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成功大學破解蘭花基因解碼 系全球首例(圖)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臺灣成功大學破解蘭花基因解碼 系全球首例(圖)

2014-11-26 11:11:2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王詩堯

    成大特聘教授陳虹樺(左)和副教授蔡文杰(右)率領團隊,找出全球首個蘭花基因序列。(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記者林秀姿 攝影)

    成大蘭花研究團隊破解「小蘭嶼蝴蝶蘭」的全基因體序列(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

  中新網11月26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成功大學蘭花研究團隊成功破解蘭科植物「小蘭嶼蝴蝶蘭」的全基因體序列,是全球蘭花基因解碼首例,除了有助於了解蘭科植物演化,未來還可以縮短育種時間,提升臺灣蝴蝶蘭的國際競爭力。該研究成果還登上國際期刊「Nature Genetics(自然遺傳學)」,並獲選為封面文章。

  成大表示,臺灣蘭花每年產值達80億新臺幣,學術研究加持後,等於宣告蘭花「產學權威」都在臺灣。

  蘭科植物目前約有3萬多個物種,是被子植物物種數目最多的一科,且新物種仍不斷被發現。成大特聘教授陳虹樺領導成大蘭花研究團隊,歷經5年,與中國大陸、比利時、法國等學者,共13個研究單位、38位研究人員,鎖定蘭科植物基因,將小蘭嶼蝴蝶蘭全基因體解序,轉譯出29000多個基因。

