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食包羅萬象,融合了閩南、潮州、客家、日本等飲食文化,已然成為臺灣名片之一。熱愛美食的你,一定不能錯過啦~
1/ 滷肉飯
據說,風味獨特的滷肉飯,全世界只有臺灣人會做。臺式滷肉飯,滷肉多汁、肥美又不油膩,晶瑩飽滿的米飯吸收滷汁的精華味道,香濃四溢。再加上鮮脆可口的醃製醬菜,甜鹹適口,真是叫人無法拒絕。
名氣店家:金峰滷肉飯(臺北)、大來小館(臺北)、矮仔財滷肉飯(北投)、圓環滷肉飯(饒河街夜市)、鬍鬚張滷肉飯(寧夏夜市)、財神爺滷肉飯(臺中)、阿富滷肉飯(新竹)等。
2/ 牛肉麵
臺灣素有牛肉麵王國之稱,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牛肉麵店,且臺灣的牛肉麵融合了各地料理精髓而形成自己獨有的特色,湯頭濃鬱鮮美、麵條筋道、牛肉/牛筋大塊又實在,俘獲吃貨的嘴,也使得遊客們來到臺灣若不吃碗牛肉麵,仿佛就多一分遺憾。
名氣店家:林東芳牛肉麵(臺北)、史記正宗牛肉麵(臺北)、老張牛肉麵(臺北)、段純真牛肉麵(新竹)、永康牛肉麵(臺北)、香園牛肉麵(高雄)、真善美牛肉麵(臺北)、牛店(臺北)、滿庭芳牛肉麵(臺中)、七十二牛肉麵(臺北)等。
3/ 蚵仔煎
蚵仔煎是很多大陸遊客熟悉的小吃,民間傳聞,當年鄭成功大敗荷軍,荷軍在一怒之下,把米糧全都藏匿起來,鄭軍索性就地取材將臺灣特產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餅吃,想不到竟流傳後世,成了風靡全臺的小吃。
名氣店家:賴記蚵仔煎(臺北寧夏夜市)、七佳蚵仔煎(臺南花園夜市)、海埔蚵仔煎(花蓮)、王記蚵仔煎(新竹)、清泉號(臺北華西街夜市)等。
4/ 珍珠奶茶
珍珠奶茶是臺灣飲品界響噹噹的代表,據說它發源於臺中有名的春水堂。早期春水堂用搖搖杯泡茶並搖出茶的泡沫,發明了泡沫紅茶,後來又加入像珍珠的粉圓,因此誕生了珍奶茶。濃香的奶茶遇上Q彈的珍珠,解渴又有嚼勁,很快就風靡全臺乃至世界。
名氣店家:春水堂(總店臺中)、陳三鼎(臺北)、樺達奶茶(高雄)、天仁名茶-茶趣、墾丁蛋蛋奶(墾丁)、翰林茶坊(臺中)、50嵐等。
5/ 蝨目魚
蝨目魚是臺灣常見的食用魚類,營養豐富又平價,吃法也多種多樣,蝨目魚粥、蝨目魚丸、蝨目魚肚等都是深受歡迎的美食,各大夜市、臺式料理店都有。臺南還有全臺唯一的「蝨目魚主題館」,好玩又有得吃。
名氣店家:阿憨鹹粥(臺南)、周氏蝦卷(臺南)、阿財蝨目魚肚(臺北)、新站蝨目魚專賣店(花蓮)等。
6 / 度小月擔仔麵
度小月擔仔麵在臺灣幾乎沒人不知,相傳漁民洪氏當年為度過捕魚淡季,而挑起擔子上街賣面維持生計,故自取其名度小月。招牌的擔仔麵選用百年祖傳秘方精燉的肉燥和蝦頭熬製的高湯搭配上麵條,小小一碗精華盡現。
總 店:臺南市中正路16號
永康店:臺北市大安區永康街9-1號
7 / 生煎包
生煎包是上海、浙江非常有名的面點小吃,外皮香酥,肉餡飽滿,肉汁香濃,深受食客喜愛。臺灣的生煎包是遵循古法製作現包現賣,也受到吃貨喜愛。
名氣店家:許記生煎包(臺北師大夜市)、高記(臺北)、景美上海生煎包(臺北景美夜市)、滬舍餘味餐館(臺中)等。
8/ 刈包
刈(guà)包(bāo)發源自福州,也會寫作割包。將長橢圓扁形的麵團皮對摺起來包覆餡料的食物,傳統上的餡料通常不外乎片狀五花肉、酸菜、花生粉及香菜這幾樣,也有為了健康因素以瘦肉代替五花肉的。因為其形狀及內餡,在臺灣亦被稱作「虎咬豬」,可是臺灣尾牙應景的食物。
名氣店家:阿松刈包(臺南)、藍家刈包(臺北)、萬福號刈包(臺北寧夏夜市)、叄和院臺灣風格飲食(臺北)等。
