來的,這就需要仔細閱讀數學書籍。他說,對於數學書中的某些內容,有時需要反覆讀6遍才行。

在數學啟蒙階段,大部分的孩子都會做一些數學題,所以孩子之間的差距並不是做題多少導致的,而是數學閱讀多少導致的。


我家孩子數學啟蒙的時候,我就經常給他讀一些帶有數學語言的故事,比如《老狼老狼幾點啦?》,這種對孩子來說淺顯易懂的故事。

這套《可愛的數學》就是收錄了8個數學方面的故事,用很有趣的故事向孩子解釋像時間、高矮、多少、形狀之類的數學概念

我家孩子最開始完全是被這套繪本的畫風吸引的,不管是又窮又饞的可憐老狼、滑稽的高先生和胖先生,還是驕傲任性的小公主薩利的形象都非常生動真實顏色的搭配和細節部分也都讓孩子感到驚喜。

而且這套繪本的故事性都比較強,剛好可以將數學內容的枯燥感中和掉,我家孩子一點也沒覺得自己是在學什麼,而且吸收的特別好。

2、場景啟蒙

數學是一種可以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學科,家長也可以利用一些生活中的情景讓孩子多多體會,培養孩子對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思維。

比如去超市時先做預算、比價格、結算等步驟,還有媽媽出門前告訴孩子幾點回來之類的情況,都可以幫孩子更多的理解數學中的很多概念。


3、數學遊戲

對於我家孩子來說,最喜歡的還是數學遊戲,因為從小我就不太給孩子用手機、平板類的電子產品,所以他從小就是玩數學遊戲長大的。

其中我最滿意的是這套好奇狗陪你學系列中的《數學啟蒙遊戲》和《專注力訓練》

首先說一下《數學啟蒙遊戲》,這套一共是13冊,內容非常的廣泛,幾乎是涵蓋了整個小學期間的大部分數學概念。比如數字、形狀、乘除、倍數、平均數、路程計算等,按照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方式排列,從3歲一直可以玩到9歲。


而且書中會在一些圖案上留出空白部分,孩子可以在上面按照自己的喜好塗色,每一冊書還會贈送一張貼紙,這些都是我家孩子喜歡它的原因。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書中的各種遊戲有一定的趣味性,同時又是逐漸加大難度的,我家孩子每次學會解開一個新的謎題、學會一點新的知識時都特別自豪,這種成就感讓他對這套遊戲書和數學都特別感興趣。


