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福會少年宮建成65周年 老組員回"家"憶往昔

2020-12-17 東方網

原標題:中福會少年宮建成65周年 老組員回「家」憶往昔:是這裡的興趣課造就了後來的我

  圖說:200多名曾經的中福會少年宮興趣組老組員回「家」了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戴上紅領巾,貼上當年參加的興趣組標籤,200多名曾經的中福會少年宮興趣組老組員回「家」了。昨天,他們在童年的金色殿堂——少年宮大理石大廈,參加了「幸福的小時候」聚會活動。幾名舞蹈組的老組員一邊看著節目,一邊回憶起自己參加過的匯報演出,「喏,你當年人很高,就排在我前面,舞跳得老好額!」

  動手動腦 創新精神永不過時

  商務部原部長、海協會原會長陳德銘分享了自己的童年經歷。小時候他在中福會少年宮學無線電,上世紀50年代就已經會組裝電視機了。他說,自己在少年宮跟隨無線電組的指導員鬱寶忠學習,培養了創新思維和動手創造的能力,組裝收音機、遙控器等設備自然不在話下,而動腦、動手的習慣也保留至今,幾年前自己還組裝過一臺3D印表機。

  特級教師王頌讚是少年宮老一代指導員中的明星,他也是中國第一代計算機娃娃的指導老師之一。1984年,鄧小平來上海,視察了中福會少年宮計算機培訓班的成果。王指導的兩個學生李勁和從霖,熟練操作鍵盤,演示了「熱烈歡迎」的中英文字樣、唱《我愛北京天安門》的小機器人以及刻著「中國製造」的巨大火箭。演示結束,鄧小平饒有興致,沒有離開,李勁又演示了自己設計的黑白棋遊戲。鄧小平摸著李勁的頭說,「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做起。」 就是這句話,把王指導的人生牢牢定格在了中福會少年宮。幾十年來,他所培養的學員,很多都走上計算機專業之路。當年的李勁,後來成為了中國最年輕的計算機博士。

  實際上,少年宮50年代起所開設的各類科學技術類興趣課,已經有了現在時髦的「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總稱)教育的影子:讓孩子邊玩邊學,在實踐中培養出創新素質,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每年,有6萬人次的科技愛好者直接參加少年宮的科技活動,近百萬人次的青少年體驗少年宮的科技教育成果。

  文化育人 興趣伴隨成長

  著名配音演員喬榛參加了戲劇組的活動。喬榛說,「少年宮是我從小就嚮往的地方。」上小學時,他每天放學回家,都要繞個大圈子跑去少年宮門口張望,看到裡面的小朋友在參加各種興趣活動,內心十分羨慕。後來,自己上中學後由於展現出了朗誦才能,被學校推薦參加少年宮戲劇組。從此,喬榛總算可以大搖大擺進少年宮學習了,圓了自己童年時的夢。

  圖說: 著名配音演員喬榛參加了戲劇組的活動

  72歲的麥紫嬰曾在少年宮學習鋼琴和舞蹈。手臂上的2個標籤讓她在人群中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在延平路小學讀書的她8歲就通過考試來到少年宮學習鋼琴,後來又通過選拔進了舞蹈隊。她後來順利考取藝術專業,此後一直在專業院校擔任鋼琴老師。「我十分懷念在少年宮學習的過程,沒有那段過去,就沒有現在的我。每次路過少年宮,我都會想起小時候的快樂時光。」

  74歲的楊挽瀾退休前是一名中學的數學教師,和麥紫嬰同為舞蹈組的學員。楊挽瀾儘管年過古稀,從小學習藝術的她看起來十分端莊美麗。她說,小時候課業負擔不重,放學後每天都來少年宮跳舞。「每周一三五跳古典舞,二四六跳芭蕾舞,星期天一整天都泡在少年宮。」楊挽瀾回憶道,童年記憶中,少年宮是不可抹去的一段。當時少年宮的很多小夥伴後來都成為了教師,因為少年時代的中福會老師在她們心裡種下了「從教」的美好種子。幾十年來,當年的老組員一直有聯繫,感情十分深厚。

  「少年宮就是有一種神奇的魔力,每個從這裡走出去的組員,都有一種割捨不下的情結。」劇場外,少年宮「小夥伴」合唱團指導老師林放說,這種「魔力」其實是一種沉澱多年的文化氛圍,不帶有功利性,而是回歸興趣本質,大家因為愛好和特長而相遇,因為快樂和友愛而結緣。以合唱團為例,團員們在排練和演出的過程中不僅培養愛好,還養成獨立的習慣,形成合作的意識,文化育人的理念充分滲透,成為影響人一生的重要因素。

  豐富課程 注重德育滲透

  1953年6月1日,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親自創辦中福會少年宮,作為新中國校外教育的創始地,少年宮成為了少兒幸福成長的金色搖籃。65周年來,少年宮始終堅持「把最寶貴的東西給予兒童」的教育理念,通過興趣小組活動、少兒藝術創作等活動,讓廣大少年兒童在寓教於樂中享受童年,擁有快樂的校外生活。每年,少年宮開展各類少兒教育活動300多場次,覆蓋近40萬人次,開設興趣小組約77項,培訓少兒近4萬人次;開展「流動少年宮」、「愛心助我高飛」等公益項目,免費送教送演,年均服務隨遷子女逾2萬人次。