  其中臺灣團隊負責最複雜的基因解碼,要從16億個基因序列中分析出2萬多個,找小蘭嶼蝴蝶蘭的花形、花香、花色等基因。

  論文第一作者、成大蘭花研究中心副教授蔡文杰說,很多研究者都嘗試找出植物的基因序列,如水稻、蘋果等,成大團隊鎖定蘭花物種,終於找出基因序列。

  他說,有了蘭花基因解碼後,可以針對優良的分子記號「選拔」,比如一般蘭花育種要20、30年,等到蘭花開花後才能進行各種特性測試,來培育理想中的花形花色。

  有了基因序列後,在蘭花幼苗階段,就可以篩選出想要的花形、花色、花香等基因,混種出理想中的蘭花,可縮短一半以上的時間。

相關焦點

  • 臺灣成功大學蘭花學者訪問辰山
    臺灣成功大學蘭花學者訪問辰山 2016-07-14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   7月12日至13日,中國臺灣成功大學熱帶植物科學研究所博士蔡文杰以及蘭花研發中心博士蕭鬱芸赴上海辰山植物園
  • 前瞻基因產業洞察周報第2期:華大基因營運長張凌離職
    此前的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掀起了軒然大波,也讓低調的基因產業走入人們的視野,最近基因產業還有哪些大事發生呢?那麼就來跟著前瞻經濟學人一起看看吧。中國科學家成功破解2種棕櫚藤全基因組數據29日,竹藤基因組學項目研究團隊在北京召開成果發布會,宣布已成功破解2種棕櫚藤全基因組數據並發布最新毛竹高精度基因組數據。
  • 蘭花組培及組培苗與父代苗的生理性狀區別
    圖1  組織培養的基本過程最近同幾個蘭友在討論一些關於蘭花組織培養的問題。有的反映由於沒有相關的知識背景,對一些概念和特性不太理解。為此,我試著介紹一點關於蘭花組培基礎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組織培養無性繁殖,相當於自然分櫱,子代不存在基因重組及與父代基本沒有生理性狀方面的差異, 除少量發生的無性系變異外。組培的實際操作難度遠比雜交籽播或自交籽播要難得多。
  • 【江蘇省首例「MaReCs」寶寶誕生】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成功阻斷...
    這是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團隊首次成功應用「等位基因映射技術」(MaReCs)識別胚胎平衡易位攜帶狀態阻斷染色體平衡易位向子代傳遞,也是江蘇省首例MaReCs寶寶。MaReCs技術簡介與成功案例MaReCs技術簡介:MaReCs技術是全新的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技術,由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孫瑩璞教授團隊與億康基因共同研發,採用ChromInst全基因組擴增技術結合高通量測序方法及高通量SNP分型方法,通過鑑定染色體的斷裂位點及附近單體型
  • 全球首例阻斷腎癆12型單基因遺傳病的第三代試管嬰兒...
    楚天都市報5月24日訊(記者關前裕 通訊員陳勇 陳娟 鄭楨楨)記者今天從十堰市人民醫院獲悉,世界首個被成功阻斷腎癆12型單基因遺傳病的三代試管嬰兒日前在該院誕生。5月20日,這項科技成果經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查新檢索中心認定,確定屬全球首例。
  • 西北首例新發基因突變三代試管嬰兒誕生
    本報訊 (記者 王國星)日前,記者從西北婦女兒童醫院獲悉:西北首例新發基因突變三代試管嬰兒在西北婦女兒童醫院誕生。目前,各項檢查結果證實該嬰兒身體健康狀況良好。這是西北首例新發基因突變三代試管助孕成功病例,標誌著該院輔助生殖技術達到新的高度。
  • 中國學者領銜 完成世界首例及全球最大樣本LHON基因治療臨床試驗
    2011年,在紐福斯創始人、時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眼科主任醫師李斌教授的領銜下,全球首例針對Leber’s遺傳性視神經病變的試驗性NFS-01 (rAAV2-ND4)基因治療臨床試驗(NCT01267422)在中國啟動。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6期:基因編輯在活體動物上成功治療癌症...
    CRISPR基因編輯在活體動物上成功治療癌症 且永久有效近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基於此,開出了一種基於脂質納米顆粒的新型遞送系統CRISPR—LNP,可專門針對癌細胞並通過基因操作將其破壞這一項目依託全球植物基因編輯領軍團隊,致力於推動基因編輯這一革命性技術在源頭創新、作物改良及分子檢測等多個領域的產業化應用。
  • 基因編輯嬰兒締造者賀建奎和他背後的莆田系
    122位科學家共同聯名譴責、涉事醫院深圳和美婦幼兒科醫院的否認、南方科技大學的緊急聲明、深圳衛計委介入調查、國家衛健委的高度重視,都讓賀建奎和他的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成為輿論風暴的中心。11月27日,據e公司報導,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總經理程珍表示,醫院懷疑賀建奎報告作假,已經向警方報案。她還表示,已經詢問過相關人員,字跡很像,但都表示沒籤過這樣一份文件。
  • 「深圳擬蘭基因組與蘭花的進化」重大科研成果發布
    中國園林網9月18日消息:日前,「深圳擬蘭基因組與蘭花的進化」重大科研成果新聞發布會在深圳舉行。發布會上公布,中國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以「深圳擬蘭」為突破口,解開了困擾人們一個多世紀的科學謎團蘭花進化之謎,成果已於9月13日刊登在國際頂級科技期刊《自然》上。
  • 終結單基因遺傳病 全國首例核型定位試管寶寶出生
    終結單基因遺傳病 全國首例核型定位試管寶寶出生 來源:新民網      記者:李若楠
  • 全國首例!成功阻斷X-連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試管嬰兒在滬誕生
    原標題:全國首例!成功阻斷X-連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試管嬰兒誕生  6月2日,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誕生我國首例成功阻斷X-連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簡稱「XSCID」)第三代試管嬰兒。
  • 人類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引發外媒關注:極不負責和不道德的
    這對雙胞胎姐妹尚處於胚胎未植入母親子宮時,其中一個基因(CCR5)經過基因編輯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全球範圍內,基因編輯都處於倫理討論的爭議地帶。在歐美國家中,人類基因編輯牽涉到自然性、公平理念等哲學命題,並可能含有潛在的健康風險,因此科學界對於開展相關研究及其謹慎。
  • FANUC 什麼是BCD解碼指令DEC
    解碼指令DEC在FANUC梯形圖中,「M代碼」或者「T代碼」經常要使用解碼指令進行解碼處理;而系統默認「M代碼」對應的「F10」以及「T代碼」對應的「F26」都是二進位型式,所以在梯形圖中對代碼進行解碼時,經常使用二進位解碼指令「DECB」。
  • 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
    賀建奎實驗室 供圖賀建奎實驗室研究人員在做胚胎注射。 賀建奎實驗室 供圖人民網深圳11月26日電(呂紹剛、陳育柱)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兒童天賦基因檢測,破解天賦基因密碼
    兒童天賦基因檢測 破解天賦基因密碼來吧,讓天賦基因檢測告訴你01 成功=基因+環境+個人努力世界頂尖科研雜誌《Science》刊載文章:英國劍橋大學羅伯特·普洛明【Robert.Plomin】教授通過大量單卵雙生子的遺傳基因研究得出,人們的成功32-62%由基因決定,其餘受到家庭、教育、環境等外在因素的影響。
  • ...年基因編輯療法盤點 | 人類成功「敲除」突變致死基因,並向蚊子...
    人類首例體內基因編輯手術在美進行一月,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兒童醫院首次嘗試在人體內直接進行了基因編輯。科學家向一名 44 歲的患者血液內注入了基因編輯工具,以永久性改變基因的方式來治療亨特氏症候群。亨特氏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威脅生命的遺傳性疾病,由基因突變導致,患者細胞代謝廢物無法分解,累積在組織器官中,最終產生機能障礙。
  • 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為何引發巨大爭議?
    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據賀建奎介紹,基因編輯手術比起常規試管嬰兒多一個步驟,即在受精卵時期,把Cas9 蛋白和特定的引導序列,用5微米、約頭髮二十分之一細的針注射到還處於單細胞的受精卵裡。
  • 福建農林大學蘭校長種蘭花 能叫11月蘭花3月開
    那時的他,不知數十年後,他會因為蘭花,站在我國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領獎臺上。1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福建農林大學校長蘭思仁教授、劉仲健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等主持完成的「中國特色蘭科植物保育與種質創新及產業化關鍵技術」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