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電機系李琦、何金良在高溫電容器介質薄膜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2020-12-14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電機系李琦、何金良在高溫電容器介質薄膜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清華新聞網10月12日電 10月3日,清華大學電機系李琦副教授、何金良教授及合作者在《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上發表了題為《一種顯著提高聚合物電介質高溫儲能特性的通用化、高通量、環境友好的製備方法》(A Scalable, High-Throughput and Environmentally Benign Approach to Polymer Dielectrics Exhibiting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apacitive Performance at High Temperatures)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提出了一種可規模化的高溫聚合物電容器薄膜製備方法,可大幅提高聚合物電容器薄膜在高溫下的介電儲能特性,有望與現有聚合物電容器薄膜製備生產線相結合實現產業化,解決電容器在電力電子、航空航天和電動汽車電控系統中面臨的過熱損壞難題。

電介質電容器具有極快的充放電效率和超高的功率密度,是一類極其重要的功率型儲能器件,在電網調頻、電磁武器、電力電子變換器、新能源汽車以及脈衝功率系統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然而以聚合物電介質材料為主體的薄膜電容器熱穩定性差,無法在高溫環境下穩定工作。尤其在高電場作用下,溫度升高會導致聚合物電介質內部洩漏電流呈指數上升趨勢,造成充放電效率及儲能密度急劇下降,無法滿足應用需求。更嚴重的是,洩漏電流轉變成焦耳熱,使電容器溫度持續上升,最終損壞。長期以來,國內外學者主要通過納米摻雜來提升電容薄膜的高溫介電儲能性能,但目前無法實現規模化製備及應用。工業界的解決方法是引入冷卻系統將工作環境溫度降至電介質材料最高使用溫度以下。例如,豐田普銳斯混合動力汽車電控系統使用冷卻系統將環境溫度從120-140攝氏度降至70-80攝氏度。然而,冷卻系統的存在無疑會增加動力系統的質量和體積,降低燃料使用效率。 

高溫電容器聚合物電介質薄膜規模化處理的工藝方法示意圖

為解決上述問題,課題組提出採用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技術在聚合物薄膜表面快速沉積具有寬能帶隙的納米絕緣層,以提高電極/介質界面處的電荷注入勢壘,從而抑制聚合物電介質薄膜在高溫下的洩漏電流,大幅提高了聚合物電介質薄膜在高溫、高電場下的儲能特性。該方法能夠實現在大氣壓條件下快速沉積,具備連續處理的能力;其室溫沉積特性使得該方法直接適用於任意聚合物介質薄膜。通過引入卷對卷薄膜加工技術和動態沉積,可實現規模化、連續化生產。該方法具有無汙染、簡便、高效、低成本等特點,並且可與現有聚合物電容器薄膜生產線相兼容。目前課題組已在該技術領域申請多項國內專利和PCT專利,並正與相關企業聯合進行產業化開發。 

薄膜沉積區照片、電介質薄膜表面納米絕緣層斷面掃描電鏡圖和薄膜高溫介電儲能特性

近年來,李琦副教授專注於先進電介質材料的基礎研究和產業化開發,在材料結構設計和加工方法等領域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相關工作發表在《自然》(Nature)、《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材料研究年度評述》(Annual Review of Materials Research)等期刊上。

該論文第一作者為清華大學電機系2014級博士生周垚,通訊作者為清華大學電機系李琦副教授、何金良教授以及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王慶教授,合作者還包括清華大學電機系曾嶸教授、胡軍副教授及中科院電工研究所邵濤教授。該研究成果得到了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和北京市自然基金的支持。

