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從寶寶出生就開始發展,抓住4個重點,你也能幫孩子訓練

2020-12-11 媽媽沒時間

很多家長總是在看到孩子坐不住,容易走神的表現後,才開始著急注意力的問題。其實,孩子的注意力從出生就開始發展了。

心理學家波斯納通過腦掃描和行為研究發現,注意力系統由3部分構成,分別是機警、轉移和保持。

其中前兩部分發育的最佳時間正是寶寶出生的第一年,第三部分(注意力的保持)由於和大腦額葉的功能相關,通常在孩子2歲時開始發育。

由此可見,孩子注意力發展的時間要遠遠早於我們的預期。假如我們能從孩子出生起就給他做這方面的訓練,到3歲入園或者6歲上小學時,孩子注意力的表現就會比從未訓練過要優秀很多。

幸運的是,注意力的訓練並不難。腦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孩子的注意力遵循一些共同的特點,只要我們在陪孩子玩耍、互動、學習的過程中能應用好這些特點,就能使他的注意力得到發展和強化。

小樣媽給大家總結了4條注意力訓練技巧,我們一條條往下看。

1、利用強度的反差

你或許知道給新生兒看黑白卡片能夠刺激視覺的發育。這種做法背後的依據正是強度的反差能夠有效抓住寶寶的注意力

在所有色彩中,黑色和白色的反差是最大的,即使是尚未滿月的寶寶也能一下子就注意到如此強烈的色彩對比,專注地盯著黑白卡片看。

想要延長低齡孩子注意的時間,我們在挑選玩具、書籍時可以選擇顏色明亮、對比強烈、線條簡單的,孩子會更容易被吸引。

除了色彩,聲音的強度反差也能有效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寶寶小的時候,我們可以用誇張的語調和表情吸引他,幫助他學習語言,認識物品。

孩子大一點後,如果你希望他專心聽你說話(比如你在教他知識,陪他讀書),別扯著嗓子越喊越響。不妨試試降低你的音量,輕聲地說話,孩子反而會豎起耳朵仔細地聽。

2、給孩子製造新鮮感

我們的大腦總是「喜新厭舊」,對新鮮的事物更加關注,這實際上是一種生存的本能。

當新事物出現時,我們要提高警惕,保持專注,以判斷它是否安全,是否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存。當「警報」解除後,我們的大腦便會放鬆下來,減少對它的注意,漸漸地「習慣化」。

我們可以利用大腦的這個特點,用製造新鮮感的方法來讓孩子保持注意。

玩耍的時候,不要把所有玩具都堆在孩子面前,那樣不僅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還會使他因為「習慣化」而無法投入、專心地玩一個玩具。

不妨把大部分玩具都收到隱蔽的地方,客廳只留幾件玩具,每周進行輪換。當孩子看到很久沒有玩的玩具時,新鮮感能有效提升他的注意力。

同樣的,孩子的繪本也可以收納起來,小書架上只留少數幾本書,經常輪換,這樣孩子閱讀的時候會更專注。

3、重視情緒的影響

看到孩子看書不專心,寫作業經常出錯的時候,我們常會不自覺地切換到「吼叫模式」。有些家長甚至覺得就得嚴厲一點,孩子才會認真、專心。

如果你能進到孩子的大腦裡去看一看,會發現讓孩子學習低效,無法專心的恰恰是我們自己

腦科學已經證實,情緒對注意力和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積極的情緒有助於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和記憶力,讓他學得又快又好。反之,消極的情緒(如緊張、害怕、焦慮、憤怒)只會降低孩子的注意力和認知水平,讓他無法專心,反覆出錯。

這提示我們,在陪孩子玩耍、閱讀、學習的時候,首先要挑孩子身體和情緒都比較好的時段,確保他不餓、不困、不累、不難過、不害怕、不生氣。精神狀態好,情緒平和、積極時,孩子的大腦會運轉得更快、更有效。

