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更廣覆蓋、密集聯動,金華影視文化產業: 造夢工廠全域生長

2020-12-20 浙江在線

2020-12-17 07:42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肖淙文 楊振華 傅穎傑 共享聯盟橫店站 單冠定

「夢工廠」橫店,似乎從不停轉。劇組長期駐紮,嘔心瀝血追逐演藝夢;「橫漂」慕名而來,起早貪黑為圓明星夢;八方遊客匯聚,徜徉於唐宋繁華、民國風韻,做一場穿越夢……

夢開始的地方,也有一個不斷成長蛻變的夢。在國內影視文化產業生態迎來深刻變革的當下,這個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實景拍攝基地,再次站上「風口」。不管是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的正式掛牌,還是《金華市影視文化產業全域化發展規劃(2020—2025年)》的出臺,都預示著一個新態勢——橫店是「圓心」,它的能量向金華其他區域擴散,周邊地區也不斷為橫店賦能;橫店又是「支點」,撬動影視文化產業向金華全域發展,打造國際影視文化之都。

這是一場全區域布局、全領域覆蓋、全方位聯動的全新實踐。近日,記者深入金華,看「夢工廠」如何追逐新夢。

向最強晉級

不只是產業集群 更是產業高原

在橫店,不少影視從業者如同候鳥,隨劇組走南闖北。今年9月,正午陽光出品的年度大劇《喬家的兒女》在橫店開機,作為該劇執行製片人的李紀山又一次回到橫店,此時距離他參與的上部熱劇《清平樂》殺青,只過去1年時間。

2013年,李紀山帶著電視劇《琅琊榜》團隊第一次來到橫店,此後《偽裝者》《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相繼在橫店開拍,正午團隊成了橫店常客。7年來,他見證了這裡越來越規範的制度管理和精細化服務。「在橫店拍戲最大的感受是放心。」

與李紀山的感受一致,這些年橫店一直在「成長」。從專業服化道機構、餐飲住宿到群演組織、武行等,以市場為主導,這裡已逐漸形成了密集的影視產業集群。今年前3季度,橫店累計接待劇組366個,疫情平穩後的「開機潮」使第三季度劇組接待量猛增108個,遠超去年同期。

橫店廣州街。黃澤振 攝

拔節生長的背後橫店有著成長的隱痛。近年來,國內影視文化產業生態深刻變革。一邊是「新秀」四起,青島東方影都憑藉《流浪地球》打出口碑,「鄰居」無錫、蘇州、上海等地動作頻頻;一邊是橫店自身產業鏈有待升級,前端創作和後期製作薄弱、「古強現弱」「科技含量低」等短板開始顯現。

「以橫店為龍頭的影視文化產業,已轉入從『最大』向『最強』晉級的新階段,全域化發展是金華影視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金華市委宣傳部文化發展改革處蔣廷顛說。

在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相關負責人朱國強看來,「全域」的核心首先是「領域」,即影視產業鏈全覆蓋;其次是「地域」,向外尋求更多發展空間;最後是「生態」,為整個影視行業提供標杆。

眼下,橫店聚焦短板發力。走進橫店影視產業園,29座新型攝影棚正加緊建造,眼前的大會堂、工人文化宮、供銷社等初見雛形。這裡使用「內棚外景」建造方式,外景可彌補橫店年代戲場景空缺,內部的高科技攝影棚則為多種拍攝手段提供了可能。記者深入剛落成的一號棚,雙層隔音完全滿足同期錄音需求,完善的電力配置減少了原本外接發電車的安全隱患,4層30間附屬用房能滿足劇組現場辦公、服化休息等多種需要。「棚內5G信號全覆蓋,配合最前沿的虛擬拍攝技術,從取景框中就能看到渲染合成後的成像效果。」現場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樣的「後期前置」製作方式,正是落地橫店的高新技術企業浙江紅點影視的拿手好戲,此前他們已在電影《神勇雙雄》等影視劇試水,合作的獻禮劇《黨小組》也計劃運用這一技術。紅點影視擁有國內首條高科技4K-3D影視生產線,補強後期製作短板後,橫店已能為劇組提供一站式後期製作服務。「基礎設施提升、產業鏈全覆蓋將推動橫店吸引更多一流大製作影視劇,未來,我們的生產線將有更多用武之地。」紅點影視總裁丁善軍說。

高科技攝影棚

在全域覆蓋

不只是單點資源 更是影視產業方陣

《喬家的兒女》取景地不只在橫店,9月開機後,劇組幾乎跑遍了金華各地,市區的城市景觀,東陽、永康等地的老工業遺存等紛紛入鏡。除了故事發生地南京的取景外,全片80%以上的戲份都在金華境內完成。從拍攝角度講,可以說這是一部「金華故事」。