論文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ma.201805672

供稿:電機系 編輯:華山 審核:襄楠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李琦副教授、何金良教授等《Nat. Commun.》:首次研製成功200攝氏度高效介電儲能薄膜
    8月6日,清華大學電機系李琦副教授、何金良教授等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發表了題為「基於聚合物-分子半導體全有機複合材料的高溫電容薄膜」(Polymer/molecular semiconductor all-organic composites for high-temperature
  • 清華大學電機系2018年大事盤點
    2018年,在全系師生共同努力下,社會各界人士支持幫助下,清華大學電機系在黨的建設、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團隊建設、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 清華博士生榮獲IEEE DEIS Graduate Fellowship
    近日,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電介質及電氣絕緣學會(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Society, DEIS)宣布了2020年度IEEE DEIS Graduate Student Fellowship 獲獎者名單,清華大學電機系博士研究生朱雨傑獲此殊榮。
  • 西安交大在高溫有機薄膜電容介質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有機薄膜電容因其超快的充放電速度、極高的功率密度、高工作電壓、低損耗等特點,成為重要的功率型儲能器件,在智能配網儲能、直流輸電、新能源汽車交直流變換等領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隨著功率型電力電子設備運行負荷的不斷增加以及小型化集成化的發展趨勢,薄膜電容的運行溫度將不斷升高。
  • :清華大學電機系實現材料電損傷自修復
    一方面,電樹是一種「生長」在絕緣介質內部的三維樹枝狀中空裂紋,孔徑約數微米,而目前基於動態化學鍵(可逆鍵)的自修複方法只能在損傷斷面直接接觸的情況下,修復納米尺度甚至分子尺度的損傷;另一方面,電樹老化通常導致絕緣介質的化學成分和結構發生不可逆轉的破壞,導致高化學活性的自修復添加物破壞失效。此外,對於目前採用的內含修復液的微膠囊等自修複方法,流體和催化劑等成分將嚴重影響材料的電氣絕緣性能。
  • 清華大學電機系成功舉辦第七屆IEEE高電壓工程及應用國際會議
    會議協辦方包括IEEE電介質與絕緣委員會、電力系統及發電設備控制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大學、密西西比州立大學、清華大學能源網際網路創新研究院、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IEEE會士、清華大學電機系何金良教授擔任大會主席,張波教授擔任大會組織委員會主席,曾嶸教授擔任國際科學委員會和技術程序委員會主席。
  • 清華大學電機系博士生孟鵬飛獲IEEE最佳學生論文獎
    清華大學電機系博士生孟鵬飛獲IEEE最佳學生論文獎清華新聞網9月17日電 9月10日-13日,2018年高電壓工程與應用國際會議(ICHVE)在希臘雅典召開。清華大學電機系博士生孟鵬飛因其在採用高性能金屬氧化物壓敏電阻的避雷器實現深度限制交流特高壓系統過電壓方面取得的優異成果而獲得該獎。孟鵬飛的導師為電機系何金良教授。IEEE孫才新和斯坦·格博斯基最佳學生論文獎由IEEE電介質與絕緣學會(DEIS)於2017年設立、並由孫才新教育基金資助,用於表彰在高電壓工程及應用領域做出創新成果的研究生。
  • 中科院金屬所在電化學電容器儲能研究取得新進展
    新華網瀋陽2月21日電(記者王瑩)電化學電容器具有可快速充電、工作溫度範圍寬、安全性能高等優點,可用作大功率電源,在混合電動汽車、備用電源、可攜式電子設備等領域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然而電化學電容器相比於電池其能量密度較低,即單位體積內儲存的能量低,限制了其更廣泛的應用。近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及香港大學合作,在《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 在線發表題為「可調層間距、高效孔利用石墨烯薄膜的電化學電容儲能研究」論文,在提高電化學電容器體積能量密度方面取得新進展。
  • 薄膜電容器(Film Capacitor)的分類及特性詳解(圖)
    薄膜電容器(Film Capacitor)又稱塑料薄膜電容(Plastic Film Capacitor)。其以塑料薄膜為電介質。
  • 薄膜電容器的市場前景
    薄膜電容器是以金屬箔當電極,將其和聚乙酯,聚丙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等塑料薄膜,從兩端重疊後,卷繞成圓筒狀的構造之電容器。其他,如日本的NISSI、荷蘭的飛利浦,以及臺灣的凱勵、昱電、華容等,也都是世界知名度薄膜電容器生產商。在產量方面,日本的松下電工和德國的EPCOS、美國的Kemet是全球最主要的薄膜電容生產商。   在國內,廈門法拉電子是最大的薄膜電容器生產商,為了保持行業領先優勢,該公司投資1.1億擴建新能源用薄膜電容器,投產後將形成3億uF/年的生產能力。