這裡是育兒小導師,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發現了要及時引導
    正常來說,情商高的孩子都有很強的自制力、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等。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是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習慣,就能看出來他長大是什麼樣子,如果家長們發現孩子有以下這3種表現,情商真的低得可怕,家長們要及時引導。情商對孩子有多重要?
  • 孩子若有這3種「臭毛病」,說明很有數學天賦,家長要好好培養
    其實小時候數數得再好都沒啥用,將來也用不上啊,還不如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這3種「臭毛病」,這些在家長眼裡是「臭毛病」,但其實這是孩子聰明的表現,如果有,說明你家孩子數學天賦可能並不弱,家長一定要好好開發!
  • 李玫瑾:孩子吃飯時的這4種表現,應及時糾正,不然將來難有出息
    我們都想要培養出一個有出息的孩子,可孩子將來能否有出息,我們其實完全是可以從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中看出來的。相信大家一定有在宴席上看見過那種喜歡吃獨食的孩子吧,那種孩子多是被家長寵壞了,所以才會在宴席上做出那種只要吃自己喜歡吃的菜的舉動。
  • 班主任:「數學成績好」的孩子,都有這3個特徵,家長要及時培養
    數學,是被學生公認為最難學的科目之一,從我上學再到孩子上學,見過太多被數學為難的孩子。一提到數學,不僅孩子表示【頭疼】,家長也很【苦惱】。當然,文文爸也見過一部分「不怎麼學」,數學成績就非常好的孩子。為了給文文做好數學啟蒙,文文爸專門登門拜訪了當班主任且數學教齡達20年的好兄弟。
  • 聰明孩子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不要隨意阻止,及時培養他們智力
    導語:哪一個家長不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個高智商,這樣不管是今後的學習還是工作都能更輕鬆,自在。甚至有的人為了孩子的智商高,在找對象的時候刻意詢問別人的智商,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孩子的智商的高低與遺傳只有一小部分的關係,最關鍵的是家長後天的培養。
  • 李玫瑾坦言: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及時糾正
    李玫瑾:孩子吃飯時的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糾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很多&34;,就算吃飯的時候也不能有一刻老實,總是大吵大鬧、到處亂跑,一點規矩都沒有,這些正是因為家長在平日裡的教育方式不當導致的。
  • 右腦發達孩子的3種表現,培養好了肯定是學霸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高,因為孩子智商高代表著孩子未來會很聰明,這樣孩子在學習方面就會有很出色的表現,學習成績好。我們都知道孩子智商高不高和大腦有很大的聯繫,如果孩子的大腦發育好,自然孩子將來智商低不了。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在某個場所中,當你你出現負面情緒時,能很好的調整自己的情緒,並與人和諧共處,這就是高情商的表現。高情商不僅體現在情緒上,最重要的是心理和思想上,而這都需要後天慢慢培養的。「情商低」的孩子,小時候有以下特點低情商表現一:性格暴躁,亂發脾氣生活中我們常常見到一些孩子,動不動就喜歡發脾氣、跟父母賭氣。
  • 孩子有這3種行為,看似「精明」實則「沒出息」,家長要及時糾正
    孩子從小就寄託了父母們對他們的期望,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能十分聰明並十分有出息。而孩子小時候的有些行為也會讓大人們覺得他很聰明,甚至一直拿在嘴邊誇孩子。當孩子小時候出現這3種行為時,看似「精明」實則「沒出息」,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建議: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認真培養
    李教授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認真培養這樣的孩子到了未來肯定會因此吃虧的,因為他們只顧著自己的開心快樂,從而忽略了其他人的感受,這於是一種自私自利的行為,如果你家孩子也是這樣,家長要及時改正,要不然吃虧的可是孩子。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而她曾在一次講座中,特意提到過孩子的餐桌禮儀,並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而且孩子沒有分享的意識,自己喜歡就不在乎周圍人的感受,這明顯是情商低的表現,小時候雖然會佔一些小便宜,但是當孩子長大後將會很難找到朋友,過於小氣在工作上也不會太順心如意,因此家長要早日幫忙整改。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會有這3種行為,家長要及時改正
    老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個孩子在餐桌上表現的行為,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家長給慣的,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會更加的自私,這就是不招人喜歡,長大以後也沒有出息的表現。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會有這3種行為,家長要及時改正01 餐桌上的佔有欲家長不要覺得這個不是什麼毛病,孩子在小時候養成的習慣,長大以後會繼續沿襲的,如果不能在小時候給孩子養成好的習慣,那麼以後長大了,也很難改。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有4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而情商就是前兩項的基礎,它就像帆,孩子能走得遠,全靠帆。情商到底有多重要?很多家長最關注的都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但是學習成績並不能完全決定孩子未來能走多遠。老話常說:「三歲看老」,孩子的情商高低從小就有所徵兆。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會有4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
  • 孩子吃飯如果有「這3種表現」,長大多半沒出息,家長要及時糾正
    老一輩人經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中的意思是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特徵,你就能看出他未來的素質和教養,尤其是在餐桌上,這是最能體現一個人教養的地方。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從這句話我們就能看出飯桌上的表現有多重要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第一種:酷愛吃「獨食」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在家裡就什麼好吃的都先孩子吃。孩子碰到自己喜歡的菜,就直接把菜拿到自己面前,不讓別人吃。這樣就會給孩子養成了一種不愛吃獨食的習慣。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證明右腦很發達,用心培養很可能成為「學霸」
    作為家裡的兩個孩子的寶媽,為孩子的學習操碎了心,很想讓孩子成為「學霸」,上周有幸聽了一次教育孩子的講座,受益良多,在這裡分享給大家。原來「學霸」一般都右腦比較發達,他們大多平時會有3種表現。孩子的3種表現1、習慣用左手在生活中用右手吃飯、寫字的人比較多。有些孩子卻是使用左手,有些家長看見這種情況可能會認為孩子和別人不一樣,在平時生活中有意地改變孩子使用左手的習慣。
  • 高情商的孩子,8歲前大多有這3種表現,得益於父母的正確培養
    「媽媽,爸爸這麼多鬍子,為什麼你沒有呀?」面對孩子一系列的問題,鄰居顯得非常惆悵。我連忙跟他解釋道:「我家小孩小時候也是這樣的,特別喜歡問為什麼,但現在長大一些就改變了。」8歲前,孩子出現這3種行為,多半是高智商的信號,得益於父母的正確培養【好奇心強】大多數孩子好奇心是非常強的,對周圍的一切都有興趣。不管這件事物危不危險,他都想用手去碰一些,甚至躍躍欲試。
  • 李玫瑾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會有這5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我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一次育兒講座中就曾說過:3-6歲是孩子們的性格和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發現孩子有以下幾種表現,就說明孩子的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發現並糾正孩子,以免孩子形成習慣了之後就改不掉了。
  • 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多會這3種表現,看你家娃有嗎?
    這件事告訴很多家長,往往自己最疼愛的不是以後對自己最好的。其實孩子小時候孝不孝順,從小就能看出來,孝順的孩子,小時候多有這3種好習慣,看你家娃有嗎?仔細觀察一下,平時家長辛勤工作的時候,孩子有沒有為家長準備一杯牛奶;家長不小心受傷的時候,孩子有沒有焦急擔心;家長忙碌了一天回家還要做家務做飯的時候,孩子有沒有想要幫著做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