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家在猶他州發現了新的食肉恐龍品種化石

2020-12-22 cnBeta

古生物學家宣布在猶他州發現了一種新的恐龍,這個新物種被命名為異特龍Jimmadseni,新物種是食肉動物,估計長約26至29英尺。異特龍Jimmadseni重約4000磅,大約在1.57億到1.52億年前在北美漫遊,是異龍的最古老物種。

名字「異特龍」的後半部分是為了紀念猶他州古生物學家James H. Madsen Jr.,他為保護成千上萬的異特龍骨頭的發掘做出了「艱苦的努力」。

科學家先前認為,在侏羅紀只有一種異特龍物種,但這項研究發現了兩種。新的異特龍Jimmadseni比其表親至少進化了500萬年,新恐龍的頭骨比脆弱的異特龍更輕巧,這表明它具有不同的攝食行為。

這種恐龍有兩條腿,眼睛上有大約80個尖銳的牙齒和角,爪子也非常尖銳,古生物學家發現恐龍骨架時,首先只找到了其身體的一部分,必須用炸藥將其從巖石中提取出來,然後用直升機運輸大塊的包含內部骨架的巖石。後來他們在離身體不遠的地方發現了頭部,並將其成功採挖出來。

相關焦點

  • 古生物學家發現這種食肉恐龍兩個月換一口新牙!
    古生物學家發現這種食肉恐龍兩個月換一口新牙!我們人類一生只換一次牙,所以大家對自己的牙齒倍加愛護和珍惜。食肉恐龍就不一樣啦,古生物學家最近的研究證明有一種食肉恐龍兩個月就能將滿嘴的牙換一遍,這換牙頻率真的是逆天啦。
  • 泰國發現最完整食肉恐龍化石,我們看後笑啦!
    泰國發現最完整食肉恐龍化石,我們看後笑啦!我們對泰國的印象往往是旅遊、佛教以及人妖,其實在億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泰國生存著許多種類的恐龍,最近古生物學家就命名了一種在泰國發現的食肉動物,它是目前東南亞發現的最完整的大型食肉恐龍化石!
  • 迄今為止發現的10塊最奇怪的恐龍化石,其中4個都在中國!
    從令人震驚的巨龍到長有羽毛的小型恐龍,我們收集了10個迄今為止所發現的,長得最奇怪的恐龍化石,你覺得哪個更酷呢?一起來看看吧!它們的化石可以追溯到大約9500萬年前,從這些化石可以判斷出它們有著獨特的體型結構。它們大約有2.1米長,重達32公斤。但它們的下顎、骨盆和前肢也明顯在進化,這一進化使得它們具備鑽洞這一項技能。這也是人們第一次發現有這種傾向的恐龍。更奇怪的是,專家稱,掘奔龍還可以用它們的鼻子挖洞,這就使得它們看起來更像一隻大號的史前犰狳或獾。一些研究人員說,它們這樣做可能是為了躲避白堊紀晚期的大型食肉動物捕殺。
  • 迄今最大恐龍腳印化石被發現,寬約1米
    該報告的作者之一、勞倫斯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堪薩斯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的古生物學家大衛·伯恩漢姆(David Burnham)稱:「這些恐龍的身軀真的龐大。」他所在的研究小組給這個恐龍取了一個綽號「大腳」,猜測這種恐龍身長約30米,幾乎與海裡的藍鯨一樣長。研究人員使用3D掃描並詳細測量,對比鰓恐龍腳印化石與其他恐龍腳印化石,確認這是迄今尺寸最大的恐龍腳印化石。
  • 最新發現與傳統認識大相逕庭 食肉恐龍身披羽毛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稱恐龍模型應該修改  據《星期日泰晤士報》昨天報導,科學家最新發現,我們平時在自然博物館、電影和書中看到的暴龍和其他恐龍的形象可能是錯誤的,科學家們越來越傾向於這樣的觀點:恐龍身上披著羽毛。
  • 恐龍種族曾發生嚴重內訌?古生物學家發現新證據,化石上全是咬痕
    「恐龍是如何滅絕的」,是考古學家一直以來追尋真相的問題。提及「恐龍」這一物種,相信沒人會感到陌生。無論是在科普書籍還是影院熒幕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恐龍的身影。在體能方面與人類相比,恐龍無疑是強大的,同時也是極為殘暴的,曾一度在2億年前的白堊紀稱霸一時。然而,誰也意想不到,6500萬千年前,一場彌天大禍突然爆發了。
  • 肉食恐龍遊泳是「狗刨」:古生物學家發現中國首例恐龍遊泳足跡化石
    古生物學家在四川發現了中國首例確鑿的肉食龍遊泳足跡,為恐龍會遊泳提供了證據。上面是根據足跡化石重構的肉食恐龍遊泳圖。(爪子啊爪子!啊,想像那個聲音……)圖片:Nathan E.(左)獸腳類恐龍的遊泳跡(右)考察隊員在化石點考察。這批化石的研究者之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邢立達介紹,這批恐龍足跡化石是在當地採礦中被意外發現的。考察點巖面坡度接近60°,而且礦山當時仍正在爆破,危險無處不在。
  • 歷史:一種令人眼花繚亂的小恐龍,在中國發現的化石!
    導語:新的一天新的起點,大家好!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小編又是和大家一起見面了有人說每天早上起來都要對著鏡子笑一笑你們都做到了嗎?微笑可以給人帶來好運哦!有這麼可愛的小編每天都為你們帶來不同的文章應該也是非常的開心的。