  • 電機系舉行線上科研討論會
    清華新聞網6月24日電 6月23日下午,清華大學電機系及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以下簡稱「四川院」)、清華大學能源網際網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北京院」)在騰訊會議平臺舉行科研討論會。曾嶸介紹了清華大學國重實驗室改革的初步方案,從現狀問題、改革思路、關鍵舉措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剖析。夏清從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的整體構架,能源網際網路智庫研究中心的構架、定位與使命,參與能源體製革命的戰略研究和智庫服務工作以及未來的工作計劃展望等方面,全面介紹了能源網際網路智庫研究中心工作。
  • 電容器助推塑料薄膜行業發展
    電容器用電子薄膜產業鏈下遊主要包括家用電器、通信設備、電子節能燈具、太陽能、風能、新能源汽車等。我國電容器用電子薄膜應用領域廣泛,為其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此外,目前我國手機用戶逐漸增多,手機行業大力發展,進一步拉動了電容器用電子薄膜的發展。
  • TDK推出電機運行電容器(最高運行溫度100 °C)
    打開APP TDK推出電機運行電容器(最高運行溫度100 °C) 發表於 2017-12-02 09:42:15 定義1:電容器,顧名思義,是『裝電的容器』,是一種容納電荷的器件。英文名稱:capacitor。電容器是電子設備中大量使用的電子元件之一,廣泛應用於電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濾波,調諧迴路, 能量轉換,控制等方面。定義2:電容器,任何兩個彼此絕緣且相隔很近的導體(包括導線)間都構成一個電容器。   電容與電容器不同。電容為基本物理量,符號C,單位為F(法拉)。
  • 尤政到電機系調研應急課題攻關進展
    尤政到電機系調研應急課題攻關進展清華新聞網2月10日電 2月8日上午,尤政副校長來到電機系,調研攻關團隊的最新進展。己亥歲末,新冠肺炎疫情突襲神州大地。2月5日,清華大學發布的自主科研疫情防控應急專項基金受到校內外廣泛關注。
  • 薄膜電容器大小怎麼看 薄膜電容怎麼看容量
    薄膜電容器大小怎麼看 薄膜電容怎麼看容量 周碧俊 發表於 2018-08-08 17:11:44 電容大小怎麼看 1、電容在電路中一般用「C」加數字表示
  • 中科院高介電常數薄膜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科學時報》訊(記者  張璋)日前,兩種高K薄膜材料:鋁酸鑭(LAO)和鑭鋁氧氮(LAON)公之於眾。作為二氧化矽的潛在替代品,兩種材料可使半導體器件的尺寸在縮小到65納米或更小時,繼續遵從「摩爾定律」,在對現有設備進行一定工藝流程改造後,生產出更小、更快的晶片。
  • 合肥研究院在碳包覆過渡金屬碳化物納米顆粒合成方面取得進展
    合肥研究院在碳包覆過渡金屬碳化物納米顆粒合成方面取得進展 2016-06-15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梁長浩課題組最近在碳包覆過渡金屬碳化物(TMC/C)納米顆粒合成方面取得進展
  •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專業簡介
    電機繫於1989年率先開展了本科按照寬口徑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培養模式,並在全國得到推廣。  目前,電機系的學科領域涵蓋「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及下屬的全部五個二級學科,分別為: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機與電器、電工理論與新技術、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其中前4個為國家二級學科重點學科。
  • 電容器的種類有哪些?
    2 紙介電容器紙介電容器是以紙為介質的電容器,是用兩層帶狀的鋁或錫箔中間墊上浸過石蠟的紙捲成筒狀,再裝入絕緣紙殼或金屬殼中,兩引出腳用絕緣材料隔離。如下圖所示。3 瓷介電容器瓷介電容器以陶瓷材料作為介質,在其外層常塗以各種顏色的保護漆,並在陶瓷片上覆銀製成電極。這種電容器的損耗較小,穩定性好,且耐高溫、高壓,是應用最多的一種電容器。如下圖所示。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在用於脈診的可穿戴傳感系統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在用於脈診的可穿戴傳感系統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10月11日電 10月4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數據科學與信息技術中心林立偉、王曉浩課題組、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先進位造學部董瑛課題組在材料學國際知名期刊《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發表了題為《利用可穿戴壓電駐極體傳感系統實現基於脈診的健康狀況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