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和守規矩

2020-10-05 繾綣編織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懂事,要守規矩,這樣父母們就不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在我們身上,畢竟一天天的他們為了賺錢或者上山下田已經很累了。

或許父母眼裡的懂事就是守規矩,其實不然。懂事是明白了一些事情之後找準目標,然後逐步完成目標,是主動過程。而守規矩,是一個被動過程,被強行要求的過程,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非自願的。主動和被動一開始可能差別不大,但是從長遠看,一個成線性持續向上,另一個則曲線擺動,或者向上,或者向下。

一件事,一個人選擇主動去做,另一個人則被動去做,做出來的效果和結論是不一致的,所有建立招聘上都說要招那種主動積極的人員。大體所有人都是知道的,主動積極的人擁有更多的可能性和學習性。所以從下我們要教會孩子的是如何學會去懂事,而非命令其強行守規矩。

那麼如何去教育孩子們懂事呢?我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帶他們身臨其境,而且每時每刻都要尊重他們的想法,對於所有事情不能以簡單的對錯來評價,而是幫助其理解和分析,讓孩子們自己有一個清晰的了解。這個過程很漫長,很漫長,可能會持續到他上初中,上高中。所以對於父母們的要求就很簡單了,耐心,十二分的耐心。同一件事,講一遍聽不懂,那就講十遍,十遍不夠,就再講

十遍,還是不懂,那麼也許就是你講的方法不對了,可以選擇換個方法去講。總是會有懂的那麼一天的。而不是每次都在咆哮:「連這個都不知道,之前講過多少次了?」。

而只要孩子自己懂了,他就真的懂了,不需要你再去讓他做這個,讓他做那個,你不說他自己都會去做。這就是我所認為的懂事。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他們都很懂事乖巧,那是因為他們為了努力的活著,必須提前面對生活,面對壓力,提前長大。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長大了,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之後,才會努力,才會奮鬥,才會精彩。

對於守規矩,其實還是需要的,人性的弱點就是凡事都要親身經歷過才有充分的認知,用中國的古話講就是不進棺材不掉淚。但往往有些事情是不能親身體驗的,因為代價我們承受不起,比如馬路上亂跑玩耍、下河遊泳、好奇高壓線等等。那麼,這就需要立一個強大的鐵則規矩。不能在馬路上玩就是不能玩,沒有為什麼,不講道理的去執行。因為這些東西只有等他們長大了見識過了才會明白。現在就算講太多遍那也只是腦子裡的一句話,一點都不深刻。

而對於長大的孩子們,通過對社會的認知加深,對規則的理解,我相信他們也會有自己的判斷,在內心深處給自己樹立一些規則來作為他自己的人生準則。

在陪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教會其懂事很重要,樹立規則也必不可少,怎麼用就看個人的理解了。

