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會少年宮等將拍攝紀錄片,以「小夥伴」的成長歷史、難忘故事和重要時刻等為縮影,全面展現中國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和素質培養的不凡歷程。 湯彥俊 攝
中福會少年宮等將拍攝紀錄片,以「小夥伴」的成長歷史、難忘故事和重要時刻等為縮影,全面展現中國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和素質培養的不凡歷程。 湯彥俊 攝
中新網上海8月6日電 (陳靜董蕾)今年是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小夥伴藝術團成立65周年。記者6日獲悉,65年來,有超過10餘萬少年兒童在此與藝術結緣。他們在重要的歷史時刻展現藝術素養,令「兒童外交」事業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發揮獨特作用。
1955年「六一」前夕,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創辦了中福會少年宮小夥伴藝術團,開設舞蹈、合唱、戲劇影視木偶等七個分團。宋慶齡邀請了當時音樂、舞蹈、戲劇、電影界熊佛西、丁善德、胡蓉蓉、周小燕等多位名家擔任藝術團名譽顧問。之後,白楊、張瑞芳、黃貽鈞、喬奇等多位藝術家先後擔任藝術團顧問。小夥伴藝術團在培養少年兒童興趣愛好,促進其個性發展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等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 。
近80歲高齡的著名表演藝術家喬榛曾是戲劇組的老組員。 湯彥俊 攝
近80歲高齡的著名表演藝術家喬榛曾是戲劇組的老組員,祖孫三代都在少年宮學習。當日,喬榛表示:「少年宮是我從小嚮往的地方。」上初中的時候,因為參加演講比賽獲獎,喬榛被如願送去少年宮戲劇組。他說:「排練過的話劇、歡迎外賓的任務……一系列活動幫我打下了表演的基礎。」這位老藝術家表示:「表演要有真實情感,這也是少年宮最初教我的。幾十年來,我一直懷念著少年宮的生活。」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黃英曾是少年宮上世紀八十年代聲樂組的組員。她感慨地說:「沒有少年宮的小舞臺,就沒有現在的世界大舞臺。」現場,聽著自己在1986年第一次擔任領唱《希望的火花》的錄音,黃英很是激動。這位女藝術家表示:「在少年宮學習唱歌的六個春夏秋冬,我所學到的,豈止是唱歌的技巧,還包括怎樣在舞臺上克服恐懼,戰勝自我以及怎樣在生活中磨練鬥志、學會做人。」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黃英曾是少年宮上世紀八十年代聲樂組的組員。 陳靜 攝
採訪中,黃英說,自己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怯場。對此,合唱指導就讓她在大大小小的演出中擔任領唱、獨唱。第一次擔任獨唱時,黃英害怕得不行,連合唱站臺也搖晃得更厲害。「但望著合唱指導信任而又期盼的眼神,我終于堅持著唱完了獨唱……可以說,這是我一生當中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獨唱』。」黃英說,「它不僅掃除了我的怯場心理,而且還給我做人的啟示:堅持就能成功。堅持本身,則是整個人的成長與成熟,包括自己的意志、毅力。」
剛剛考取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的朱璟廷,4歲起進入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學習鋼琴。朱璟廷曾在2017年斬獲第八屆施坦威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專業組特等獎。2019年1月,他將鋼琴獨奏音樂會的全部票款個人所得部分捐給了上海宋慶齡基金會,用於中福會少年宮小夥伴藝術團的藝術新人培養及活動,以此感恩中國福利會少年宮的悉心培養。
在國內外重要活動的舞臺上,健康歡樂「小夥伴」們總是獻上真誠的歌舞 。據了解,在APEC首腦非正式會議、亞行年會開幕、上海世界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北京奧運文化廣場展演、上海世博會開閉幕式、 亞信峰會晚會、進博會歡迎儀式等重要歷史時刻,「小夥伴」的表演廣受好評。多年來,小夥伴藝術團被譽為「中國的小大使」和「上海的城市名片」。
據悉,小夥伴藝術團還先後應邀出訪了美、英、法、德、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雪梨歌劇院、英國泰恩歌劇院等專業劇院舉辦了專場音樂會和綜合文藝展演,備受歡迎。
記者6日獲悉,中福會少年宮等將拍攝紀錄片,以「小夥伴」的成長歷史、難忘故事和重要時刻等為縮影,全面展現中國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和素質培養的不凡歷程,以及「兒童外交」事業在各個歷史時期發揮的獨特作用。
為了儘可能全面生動地回顧「小夥伴」在每個歷史時期的成長足跡。當日活動現場「尋找我們的『小夥伴』」徵集活動啟動,徵集小夥伴藝術團上世紀五十到八十年代相關史料和人物故事等線索。(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