  少年宮還開設木偶、剪紙、書法、國畫、民樂、民族舞等傳統文化興趣小組,讓少年兒童進一步體會到祖國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對「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感悟和追求,提升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儘管已經開放所有資源,但目前少年宮的接待能力始終是有限的,不可能滿足所有家庭的需求。中福會少年宮透露,為了讓更多熱愛藝術、科學的孩子走近少年宮,少年宮近年來與區政府、街道、特色學校等方面合作,拓展場地和課程,為更多的青少年提供優質課程。昨天下午,20多個興趣課程還開放了公眾體驗,共有350多名少年兒童參加了各項活動的體驗。

相關焦點

  • 中福會少年宮建宮65周年,老組員回訪回憶「幸福小時候」
    中福會少年宮建宮65周年,老組員回訪回憶「幸福小時候」 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2018-10-06 19:23 來源:澎湃新聞
  • 中福會小夥伴藝術團成立65周年:用藝術表演打造「兒童外交」
    中福會少年宮等將拍攝紀錄片,以「小夥伴」的成長歷史、難忘故事和重要時刻等為縮影,全面展現中國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和素質培養的不凡歷程。湯彥俊 攝中福會少年宮等將拍攝紀錄片,以「小夥伴」的成長歷史、難忘故事和重要時刻等為縮影,全面展現中國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和素質培養的不凡歷程。 湯彥俊 攝中新網上海8月6日電 (陳靜董蕾)今年是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小夥伴藝術團成立65周年。記者6日獲悉,65年來,有超過10餘萬少年兒童在此與藝術結緣。
  • 王家瑞出席中福會少年宮小夥伴藝術團成立65周年慶祝活動
    王家瑞出席中福會少年宮小夥伴藝術團成立65周年慶祝活動時間:2020/12/21 14:29:26 來源:中國福利會少年宮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12月19日下午,「把最寶貴的東西給予兒童
  • 中福會少年宮小夥伴藝術團徵集1980年前的...
    著名配音演員喬榛、女高音歌唱家黃英,這些文藝大拿都曾在同一個藝術搖籃成長——中福會少年宮小夥伴藝術團。今年這個藝術團已經65歲了。今天上午,中福會少年宮與上海電視臺紀實人文頻道共同舉行紀錄片開拍儀式,該片以「小夥伴」的成長歷史、難忘故事和重要時刻等為縮影,全面展現新中國開展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和素質培養的不凡歷程,以及「兒童外交」事業在各個歷史時期發揮的獨特作用。
  • 宋慶齡創辦的這個少兒藝術團成立65周年,正尋找「小夥伴」
    :澎湃新聞 中福會少年宮小夥伴藝術團正在尋找「小夥伴」。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小夥伴藝術團老照片 本文圖片均為中福會少年宮 供圖8月6日,中福會少年宮,18歲少年朱璟廷彈著鋼琴,為78歲的著名表演藝術家喬榛的詩朗誦《蠶》配樂伴奏,一老一少雖然相差60歲,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
  • 和少年宮一起成長 計算機中心迎來30周年華誕
    2013年6月1日,是特別值得紀念的一天,中福會少年宮成立60周年。同一天,少年宮計算機中心也迎來30華誕。老組員陳偉向計算機特級教師王頌讚獻花致謝    「30年,我和少年宮一起成長。市文明辦副主任朱響應、中福會黨組副書記季紅星、中福會少年宮主任陳白樺點擊開啟移動互聯時代    回顧30年的發展歷程,計算機活動中心,在普及計算機基礎知識、教授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組織開展應用課題研究,提升學員發現問題
  • 中福會少年宮教師:童年沒有「起跑線」也沒「輸與贏」
    中福會少年宮伴隨著一代又一代兒童成長  東方網5月31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這個「六一」兒童節,中福會少年宮將迎來她60歲的生日。今天下午,「童心閃耀夢飛未來」紀念中國福利會少年宮成立60周年主題集會舉行,在這60年流金歲月裡,少年宮培養了眾多科技創新人才。不同年代的老組員代表受邀參與活動,並深情講述自己的夢想以及在少年宮成長的故事。    「童年沒有起跑線,兒童成長不存在輸與贏。」分享完他們的故事,中福會少年宮計算機中心特級教師王頌讚這樣感慨。
  • 「金色的搖籃」——中福會少年宮成立55周年圖片展舉行