  • 盤點世界各地奇異的恐龍化石
    恐龍「嬰兒」胚胎20世紀20年代,在怒火危崖發現的這一恐龍蛋化石在當時震驚世界,這裡面有完整的恐龍胚胎。哺乳動物胃中發現的恐龍化石這是一種叫Repenomamus robustus的哺乳動物。在它的胃裡發現了小恐龍的化石。
  • 科學雜誌評出2019年十大古生物化石發現
    恐龍是喬裡略組地層的主角,目前已經發現了大型的蜥腳類恐龍、大型食肉恐龍及小型食肉恐龍的化石,此外還發現了恐龍蛋殼碎片等。目前已經命名的來自喬裡略組地層的恐龍包括了大型的蜥腳類恐龍努魯巨龍(Nullotitan glaciaris)和小型的禽龍類伊薩西奔龍(Isasicursor santacrucensis)。
  • 恐龍是如何被發現的?
    巴克蘭斑龍的化石 從那時起,人們開始意識到,恐龍是一種真正特殊的東西:一種新的、兇猛的古代生命形式,曾經存在過,但現在已經滅絕了。但當科學家開始在北美尋找時,他們發現了更多完整的骨骼,這讓古生物學家徹底重新思考恐龍。
  • 中國發現神奇恐龍,化石保持睡覺姿勢!
    中國發現神奇恐龍,化石保持睡覺姿勢!距今1.23億年前的早白堊世時期,兩隻小恐龍正在地下的洞穴中休息。突然間,地動山搖,洞穴瞬間塌方,小恐龍還沒有來得及逃出去就被活埋。它們並不知道,自己的屍骨會變成化石,並且被人類發現,成為2020年被命名的中國新恐龍。
  • 古生物學家告訴你恐龍到底是什麼顏色的?
    這肯定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但遺憾的是我們發現的恐龍化石都是沒有顏色的。為了還原恐龍的顏色,一代代的古生物學家和藝術家們可謂是絞盡腦汁,他們參考了今天與恐龍親緣關係較近的爬行動物,又研究了今天不同物種在自然環境之下的保護色,以此來還原恐龍們可能會有的顏色。經過一番推測,那些大型的植食性恐龍體色總是以灰色和綠色為主,而大型食肉恐龍的顏色則是以灰褐色為主等等。
  • 美古生物學家:恐龍真的沒滅絕 正在天上飛!
    其實,對恐龍化石的研究已經有170多年的歷史。「恐龍」這一名稱最早是由英國的古生物學家歐文(1804—1892)在1842年創建的。歐文在創建這一名稱時,主要想概括當時已被發現的一些個體較大,樣子有點叫人可怕的像蜥蜴一樣的古代爬行動物,他把它們叫做「恐怖的蜥蜴」(Dinosauria),我國的地質古生物工作者最初把它譯為「恐龍」。
  • 在阿根廷發現了25米長的恐龍化石,距今七千萬年
    據來自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古生物學家稱,發現這隻恐龍的人是阿根廷自然博物館的伯納迪諾·裡瓦達維亞,他們稱這隻恐龍為「Nullotitan Glaciaris」,它有超長的脖子,用四肢行走,是食草動物。
  • 科學家顛覆性發現:這種比霸王龍更大的食肉恐龍可能生活在水中
    與大多數恐龍不同,歷史上最大的食肉恐龍之一的棘龍似乎更喜歡水。棘龍已經進化出水生的特徵這個觀點基於本周三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對埃及棘龍尾部化石的分析。歷史上發現的棘龍化石几乎都是不完整的,此前發現的一個相關標本在二戰中被毀。此前對於非鳥類恐龍的研究表明,這些動物僅限生活在旱地環境,曾有一些關於部分恐龍生活在水環境中的說法頗具爭議,幾十年前就被拋棄了。
  • 古生物學家徐星:講述恐龍化石裡的中國故事
    28歲,他發現長羽毛的北票龍;31歲,比始祖鳥還小的「趙氏小盜龍」橫空出世;34歲,他提出四翼恐龍假說;發現長有翼膜翅膀的奇翼龍時,他46歲。「有些發現非常偶然,但如果不堅持去野外,偶然就不會發生。」化石不會說話,而徐星則是善於從化石中發掘並講述精彩故事的人。
  • 北海道發現日本最完整恐龍化石
    北海道發現日本最完整恐龍化石在中生代的白堊紀時期,日本卻與大陸相連,許多恐龍遷徙並且生活在這裡。在北海道,古生物學家發現了日本最完整的恐龍化石,它被命名為神威龍。北海道龍骨北海道位於日本本州島以北,這裡是日本最重要的恐龍及古生物化石產地之一。
  • 罕見恐龍胚胎化石證實恐龍出生時鼻尖長角
    「娃娃臉」小恐龍的鼻尖上竟然長角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最大陸生動物是誰?毫無疑問是恐龍,但是對於這些龐然大物剛出生時的樣子,我們卻並不確定。最近,古生物學家研究了一枚來自8000萬年前的神奇恐龍蛋化石,幫助我們還原了超級巨龍破殼時的真正模樣。
  • 新食肉恐龍物種擁有的可怕趾爪「武器」是迅猛龍的兩倍
    據外媒報導,在《侏羅紀公園》中,迅猛龍(以及類似的恐龍)因其腳趾上大型且可怕的鐮刀狀趾爪而聞名。而且每隻腳上只有一個大型趾爪- 而最新發現的恐龍Vespersaurus paranaensis擁有的「武器」則是迅猛龍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