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趙薇官宣的一檔由她監製的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今日首發了第一集《魔鏡》,首發獲得了大眾好評。
這部獨白劇籌備2年多,聚焦了很多女性話題,最終濃縮成了8集短片,每一集都有一個社會性的女性話題。第一集的魔鏡是關於美的主題,講述了現代女性在社會趨勢下追求快消品的時尚,總是在追趕日益更新的潮流,在變美的路上迷失自我,最後才發現一切的外在裝飾都是虛幻,唯有真實的自己才最美。
30分鐘的短片採用的是自說自演的拍攝手法,表演者齊溪在鏡頭前化了精緻的妝容,穿著漂亮的衣服,自拍了很多照片,挑選了最美的幾張發朋友圈,評論下方瞬間熱鬧起來,顏控們紛紛報到,她突然沒了興致。前後情緒的轉變藏著令人心碎的故事,曾經的她是個小透明,當她裝修自己一番後,小透明一下子成了發光體。在這個看臉的時代,臉不是單指脖子上的那張面孔,還有胸、屁股、四肢和腰。讓她在發光體的快感中越陷越深。
引申的話題是關於認知層面的能力以及從眾的心態。人活在世上如果一味地追求外在的東西,就必然會失去一些內在的東西,從而成了一具行屍走肉。肉的需求很簡單,無非是裹體不外露,這是自然需求,超出此的則是欲望,而欲望是被不斷膨脹的社會給激發出來的。沒有化妝品和美顏相機的年代,你不會有虛榮心,可當這些東西開始流行起來時,那顆虛榮的愛美之心就會跑出來支配你,追求表面美付出的代價太低,太容易入門,且一學就會。
放出的花絮中,趙薇坐在機器前看著齊溪那一段一邊卸妝一邊哭訴的獨白哭了,她說對此特別有共鳴,她在自己二十多歲的時候,永遠覺得自己滿臉都是缺點,永遠覺得自己胖,永遠覺得自己不自信,等時間一天天過去以後,長大之後、成長之後,才知道那個階段的美,那個階段的優點,當然也有缺點,都是不可複製的。二十多歲的她就已經是火遍大街小巷的小燕子格格了,有一雙大大的眼睛,圓圓的臉蛋,靈動又漂亮,在她最美的年齡段,薇姐卻常常不自信,這是何等的遺憾,可事實就是這樣。只因那時的她不自信使自己陷入了自我懷疑中。
某些女性對美的狂熱、執著和當今社會的流行趨勢是息息相關的。發達的網絡世界總是通過各種渠道向我們傳遞著各種各樣的審美觀。如果你不知道,那你就out了或者很老氣,大勢的形式以及認知能力的不全面迫使愛美之士不得不從眾。順應大勢沒有錯,無論是誰,都有追求美的權力,可要把握好這個度。事實上,不管你將自己打扮得多麼美,也必定有人比你打扮得更美。容顏的美是相似的,大量的複製粘貼,毫無新意,但內心的美卻各不相同。在這個世界上,如果容顏美是引起別人關注你的第一要素,那麼最終讓別人對你有興趣且願意花時間解讀你的永遠是因為你的內在美比外在美更有魅力和吸引力。
「充滿了聲音和狂熱,裡面空無一物」,這是莎士比亞對生命的嘲諷,沒有內在精神世界做支撐的肉身只是一副空皮囊,即使畫上精緻的妝容也不過是一張假面而已。對於美,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玫瑰再美也會凋零,人再美也會老去。如果你對美的認知層面只停留在表面的美,從內心無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那麼不管怎樣偽飾容顏都是徒勞,在藉助外物的裝飾下獲得的暫時的美麗,只是麻痺自己的一種欺騙,欺騙過後就只剩了迷失。而依靠時間修煉的內在美,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蒼老,只會隨著時間的累積愈來愈有趣,愈來愈豐富。對美的追求一旦偏離正常軌道,就像走入了魔鏡一樣,走火入魔。
就如薇姐最後的總結一樣,當今社會「男男女女對於外在的這些東西,渴望越來越強烈,也就變得越來越膚淺,越來越虛榮。大家還是要把內心修煉的更強大一點,而不是武裝的更厚一點。女性如果真的堅定自己的美,當然也要提高自己的內在,一方面還要相信自己,不要懷疑自己,有時候缺點你認可它,它也是可愛的。」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也分很多種,不是高鼻梁,大眼睛,雙眼皮,櫻桃嘴才是唯一的美,千篇一律的外在美多了就會衍生出下一個美的標準。相對於這種無形摸不清套路的虛幻美不妨把心思多放在自己可以決定的內在精神世界裡。因為我們永遠無法追趕上這種千變萬化的不固定的外在美,但我們可以掌控得了自己的內在美。內在美才是區分你是獨一無二的最佳裝扮。
感謝您的閱讀,祝您讀得開心!
聲明:本文章為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