其次,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因為孩子一時的走神、犯錯而發火。每個人都是在錯誤中學習和進步的,孩子更是如此。

當你感到孩子不再專心,小動作增多,或者頻繁出錯時,不妨讓他休息一會兒,或者做點開心的事轉換心情,孩子之後的表現會更好。

4、善用孩子的名字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別人在旁邊聊天時,你做著自己的事,並沒有太在意,但假如有人提到你的名字,你的耳朵會立刻豎起來,專心地聽他們說話。

我們的大腦總是對和自己有關的事格外在意,比如我們的名字。如果你能用好這個特點,就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在給孩子讀繪本時,你可以把主人公的名字換成孩子的名字,這樣他會對故事的發展加倍關注。

給孩子準備專屬於他的東西也是一個好辦法。想讓孩子愛上閱讀,可以給他買一個小書架,在書架上寫上他的名字,在書架旁擺一把他的小椅子。

想讓孩子玩玩具,或在你教他形狀、數字、識字時更專心,可以準備一塊尺寸合適、樣式簡單的墊子,在墊子上繡上孩子的名字。

每次玩耍、學習前拿出這塊墊子,鋪在地上,只在上面放這項活動要用到的物品,然後和孩子一起坐在上面專心地玩耍、學習,活動結束後一起收墊子。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把這塊墊子和「專心學習」聯繫起來,形成條件反射,坐在這塊墊子上就能快速進入專心的狀態。

今天給大家介紹了注意力的4大特點,以及如何利用它們幫孩子訓練注意力,希望能給你帶來啟發。

如果你想詳細了解0-6歲孩子注意力的發展特點、影響因素、訓練誤區和改善方法,推薦你讀一讀上面這本書——《0-6歲,兒童注意力訓練》。

作者詳細介紹了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注意力訓練方法,幫助孩子從聽覺、視覺、記憶、觀察、想像、思考6大方面提升注意力,只要堅持練習,一定能看到孩子的進步。