9/ 鐵蛋
阿婆鐵蛋是淡水的名小吃之一,店家每天將精選的雞蛋或鳥蛋放入秘制的滷水中滷上三個小時,然後自然陰乾,如此持續一周才算完成。這樣做出來的鐵蛋又黑又硬又有嚼勁,牙好的朋友一定要試試。
地址:淡水鎮中正路135號之一(淡水老街轉往渡船口的三角窗)
10、 鳳梨酥
鳳梨酥是臺灣最具人氣的伴手禮,遊客來臺不嘗一口或帶一點回家,總覺得少了點什麼。臺灣鳳梨酥的酥皮奶香四溢,內陷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傳統內餡,用鳳梨加冬瓜製成,口味不會太酸。另一種是土鳳梨酥,只有鳳梨,口味會略酸一些。
名氣店家:佳德糕餅、微熱山丘、維格、梨記、糖村、郭元益、裕珍馨、舊振南等。
11/ 甜不辣
甜不辣由日語音譯而來,是用魚肉打成魚漿,再和上麵粉、雞蛋、海鮮等,然後入鍋油炸,可根據個人需求再淋上調味醬。作為臺灣名小吃之一,在各大夜市都能找到。
名氣店家:賽門甜不辣(臺北)、頂級甜不辣(臺北艋舺夜市)、吉甜不辣(臺北)、食谷飯堂(臺中)等。
12/ 肉圓
肉圓屬於彰化三寶之一,一般使用最好的地瓜粉或番薯粉做成鬆軟彈牙的外皮,包上豬肉塊拌筍丁、香菇等內陷,下鍋炸制後外皮Q彈,黏度剛剛好,再淋上特調的醬料,咬下去鮮甜肉香,很有臺灣風味。
名氣店家:老擔阿璋肉圓(彰化)、臺中肉圓(臺中)、金枝紅糟肉圓(九份)、福記肉圓(臺南)、新竹肉圓(新竹城隍廟外)、清蒸蝦仁肉圓(臺中廟東夜市)等。
13/ 炸雞
炸雞美食在臺灣各大夜市、街頭巷尾、市集小巷都隨處可見,最初只是店家老闆為避免浪費,將雞腿、雞胸、雞排切剩的雞丁肉,裹上麵粉漿後下鍋酥炸,起鍋時再送上一小把九層塔爆香。但炸雞直撲而來的鹹酥香味,讓遠在八千裡外的人都不禁聞香而來。因此頗受大眾喜愛。
名氣店家:來自星星的炸雞(臺中逢甲夜市)、繼光香香雞、炸雞洋行(臺南)等。
14/ 蔥油餅
蔥油餅是種常見的街頭小吃,臺灣蔥油餅最有特色的當屬花蓮的炸蛋蔥油餅,它和普通的蔥油餅不同在於,金黃香脆的餅皮裡包裹半熟的雞蛋,外酥內軟,一口咬下就有爆漿口感,溫熱蛋液在嘴裡綻放的滋味堪稱無敵,若加辣醬更好吃!
名氣店家:炸蛋蔥油餅(花蓮)、三星蔥油餅(宜蘭東門夜市)
15/ 蚵仔面線
蚵仔面線(念 -á mī-sòa)是臺灣極具特色的小吃。一碗蚵仔面線的好壞取決於蚵仔的大小與新鮮度、大腸滷製地好不好,面線也以手工制的為佳,大骨或柴魚熬煮的湯頭更鮮美健康,配上各種調味料之後,鮮香的蚵仔面線保證吃完還回味無窮。
名氣店家:東發號(臺北)、油庫口蚵仔面線(新北)、小洪面線(臺北)、蚵仔面線(臺北饒河街夜市)、陳記蚵仔面線(臺北)等。
16/ 臭豆腐
臭豆腐這種美食,評價分為兩極化,雖然聞起來很臭,但吃起來卻香氣四溢,喜歡這種味道的朋友停不了口,但聞不慣的朋友卻無法下口。臺灣的臭豆腐除了豆腐本身,還會搭配獨門泡菜、九層塔等配料,形成獨特風味。
名氣店家:林家臭豆腐(臺東)、麻辣臭豆腐(臺北饒河街夜市)、泡菜臭豆腐(新北深坑老街)、香臭豆腐(臺北通化夜市)、石記臭豆腐(高雄瑞豐夜市)、脆皮臭豆腐(高雄)。
17/ 番薯
番薯是一種常見食材,臺灣以番薯製作的美食很多,從花蓮最有特色的花蓮薯到臺南流行的冰烤番薯,各有特色。而將番薯磨成粉後,當作原材料製作的芋圓、番薯霜淇淋、肉圓、蚵仔煎、番薯燒等,美味又健康,喜歡的朋友不妨嘗一嘗。
名氣店家:洄瀾薯道(花蓮)、番薯伯楊記家傳地瓜酥(臺東)、瓜瓜園(臺南)、東東芋圓(臺中)等。
18/ 剉冰
臺灣特色冰品遍布全島,香甜的芒果冰、古早味的八寶冰、分量十足的大碗冰、搞怪的怪物冰、澎湖的仙人掌冰、宜蘭的辣椒冰等都是消暑解渴利器,不論寒冬還是酷暑,只要你想吃都可以馬上衝去吃吃吃!
