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技與傳統醫學的完美結合,中醫經絡檢測斷症診病準確率達95...

2020-12-22 四川新聞網宜賓頻道

現代科技與傳統醫學的完美結合,中醫經絡檢測斷症診病準確率達95以上!

2019年01月14日 17:08:46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宜賓1月14日訊 (劉新亞)一般情況下找中醫看病,傳統的程序就是問問診、看看舌頭、摸摸肚子、號號脈,然後開出幾劑中藥,拿回家煎來喝。現在,在宜賓市第二中醫醫院治未病科,除了常規的中醫望聞問切外,還多了一項集高科技大成的經絡檢測方法。很多患者就是體會到了經絡檢測的好處,又帶著一家大小、親朋好友都來進行經絡檢測了。這套中醫經絡檢測有什麼用呢?

中醫經絡檢測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快速檢測人體經絡臟腑氣血陰陽虛實的方法。臨床檢測結果與被測者的實際身體狀態的符合率可以達到95%以上。中醫經絡檢測甚至超過了老中醫的斷症診病的準確率。而且,中醫經絡檢測可以動態觀察每個人在一段時間前後的身體狀態的變化情況。只要在宜賓市第二中醫醫院治未病科進行蜂療、艾灸、敷貼、灸療等傳統療法調理之前進行一次中醫經絡情況檢測,然後,接受一段時間以上中醫傳統療法的健康調養,一般1到6個月複查一次中醫經絡檢測,通過經絡檢測得出測評報告、分析報告等數據,就能持續觀察到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有所改善。健康管理,管理健康,通過中醫經絡檢測讓自己的健康得到專業的保障。

中醫經絡檢測對亞健康以及各種急、慢性病、疑難病的中醫辨證診斷調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醫經絡檢測是通過近百位中醫界的頂級專家多年的臨床實際辨證論治病案現場信息的採集匯總,分析,並反覆驗證,再通過大數據、雲計算,得出的一系列經絡臟腑氣血虛實的數據。所以,一個人體質是怎麼樣的?是否是亞健康狀態?是不是需要調理?有沒有肺虛脾虛腎虛心肝火旺?失眠、易疲勞、易發怒、頭痛、身痛、月經不調、不孕不育、兒童多動、反覆感冒、免疫力低下等形成的原因是什麼?這些問題均可以通過中醫經絡檢測得到答案。



 

