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前,一個頭髮染成灰金色的長髮女孩,穿著亮片的短裙在鏡子前一邊裝扮著自己,一邊向鏡頭外的人獨白述說著自己的故事。
這是趙薇導演執導的國內首部女性內心獨白劇《聽見她說》的第一部:魔鏡。
這個短片不到半小時,出場人物只有一人,是由女演員齊溪扮演的「醜女孩」。這個女孩其實不是「真醜」,是對自己容貌過於焦慮,才覺得自己「醜「。
幾乎所有的女性在不同時期都會對自己外貌不完美的地方產生過焦慮,以至於自卑。這個女孩二十多分鐘的獨白裡講述的經歷,似乎每個女性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當她不停自拍,從幾百張照片中精修的幾張發朋友圈,只為獲得點讚評論;
當她花三個小時化妝打扮,只為參加同學聚會成為大家焦點;
這一切,都因為自己對外貌的焦慮。
在同學會上,因為精心裝扮,她從原先的「小透明」變成了「女明星」。在收穫了所有人對她羨慕嫉妒恨的眼光後,她像一個大仇得報的戰士,一路凱旋而歸。
但是回家在鏡子旁,發現自己的右眼雙眼皮貼掉了,假髮也後移了,她頓時充滿了羞恥和憤怒,覺得是世界上最恐怖的一幕。這種被打臉的感覺太真實了。
隨著女孩卸下假髮,她的內心也在逐漸發生著改變。她在鏡子前講述著自己想整容的經歷,因為她不想再貼雙眼皮貼下次出紕漏。
醫生說:「姑娘,自信的女孩才最漂亮。」她反問道:「大夫,不是漂亮的女孩才最自信嗎?」
這一刻,真懷疑我們許多人是不是被整容廣告給「洗腦」了?問得好扎心啊?
女孩後面進到浴室裡,不光是想洗掉自己臉上的偽裝,更是想洗掉自己身上(心裡)的妝。
她在浴室裡連發十問質疑社會對女性身材的審美標準:一定得是巴掌臉嗎?一定得是九頭身嗎?一定得是希臘腳嗎?一定得是筷子腿嗎?一定得高嗎?
一定得瘦嗎?一定得白嗎?一定得有胸有屁股還得瘦嗎?什麼是美?什麼是醜?是誰定義了這樣的標準?這樣的標準又是為誰定義的?
刀刀質疑「一定」直插人心。而縱容這種標準的,不是別人,恰恰是許多女性自身啊!正如節目中的觀點:最為包容、廣闊的美,變得狹窄、單調。
女孩繼續講述著自己的故事,逐漸放鬆了自己,也敞開面對了自己的內心。最後她找到了自己對「容貌焦慮」的源頭,終於不再糾結於此。
在鏡子前,學會了欣賞自己、讚美自己。因為她領悟到:我不完美。完美多蒼白。我很完美,完美的成了我自己。
在短片結束後的彩蛋裡,連我們眼裡都覺得漂亮的女演員齊溪也表露,自己在青春期時,也曾為自己的容貌焦慮自卑過。這幾乎是每個女性都曾有過的心路歷程,共鳴感非常強。
每一個階段,所有人(包括男性)都有屬於自己獨有的美,是不可取代的。一定要學會相信自己!
這樣的女性內心題材片真好,值得期待後續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