從古裝起家的「橫店故事」到劇類多樣的「金華故事」,地域的拓展其實早已開始。2012年,東陽文化產業全域化被確定為金華三大省級戰略。在橫店溢出效應影響下,如今在東陽、永康、磐安等地,已經形成了規模化的影視企業方陣,金華影視市場主體數量超4200家,約佔全省三分之二。

區別於橫店的人工造景,周邊區域豐富的拍攝資源,與之形成差異互補。以磐安、永康為代表的自然山水風光,以蘭溪為代表的工業遺存,以104個中國傳統村落為代表的古村古鎮以及城市天際線、城市場館、商貿場所等,讓「一城攝盡古今中外」成為可能。同時,八婺地區大量具有傳統技藝的能工巧匠,也成為影視置景和影視拍攝地建設的寶貴人才資源。

永康西溪影視基地

12月9日,走進永康市西溪影視基地,身穿鎧甲的演員在「兵營」中穿行,古裝戲《塵緣》劇組在此制景取景。「橫店到這裡半小時,拼人造外景我們肯定不是對手。」神峰影視公司總經理董偉友說,但西溪有樹林、山峽、小溪等原生態風光,輔以簡單的木頭客棧、茅草房等,深得劇組喜愛。今年他們接待的最大規模劇組《血藤花》,駐紮1個多月,吃住等支出超20萬元,這些錢都花在了當地,直接帶動周邊金園村等地的民宿產業。西溪影視基地迄今已接待了包括《羋月傳》在內的千餘個劇組,九成以上由橫店輻射而來,累計吸引遊客200多萬人次,帶動影視旅遊產業從業人員9000多人,拉動消費近3億元。

影視基地多點開花不只滿足了劇組取景的豐富性,還形成了統一運營標準。2019年末,金華市影視基地聯盟成立,135個分散於金華各地的各類外景拍攝基地抱團加盟。加盟的基地需配備標準攝影棚、停車場等基礎設施並提供標準化服務,由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統一對接管理。「這對我們製片人來講是莫大的支持。」李紀山說,規範化管理化解了劇組的後顧之憂,正是當地強烈的服務意識,讓他們最終選擇將現代戲主陣地放在金華。

同樣是追逐差異化發展,義烏則將重點聚焦於後期製作。2017年落腳義烏前,東方國際影業負責人亓梅曉曾考察過浙江多地,彼時,這家來自廣州、有著10年外包經驗和技術積累的後期製作公司正向原創出品轉型。同一時刻,《雞毛飛上天》的熱播也讓義烏看到了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以商貿為主導產業的義烏開始向服務業傾斜。

城市能級高、生活配套完備、可就近承接橫店資源……在亓梅曉眼中,義烏可為橫店輸送人才和技術。而真正讓她下決心的是當地政府的重視和優惠政策:佔地2400平方米的辦公區3年免租,員工可拎包入住低租金「專家公寓」。為了解決機房設備耗電量大的問題,當地採用一事一議方式,協調各部門為企業新建配電房滿足用電需求。眼下,團隊3年磨一劍的動畫電影《超級美猴王》已製作完成,預計於明年暑期全球上映。

蘭溪華鋁舊廠區。洪兵 攝

做獨一無二

不只是片場 更是影視軟環境

從上世紀末憑藉電影《鴉片戰爭》拍攝基地一夜成名,到如今享有「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實景拍攝基地」「全省唯一文化產業集聚區」等榮譽,20多年的發展,讓橫店幾乎成為中國影視產業中無法複製的存在。「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這份獨一無二做到極致。」在朱國強看來,全域化的另一面是立體化發展,即多觸角延伸、培育影視軟環境、營造行業生態。

這樣的目標之下,影視創作依舊是核心主業,但已不是唯一,更多「影視+」理念開始為產業賦能。根據《金華市影視文化產業全域化發展規劃(2020—2025年)》,金華全域擬打造「影視+拍攝資源」「影視+數字文化」「影視+文化製造」和「影視+文旅融合」四大增長極。如今,漫步影視城不難看到新增長極的影子。

以「文化製造」為例,12家「穿越時空的禮物」文創店鋪遍布各大景區,成為遊客必到的打卡地。「帶得走的橫店,回得去的時光」理念,在一個個栩栩如生的角色手辦和大咖周邊裡逐漸豐滿,「劇中人」「印象橫店」等各類IP共有1000多款原創單品。結合線上官方旗艦店售賣,年均銷量達到5000萬元。

