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快要結束了,很多在外漂流的人又到了抉擇的時候:留在家鄉安穩地生活,還是回到大城市繼續打拼?
父母也許會說:別回去了,留下來考個公務員吧;
家鄉的朋友也許會說:別回去了,合夥做個生意吧;
親戚也許會說:別回去了,到我的公司去做過清閒的工作吧。
然而,去哪裡工作這個問題,已經不再是問問長輩朋友親戚就能做出決定的!
對於任何一個對未來有所迷茫的「窮二代」,都建議你拼了命也要逃回北上廣深!
為什麼不能待在小城市?
因為四五線小城市,如果沒有極其特別的優勢,衰落幾乎已經是不可避免
我們不妨先來看一下全國尺度的人口流動圖。
從2005年到2010年各省流動人口規模上來看,在各自省內流動的人口比例佔了全國人口流動總量的大頭。大部分省級單元的省級流動比例均低於10%。也就是說,全國的人口流動性基本上被封閉在省一級的單元當中
而能夠產生較大規模(大於10%)跨省人口流動,大概只有這六個地區: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廣東、福建。
我們把省內流動數據剝離出去,只保留省級之間的人口遷移,從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廣東、福建,這六個省級單位的跨省人口流動,全部都是淨流入。
是的,它們不生產人口,它們是人口的抽水機。
而它們抽取的水源,則來自上圖中排名靠後的那些省份:河南、安徽、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等。總體而言,抽水的省份遠遠少於被抽的,這是一個清晰的遵循冪律規律的世界。
而這六個省市抽走的全部都是青壯年勞動力,而這將會對被抽出的省份帶來怎樣的經濟災難,稍微有經濟學常識的人應該都會知道!
而更可怕的是,抽水的速度將趕不上供水的的速度!
中國的總人口將不再增加了。雖然具體時間還有待商榷,但是結局是一定的!
國務院的《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認為中國的人口巔峰是2030年的14.5億;聯合國《世界人口前景2010年修訂本》認為中國總人口負增長出現在2027年,峰值為13.96億人;還有些學者認為是2025年的14.2億,但區間大概也就是2025~2030年。
有一點可以確定,中國的人口的紅利時代已經過去了。
那麼將有哪些地區來填補中國人口,尤其是勞動人口的短缺呢?反正不會是北上廣深!
那麼只有從那些經濟欠發達的地區來填,本來經濟就不發達、人口持續外流了了,在人口將要進入負增長的情況下還要繼續抽走勞動人口,後果可以自己想像一下!
為什麼要回到大城市?
因為大城市會強者恆強!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這句話出自《聖經·馬太福音》25章29節,後人以此為典故,歸納了「馬太效應」,即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馬太效應是世間最冰冷的規則,卻又無處不在。
大都市就像抽水機,不停地從落後省份抽取勞動力,或許將來的某一天,我們就會像今天的日本一樣,無數村莊和城鎮凋零衰敗,但東京和大阪都市圈繁華依舊。
在人口負增長的時代,大都市將毫不留情地吸乾周邊地區的血液,以便自己能夠生存。
大城市如何繼續抽血?
1.從更遠的城市抽
我們可以看到:
從2017年看,人口抽血距離最遠的四個城市均為一線城市,從大到小排序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
從趨勢上看,2015-2017年大部分一線城市和準一線城市的人口抽血距離都在增大。其中距離增加最多的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深圳。
2.從更強的城市抽
我們可以看到,在2015年至2017年間:
一線城市對準一線城市的人口抽血強度從12%上升15%;
一線城市對強二線城市的人口抽血強度從11%上升到17%;
一線城市對普通城市的抽血強度從73%下降到64%。
從趨勢上看,一線城市進行人口抽血的目標正在逐漸從能級較低的普通城市轉移到能級更高的準一線城市和強二線城市。
3.從更多的城市抽
對於大部分一線城市和準一線城市而言,其抽血目標城市的數量都在這三年內都顯著上升(除了瀋陽)了,其中數量增加最多的為上海和深圳,2015到2017年內,其抽血目標城市數量增加了超過10個。
殘酷嗎?不,因為這是年輕勞動力自己用腳(投票)投出的結果。
大都市擁有優質的政治資源、商業資源、教育資源、人力資源……
這些優質資源吸引著無數優秀的年輕人,而優秀的年輕人將推動大都市的繁榮發展,從而讓大都市獲取更多的資源,於是形成了一個優勢迭代的良性循環,這就是馬太效應中的強者愈強。
而由人口遷徙引申出來的推論,則更加觸目驚心:
你還能在這些選擇(逃離北上廣還是逃回北上廣)中猶豫,說明你無比幸福,因為你們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可能不會再有任何選擇的機會。
「無比幸福」其實「無比殘酷」。
因為大都市在攫取優秀人才的同時,也在用高額的房價和戶籍制度將千千萬萬的普通人擠到繁華都市的邊緣,將他們趕到逼仄的地下室,髒亂的出租房,直到他們夢碎的那一天,收起行囊,滾回家鄉,然後他們的下一代再背起行囊,逃離家鄉。
這就是馬太效應的另一面,弱者愈弱。
有人說,不對,北上廣深已經在控制人口了,常住人口已經在出現下降了!
沒錯!
但是,第一、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變通的,一旦發現經濟略有下滑,北上廣深的人口限制立刻就會打開!
第二、離開北上廣深的人也並沒有去小城市,而是選擇了一些強二線城市發展,最重要的是,即使回去了,他們發現自己毫無用武之地後,他們自己就會再回來的!
寫在最後的話!
北上廣深集合了中國最優秀的所有資源和福利,具體包括政治資源,商業資源,教育資源,醫療資源,人力資源,智力資源,政策優惠,生活福利。
中國沒有種族歧視,沒有種姓制度,但與生俱來的戶籍制度,還是把人分成了不同的類群。
其實我們從出生那一刻就開始拼爹了。你出生的第一天,是住在紅房子協和的VIP,還是區中心醫院的走廊,基本決定了你今後25年的命運。你出院的時候,拿得是京滬大城市的戶口,還是農村小縣城的戶口,基本決定了你35歲之前的一切。
假如你最終選擇留在了一個生活安逸風景如畫的小城鎮上,你也許會幸福地過完一生;但在你的子女到了你這個年紀的時候,他們還是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逃離自己的家鄉,湧向大城市,完成你沒有完成的歷程!
黑人被奴役、印第安人被埋藏於礦井為資本家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而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只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下一代完成積累,這無關制度、法律、道德,而是人類走向更高生存目標的必經之路!
你看看過年的時候,有人在排隊買漂亮公寓,有人在排隊搶火車票,這就是不同的人生,這就是不同的生存目標!
所以不要抱怨,不要氣餒,該回去就一定要回去!
當你覺得堅持不住的時候,一定要告訴自己:「我不只是為了自己,還為了我的家人和孩子,我一定要在北上廣深撐下去,就算把自己填進去,我也要把這個坑填平了。」你填的好,今後你的孩子,就可以平平穩穩的走過去了。如果你選擇了放棄,那麼你的孩子二十年後又會走你的老路,而且會走的更加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