如果你有和注意力相關的其他問題,歡迎留言討論,小樣媽會一一為你解答。

我是小樣媽,復旦學霸媽媽,腦功能培訓師,專注分享0-6歲育兒、早教方法。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注意力!8個方法提升孩子注意力
    注意力是智力的五個基本因素之一,是記憶力、觀察力、想像力、思維力的準備狀態。所以注意力被人們稱為心靈的門戶,對於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那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提高寶寶的注意力呢?研究顯示,寶寶年齡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越短:2歲的兒童,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度為7分鐘,3歲為9分鐘,4歲為12分鐘,5歲為14分鐘。因此,我們對於寶寶,特別是3歲以前的寶寶,不能過分苛求他們保持很長時間的注意力,媽媽應以平和的心態,科學地、慢慢地培養寶寶的注意力。
  • 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注意力!6個方法提升孩子注意力
    注意力是智力的五個基本因素之一,是記憶力、觀察力、想像力、思維力的準備狀態。所以注意力被人們稱為心靈的門戶,對於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 那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提高寶寶的注意力呢?
  • 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注意力!6個方法提升孩子注意力
    注意力是智力的五個基本因素之一,是記憶力、觀察力、想像力、思維力的準備狀態。所以注意力被人們稱為心靈的門戶,對於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那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提高寶寶的注意力呢?研究顯示,寶寶年齡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越短:2歲的兒童,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度為7分鐘,3歲為9分鐘,4歲為12分鐘,5歲為14分鐘。因此,我們對於寶寶,特別是3歲以前的寶寶,不能過分苛求他們保持很長時間的注意力,媽媽應以平和的心態,科學地、慢慢地培養寶寶的注意力。
  • 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李玫瑾:爸媽最好能幫孩子抓住一次
    家長們都想自家孩子聰明伶俐,從寶寶剛出生開始就想好了如何開發孩子大腦,畢竟大腦發育決定寶寶將來智力的高低,為了不讓寶寶落後於同齡人,不得不從小給孩子吃堅果、魚肉等食物開發大腦。根據哈佛大學研究發現:人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若是能好好利用這3個階段,對孩子的大腦進行有計劃的訓練,寶寶會更聰明!李玫瑾教授也表示:務必幫寶寶抓住一次機會。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訓練注意力的小遊戲玩起來,提高孩子注意力
    無數成功的孩子背後,必有陪伴孩子成長,用心的好父母。 不要緊緊盯著孩子的成績,孩子早期的家庭教育,科學的訓練方法可以讓你的孩子走的更遠,而不懂得這些,一味的指望孩子的單打獨鬥,並不會取得期望中的成功。
  • 4-18個月寶寶「自主進食訓練時間軸」,幫你收穫一個吃飯省心的寶寶
    所以,一定要訓練孩子自主進食,我家果果10個月的時候就已經可以自己吃一些東西了,最近正在訓練她自己用勺吃飯。 如何訓練自主進食呢? 這是一個過程,需要循序漸進,給寶寶嘗試的機會,幫寶寶學習。
  • 4個訓練方法,讓孩子「伶牙俐齒」
    在臨床上經常見到許多寶寶不怎麼會說話:有的到了2歲了也還不會有意識地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稱呼語,如果想要玩什麼或者吃什麼東西,僅用手指來指認表達自己的需求。有的寶寶能聽懂大人部分指令,如幫媽媽開門、幫媽媽丟垃圾到垃圾桶裡等,但就是不說,大人在一旁只有干著急。
  • 訓練0-3歲寶寶注意力,可以玩這幾個小遊戲
    0歲開始,孩子2歲左右大腦就基本發育完全,6歲左右大腦成型。下面幾個培養注意力的遊戲,家家月嫂建議你可以根據寶寶的月齡玩起來。5個月,寶爸媽可以對孩子進行移動物體的訓練。這可以在高度興奮中訓練孩子的注意力。
  • 解密注意力發展,找到改善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的5種訓練方法
    專業從事兒童感統訓練16年的小嶽飛兒童感統訓練館,帶你一探究竟。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一、注意的種類:1、集中性注意力:在任何時候將注意力集中於特定目標或刺激的能力。也是注意力的基礎。