作為行業「領頭羊」,集聚區還有更大野心。「我們要成為行業標準的探索者和制定者,輸出理念和解決方案,真正成為引領國家影視產業發展的『示範生』。」 朱國強說,做到這一點意味著要承擔更多行業責任和社會責任。目前,集聚區在產業研究上仍需發力,針對劇組用工矛盾糾紛、劣跡藝人影響劇作損害產業主體等問題,探索出引領行業的「橫店方案」。

這一觀點與丁善軍不謀而合。紅點影視正謀劃聯合全國各大影視製作公司形成技術聯盟,籌建「影視專有雲」。這個與網絡雲盤邏輯相似的大型後期孵化器,在5G技術支持下,可滿足素材同步拍攝、同步上傳、同時下載。未來,「上雲」企業可實現素材共享。「我們希望能做引領行業趨勢的帶頭人。」丁善軍說。

輸出理念和資源的同時,這裡還是影視人才的「蓄水池」。今年11月,中國(橫店)影視人才交流大會在橫店舉行,73家影視企業提供1000個就業崗位,吸引了來自13所高校和影視行業近1500名求職者。「憑藉橫店的影響力,我們要搭建影視行業人才交流平臺,建立服務於行業、服務於企業、服務於人才的長效機制。」 朱國強介紹,這樣的人才交流以後將會常態化舉行。此外,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橫店電影學院正在籌建,導演村、編劇村、製片人村、演員村、橫漂村等項目建設也將進一步補齊劇本原創的短板。

「帶著劇本來,帶著片子走。」這句形容橫店製作模式的俗語,已不再適用於當下。在補齊產業鏈短板、營造全域產業生態後,金華正向著影視一站式綜合服務體進發。

橫店魅力圓明新園。厲斌 攝


【浙江新聞+】數讀金華影視

以橫店為龍頭的金華影視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全省萬億級文化產業發展的一面旗幟。

■龍頭引領有力。橫店已建成30餘個大型實景基地和100餘座專業攝影棚,是全球規模最大、國內配套服務完善和產業鏈完整的龍頭影視基地。全國每年大約有70%的劇組來橫店拍戲,四分之一的電影、三分之一的電視劇出自橫店。累計已接待劇組2500多個、拍攝影視劇6萬餘部(集)、接待遊客超過1.6億人次。

■集群效應顯著。得益於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平臺優勢,影視核心產業鏈上的市場主體積極進駐布局,在東陽、永康、磐安一帶形成全省乃至全國最為集中的影視企業方陣。全市影視市場主體數量已超過4200家,約佔全省三分之二;其中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1家、2019-2020年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4家、浙江省成長型文化企業18家、全國影視企業排名前十8家,進入資本市場32家,規模以上入庫企業78家。

■關聯產業發達。數字內容、文化產品貿易以及「製造+市場」等可與影視聯動的相關產業都具備較強競爭力。浙江(金華)數字創意產業試驗區以視頻直播、遊戲動漫、網絡安全服務等行業為主,集聚相關上市企業3家,年營收超5 億元企業2家、超億元企業12家。文化產品買賣全球,2018年完成文化出口296.2億元,佔全省超過三分之一。相關生產和貿易實現了全球範圍人、財、物和信息資源的匯聚,為影視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基礎設施完善。金華致力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已經與北京等影視產業重鎮實現直飛,與21個省會以上城市實現高鐵直通;9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絕大多數影視拍攝地處於橫店45分鐘交通圈內,轉場十分便利。橫店通用機場改擴建後有望成為華東地區乃至全國首個公務機機場。作為全省第二大信息港,處在全國「八橫八縱」幹線光纜傳輸網的節點上,網際網路出口能力僅次於全國核心網際網路節點城市。