相關焦點

  • 讓孩子懂事,並不只立規矩那麼簡單
    然而,他們的父母會當著孩子的面對我抱歉地說「這孩子太認生」,甚至當面訓他「不懂事」,那場面真的很尷尬。而我,從不要求我的孩子去和「陌生人」親熱。其實,我很清楚朋友們為什麼會這樣。他們試圖規範孩子的言行,幫助孩子努力遵循社交禮儀:見到長輩打招呼,懂事的孩子應該有禮貌……培養出在人際關係中懂事且規矩的孩子,似乎是每個家長的願望。
  • 【蘭山論語】守規矩要自覺
    王曉河  講紀律、守規矩是近來的高頻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講規矩是對黨員、幹部黨性的重要考驗,是對黨員、幹部對黨忠誠度的重要檢驗。」經住這個考驗和檢驗,實際就是不能觸高壓線、維護黨的生命線,這絲毫忽視懈怠不得。
  • 和守規矩的人在一起(深度好文)
    懂得規矩,守住規矩,和守規矩的人在一起,才能守住人生。01規矩,是一種分寸中國有句俗話:魚放三日發臭,客住三天討嫌。細細品來,很有意思,也很有哲理。看電影請保持安靜,手機也保持 靜音和安靜 。在宿舍或公共場合、公交車上,看視頻、聽音樂和玩遊戲等,請戴上耳機!
  • 和守規矩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養生
    守規矩,出眾;棄規矩,出局。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句話講:「人不以規矩則廢,家不以規矩則殆,國不以規矩則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守規矩,是最好的人品聽過一句話:「欣賞一個人,始於顏值,敬於才華,合於性格,久於善良,終於人品。」與人交往,我們常常會先在意他的樣貌、見識、財富、性格,而最後,還是要落到人品上。
  • 我寧願要一個熊孩子,也不要他太懂事!
    點擊↑↑藍字微信號關注我們↓↓跟美國媽媽學習怎麼帶娃「懂事」是個中國式詞彙。
  • 孩子早早懂事,究竟該喜該悲,懂事的孩子普遍有這3個特點
    小月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走到哪裡都有人誇獎她懂事。小月雖然從來沒有過叛逆行為,但是小月的性格卻十分內向,在學校裡不善言談,不愛表現自己,所以在老師和同學的眼中很多孩子就是因為沒有主見,在學習與工作上失去了很多成功的機會,這樣的孩子也很難被老師和領導認可。
  • 守規矩
    美國和日本人都是把痰吐到自己的紙巾,然後如果有包和口袋,帶回家、房子家的垃圾箱,沒有任何人隨地吐痰,從小做起幼兒園就教了,所以文明社會區別在於此。沒有任何人隆鼻涕(自己的鼻涕自己吃進去)真的打噴嚏自己的噴嚏往自己的衣領裡面噴,放P去廁所,沒聲音的偷偷放,你們其實不需要去了解怎麼做,思維問題。
  • 孩子,如果可以,我希望你不需要「太懂事」
    「懂事、聽話、乖巧」如果有人這樣評價你的孩子,我想你的內心定是欣喜的。「懂事」的孩子一定是這樣的:聽話,這是第一的,然後對父母體貼,守規矩,主動為家庭承擔部分責任,十分的讓父母開心、放心。但是,「懂事」的孩子真的是好孩子嗎?
  • 2021高考作文素材:守規矩才會有「積極自由」,不守規矩的代價要提高!
    樹立規矩意識,要讓守規矩成為每個人的價值選擇。守規矩是將社會生活中成文或不成文的法律、規章、紀律等作為自身的行為準則,合則為,不合則不為。然而,現實生活中不問是非、不講原則、不守規矩的行為正挑戰著社會文明的底線,突破著法律以及道德的紅線。
  • 男孩什麼時候能懂事?可別冤枉他們,「睪丸激素」有5個高峰期
    閨蜜感慨這男孩子開竅太晚了吧,什麼時候才能懂事,才能像鄰居家的婷婷一樣安靜。確實,婷婷和閨蜜家的老大同歲,可她一直很安靜,從來不會瞎折騰。其實男孩的發育比較晚,他們之所以調皮好鬥,這和生理原因有很大關係,睪丸激素的發育有5個高峰期,如此也會形成不一樣的性格和行為
  • 如何給孩子定規矩才能讓孩子守規矩?把握好這一個黃金法則好處多
    孩子從可怕的2歲,過渡到叛逆的3歲,本以為孩子到4、5歲上幼兒園了之後,會越來越懂事,誰想到這個年齡的孩子越來越有主見,更不好管教。3、讓孩子在玩樂中學會守規矩,是最受孩子歡迎的一種方式小孩子天生愛玩遊戲,不管是孩子和孩子之間的遊戲,還是孩子和大人之間的親子遊戲,我們都可以很好地通過玩遊戲這種輕鬆的方式,讓孩子在玩樂中學會守規矩。比如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還是不能自己好好吃飯,這是讓好多父母特別頭疼的一件事。畢竟一日三餐,自己動手好好吃飯,不挑食、不剩飯,是最最基本的生活習慣了。