相關焦點

  • 中醫中藥結合現代醫學 白癜風應「綜合治療」
    中醫中藥結合現代醫學 白癜風應「綜合治療」  2019年10月26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濁毒理論研究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國際濁毒理論研究高峰論壇在京召開。大會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辦。來自北美、歐洲、亞洲等地區20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駐華參贊,以及港澳臺和內地的專家、學者代表共1000餘人參加了開幕式。
  • 經絡檢測儀,讓您用中醫的方式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經絡客觀存在,雖然解剖學上卻沒有實證,但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研究,發現人體內部實際上存在一些微生物電。這些微生物電一部分是由神經系統進行傳導,負責控制人體的肌肉;另一部分是由人體穴位發出的生物電信號,由經絡系統進行傳遞。
  • 美國科學家發布論文:中醫經絡的確是存在的
    近日美國多名科學家已經在國際著名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論文指出,他們利用最新技術發現了人體內「流動流體的超級高速公路」——中醫經絡。美國人證明經絡存在美國的這些科學研究人員在文中說道:「長久以來,中醫的經絡系統存不存在,一直是現代醫學質疑的主要對象,我們的研究發現證明 ,中醫經絡的確是存在的。
  • 世界首臺中醫診療設備測析系統將面世 電腦看病
    電腦可為病人「望聞問切」  □記者 王豔輝 晚報訊  一種集中醫問診、脈診、面診、舌診於一體,涵蓋傳統中醫「望、聞、問、切」四診,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客觀為人診病的「中醫四診整體性檢測分析系統」將於明年推出。
  • 一脈相承悟中醫,杏林不改執著心
    一脈相承悟中醫,杏林不改執著心 摸骨診病祖傳中醫專家—劉少君 劉少君,女,山東諸城人,出生在中醫世家,第七代傳人,畢業於黑龍江省中醫院,15歲就跟隨父母學習家族傳統治療理論,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對正骨、頸椎、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膝關節疼痛
  • 針灸之道|《針通經絡 灸調陰陽》讀書總結
    斷斷續續的看完了韓醫金南洙寫的《針通經絡 灸調陰陽》這本書,老人家最大的夙願就是:讓針灸走出專業領域,走向平常百姓家。作者通過臨床中一個個針灸治病的生動故事,給人們分享了自己的治療方案。我感嘆的是金老先生運用傳統醫術行醫了80年,還把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世人傳播,相比之下很多國人卻沒能把祖宗留下的東西傳承下來,這點是我們覺得遺憾的地方。現代醫學雖然很發達,但對於許多疾病,它依然無能為力。
  • 中醫藥傳統醫學專業與就業前景詳解,適合想學醫的你嗎?
    因發現青蒿素、解決抗瘧治療難題而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屠呦呦,就是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60多年致力於中醫藥研究實踐,讓中國的傳統醫學在國際上大放光彩。來自中外的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正無限交融,互相支撐。
  • 【世界傳統醫藥日】趙靜:結合醫學研究讓中醫「走出去」更加具象
    【世界傳統醫藥日】趙靜:結合醫學研究讓中醫「走出去」更加具象 央視網消息:見到趙靜時,她正在為20多名國外主要醫療機構的臨床醫生講授中醫針灸的課程,流利的英語表達、嫻熟的針灸針法演示
  • 充分利用現代醫學條件與技術發展中醫藥
    截至2月19日0時,已在湖北以外10省救治確診患者1054例,有效率達94.12%,在湖北省,每天發放「清肺排毒湯」達8000多份。根據分析及90%有效率臨床療效的數據支撐,證實「清肺排毒湯」具有普適性與顯效性。《中國社會科學報》:為什麼在對病毒知之甚少、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中醫能發揮重要作用?請結合中醫治療原理談談您的見解。
  • 為什麼現代醫學無法治癒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呢?
    關於有朋友提問的為什麼現代醫學無法治癒慢性病毒性心肌炎?有感於傳統醫學的偉大,現代醫學的困惑,有此一文。首先,針對於問題本身,現代醫學不僅僅無法治癒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幾乎所有的慢性疾病,現代醫學都無能為力。
  • 「道醫」,「中醫」,「巫醫」,這三種醫學你能分得清嗎?
    試問:「中醫的起源誰?無人能回答,因為,我們忘記了老祖宗,忘記了祖國醫學。當西方人把中國醫學視為神明敬為鬼神而廣為普及,我們卻在自毀長城自我糟蹋,說中醫是迷信是偽科學,幾千年的中醫文明到了今天怎麼一下子變成了壞的東西,真的讓人費解而傷心。中醫祝由十三科是多好的治病方法,可到了現代被徹底廢除,這方便的醫生再也找不到了,偶爾在民間的神婆中才找到一點殘存的痕跡。
  • 文化與科學:中醫的知識社會學解讀
    中醫文化同時也是中醫科學 「中醫」這一名稱是近代西方醫學進入中國之後才產生的。中國古代對醫學和醫生有自己的稱謂,如岐黃、杏林、青囊、郎中等。19世紀以來進入中國的西方傳教士,是「中醫」概念的最早使用者。作為在中華大地上土生土長的知識體系,中醫學綿延發展已逾兩千多年。
  • 光明中醫函授大學杏林光明人—遆保忠
    是北京市中醫「治未病」服務能力建設項目業務能力提升培訓講座和2015年北京市基層經絡醫學骨幹培訓講座的受邀人。他常說:「我們發展中醫、創新中醫,一定要在繼承中醫的基礎上去發展創新;離開了中醫的基本原理,我們走得再遠也沒用!中醫走了幾千年,人生在世幾十年,先不要說哪個是糟粕、哪個是精華。我們把傳統的中醫和現代科技結合起來就是我們的創新之路,也是中醫的發展之路。」
  • 青年醫生成長記|石洋:把運動醫學與中醫結合起來
    1998年高考填志願時,在一位熱愛運動的老師指導下,她在提前錄取欄上選擇了成都體育學院運動醫學系中醫學——這個當時並不熱門的專業。總有人問她:體育學院有醫學專業?而現在,運動醫學已經被人熟知。在這背後,是體育運動的普及,以及「體醫結合」理念的深入人心。日常門診中, 石洋常常遇到這樣的提問:「我扭傷了腳是不是休息幾天就好了?」
  • 泰素寶海參肽蟲草素飲液食療與科技的完美結合
    眾所周知,作為傳統食療的海參具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同樣,蛹蟲草也是一種對人體非常有益的藥材和補品。如果可以將兩者有效成分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那豈不是對人們的健康有著好上加好的幫助?經過公司多年的潛心研究,終於製作出將海參和蛹蟲草有效成分完美結合在一起的產品——泰素寶牌海參肽蟲草素飲液。從此以後,泰素寶牌海參肽蟲草素飲液將會為你的健康保駕護航。
  • 中經堂經絡文化:「純正」是中醫品牌生命線
    百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瑰寶之一的中醫經歷了從衰落到邊緣化,再到近年來的重放光芒這一戲劇性的變化。進入新千年,非藥物治療的中醫經絡調理,以其對當代都市人群慢性疲勞狀態的獨特療效而迅速崛起持續升溫。巨大市場誘惑漸生亂象,眾多中醫養生機構由於未經正規培訓和服務不規範等問題,如曇花一現而匆匆過場。
  • 安中醫藥大針灸經絡研究所培養了我
    1978年,在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全面撥亂反正,揭開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序幕的光輝時刻,我來到安徽中醫學院的針灸經絡研究所,當時稱「針灸經絡研究室」,還在「三裡庵時代」的中醫學院。在操場上,從皖南山區完全自費來到合肥「毛遂自薦」的我,巧遇基礎部徐世德教授。當時「安徽中醫學院」正在從「文革創傷」中恢復重建中。
  • 復旦大學成立中西醫研究院 中西結合須走出認知誤區
    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華山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教授董競成說,「認為源於西方世界的醫學便是西醫,源於華夏民族的醫學是中醫,這樣的認知並不科學,也易造成中西醫的對立態勢。」董競成研究中西醫結合30年,他認為,西醫是現代醫學,而中醫則是一種優秀的傳統醫學。兩者區別更多體現在時間軸上,中西醫結合是利用現代醫學方法,挖掘傳統醫學沉澱下來的精華。
  • 現代醫學大概還要發展幾十年才能追上中醫
    「現代醫學大概需要再發展幾十年之後,才可能真正科學地嚴密地解釋和回答中醫憑千百年經驗所歸納和構造的這一整套體系。再者,重慶國學院副院長楊玉輝的《中醫是比西醫更完美的科學》也曾表示:中醫學是一種對人體完整系統把握的真正的人體醫學,中醫學在本質上把人看作是由形、氣、神構成的一個統一體,它甚至比西醫更完美科學地解釋了人體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