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吳和均,1951年生,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現任四川永豐紙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四川省人大代表,樂山市第五屆政協委員、常委、農業專委副主任,沐川縣第六屆政協副主席,省造紙學會副理事長等職務。
多次榮獲「四川省鄉鎮企業家」、「四川省十大明星青年鄉鎮企業家」、「四川省鄉企科技工作者」、「四川省第四屆勞動模範」、「四川省優秀民營企業家」及「農業部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廠長(經理、董事長)」等殊榮。
我國森林資源匱乏,木漿缺口大,2017 年進口木漿達到2372 萬t。發展竹漿可以適當彌補國內原生漿的缺口。竹漿纖維品質好,可以替代木漿生產紙產品。
竹漿應用廣泛,以前主要用於生產高品質的文化用紙。如四川永豐漿紙股份有限公司以100% 竹漿生產的「 永豐牌」列印紙是全國知名品牌、中國馳名商標,在四川省的市場佔有率為40% ~ 50%。
吳和均表示,全國70% 以上竹資源分布在四川省,因此全球竹漿看中國,中國竹漿看四川。目前四川省竹漿產量佔我國竹漿總產量的60% 以上。據林業部門調查,四川省現有竹林面積113.33 萬hm2(1700 萬畝),可用於製漿造紙的竹林面積80 萬hm2(1200 萬畝),主要品種是赤竹,主要分布在瀘州、宜賓、樂山、雅安、眉山、成都等地。按平均畝產1 t 竹材測算,這些竹林每年可提供優質製漿造紙用材1200 萬t,可生產竹漿300 萬t,因此竹漿造紙還有很大發展空間。竹產業是一個具有良好市場前景和經濟、生態及社會效益的綠色生態產業。數年來,吳和均帶領四川永豐紙業始終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公司發展理念的主線,一直致力於推廣竹產業的發展。竹子具有循環再生性,一次栽種、永續利用。竹子的固碳能力強,據浙江林學院的研究,1 hm2 竹林每年的固碳量為5.09 t,是杉木的1.46 倍,是熱帶雨林的1.33 倍。發展竹漿產業,帶動竹產業發展,能夠促進資源和生態的增量化。據了解,四川永豐紙業沐川縣生產基地是中國竹子之鄉,沐川竹海核心景區負氧離子平均濃度高達35000 個/cm3,是生態旅遊、休閒養生的勝地,是四川省唯一的「中國天然氧吧」,入選中國最佳綠色生態旅遊名縣。
吳和均表示,在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及國家環保力度加大的大背景下,四川「竹漿紙」企業一直在通過創新技術推進綠色企業建設,實現節能減排。
四川永豐紙業生產基地之一的樂山市沐川縣,由於永豐紙業的帶動及政府的支持,截至2017年底,沐川縣竹林面積由20世紀80年代的1333 hm2( 2 萬畝)增加到5.33 萬hm2(80 餘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77.34%,其中主要是竹子。產業鏈當中,竹農每年從竹子經營中獲得的收入從人均不足20 增加到2000 多。竹子收益佔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3。
此外,竹產業的發展還帶動了相關產業,如沐川縣約3.8 萬餘戶竹農依託四川永豐紙業竹林基地,培育「林菌」「林藥」和「林禽」等林下生態種養殖基地0.83 萬hm2(12.4 萬畝),每年為竹農創收1.5 億;建成「竹林人家」「農家樂」25 個,竹農增加收入433 萬。2017 年以來,沐川縣順利通過了省、市脫貧「摘帽」考核評估驗收。
四川永豐紙業的另一個基地瀘州市敘永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現有竹林面積6.67 萬hm2(100 萬畝)。近年來,永豐紙業大力推進瀘州敘永縣20 萬t/a 竹漿項目,通過「公司+ 基地+ 農戶」的模式,在敘永縣新建3 萬hm2(45 萬畝)竹基地,項目於2017 年12 月底建成投產。項目達產後,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0 億以上,助農增收6 億,帶動近7000 人就業。2018 年永豐紙業漿紙總產能將達到60 萬t,年需竹子200 萬t,將帶動烏蒙山區1 個國家級貧困縣、1 個省級貧困縣及周邊區縣竹農年增收12 億。
此外,吳和均表述,由於竹林上空負氧離子濃度較高,非常適合康養計劃,並且可以帶動第三產業(旅遊業)的發展,從而使農戶有進一步的持續性收入。
造紙行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目前四川省竹漿紙企業規模較小,擴大產能、壯大市場規模的資金壓力巨大。吳和均表示,目前新上一條20 萬t/a 的竹漿紙生產線,投資規模超過15 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