  • 赤峰市青少年「講廉潔 守規矩 揚正氣」演講大賽獲獎名單
    關於表彰赤峰市青少年「講廉潔 守規矩揚正氣」演講大賽獲獎人員的決定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做好青少年廉潔文化宣傳教育工作,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團市委舉辦了赤峰市青少年
  • 守規矩,擅長集中注意力的星座,會規避風險,更懂得修身養性
    再加上看穿其中本質和規律的時候,也就更加容易識破其中的傲慢,會規避風險,也在生活積攢了一些經驗之後,更懂得如何修身養性。而接下來,不妨來說說都有哪些星座是能夠做到這樣的吧。好比說,金牛雖然個性傳統且保守,但是,他們身上那種非常懂規矩,也守規矩的個性,卻真的能夠促使他們在生活裡,越來越活得踏踏實實。 甚至更確切來說,在任何場合裡,金牛都是能夠做到保護好自己的形象,不會毛毛躁躁,更不會冒冒失失的,反倒能夠吸引到他人的一些好感。
  • ...能量——隆回縣開展「講正氣、守規矩、愛隆回」主題教育活動紀實
    為更好地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更好地落實湖南省委、邵陽市委部署的發展戰略,隆回縣委在今年5月初主要負責同志調整後,適時提出在全縣開展聲勢浩大的「講正氣、守規矩、愛隆回」主題教育活動。
  • 鄭爽:孩子太早懂事,並不幸福!這裡告訴你「懂事和聽話」的區別
    懂事和聽話的區別a.懂事,就是能了解對方的意圖,不讓對方擔心,並在自己能力之內幫對方分擔一些事情,且對方也很滿意b.聽話,就是對方說什麼你做什麼,從不反駁,沒有自我判斷的能力孩子的懂事,一般從聽話開始,後面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轉變為懂事。
  • 64萬哈雷摩託車在高速行駛,車子掛牌不載人,車主又戴盔很守規矩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這,在這裡每天都會有不同的內容,最新鮮、最熱門的汽車事件都會在此呈現,而本期的熱門內容便是:又有摩託車在高速行駛,這次是64萬哈雷,車子上牌不載人很守規矩前言:摩託車在國內部分高速是禁止行駛的,一旦違反就是扣3分罰款金額,
  • 6歲左右的小孩怎麼樣讓他們聽話守規矩
    這個辦法很普通.普遍.常見.常用,人人都經過也用過.做過,只是不知可用到幼童身上,可達令他們即聽話又守規矩,並且自願,甚至樂於主動.自覺進行規範言行的。這就是軍事化組織管理,民眾的百姓經軍訓可轉成一致統一行動的軍人,全憑眾人在一起的儀式感,而完成與實現的。因此,幼兒可略聽懂話語時,可:站立.走.蹲.跑.蹦.跳後。
  • 為追求「個性」風景擺拍逼停火車,守規矩才是最美的風景
    為追求「個性」風景擺拍逼停火車,守規矩才是最美的風景放假了,大學生閒來無事,外出看風景,拍照留念是好事。但有的大學生毫無規矩意識,做出了危險的拍照舉動。因為影響列車運輸安全,他們被廈門鐵路公安處依法予以行政處罰和批評教育。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高速運行的列車剎車距離非常長,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釀成無法挽回的慘劇。說白了,站在鐵軌中央拍照的危險性可想而知。作為大學生,不可能連這點常識都沒有。明知如此,仍然冒險拍照,實在令人錯愕。究其原因,顯然是缺乏規矩意識使然。
  • 你不教孩子守規矩,世界又怎麼規矩待他(規矩、榜樣、教養)
    孩子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人有警惕心理是很正常的,我們可以提前告知孩子,一會兒誰要來或者我們要到誰家去,進門要怎麼稱呼對方。讓孩子心裡有個準備,也就不會那麼戒備了。現如今,我們很多人都過度重視孩子興趣培養、智力開發,而忽視了孩子的教養,比如禮貌待人、學會感恩,尊老敬老。要知道,你不教孩子守規矩,世界又怎會規矩待他呢?
  • 「不守規矩」的人都是社會敗類!
    不守規矩的人則會遭到唾棄和鄙視。然而,當今社會上有很大一部分人,習慣性的視規則於無物,以不守規則來體現自己的地位和能力,並以此作為其恬不知恥地炫耀的資本,優越感十足。他們擾亂了社會風氣,破壞了社會秩序,是社會發展的障礙和阻力,是人人得而唾棄之的!荀子曰:規矩誠設矣,則不可欺以方圓!規則的設立是為了讓人遵守的,而不是用來打破的。國家富強,社會進步需要一個和諧有序的環境,而和諧有序的環境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和維護。