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統包括鼻、咽、氣管、支氣管和肺等器官,是通氣和換氣的器官。呼吸系統與 外界相通,肺又是體內唯一接受全部心輸出血量的器官,血流量多,環境中的有害氣體、 粉塵、病原微生物及某些致敏原和血流中的致病因子容易侵入肺內引起疾病(姜亞芳,餘 麗君,2011)。
呼吸系統疾病包括:上呼吸道炎症,肺部疾病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 等,腫瘤包括鼻咽癌、肺癌等。
我們在第九章「硒是多種腫瘤發生、發展的預防劑和抑制劑」中比較詳細地介紹了硒 有抑制鼻咽癌和肺癌細胞生長的生物學效應。這一章重點介紹硒對哮喘、反覆呼吸道感染 等常見多發疾病的防治作用。
硒對哮喘有抗炎作用
目前,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屬於世界性醫學難題(王宇寧,等,2014)。鍾南山院士(2005)介紹,近年來哮喘患病率有增加的趨勢。據粗略統計,中國有 1500 萬~ 2000 萬人罹患哮喘。一項全國兒童(0 ~ 14 歲)哮喘患病率的流行病學調 查顯示,從 1990 年至 2000 年哮喘患病率由 1.00% 增加到 1.97%。
鍾南山院士還指出,哮喘具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與其相關的基因及其多態性至少 與 12 對染色體有關。哮喘的發生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周林福(2005) 指出,哮喘是由多基因參與的具有遺傳易感性的慢性氣道炎症性疾病,涉及多種炎症細胞、 炎性介質和複雜的細胞因子網絡。王捍峰(2006)則認為,哮喘還與免疫功能異常亢進相關。
哮喘的本質是氣道炎症。所以,消除或控制氣道炎症是治療哮喘、防止復發 的關鍵(鍾 南山,2005)。
近年來,轉錄因子 -κB(NF-κB)與哮喘的關係受到廣泛關注,很多研究已經證實 NF-κB 參與了哮喘的發病機制,所以抑制 NF-κB 表達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治療哮喘的 目的。周林福(2005)用抗氧化劑三氧化二砷(As2O3)做動物實驗顯示,這種抗氧化劑 能有效抑制 NF-κB 表達。據此,他指出,包括三氧化二砷、硒劑(selenite)等在內的多 種抗氧化劑都是 NF-κB 的強力抑制劑,它們將為哮喘的免疫治療開闢一條新路。
補硒可減少反覆呼吸道感染復發次數
兒童反覆呼吸道感染(RRI)指患兒在 1 年內發生上呼吸道感染 5 次以上或下呼吸道 感染 2 次以上。該病是學齡前兒童的常見病及多發病(趙力芳 ,等,2015)。如果不及 時治療,就會引發哮喘、心肌炎以及腎炎等疾病,進而嚴重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及身體健 康(李紅,2015)。
目前,RRI 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比較公認的是患兒存在免疫功能失調, 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馮戰桂,等,2013)。但近些年研究發現, 該病與缺少硒等微量元素相關。為此,許多科研人員探索用硒來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焦培成等(2001)從 1996 年起就嘗試用硒預防兒童反覆呼吸道感染,5 年臨床實踐, 取得比較滿意的療效。他們把 122 例患兒分為 2 個組:
治療組(62 例):< 3 歲服用亞硒酸鈉 0.5mg,隔日 1 次,3 ~ 6 歲 1mg,隔日 1 次, >6 歲 1.5mg,隔日 1 次,3 個月為 1 療程,視病情進行 1 ~ 2 個療程。
對照組(60 例):採用傳統預防方法,口服左旋咪唑 2mg/kg(體重),隔日 1 次,3 個 月為 1 療程,一般 1 ~ 2 療程。
兩組設專人複診、評價、登記並隨訪1~2年。根據有關反覆呼吸道感染診斷標準評價:
治療組進行 2 個療程後,顯效 24 例,有效 28 例,總有效率 83.87%。隨訪 1 ~ 2 年 未見不良反應,提示這個劑量是安全的。對照組 2 個療程後,顯效 18 例,有效 20 例,總 有效率 63.33%。經統計處理(χ2 =6.646,p<0.01),差異有顯著意義。
李雅惠等(2003)對 100 名患兒做了補充硒酵母治療 RRI 的臨床實驗。他們將患兒 分為治療組(50 例)和對照組(50 例),都給予抗感染等對症治療。治療組加服硒酵母 3 個月,劑量為 6 個月至 1 歲服硒 50μg/d,l ~ 3 歲服硒 100μg/d,3 ~ 7 歲服硒 l50μg/d, 7 至 12 歲服硒 200μg/d。然後進行隨訪觀察。結果顯示:
服硒前兩組患兒平均就診時間為 88 天(其中 1 ~ 3 歲平均復發時間為 30 天)。補硒 開始後觀察,對照組平均間隔時間為 108 天,治療組平均間隔時間為 160 天,相差 52 天, 兩組有顯著性差異。
停藥後觀察一年以上,發現患兒與缺硒關係密切,補硒治療後的患兒免疫功能明顯改 善,感染復發次數明顯減少。
崔明辰、程琳(2016)選取 93 名患兒作臨床補硒試驗,將 43 名患兒做傳統治療(常 規組),50名患兒在傳統治療基礎上每天口服2~3μg/kg 的硒酵母(補硒組)。療程為2~4 周。兩組治療後隨訪 1 年,複查血清硒含量,並記錄患兒呼吸道感染的復發間隔和次數。 同時隨機選取 50 例健康兒童作為對照組。