名氣店家:Ice monster(臺北)、海之冰(高雄)、龍都冰果室(臺北)、路地冰の怪物(臺中)、宮原眼科(臺中)、蜷尾家甘味處(臺南)等。
19/ 胡椒餅
胡椒餅是著名的夜市美食,先把滿滿的胡椒餅餡料包進麵皮裡,放入窯爐裡烤制,烤熟後的餅皮焦香有咬勁,層次豐富,內餡的肉香和蔥香完美交融,還有鮮美的湯汁,就算是排長隊也值得一嘗。
名氣店家:福州胡椒餅(臺北饒河街夜市)、帝鈞胡椒餅(臺中逢甲夜市)等
20/ 鼎泰豐小籠包
1993年鼎泰豐餐廳被美國紐約時報評選為「世界十大美食餐廳之一」,在臺灣它已成為中華傳統美食的代表。很多國內外遊客到臺灣必到鼎泰豐,只為一嘗小籠包的美味。
21/ 魚丸湯
魚丸湯是沿海地帶常見的小吃之一,各種新鮮的魚肉剔去魚刺,斬成魚末,製成丸子,最後變成一碗湯,Q彈的魚丸不僅保持著魚肉本身的營養,而且還帶有魚肉所沒有的韌性和爽口。
名氣店家:淡水魚丸湯、臺中肉圓、福生小食店(臺南)、九份魚丸、各大夜市等
22/ 藥燉排骨
藥燉排骨是臺灣市集中常見的進補湯品,食用歷史悠久,屬於臺灣特有肉骨湯。一般都是將大根的排骨放入與十幾種傳統藥材一起煮燉,從豬骨與藥材中汲取精華,湯頭喝起來濃鬱十足,甘醇並飄著淡淡中藥香,排骨燉到軟爛,入口即化,美味又營養,冬天喝尤其保暖。
名氣店家:十全土蝨藥燉排骨(桃園)、十全藥燉排骨(高雄)、陳董藥燉排骨(臺北饒河夜市)等。
23/ 鵝肉
臺灣眾多肉食品中,鵝肉擁有一片忠實擁護者。全臺專門吃鵝肉的名店也不少,一般選用優質的鵝肉,先文火燜煮,冷卻後再澆上滾燙的鵝油淋湯,讓肉質Q彈肥嫩,帶著清甜香氣,沾上特製調味醬更好吃。
名氣店家:鵝肉先生(花蓮)、翁記剝骨鵝肉(臺中)、鴨肉扁(臺北)、阿秋大肥鵝(臺中)、阿川鵝肉(臺中)、阿國鵝肉(臺南)等。
24/ 鼎邊銼
傳統鼎邊銼原本是在福州人的家常小吃,後來變成臺灣特色小吃之一,以基隆鼎邊銼最為聞名。「銼」是臺語,為爬滾的意思。以米磨成粉調水成糊,沿火熱的大鍋邊緣一抹而成薄皮,再取出切絲,加入蚵仔、金針、木耳、筍絲、魷魚絲,熬成湯料而成。
名氣店家:基隆廟口夜市等
25/ 麻糬
臺灣被譽為麻糬王國,又以花蓮產的麻糬最為知名。麻糬的外皮一般是用圓糯米或糯米粉,口感軟糯Q彈,內陷有紅豆沙、綠豆沙、芝麻、芋泥等多種口味,飽滿豐富,甜而不膩,也是最受歡迎的伴手禮之一。
名氣店家:曾記麻糬(花蓮)、白羊道麻糬(恆春)、阿美麻糬(花蓮)、保雲芋圓(瑞芳)、洄瀾薯道(花蓮)、不老客家傳統麻糬(臺北)、阿婆麻糬(鹿港)、阿綿手工麻糬(高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