  • 寶寶多大能「看書」?專家:建議從孩子出生時就開始
    「寶寶連話都聽不懂呢?有必要看書嗎?」「你這不就是在浪費錢嗎?」「好好的書都被她撕壞了!」當我在寶寶3個月的時候就帶著她看書,周圍很多的親戚、朋友都非常的不理解,提出了很多的質疑。從一出生就可以給孩子看書,讓大腦在適當的時候受到刺激,不僅對寶寶的以後的學習有好處,對孩子的智商發育也有好處。在只有3個月的寶寶眼裡,書就是只是眾多玩具當中的一種,這個書的顏色吸引他了,他就多看兩眼。然後用手去摸、去摳,甚至還會用嘴啃。但是這並不代表帶著他看書是沒有必要的事情。
  • 4-18個月寶寶「自主進食訓練時間軸」,幫你收穫吃飯省心的娃
    所以,一定要訓練孩子自主進食,我家果果10個月的時候就已經可以自己吃一些東西了,最近正在訓練她自己用勺吃飯。寶寶自主進食訓練時間軸●4-6個月添加輔食輔食並非一定要到6個月才可以添加,4-6個月都是可以的,因為最開始的輔食添加更多的是在幫寶寶嘗試食物,看看能不能接受,有沒有過敏,不斷的嘗試,並不是為了讓寶寶吃飽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向你推薦這幾款遊戲,有效提高孩子注意力
    這些問題都讓家長為之苦惱著,孩子注意力不好的原因有很多。這期文章將重點來分享幾款在家中簡單、容易操作又能夠有效改善孩子注意力的小遊戲。遊戲是個能夠很好鍛鍊幼兒注意力的活動,因為這樣的方式符合幼兒的年齡發展特點。
  • 大腦發育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李玫瑾:爸媽務必幫孩子抓住一次
    家長們都想自家孩子聰明伶俐,從寶寶剛出生開始就想好了如何開發孩子大腦,畢竟大腦發育決定寶寶將來智力的高低,為了不讓寶寶落後於同齡人,不得不從小給孩子吃堅果、魚肉等食物開發大腦。
  • 育兒嫂抓住1~12個月寶寶的早教重點,寶寶全面發展
    剛出生的嬰兒大腦是極不成熟的,要經過學習才能逐漸成熟起來。新生兒本月早教重點:視覺能力、觸覺敏感性推薦方案:你可以和他面對面,或利用鏡子讓他注意自己臉部的變化。穿著鮮豔的衣服走來走去,看寶寶如何追蹤你。第4個月本月早教重點:語言啟蒙、手的抓握能力推薦方案:假裝打電話或講故事,嘴型可以誇張些。給寶寶手絹、帶柄的玩具玩,增加抓握機會。
  • 怎麼幫孩子戒奶嘴 聰明幫寶寶戒奶嘴 方法一次掌握!
    」幫寶寶戒奶嘴常令許多父母感到頭痛,而且這件事皆不能操之過急,以免影響BABY的身心發展與健康。不過,什麼時候是戒奶嘴的最佳時機?有哪些禁忌呢?「使用奶嘴的時間何時讓寶寶使用安撫奶嘴較恰當?根據每個寶寶的習性與氣質而定,不用刻意給或刻意不給。原則上,只要寶寶有需求都可讓他使用,不見得要等到6個月開始發展口欲期。
  • 美國兒科協會研究:嬰兒4個月非常關鍵,這樣訓練能教出聰明寶寶
    美國兒科協會研究表明,寶寶長到4個月是父母最開心的時期,因為寶寶有了自己的個性,有脾氣,有能力,能吸引人們關心他(她),要求人們關注他(她),有時寶寶也會搗亂。四個月的寶寶已不再是過去任由大人處置,躺在被子裡的嬰兒了,寶寶現在會表達他(她)的需要了。這階段,父母應給予寶寶關心和照顧,給寶寶足夠的注意力。
  • 寶寶平衡能力差影響學習能力?育兒專家:抓住黃金期訓練,很重要
    身邊很多父母,都會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學習唱歌、畫畫、彈琴、跳舞等,卻很少關注孩子平衡能力的練習。平衡能力影響的不單是坐得定、站得牢、走得穩這些運動方面的表現,還是寶寶大腦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它對於發展寶寶的注意力、培養安全感,以及日後的學習能力,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5個方法幫你抓住孩子記憶「飛躍期」,練出記憶小達人
    」,幫寶寶發展記憶力1、教寶寶聯想、對比、分類等認知概念有意識記憶的發展過程中,認知能力越好的孩子通常記憶力也會越好,所以家長不妨多教給孩子一些關於聯想、對比、分類等認知概念,幫孩子更好的理解事物,通過事物的特徵加深記憶。
  • 4個月的寶寶,應該具備的4個技能,你家寶寶有沒有
    這個疑問讓他們一開始接受不了寶寶的長相,然而等孩子長到4個月的還是,也就是一百天的時候,孩子漸漸已經長開了,有可能是一個俊朗的小帥哥,或者是個美人坯子。看著孩子們漸漸長大,最欣慰的是父母,當長到4個月的寶寶,應該具備的4個技能,你家寶寶有沒有呢?
  • 1-2歲寶寶注意力的發展
    由此可見注意力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寶寶身心發展還不完善,年齡越小的寶寶,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就越短。一般2歲的寶寶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度大約為7分鐘,3歲為9分鐘,4歲為12分鐘,5歲為14分鐘。對於3歲以前的寶寶,不要過分苛求他保持很長時間的注意力,而應以平和的心態,科學地、循序漸進地培養寶寶的注意力,不要過於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