【整理自《金華市影視文化產業全域化發展規劃(2020—2025年)》】

詳見今日浙江日報第8版

責任編輯:朱浙萍

值班主編:杜羽豐

1608162150000

相關焦點

  • 金華影視文化產業:看「夢工廠」如何追逐新夢
    原標題:多點布局、更廣覆蓋、密集聯動,金華影視文化產業: 造夢工廠全域生長   「夢工廠」橫店,似乎從不停轉。在國內影視文化產業生態迎來深刻變革的當下,這個全球規模最大的影視實景拍攝基地,再次站上「風口」。不管是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的正式掛牌,還是《金華市影視文化產業全域化發展規劃(2020—2025年)》的出臺,都預示著一個新態勢——橫店是「圓心」,它的能量向金華其他區域擴散,周邊地區也不斷為橫店賦能;橫店又是「支點」,撬動影視文化產業向金華全域發展,打造國際影視文化之都。
  • 海口影視文化產業大放異彩
    氣候宜人,擁有湛藍的大海、原始的熱帶森林、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全域拍攝、全時拍攝,有「天然攝影棚」的美譽……海南的影視拍攝環境獲得業界普遍認可。
  • 翔安區:山海交融 全域影視迎風飛揚
    金雞獎長期落戶廈門,乘此東風,翔安全面發力影視文化產業,通過招商引資凝聚產業合力,主動靠前服務釋放產業引力,積極探索謀劃激發產業活力,著力打造全域影視文化產業鏈綜合平臺,全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正是通過這些舉措,翔安培育出了豐厚的影視文化產業土壤,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前來此「紮根」「發芽」。
  • 全域旅遊背景下金華鄉村旅遊發展的對策建議
    鄉村旅遊從過去停留在吃農家菜、住農家屋的初級階段,進入全域旅遊「村」時代,鄉村旅遊向關聯產業滲透,多產業要素疊加融合,形成了豐富多元、立體化的旅遊業態。通過「旅遊+文化」,賦予旅遊特色和生命力。    三、全域旅遊背景下金華鄉村旅遊發展的對策建議 全域旅遊是實現以人為本旅遊供給側改革的重要途徑,是旅遊綜合協調管理的新抓手,也是鄉村旅遊發展的重要理念指引。金華鄉村旅遊發展中,應該以更高站位更全面視野看待鄉村旅遊,積極推進鄉村旅遊全域化發展。
  • 金華: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入選國家級示範園區創建名單
    原標題: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 入選國家級示範園區創建名單12月8日,文化和旅遊部官網公示「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創建名單」,擬確定13家園區獲得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創建資格。其中,金華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入選。
  • 湖裡打造影視產業發展福地 老工廠將變身影視「夢工廠」
    今年,湖裡區影視文化招商組成員迎難而上、展現特區發祥地「幹部精氣神」,化危為機,推動影視企業與文化、體育、科創等行業聯動發展。在今年一季度舉行的湖裡區文旅招商項目視頻籤約大會上,涉及影視、文化等領域的21個項目正式籤約,鷺島影視文化產業園、先鋒影業項目等都投下了信任票。
  • 工廠變成觀光勝地,工業旅遊為全域旅遊添彩
    全域旅遊是將特定區域作為完整旅遊目的地進行整體規劃布局、綜合統籌管理、一體化營銷推廣,促進旅遊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實現旅遊業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發展模式。工業旅遊是在全域旅遊理念指導下傳統工業轉型升級的創新路徑,是全域旅遊向縱深發展的重要內容。1.全資源整合的關鍵要素全資源整合是通過全域資源整合,實現全域資源旅遊化,擴容資源發展空間。工業經濟是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隨著工業化發展,我國產生了大量工業企業,遺留下許多工業遺產,業態和產品多樣,覆蓋城鎮大部分區域,是最重要的社會資源。
  • 蓬萊:文化賦能旅遊 帶活全域山海
    頂層謀劃 多層聯動全領域推進共治共建旅遊產業在蓬萊經濟社會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新產品、多業態的融匯,讓全域布局更加優化,撐起了新時期仙境旅遊的「大盤」。近年來,蓬萊區改變以蓬萊閣為主的單一景區布局,以神仙文化為主線,布局了南部的「山林泉」,中部的「酒湖馬」,北部的「仙海閣」,形成了縱深的旅遊產業布局。南部重點布局了溫泉、冬季滑雪、康養體驗項目,打造山中修仙的旅遊IP。
  • 廈門湖裡打造影視產業發展福地 老工廠將變身影視「夢工廠」
    原標題:湖裡打造影視產業發展福地 老工廠將變身影視「夢工廠」 廈門·永青樂竺影視文創園正式啟航!這是去年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廈門成功舉辦之後,正式落地生根的大型影視文創園之一。 它將由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廠房改造而來,項目啟動後改造工程將第一時間啟動。不久的將來,這裡將變身「影視+」產業綜合體,為廈門提供影視產業「一站式服務」。
  • 聚焦文創旅遊和感知物聯,周莊鎮開展全域產業招商引智