    為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宋慶齡的兒童教育思想,中福會少年宮於2008年5月24日至5月31日在大理石大廈少年廳舉行「金色的搖籃」——中福會少年宮成立五十五周年圖片展。 開幕當日,中福會副主席許德馨、黨組書記洪紐一、秘書長艾柏英、黨組副書記季紅星、副秘書長鄒蔚,市教委副秘書長張持剛,市婦聯副主席朱鳴以及少年宮老領導、全市各區宮同行等應邀參觀。
  • 為上海提供更優質的民生服務,中福會與上海市教委、嘉定區政府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中福會與嘉定區將在基礎教育、校外教育領域開展合作。中福會將管理嘉定新城區域內一所新開辦的九年一貫制基礎教育學校,實現「高起點、高標準、高品質」辦學。雙方共同建設一所中福會小夥伴學校,打造區域優質校外教育樣板。雙方還將共同打造國際性青少年文化交流品牌項目,通過國際兒童戲劇展演、少兒國際文化藝術節、少兒國際體育賽事、少兒閱讀推廣等,豐富廣大少年兒童精神文化生活。
  • 昔日「小夥伴」重回少年宮 珍貴回憶印刻成長「足跡」
    陳靜 攝中新網上海8月15日電 (記者 陳靜)中福會少年宮的出入證、參加大型歌唱演出時的留影、少年宮圖書館的借閱證……當一張張陳舊泛黃卻完好平整的證件和照片被擺放出來,昔日「小夥伴」們純真、歡樂的歲月便重現眼前。今年是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小夥伴藝術團成立65周年。65年來,有超過10萬少年兒童在此與藝術結緣。
  • 中福會少年宮、中福會託兒所開第一家直屬分部了
    對於中福會託兒所以及中福會少年宮,在上海家長的心目中,那地位是槓槓的。孩子如果能進那裡上學,或者參加活動、接受培訓,那都是非常扎臺型的一件事。不過,優質教育資源就一個毛病,那就是短缺。有個非常好的消息是,今天,中福會與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政府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就共同推進教育事業發展開展大手筆合作。中福會副主席張曉敏,以及閔行區委書記朱芝松,區委副書記、區長倪耀明出席籤約儀式,顯示了對這一合作的超級重視。
  • 四十周年|飛「閱」龍崗憶往昔之龍崗大道
    四十周年|飛「閱」龍崗憶往昔一組航拍畫面多張老照片一起感受龍崗區的巨大變化......四十周年|飛「閱」龍崗憶往昔之龍崗大道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城市發展的每一個節點和細微變化,無不迴響著龍崗人民逐夢前行的鏗鏘足音。龍崗融媒推出【四十周年|飛「閱」龍崗憶往昔】系列短視頻,用一組航拍畫面,多張老照片,帶大家一起感受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龍崗區的巨大變化......
  • 中福會少年宮「六一」系列活動
    「勇敢者道路」重又回到少年宮 今天,2005年5月28日,闊別7年之久的「勇敢者道路」披紅帶彩,重新又回到了中福會少年宮,與小朋友見面了。這真是一件令全社會都矚目的大喜事!
  • 小夥伴管弦樂團成立38周年音樂會成功舉辦
    2013年10月7日,中福會少年宮60周年教育成果展示暨小夥伴管弦樂團成立38周年音樂會在上海音樂廳舉行。當天,關心支持少年宮事業發展老領導、老同志、老組員,以及熱愛音樂的上海少年兒童觀摩了活動。
  • 少些功利多些興趣 中福會「小夥伴」回「家」聊興趣啟蒙
    唱歌、跳舞、朗誦,這些不該成為升學的功利「敲門磚」,而應該是激發孩童的興趣,讓他們從中獲得成長的快樂。今年是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小夥伴藝術團成立65周年,近日通過本報及全市多家媒體發起了「尋找我們的『小夥伴』」徵集活動。徵集令發出後,一些「小夥伴」代表就帶著充滿回憶的老物件、不曾褪色的老故事重回兒時的「家」。他們不約而同地說,興趣愛好激發了他們成長,讓他們終生受益。
  • 北京市少年宮迎60華誕 老照片展幾代人美好童年
    12月27日下午,北京市少年宮邀請老組員和退休教師代表走進市少年宮新址,一同觀看「我們共同走過60年——教學成果匯報演出」,慶祝即將到來的市少年宮成立60周年紀念日。圖為中國足球名宿金志揚與老組員們觀看市少年宮60年歷史圖片展,饒有興致地回憶當年在少年宮的學習生活。本報記者 孫戉攝
  • 中福會少年宮慶「十一」主題遊園會公告
    一、活動主題:童心炫動中國風    二、活動時間:2012年10月4日(周四)至6日(周六)上午9:00-12:00,下午13:30-16:30    三、活動地點:中福會少年宮(延安西路64號)    四、活動對象:4--14歲親子家庭    五、活動內容    版塊一:童心炫動民族風
  • 北京市少年宮舉辦「我們共同走過60年」教育成果展
    27日下午,北京市少年宮邀請老組員和退休教師代表走進市少年宮新址,一同觀看「我們共同走過60年——教學成果匯報演出」,慶祝即將到來的市少年宮成立60周年紀念日圖為中國足球名宿金志揚與老組員們觀看市少年宮60年歷史圖片展,饒有興致地回憶當年在少年宮的學習生活。記者 孫戉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