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總是在看到孩子坐不住,容易走神的表現後,才開始著急注意力的問題。其實,孩子的注意力從出生就開始發展了。
心理學家波斯納通過腦掃描和行為研究發現,注意力系統由3部分構成,分別是機警、轉移和保持。
其中前兩部分發育的最佳時間正是寶寶出生的第一年,第三部分(注意力的保持)由於和大腦額葉的功能相關,通常在孩子2歲時開始發育。
由此可見,孩子注意力發展的時間要遠遠早於我們的預期。假如我們能從孩子出生起就給他做這方面的訓練,到3歲入園或者6歲上小學時,孩子注意力的表現就會比從未訓練過要優秀很多。
幸運的是,注意力的訓練並不難。腦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孩子的注意力遵循一些共同的特點,只要我們在陪孩子玩耍、互動、學習的過程中能應用好這些特點,就能使他的注意力得到發展和強化。
小樣媽給大家總結了4條注意力訓練技巧,我們一條條往下看。
1、利用強度的反差
你或許知道給新生兒看黑白卡片能夠刺激視覺的發育。這種做法背後的依據正是強度的反差能夠有效抓住寶寶的注意力。
在所有色彩中,黑色和白色的反差是最大的,即使是尚未滿月的寶寶也能一下子就注意到如此強烈的色彩對比,專注地盯著黑白卡片看。
想要延長低齡孩子注意的時間,我們在挑選玩具、書籍時可以選擇顏色明亮、對比強烈、線條簡單的,孩子會更容易被吸引。
除了色彩,聲音的強度反差也能有效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寶寶小的時候,我們可以用誇張的語調和表情吸引他,幫助他學習語言,認識物品。
孩子大一點後,如果你希望他專心聽你說話(比如你在教他知識,陪他讀書),別扯著嗓子越喊越響。不妨試試降低你的音量,輕聲地說話,孩子反而會豎起耳朵仔細地聽。
2、給孩子製造新鮮感
我們的大腦總是「喜新厭舊」,對新鮮的事物更加關注,這實際上是一種生存的本能。
當新事物出現時,我們要提高警惕,保持專注,以判斷它是否安全,是否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存。當「警報」解除後,我們的大腦便會放鬆下來,減少對它的注意,漸漸地「習慣化」。
我們可以利用大腦的這個特點,用製造新鮮感的方法來讓孩子保持注意。
玩耍的時候,不要把所有玩具都堆在孩子面前,那樣不僅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還會使他因為「習慣化」而無法投入、專心地玩一個玩具。
不妨把大部分玩具都收到隱蔽的地方,客廳只留幾件玩具,每周進行輪換。當孩子看到很久沒有玩的玩具時,新鮮感能有效提升他的注意力。
同樣的,孩子的繪本也可以收納起來,小書架上只留少數幾本書,經常輪換,這樣孩子閱讀的時候會更專注。
3、重視情緒的影響
看到孩子看書不專心,寫作業經常出錯的時候,我們常會不自覺地切換到「吼叫模式」。有些家長甚至覺得就得嚴厲一點,孩子才會認真、專心。
如果你能進到孩子的大腦裡去看一看,會發現讓孩子學習低效,無法專心的恰恰是我們自己。
腦科學已經證實,情緒對注意力和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積極的情緒有助於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和記憶力,讓他學得又快又好。反之,消極的情緒(如緊張、害怕、焦慮、憤怒)只會降低孩子的注意力和認知水平,讓他無法專心,反覆出錯。
這提示我們,在陪孩子玩耍、閱讀、學習的時候,首先要挑孩子身體和情緒都比較好的時段,確保他不餓、不困、不累、不難過、不害怕、不生氣。精神狀態好,情緒平和、積極時,孩子的大腦會運轉得更快、更有效。
其次,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因為孩子一時的走神、犯錯而發火。每個人都是在錯誤中學習和進步的,孩子更是如此。
當你感到孩子不再專心,小動作增多,或者頻繁出錯時,不妨讓他休息一會兒,或者做點開心的事轉換心情,孩子之後的表現會更好。
4、善用孩子的名字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別人在旁邊聊天時,你做著自己的事,並沒有太在意,但假如有人提到你的名字,你的耳朵會立刻豎起來,專心地聽他們說話。
我們的大腦總是對和自己有關的事格外在意,比如我們的名字。如果你能用好這個特點,就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在給孩子讀繪本時,你可以把主人公的名字換成孩子的名字,這樣他會對故事的發展加倍關注。
給孩子準備專屬於他的東西也是一個好辦法。想讓孩子愛上閱讀,可以給他買一個小書架,在書架上寫上他的名字,在書架旁擺一把他的小椅子。
想讓孩子玩玩具,或在你教他形狀、數字、識字時更專心,可以準備一塊尺寸合適、樣式簡單的墊子,在墊子上繡上孩子的名字。
每次玩耍、學習前拿出這塊墊子,鋪在地上,只在上面放這項活動要用到的物品,然後和孩子一起坐在上面專心地玩耍、學習,活動結束後一起收墊子。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把這塊墊子和「專心學習」聯繫起來,形成條件反射,坐在這塊墊子上就能快速進入專心的狀態。
今天給大家介紹了注意力的4大特點,以及如何利用它們幫孩子訓練注意力,希望能給你帶來啟發。
如果你想詳細了解0-6歲孩子注意力的發展特點、影響因素、訓練誤區和改善方法,推薦你讀一讀上面這本書——《0-6歲,兒童注意力訓練》。
作者詳細介紹了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注意力訓練方法,幫助孩子從聽覺、視覺、記憶、觀察、想像、思考6大方面提升注意力,只要堅持練習,一定能看到孩子的進步。
如果你有和注意力相關的其他問題,歡迎留言討論,小樣媽會一一為你解答。
我是小樣媽,復旦學霸媽媽,腦功能培訓師,專注分享0-6歲育兒、早教方法。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