    今年以來,周莊鎮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聚焦文創旅遊和感知物聯「一體兩翼」主導產業,以黨建為引領,圍繞「世界最美水鄉」目標定位,著力構建「水鄉周莊」特色形態,展現「文化周莊」內涵魅力,實現「總部周莊」產業升級。
  • 關於加快形成以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為平臺,打造「全球最強的...
    集聚區成為全省文化產業的龍頭基地和全國影視文化產業的集聚中心、孵化中心、交易中心、人才中心、體驗中心,成為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三)2025年工作目標:影視文化產業總收入力爭突破1300億元,納稅500萬元以上影視文化企業達到100家以上,年接待影視文化體驗人次達到7000萬。
  • 「一帶五區」、13個重點觀摩項目……張家口將布局全域、四季旅遊...
    張家口實現草原天路320多公裡全線貫通加強資源整合,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從2017年以來,張家口市已連續舉辦三屆市級旅發大會,在全省率先實現旅發大會縣區全覆蓋。「一帶」,即:「京張體育文化旅遊休閒帶」;「五區」,即:大境門長城歷史文化體驗區、崇禮冰雪運動旅遊度假區、懷來葡萄康養休閒產業聚集區、赤城田園康養旅居扶貧示範區和張北草原天路生態旅遊區。
  • ...新作為 新篇章】5G賦能 科技造夢 無錫開拓數字文化產業廣闊藍海
    隨著5G時代的來臨,數字文化產業迎來廣闊發展空間。無錫以數字影視為龍頭,以數位技術為依託,通過加強政策扶持、優化服務保障等一系列舉措,加快促進影視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逐步走出了一條專業化、國際化、數位化的現代影視產業發展之路。
  • 遊戲融入影視製作 從影遊聯動到影遊互動
    [摘要]從影遊聯動升級到影遊互動的前提在於打破產業界限,我們也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遊戲公司進軍影視圈,產業競爭已到了複合化競爭的新時期。 中國的影視產業近年來飛速發展,影視基礎建設方面2016年內地的電影屏幕已成功超越美國,成為世界電影屏幕最多的國家,觀影人次與票房成績也一直屢創新高。另外隨著近年行動裝置的發展,手機遊戲產業也蓬勃發展,在市場規模上手機遊戲已經超越端遊,在玩家數量以及營收上都保持了高增長速度。
  • 踐行囑託開新局 | 老工廠變身電影「夢工廠」
    穿過蠡湖隧道,接近雪浪山腳,一排排工業感和時尚文化氣息交融的建築映入眼帘。這裡就是「東方好萊塢」——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  王菲錄製《邪不壓正》主題曲的錄音棚,電影《中國機長》舉辦慶功宴的啤酒吧,電影《捉妖記》的後期製作地,電視劇《武媚娘》的拍攝取景地……走進園區,電影元素隨處可見。
  • 爭當文化強市排頭兵,廣州增城到北京推介影視產業及文旅體政策
    此次大會,增城區廣邀商企精英落戶增城,攜手打造影視產業新發展。「目前,廣州增城正在大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影視產業核心區建設,金融資本強、消費市場廣、扶持力度大。」推介會上,增城區有關負責人向北京乃至全國優秀企業,影視、文旅體界的精英發出邀約:「攜手增城,築夢灣區!」
  • 從創新運營到文化振興,看華僑城如何破局雲南全域旅遊
    與此同時,僅世博集團便累計導入遊客超過1000萬人次,各地「景帶村」的文旅布局帶動7000餘人就業,產業造血式扶貧幫助貧困縣退出貧困序列。 有關全域旅遊的布局思路,在近期華僑城開放的調研活動中得以呈現。
  • 影視產業看相城!
    同時,也以其直觀、生動的特點在跨文化交流中發揮著越來越為重要的作用。蘇州相城出臺了一系列文化高質量發展的激勵政策以及影視產業的獎勵政策,這使得影視文化合作與交流的平臺變得更加廣闊,期待通過與蘇州有更多層面、更細緻的合作,共同推動影視產業的全面健康發展。
  • 2019浙江文化產業發展成果發布:高質量發展文化產業 高水平建設...
    多措並舉推進影視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5.文旅融合發展漸入佳境,四條詩路串珠成鏈促進全域發展   從山水旖旎的浙西到淳樸自然的浙南,從人文殊勝的浙北到活力四射的浙東,作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省,詩畫浙江文旅融合開局之年成績斐然,文化和旅遊兩大萬億產業逐漸形成了相互促進、優勢互補的發展態勢,穩步邁向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 從「天然攝影棚」到產業高地 青島影視文化產業迎新機遇
    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的舉行,讓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華彩翩然,不僅星光島星光熠熠,整個青島的電影產業都吸引著國際影人的目光。在此次電影節期間,主辦方安排了外國嘉賓參觀青島和西海岸新區的電影文化產業項目,外國電影人都訝異於自己看到的:中國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在此交相融合,自然的稟賦加上產業化發展讓青島的電影產業有了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