結果顯示,常規組和補硒組 93 名患兒血硒含量為(39.63±3.77) μg/L,健康兒童對 照組血硒含量(57.42±5.21)μg/L。患兒血硒水平顯著偏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3.46, p<0.01);補硒組患兒治療後,與常規組相比,在復發間隔、復發次數和血硒含量方面差 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 15-1)。
硒對肺結核、慢性阻塞性肺病有防治效果
多篇文獻報導了硒對肺結核、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楊愛玲等(2002)將 60 例感染B肝病毒的肺結核患者分成兩個組,一是單純抗結核組, 用抗結核藥治療;二是聯合抗結核組,用亞硒酸鈉聯合抗結核藥治療。再定期觀察臨床症 狀、體徵、胸部影像學改變及痰菌含量變化,並檢測肝功能指標。結果顯示,聯合抗結核 組總有效率為 91.7%,單純抗結核組為 79.0%,兩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聯合抗結核組肝損害率為 11.7% ,單純抗結核組為 25.8%。
該臨床效果顯示,亞硒酸鈉聯合抗結核藥治療肺結核優於單純抗結核藥治療。故醫務 人員認為,用硒聯合抗結核藥物治療的方法,既提高了結核病的治癒率,又在一定程度上 保護了肝臟,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孫銀香等(1996)早些年用硒酸脂多糖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收到了加強呼吸肌肌力、 改善呼吸功能的良好效果,而未服用硒的對照組就沒這個效果。他們認為補硒不失為一種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康復治療的有益方法。
參考文獻
BAZ N,et al.2016.Prenatal exposure to selenium may protect against wheezing in children by the age of 3[J].Immunity Inflammation & Disease,5(1):37-44. JAHNOVA E,et al.2002.Effects of selenium supplementation on expression of adhesion molecules in corticoid-dependent asthmatics[J].Bratislavske Lekarske Listy ,103 (1) :12-16. OMLAND O,et al.2002.Selenium serum and urine is associated to mild asthma and atopy[J].J Trace Elem Med Biol,16: 123—127. 崔明辰,程琳.2016.兒童反覆呼吸道感染與血清硒含量變化的關係 [J].當代醫學, 22(1):27-28. 馮戰桂,等.2013.反覆呼吸道感染患兒免疫功能的研究 [J].中國婦女保健,28(11): 1749-1750. 郭敏.2013.支氣管哮喘患兒治療前後外周血 Th1/Th2 相關細胞因子的臨床分析 [J]. 放射免疫學雜誌 , 26 (6) :810-812. 郭英,瞿寧厚.2008.細胞間黏附分子 -1 研究進展 [J].陝西醫學雜誌,37(4): 492-493. 姜亞芳,餘麗君.2011.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 社. 焦培成,等.2001.亞硒酸鈉預防兒童反覆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 [J].中國醫師雜誌, 3(12):941. 金美玲.2013.硒防治哮喘作用不可小覷 [J].中老年保健,(7): 51. 李紅.2015.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相關因素的調查研究 [J].山西醫藥雜誌,44(14): 1619-1621. 李雅惠,等.2003.缺硒兒童免疫功能下降反覆呼吸道感染 100 例臨床觀察 [J].廣東 微量元素科學,10(6):34-35. 史奎雄.2016.防治疾病試試「硒」式武器 [J].中老年保健,(1):64.孫銀香,等.1996.口服營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的應用研究 [J].中國康復 醫學雜誌,11(2):52-55. 陶應龍,範旻.2005.硒與疾病 [J].地方病通報,20 (4): 95. 王捍峰.2006.健康顧問 [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王宇寧,王學翠.2014.中醫防治小兒支氣管哮喘的研究進展 [J].科技與創新,(6): 160-161. 楊愛玲,等.2002.亞硒酸鈉聯合抗癆藥治療 HBV 感染的肺結核病人臨床研究 [J]. 中國基層醫藥,9 (9): 788-789. 張燕,王亞亭.2015.硒代甲硫氨酸對哮喘大鼠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細胞因子水平的 影響 [J].中國婦幼保健,30:3060-3062. 趙力芳 ,李元霞.2015.兒童反覆呼吸道感染研究進展 [J].首都食品與醫藥, 22 (10) :22-23. 鍾南山.2005.我國支氣管哮喘防治研究重點及努力方向 [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 志 ,28(12):809-811. 周林福.2005.新穎核因子 κB 抑制蛋白 IκBα 突變體治療哮喘作用的實驗研究 [D].南京:南京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